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春分節氣教案 幼兒園春分節氣教案篇一
1. 理解四季輪換,感知清明是春天的節日,產生進一步探索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趣。
2. 喜歡古詩、古畫等一些表達方式,在欣賞與體驗中加深對我國節日文化的了解與喜愛。
3.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清明由來的視頻、清明上河圖,和春分有關的圖片。
1、演示畫面一,看到這個圖片你想到了什么?
小結:一年從1月開始,從12月結束;新的一年又從1月開始,從12月結束。
2.、演示畫面二,現在,你們又想到了什么?
小結: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們從春天開始,然后經過夏天和秋天,緊接著是冬天,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節就是這樣在不停的交替著。
3、演示畫面三,前些時候我們在日歷上發現了一些節氣,想一想,她們可能會在什么季節?
小結:一年從春天開始,過了立春,是驚蟄,過了春分,是---,過了大寒,又是立春,節氣能告訴我們季節的變化。
1. 現在我們處在什么季節?
2. 春天里除了有立春、驚蟄、春分這些節氣,還有哪些節氣?(引出清明)。
3. 從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 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圖片,請小朋友來找一找,哪些與清明有關?幼兒分組研討。(再現與遷移已有經驗:詠柳、游園不值、清明時節等古詩)。
5. 小結:清明不僅是春天的節氣還是春天的重大的節日,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踏青到大自然的懷抱,享受著春天溫和的氣候和萬物蘇醒帶來的歡樂,感謝先烈、祖先給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
1. 清明這個節日在中國古代就有了。中國古代的人不僅用文字、古詩記載了清明,還用繪畫的方式進行了記錄。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中國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名畫,你們想不想看看那時清明節的熱鬧場面?
2. 幼兒欣賞《清明上河圖》圖片。
3. 提問:有什么感覺?(幫助幼兒簡單理解畫面內容) 4.教師朗誦古詩進行小結: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萬珠楊柳屬柳鶯。
今天,我們知道了清明是春天的節日,是中國古代就有的節日。我們也可以用繪畫形式表達對春分的喜愛,每個寶貝回家畫雞蛋,設計不同色彩額雞蛋活動。
大班春分節氣教案 幼兒園春分節氣教案篇二
讓幼兒知道春分,是24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了解關于春分的詩詞和春分的相關知識。
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
一、課題導入
二、了解春分的由來
春分的由來
春分,是24節氣中第四個節氣,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春分這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所以古代春分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
《春秋繁露》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绷怼对铝钇呤蚣狻罚骸岸轮校终甙胍?,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彼裕悍值囊饬x,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指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三、了解春分趣事
春分趣話
每年在春分這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了解春分漢字的由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體。
四、詩詞欣賞
《村居》、 《渭城曲》、 《春夜洛城聞笛》、 《 踏莎行》、 《清平樂春晚》、 《蝶戀花》
五、活動小結,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