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體會篇一
大家好,今天呢,我要帶大家參觀一下我老家紀念烈士的烈士陵園。正如視頻開頭的那樣啊,烈士陵園坐落在一個公園里,這里有花有草,靜謐祥和,那些曾經為了國家作出卓越貢獻的英雄們就長眠在此處,受到我們所有人的敬仰。這個烈士陵園到底是什么來歷呢?不要著急,聽我慢慢道來。
1946年,國民黨反動派進攻解放區,愛園曾遭受破壞。1949年底,淮泗、泗沭、泗陽合并為泗陽縣,縣政府遷至眾興。為便利各界人士瞻仰先烈,1953年,愛園遷至泗陽縣治所在地,李一氓重新為愛園題寫園名。現在的愛園,占地126市畝,其中水面17畝。園林主體建筑"昭忠祠",規模宏闊,建筑面積為650平方米。祠內陳列,莊嚴肅穆,四壁懸掛各界名人在抗戰后期建陵時題贈的悼念烈士的匾額、對聯32件,以及建國后縣委、縣政府及有關單位悼念烈士的對聯18副。1984年起,昭忠祠內又新設"泗陽縣革命歷史陳列館",館內用實物、圖片以及歷史資料,展示泗陽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個歷史時期的革命業績,史料分"五四運動至抗戰前夕"、"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建國以四個部分,及"部分烈士傳略"。
有時候所處的環境就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心情,就像下雨天當我獨自在陵園內漫步,我能想象到烈士們當初在戰爭中英勇殺敵保家衛國的樣子,我的內心頓時升起了一股悲壯的感覺。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我不禁回想起小學五年級的清明節,也是在這個地方瞻仰先烈,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陵園的東北角,園的東北角是烈士墓地,在書有"忠魂園"圍墻內的 高丘上,聳立著"死難烈士萬歲"的紀念碑,東側安葬49位烈士遺體,墓前立有石碑,鐫刻著烈士姓名、職務、籍貫、犧牲年月等。有大革命時期中共泗陽縣委首任書記孫耀宗,有抗戰時期的中共泗沭縣委書記郭光裕,有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泗陽縣總隊政治部主任李照東等同志的遺體,還有小周圩戰斗犧牲的部分烈士。墓地北面是烈士骨灰陳列室,里面存有36位烈士的骨灰和遺像。
而當我們把目光移動到烈士墓前,只見墓前建有烈士碑廊,分立東西,碑廊為仿古回廊,建筑古色古香,飛檐翹角。東西兩廊內各樹立八塊大理石碑,兩面均刻上烈士英名,共2776名,其中大革命時期3名,抗日戰爭時期536名,解放戰爭時期1845名。
園內有三座碑亭,均為六角形,高丈余,莊嚴雅致;亭的四周,清溪圍繞,架有曲橋可通。
西便門內的亭子里,有"抗日烈士紀念碑"。
墓地西側的亭中,立有"泗沭抗日烈士公墓志"。碑文為李一氓于早期建陵時所撰。文中痛斥"倭患",激發人民斗志,頌揚八路軍、新四軍抗戰烈士的英雄氣概。該文引經據典,文字清新古雅,顯示了作者豐富雄渾的學識才智,不僅對當時和后人是一種精神鼓舞,也是一篇值得學者揣摩學習的范文。
下面讓我們走進紀念堂,看看里面有什么吧。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
。。。。。。。。。
英雄們長居于此,他們的英雄事跡,歷來為我們傳頌。
有。。
有。。
還有。。
望著園內用烈士鮮血染紅的旗幟,我在想,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一定不能忘本,要發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要發揚不怕吃苦無所畏懼的精神,同時也要與侮辱烈士戲唱國歌之類的違法行為斗爭到底。黑格爾說過:“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那些為了國家獨立為了人民幸福生活而犧牲的烈士,是我們的榜樣,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也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而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青年,我們也要時刻牢記國家賦予我們的使命,肩膀上有擔當,腦子里有理想,艱苦奮斗,不斷前進,去學習充實自己,時刻準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青春。
致敬——向我們的英雄
尋紅色足跡——參觀烈士陵園傳承革命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體會篇二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在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留下的革命遺址、革命文物,還有革命人物的精神等珍貴資源,蘊涵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民族精神,是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的鮮活教材。為此食品191團支部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踐行初心使命”團日活動。
2021年3月17日星期三晚上19:30,食品191班以“傳承紅色基因 踐行初心使命”為主題在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教室1109開展團日活動,活動前期班委利用課余時間準備活動內容,同學們積極參與其中。活動主要流程,同學們有序進入活動地點,并戴好團徽,主持人先為同學們講解本次活動的主要流程。全體同學起立合唱團歌《光榮啊!中國共青團》為本次活動開始了篇章。主持人先為我們講解本次活動的主題以及內涵,現如今,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更要傳承紅色基因,并努力踐行初心使命,為這個社會,為我們的祖國作出貢獻!隨后由鄭廣明同學為我們講解了紅色專項活動成果,在廣明同學激昂的聲音中,同學們受益匪淺,在紅色專項活動中,重新走過一遍老一輩經歷的事情,身臨其境的感受到老一輩為了我們而獻出自己的熱血,獻出自己的生命,才換來我們現在和平幸福的年代。后面,主持人舉行游戲活動以及才藝表演,活躍了現場的氣氛。隨后由其他兩位同學也講解了自己的紅色專項活動成果,在紅色道路中,我們需要走的路還很遠很遠,更需要努力向前,隨后活動結束前,同學們合照了一張大合照。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黨政軍民共同創造的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希望食品191團支部的同學們通過本次團日活動,深刻體會到革命先烈身上的紅色精神,感受到家鄉故土的前后變化,并且在社會實踐中堅守信念,親身力行。傳承紅色精神,讓紅色精神在我們手里薪火相傳,永不熄滅。
傳承紅色基因 專題發言材料
傳承紅色基因演講稿
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體會篇三
;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執著堅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色基因要代代傳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跡,要讓后代牢記,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習近平主席對紅色故事如數家珍,強調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紅色基因體現了共產黨人的身份自信和使命擔當。
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習近平主席便帶領新一屆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
紅色基因伴隨共產主義的傳播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的誕生而產生。正義的戰場戰斗中,鑄就紅色基因的鮮紅血色;艱苦的長征路,錘煉了紅色基因的頑強生命力;前進的革命道路上,強大了紅色基因的抗御能力。不斷成熟的革命歷史過程中,紅色基因得到了錘煉和強化。不論生存環境怎么險惡,不論前進的道路有多艱難。勇往直前是共產黨人紅色基因不斷強大的精神氣魄。
紅色基因發源于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弄清楚從哪兒來”需要重溫紅色經典,“弄清楚往哪兒去”需要勇于擔當使命。在全體黨員中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作為黨員干部重溫紅色故事,感悟紅色精神,對于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具有重要意義。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年經黨員干部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時刻牢記黨的性質宗旨,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與時俱進,提高判斷形勢、維護穩定的能力,在謀求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中奉獻青春熱血。
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永不叛黨是每個黨員必須要做到的,講忠誠,就要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銘記歷史、砥礪奮進,從先輩手中接過的歷史接力棒,肩負起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任。這,就是我們的初心所在、使命所系。
革命先烈流血犧牲到底為了什么?
小時候,我們都讀過或看過《紅巖》、《鐵道游擊隊》、《洪湖赤衛隊》等系列革命影片和小說,對革命英雄是無限敬仰,知道我們的幸福生活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然而今天的一些影視劇徹底顛覆了我們的傳統看法。學校的教材里也慢慢淡化了這方面的教育,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常因觀點不同而爭吵的幾欲撕裂。僅僅六十多年,革命事業的繼承者就丟掉了先烈們為之奮斗的革命理想;就丟掉了先烈們光榮的靈位;就給了先烈們這樣惡毒的誹謗。我們不應該反思一下嗎?反思這些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到底為了什么?難道是他們自己的生活過不下去了,為了自己能過上好日子而干革命的嗎?如果是為了自己,他們用的著為了革命而放棄家庭;為了革命而放棄財產;為了革命而放棄愛情;為了革命而放棄自己的生命。是什么力量使周文雍和陳鐵軍面帶微笑走向刑場;是什么力量使江竹筠能在敵人用竹簽敲進十根手指時依然堅毅如鐵;是什么力量使盧德銘將軍在戰斗最危急關頭帶領戰士沖上去掩護大部隊轉移。革命先烈之所以能做到這些是因為他們的理想是要讓全中國人民都能過上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自由的新生活。讓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學上;社會不再有貴賤之分、不再有貧富之別。我想這就是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犧牲的初衷,也是我們今天黨員干部們要傳承的紅色基因之所在。
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仆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高度概括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是什么,紅色基因是什么。這個初心使命在革命年代有多少共產黨人為之付出了年輕的生命;在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傳承好始終保持執政為民的初心,勇于自我革命的恒心和奪取偉大勝利的信心。
中華民族是重視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歷來強調“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雷鋒和廖俊波等先進模范人物的影響力和感染力是穿越時空的,每次重讀他們的事跡都會受到深刻的教育。黨員干部要以先進典型為鏡,查找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上的不足,不斷改進提高,不斷增強道德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增強守政修德的自覺性。
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黨的基層組織是否堅強有力,直接關系黨的生機活力,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作為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是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故事的重要基地,也是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紅色基因傳承和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基石。
黨員干部要多學黨史、新中國史,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常學常新,不斷感悟,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尤其是領導干部,要把加強道德修養、增強道德力量作為人生重要的必修課,結合工作和人生實踐,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中汲取養分,老老實實向人民群眾學習,時時處處見賢思齊,以嚴格標準加強自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人心,贏得事業的成就。
黨員干部要甘當人民公仆,在與人民群眾特別是普通勞動群眾的相互交流中得到靈魂的洗禮、道德的提升。工作中從實際出發,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高標準,把改進作風和增強黨性結合起來,把抓發展和抓黨建結合起來,把為群眾辦實事和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結合起來,全心全意為群眾謀福祉,從群眾關心的“小事”抓起,認真聽取和思考人民群眾意見,真正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實事辦實,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相關熱詞搜索:;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體會篇四
每每談及青年的歷史使命,習近平同志對青年寄予厚望,重視青年和青年工作。“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置身新時代的廣大青年應抓住寶貴的際遇,響應時代的召喚,奮發有為,拼搏奉獻,敢做時代的 “弄潮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可能我們的所在崗位并沒有那樣的光輝與非凡,但是,我們更應該做到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新時代青年,更應該要勇于擔當時代使命,用我們的堅守與付出來實現我們的中國夢,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新時代青年要擔當起國家前途和民族希望的責任,擁有一顆愛國“紅心”。而我們作為青年大學生,還要有“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歷史使命感,更要有為國家和為民族作出貢獻的主人翁意識。同時,我們也一定要避免青年的三種“要不得”思想和行為。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堅持科學的態度和求實的精神,不斷提高自己的責任感,擔當起新時代青年的時代重任。
奮斗是青春的底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激發青春力量,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當代青年一定能在時代的洪流中書寫更加精彩的人生,讓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光芒。
當前,中國發展面臨著無數機遇和挑戰,時代在召喚!而我愿肩扛重擔,在最好的時代,砥礪前行!
我們作為新時代青年要勇于擔當社會責任,積極擁抱新時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貢獻一份力量,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向前,讓新時代煥發更加奪目的光彩。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國家發展做貢獻,為人民事業開拓進取,本次團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向青年寄予厚望,我們作為青年一代應當肩負起時代責任,銳意進取,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的新華章。
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體會篇五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有力的領導下,中國的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些歷史性變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作為當代青年,要自覺把個人的前途和國家的未來聯系起來,要深刻的認識到,只有實現國家的富強,才會有支撐個人奮斗的舞臺,只有實現社會的穩定,個人的幸福才能夠得到保障。我們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知識水平,增進對國情、黨情的了解,增進對世界局勢的認識。其中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就是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我們要學習講話的精神,理解講話的內涵,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這里分享一些個人學習系列講話的心得。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一是要多閱讀。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線上線下的學習的平臺、報刊書籍,學習在重要時間節點、或針對重大社會問題上發表的系列講話的原文,通過增加閱讀量,有助于我們盡快的對于黨和國家發布方針、政策的目的和對國家的未來發展的方向有一個更加明確的認識和理解,有助于我們及時調整個人的奮斗目標,讓個人的前進方向順應時代的潮流。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二是要多思考。在閱讀大量材料的基礎上,要不斷深入思考,辨析各項政策、講話推出的時代背景和時事背景,要學會對相關材料進行橫向、縱向的比較和分析,從而掌握更明確的政策脈絡,開闊自己的眼界視野和格局。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三是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多閱讀、多思考的基礎上,我們要學會把學到的知識和心得應用到實際的工作和生活當中,讓先進的思想武裝自己頭腦,實現學以致用。
作為當代青年,我們將有幸見證和經歷“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將有幸見證中華民族血洗百年恥辱重新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們要珍惜大好的青春年華,肩負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在黨的先進思想和理論的指引下,加強學習,刻苦奮斗,頑強拼搏,去追求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燦爛人生!
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體會篇六
大家好,今天呢,我要帶大家參觀一下我老家紀念烈士的烈士陵園。正如視頻開頭的那樣啊,烈士陵園坐落在一個公園里,這里有花有草,靜謐祥和,那些曾經為了國家作出卓越貢獻的英雄們就長眠在此處,受到我們所有人的敬仰。這個烈士陵園到底是什么來歷呢?不要著急,聽我慢慢道來。
1946年,國民黨反動派進攻解放區,愛園曾遭受破壞。1949年底,淮泗、泗沭、泗陽合并為泗陽縣,縣政府遷至眾興。為便利各界人士瞻仰先烈,1953年,愛園遷至泗陽縣治所在地,李一氓重新為愛園題寫園名。現在的愛園,占地126市畝,其中水面17畝。園林主體建筑"昭忠祠",規模宏闊,建筑面積為650平方米。祠內陳列,莊嚴肅穆,四壁懸掛各界名人在抗戰后期建陵時題贈的悼念烈士的匾額、對聯32件,以及建國后縣委、縣政府及有關單位悼念烈士的對聯18副。1984年起,昭忠祠內又新設"泗陽縣革命歷史陳列館",館內用實物、圖片以及歷史資料,展示泗陽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個歷史時期的革命業績,史料分"五四運動至抗戰前夕"、"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建國以四個部分,及"部分烈士傳略"。
有時候所處的環境就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心情,就像下雨天當我獨自在陵園內漫步,我能想象到烈士們當初在戰爭中英勇殺敵保家衛國的樣子,我的內心頓時升起了一股悲壯的感覺。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我不禁回想起小學五年級的清明節,也是在這個地方瞻仰先烈,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陵園的東北角,園的東北角是烈士墓地,在書有"忠魂園"圍墻內的高丘上,聳立著"死難烈士萬歲"的紀念碑,東側安葬49位烈士遺體,墓前立有石碑,鐫刻著烈士姓名、職務、籍貫、犧牲年月等。有大革命時期中共泗陽縣委首任書記孫耀宗,有抗戰時期的中共泗沭縣委書記郭光裕,有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泗陽縣總隊政治部主任李照東等同志的遺體,還有小周圩戰斗犧牲的部分烈士。墓地北面是烈士骨灰陳列室,里面存有36位烈士的骨灰和遺像。
而當我們把目光移動到烈士墓前,只見墓前建有烈士碑廊,分立東西,碑廊為仿古回廊,建筑古色古香,飛檐翹角。東西兩廊內各樹立八塊大理石碑,兩面均刻上烈士英名,共2776名,其中大革命時期3名,抗日戰爭時期536名,解放戰爭時期1845名。
園內有三座碑亭,均為六角形,高丈余,莊嚴雅致;
亭的四周,清溪圍繞,架有曲橋可通。
西便門內的亭子里,有"抗日烈士紀念碑"。
墓地西側的亭中,立有"泗沭抗日烈士公墓志"。碑文為李一氓于早期建陵時所撰。文中痛斥"倭患",激發人民斗志,頌揚八路軍、新四軍抗戰烈士的英雄氣概。該文引經據典,文字清新古雅,顯示了作者豐富雄渾的學識才智,不僅對當時和后人是一種精神鼓舞,也是一篇值得學者揣摩學習的范文。
下面讓我們走進紀念堂,看看里面有什么吧。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
英雄們長居于此,他們的英雄事跡,歷來為我們傳頌。
有。。
有。。
還有。。
望著園內用烈士鮮血染紅的旗幟,我在想,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一定不能忘本,要發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要發揚不怕吃苦無所畏懼的精神,同時也要與侮辱烈士戲唱國歌之類的違法行為斗爭到底。黑格爾說過:“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那些為了國家獨立為了人民幸福生活而犧牲的烈士,是我們的榜樣,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也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而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青年,我們也要時刻牢記國家賦予我們的使命,肩膀上有擔當,腦子里有理想,艱苦奮斗,不斷前進,去學習充實自己,時刻準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青春。
致敬——向我們的英雄
尋紅色足跡——參觀烈士陵園傳承革命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體會篇七
長津湖,也曾綿延冰封,也曾靜水流深。歲月可證,流水有聲。那是偉大斗士的號角,那是鐵血軍魂的咆哮。中華熱血軍魂遠,敢叫豺狼盡滅亡。
《長津湖》,它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座豐碑。
千里刀光影,萬里赴戎機。_是中國鋼鐵軍人和美國鋼鐵部隊的較量,我們是氣多鋼少,他們是氣少鋼多,結果氣多戰勝了鋼多。透過影片,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71年前那場戰爭的殘酷與偉大,犧牲與不朽。在攝氏零下40度,每天只能用硌掉牙的凍土豆充饑,用刺骨的冰雪解渴的極端環境下,志愿軍第9兵團無懼物質匱乏和極寒挑戰,全殲有棉帳篷、熱火爐和世界上最精良裝備的美軍北極熊團,徹底打垮了美國王牌陸軍第十軍,彰顯了不懼艱難、敢于犧牲的偉大_精神。從以肉身擒“熊”的傳奇中,我們應當學習志愿軍官兵們不畏艱難、前赴后繼的民族風骨。先烈們用血肉之軀為我們打下了如今的和平盛世,而今東海揚塵,淵渟澤匯,身在黼蔀黻紀,吾輩更當披星戴月,為建設更加美麗的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冰雪埋忠骨,歷史有溫度。影片中的人物有很多,連長伍千里,指導員梅生,狙擊手平河,炮兵排排長雷公,火力排排長余從戎,戰士伍萬里,更多是無名英雄,志愿軍官兵用無畏斗志和勝戰智慧給我們展示了“最可愛的人”的形象。
《長津湖》為什么能打動人心,因為它不再囿于戰場拼殺和戰友情深。它塑造的人物更加真實,更加有血有肉。連長伍千里外表剛強、內心柔軟,他最大的愿望是“給父母蓋個房子,給老三說個媳婦兒,把雷公喊過來一塊兒住”。有人會疑惑,為什么我們能在裝備極端落后的情況下打出這樣的軍威和國威?指導員梅生給了我們答案,他輕撫著自己女兒的照片,“這一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希望我們的下一代生活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一場激戰過后,他在廢墟里發瘋般翻找著女兒的照片,喃喃說著“爸爸對不起你”。熱血男兒,鐵骨錚錚,也有繞指柔情。他們的心里裝的是國家,裝的是下一代,唯獨沒有裝下自己。伍萬里,那個曾經只會打水漂,揚言打仗就是要讓自己的哥哥瞧得起的吊兒郎當的野小子,從最初看到戰友犧牲時的恐懼,到后來和哥哥一起沖鋒陷陣,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戰士。全劇最大的淚點是最后雷公冒著生命危險把標識彈送走,最后壯烈犧牲的場面。重卡下的他血肉模糊,顯得那么無助,“疼死我了”,“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那么真實,那么撕心裂肺。生命的最后時刻,他用盡最后的力氣唱響了他心心念念的沂蒙山小調。音樂響起的那一瞬間,我再也忍不住積蓄已久的淚水,影院里很安靜,只有無聲的啜泣。
銘記歷史,牢記使命,吾輩應致敬英雄,奮斗為國。_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_是覺醒的新中國向世界發出的第一聲振聾發聵的怒吼,《長津湖》不僅是對英烈的崇尚,對英靈的致敬,更是對_這一立國之戰的不忘!對于絕大多數青年觀眾而言,在如今“凡爾賽”“精致利己”之流盛行之下,這樣一部讓人熱血澎湃的正能量電影,足以讓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和愛國的熱情。七十年櫛風沐雨,風雨兼程,新中國從篳路藍縷到玉汝于成,《長津湖》不僅是一次振奮人心的文化體驗,更能讓人們對“國慶”二字有更深的觸動和共鳴。
“志愿軍先烈們!我們該叫你們啥?”一切都不足以言說。
你們打完了所有的仗,只為我們活在一個沒有硝煙的時代。
現在多么希望你們能睜開眼看看,這盛世已如你們所愿!
但請放心,春風撫過的大好河山,已有你們的下一代向陽而立。
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戰爭總無情,英雄的長存浩氣,讓人動容;赤子丹心昭日月,英雄肝膽昭山河!
豈曰無碑,山河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去時少年身,歸來甲子魂。山河亦無恙,巍巍葬忠魂。
愿繁華盛世,人間皆安!
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體會篇八
心被一股強烈的力量吸附包裹著,心中霎時涌動著一陣又一陣的感慨,它將埋于我心底的那份最深沉的崇敬喚起,讓你我一同去追溯那共和國不容忘卻的不老歲月——長征。
從1930年起,蔣介石調集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連續發動了四次“圍剿”, 但都以失敗告終。1933年秋,紅軍組織第五次“反圍剿”,由于中共臨時中央完全拋棄了毛澤東同志的軍事路線,執意推行王明的“左傾”錯誤主張,致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八萬余人,被迫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遵義會議后,在毛澤東同志領導下,紅軍克服重重艱險,蔣介石軍隊的圍追堵截,也并不能阻擋紅軍的行軍路步伐,相反,他們愈挫愈勇……
1936年10月,紅軍勝利到達陜北,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長征的勝利,不僅粉碎了國民黨的陰謀,同時也使得國局轉危為安。
是啊!長征可謂是一曲永遠嘹亮的贊歌,它曾激勵著多少有志之士義無反顧地追隨……長征又曾給與人們多少震撼、多少感懷,它讓人不由地對革命先烈產生深切的緬懷與崇敬。
長征歲月雖已逝去,但它的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大無畏精神卻足以慰籍一顆顆空靈的心。
雖不曾身臨其境去歷經那浩蕩的革命歲月,但也在字里行間讀懂了長征的太多艱辛與不易。
是啊!好多個夜晚,我都不止一次地去思量去咀嚼長征精神給于我的感召與震動。
長征催人奮進,讓人永不言棄,它告訴我:沒有執著的信念、堅定的決心,便不會將自身真正融入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中。
如果沒有紅軍的四渡赤水河、強渡金沙江的悲壯,如果沒有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壯烈,如果沒有紅軍翻過高聳入云的大雪山、通過杳無人煙的草地的極限挑戰,又怎能有長征的勝利呢?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因此,我們更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調集吃苦耐勞,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我們依附牽制的信念更有力量……
因此,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我們都不應被眼前的困惑所羈絆,要用火一般的高效應與鐵一樣的意志力去克服,要用一種格斗士的精神去戰勝阻絆自己的羈石。
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的辛酸,我們都要以一種抗爭的信念去對待,因為二十一世紀的主流力量便是拼搏進取,無私無畏,永不言棄。這與長征精神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如今人們不是常說“愛拼才會贏”嗎?是啊,如果人心趨向客觀、態度悲觀的話,那又怎樣去戰勝主觀上原來就存在的事物呢?假使面對日新月異的高新產業,人們的選擇傾向有很大的波動,如此商業競技中無形中便增添了好幾重門坎和關卡,如果不推陳出新,不敢承擔一定風險,不敢嘗試,那便是企業的懦夫與無知。
如果長征途中紅軍也懷著膽怯的心,那又怎么去沖破層層障礙呢?如果沒有紅軍的堅強意志與執著毅力,如果沒有堅韌信念與勇于攀巖的決心,那么紅軍又怎能粉碎國民黨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又怎能保存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從而促使中國革命新局面的到來呢?
啊!不論是在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時期,還是在當前的和平盛世之時,不論以后有多么尖銳,有多少鋒利,我們都不會畏懼,因為你我都抱定了一顆勇敢堅定的赤子之心,因此,在我看來沒有什么比長征精神帶給我的感染與馴化更所向披靡的力量了。
從1936年浩浩蕩蕩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的圓滿飛行……69年了,69年的時光短暫而又漫長,這期間我們又曾多少次翹首期待著共和國的史冊上一筆筆閃亮光輝啊!
不論是先前的革命歷史時期,還是當前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長征精神都將作為社會潮流的主動脈,它的歷史光芒是不會被任何物質掩蓋的,它將充實著每一頁歷史。
它的精神將會永遠激勵著一代代進步青年沿著它的革命軌跡,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它的光輝與鋒芒將會一次又一次照亮人們前進的路。
讓我們從此刻起就一同將長征精神的精髓發揚光大,讓生命融入先烈的偏執本色,讓我們將長征者的驅進力量賦予自身,在未來的生產生活中一同去構造,去彩繪和諧、美好、富饒、美麗的社會,讓你我緊緊依隨長征者的精神力量,將愛國為民的熱忱一同獻給我們偉大的祖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