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或學習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歸納出經驗教訓,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以便進一步做好工作,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總結。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總結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燈籠工作總結 燈籠篇一
春節是讓人開心,最讓人難忘的節日,在春節中有一個不變的習俗——掛燈籠。
掛燈籠的流程是:買燈籠——搭梯子——掛燈籠——接通電源。
掛燈籠的意義按我的理解是:早上紅紅火火,晚上也要開紅色燈,紅紅火火,也要像早上一樣熱熱鬧鬧。
早上,我和爸爸去買燈籠,街市非常熱鬧,走到賣燈籠的地方,回頭一看,另一個賣燈籠的地方排成了一條長龍。我和爸爸沒有說話,但卻知道彼此的心意:那里的人多,說明質量好、實惠。
我們走過去一看,果然質量很好、種類也很多、價錢也很便宜,我們買了兩個燈籠。回到家,由于村里的'房頂很高,不容易掛燈籠,而且電源也很難接,我也只能當一個旁觀者。為了節約時間,爸爸和叔叔一起掛燈籠。
爸爸掛歪了,我會說:“爸爸你掛歪了,往右一點,再掛高一點。”掛完以后,爸爸向爺爺要了一捆五十米長的電線,把它拉到里房,接上電閘,反復拉幾下,試一下,燈籠能不能亮。紅色的燈光,好像紅色的惡魔,向我和弟弟沖過來。我把想法告訴了弟弟,弟弟突然“啊!”了一聲,嚇了我一大跳。
掛燈籠可以讓人快樂,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紅紅火火。晚上,家家戶戶的燈籠都亮了,好像紅色的海洋,真是太美了!
燈籠工作總結 燈籠篇二
過年了自己親手做一個燈籠,提在手邊多么漂亮呀。今天,我就來到平原博物院做手繪燈籠。
老師給我們發了一個圓圓的扁扁的還沒有撐起來的燈籠,我左手拿著燈籠的把,右手拿起鋼絲把它輕輕地往兩邊一拽,燈籠就撐起來了。我剛要拿起筆開始畫的時候,老師就提醒我們大家一定要小心,這個紙非常薄,很容易破碎。雖然我非常小心,但我還是逃避不掉破的命運。
這個燈籠非常大,所以我決定畫四幅畫。我首先拿起鉛筆在紙上畫了兩只憤怒的小鳥,一只大一只小,雖然那只大的小鳥眼神里沒有充滿憤怒,但我還是覺得憤怒的小鳥應該突出它的憤怒。
然后,我又換了一面,我決定畫一個青鬼臉,我故意把它的嘴畫得很大,露出潔白的牙齒,我似乎都能聽出它的笑聲了。
后來我覺得這些東西總有點不太好,就換了一幅令人心脾的風景畫。上面有五顏六色的彩虹,下面有蔥綠的大樹,旁邊是美麗的風鈴花,叮鈴叮鈴,我仿佛聽見了清脆的鈴聲。
劃完之后,我給它們勾了一下邊,然后我給它們涂上了鮮艷的顏色。然后就是最難的一步了,就是把燈籠裝飾起來。
我拿了一張紅色的皺紋紙,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捏著紙,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來回搓,一直重復著這樣的動作,直到把皺紋紙卷好為止。然后我拿著其它顏色的紙,剪成小條條,但是不能把小條條剪碎,要把它連起來,像一條裙子一樣。然后把它卷起來,粘到燈籠的下方。
哈哈,我的燈籠完成了,回家放上了一個小蠟燭,到三十晚上把燈一關,點開小燈籠,那該是多么漂亮呀。
今天的活動是多么有趣呀!
燈籠工作總結 燈籠篇三
今天,我和我的媽媽做了一個燈籠。
我的媽媽先搜集了一大堆要用到的材料,拿回家以后,我就開始做燈籠,我們先把一個透明盒子拿出來,把燈泡掛在頂上,再把燈泡固定好,裝上電池,連好電線,打開開關,燈不亮,我們把燈拆了。原來是銅線斷了,我們把電線重新接好,燈泡亮。我們把盒子四角粘上花花綠綠的紙,又把另一個盒子用彩紙包好,再用單面膠粘住其中的一個面,把它和盒子粘在一起,做為底座現在有一點點累了,下午再接下來做吧。
下午,我和我的媽媽又開始做燈,我的媽媽把一個綠色的小杯子扣在燈和電池上,再用釘子把開關固定起來,再用繩子把盒子吊在一根竹竿上,燈做好了。我們覺得燈還不夠美觀,于是找來了喜羊羊和懶羊羊的圖案,用雙面膠粘在上面,小燈籠做好了。
瞧,透明燈罩上面扣著綠色的'帽子,燈罩下是紫色、綠色、紅色、橙色構成的底座。襯著紅色的流蘇,可漂亮了。我爸還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氣死風燈”,因為風怎么吹也吹不滅。
哈哈做燈真好玩。
燈籠工作總結 燈籠篇四
在這喜氣洋洋的日子里,四(4)班的教室里傳來了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咦?他們在干嘛?哦,他們原來在熱熱鬧鬧地鬧元宵,做花燈呢!
這不,下午第二課的上課鈴一打響,家委會的媽媽們捧著一大箱材料走了進來,經過一番精心準備,我們每個人都拿到了一份精美的材料包。我迫不及待地拆開袋子,有搭骨架的四根正方形棱柱,有八根小竹簽,還有圓形小蠟燭等材料,真是應有盡有。
開始做花燈了,我仔細地看了看說明書,我剛看完說明書,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說:“這真是太容易了,真是太容易了。”我胸有成竹地拿起一根正方形棱柱,再拿起一根細小的竹簽,往棱柱上的小孔里鉆了鉆,可這才拆了一根,問題就擺在我的眼前,當我再拿起一根細竹竿插進小孔時,小小的細竹竿竟鉆不進一個小小的孔,我一下子變得無比失望。我怎么用力地擠,怎么鉆,都使出了吃奶的勁兒也鉆不進。我自言自語地說:“咦?這是怎么回事兒?”我望了望鋪滿材料的桌上,眼睛一下子忽然亮了。小刀可以幫我解決這個難題呀!我頓時豁然開朗。我小心翼翼地把小刀伸進正方形棱柱上的小孔里,刮一刮,咦?怎么輕輕刮了刮,這細竹竿竟一下子就輕輕松松地插了進去。經過不懈的努力,我終于搭完了花燈的骨架,變成了個正方體。我高興地把燈籠骨架放在桌上,這骨架一動不動,四平八穩,然后我仔細地檢查了一遍,點了點頭,心里美滋滋的。
接著,我拿起一根白色的長條,把雙面膠粘在了兩頭,輕輕一撕,粘在了一個正方形的中間,再把一個小蠟燭底部粘上了雙面膠,慢慢地粘在了長條的中央。
然后,我又從材料包里拿出一條細細的紅長繩,接著,再拿出一根細細長長的小木棍子,把紅細線穿進了棍子的小孔里,又把繩子系在了正方體的對角線上,打上一個蝴蝶結。
最后一步就是貼花紙了,我仔細琢磨著說明書,先抽出四張花紙,然后在四根棱柱上貼上細細的雙面膠,接著,把這四張花紙慢慢地,輕輕地,一張一張地把猴子們貼了上去,看起來可真是美猴鬧元宵呀!
“大功告成了!我的花燈做完了!”我歡呼雀躍起來。我興高采烈地提著花燈回到家中,天色已晚,我和媽媽點上蠟燭,走在鵝卵石路上,在皎潔的月光下,這花燈顯得更美了。
這是我第一次過得最有意義、最美好的一個元宵節。
燈籠工作總結 燈籠篇五
“拿出材料,我們來做紙燈籠吧!”噢,原來是王老師在教我們制作紙燈籠呢!
打開投影機。王老師便讓我們在屏幕上欣賞各式各樣的紙制燈籠,望著這些燈籠,我有些眼花繚亂,竟不知從何下手,一張張的圖片看過去,卻沒看見自己覺得又美觀又好制作的燈籠,隨著屏幕中的圖片不斷向下,我選定了兩幅很好制作的燈籠。
但是到底選哪幅呢?我猶豫不決,心中好像有兩個小人在爭論,一個在說:選這幅,這幅既精美又容易制作。另一個在說:不,你那幅雖然精美,但是沒有我這幅燈籠的圖片里的燈籠的制作簡單。
我“聽”著他們的談論,一時便六神無主了,我終于鐵下心來,選定了一幅我覺得很好看的,便照著圖片制作起來。
我先剪了一段紅紙,折過來折過去,好不容易做成了一個扇子的形狀。我依樣畫葫蘆,又十分辛苦的作成了一個扇形,接著,我又十分笨拙地把兩個扇形用雙面膠固定住,結果把手指都粘住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手指“救”了出來。我喪氣了,就好像我的血液不想流動一般。這時,老師開始提醒我們,還有5分鐘!快點把燈籠做好,做好燈籠的人,跟她一起到外面去拍照,留個紀念。我一聽,手腳便快起來了,也隨之不知從何下手了,我順手又作了兩個一點都不像扇形的東西,又笨拙地把兩個扇形粘上,沒想到,整個雙面膠又粘在了我的手上,這時,我不管手上的雙面膠,剪了一個既丑陋又明顯偏大的流蘇,粘在了我穿過圓心的繩子,但是,一個難題又擺在了我的面前,原來,那兩個有“皺紋”的圓形為什么一弄好就散掉呢?我拉開袖子開始大動干戈。我先把一片雙面膠貼在圓上,沒想到雙面膠卻十分的“依戀”我,就是不肯進入圓的懷抱,最后,才好不容易把圓形粘住了。
望著這件難看的燈籠,我一點也不嫌棄它,因為我知道,這是我一件美好的紀念品。
燈籠工作總結 燈籠篇六
林決定下來了,要走。
林望了望那兩間又低又矮的教室,心中便一片愴然。夕陽斜下,屋子中磚頭支著木板的桌子,以及那塊發白的黑板,在余輝中發散著金燦的昏光。
村支書老黑叔更是愴然。“林老師,你真的要走?”“走!”林咬咬牙,重重地從喉腔吐出,似乎用盡了全身的力量。五天前,林接到了師大同學的來信。同學在廣州是一家it公司的老總,準備在北京設立分公司,力邀林出山。
山風悄悄地吹了起來,涼涼地直往領子里撲。天上的云彩也不知什么時候聚起了厚厚的一層,黑壓壓的把夕陽西下僅有的一點余輝,遮了個精光。黑暗中,老黑叔靜靜的蹲在地上,只有那長長的煙槍在一明一暗中才能映出他那張沉默的臉。
林靜靜地站在低矮的講臺上,競不知該如何勸慰這位忠厚的莊稼人了。唉,還有什么可說的呢?一會兒,同學的轎車就要來了,也就要告別這個小山村,告別這個昔日的三尺講臺了。
一道閃電劃過,窗外瀝瀝地下起了細雨,一滴一滴地下著,似乎也下在了林的心上,使他的心一痛一痛的。“嘀嘀.嘀嘀”同學的轎車駛進了村邊這個只有兩間房舍的小學,向林發出了到來的信息。
林終于坐在了轎車上,對雨中的老黑叔揮揮手說:“黑叔,您回吧!下著雨,小心著涼了。”老黑叔點點頭,指指村口的小路說:“林老師,你看鄉親們送你來了!”只見村口整個小路上布滿了人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們手中都提著一盞盞紅紅的燈籠,默默地站在那條泥濘的小路上。一股濕熱的液體在林的臉龐悄然滑落,使他分不清究竟哪是雨水哪是淚水了。
林突然有了種悲壯的感覺,猶如一名即將奔赴沙場,身有使命的將士!不成功便成仁!終有一天我還會回來的。林咬咬牙暗暗對自己說。
終于,三年后的山村小學聳立起了三幢嶄新的教學大樓,這在山村有史以來還是第一次。林坐著轎車帶來了十幾個和他當年一樣援教的年輕老師。孩子們終于又坐在了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村口又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
林點點頭又搖搖頭嚅嚅著:“別的地方,還有更多的孩子沒上學啊!如果,當初我沒走的話……”望著遠方巍峨而又貧瘠的大山,他眼前仿佛又浮現出那兩間破舊的教室,又浮現出那雨夜中鮮紅動人的紅燈籠。
1、你怎樣理解文章最后“林點點頭又搖搖頭”這句話?(4分)
2、文中的“林”主要的形象特征是什么?請簡要分析(5分)
3、本文是寫山區教育的,但不以“山區教育”為標題,而以“雨夜的紅燈籠”為標題,為什么?請說明理由。(6分)
1.(4分)他點點頭,表明他還要離開這里,(1分)去找更多的資金及更多的老師來促進山村教育。(1分)他搖搖頭,表明他人雖然離開了這里,(1分)但是他的心會一直留在這里。(1分)
2.(5分)林是一位援教老師,他在艱苦的環境里教書已經好幾年了。(1分)他給這所山村小學捐建了三幢教學樓,并帶來了十幾位老師。(1分)他還把眼光投向“別的地方”,要幫助更多的孩子上學。(1分)說明他的心一直撲在山村教育事業上,具有無私奉獻精神。(2分)
3.(6分)“雨夜的紅燈籠”有引人前行、照明道路的作用,(1分)還象征了鄉親們的熱情和希望,意蘊豐富。(2分)正是鄉親們在雨夜打著紅燈籠來送他,使他受到感動,終于在三年后回來了。(1分)如果以“山區教育”為標題,則缺少文學色彩,太直太露。(2分)
燈籠工作總結 燈籠篇七
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總會有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一個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兩人智慧勝一人,三人行必有我師。
教學目標:
1.認識“良、受、贊”等14個生字,會寫“良、使”等7個生字和以下詞語:咱倆、泥人、使勁。學習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團結、合作的好處。
教學重點:
1.識記本課的生字、新詞。
2.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學習,懂得團結、合作的好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議題導課,激發興趣。
從課題入手,課文可能會寫些什么內容?請大家圍繞題目猜想。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自讀。輕聲朗讀課文,畫出不容易讀準、不容易讀好的.字、詞、句反復練習。
2.幫讀。同桌互讀,互相正音、評議,再互相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段讀課文,讀后評議交流。
2.質疑解疑,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請學生再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句,同學之間互相合作解決。
3.討論“王京為什么在燈籠下寫下‘合作真快樂’”這幾個字。
4.說說自己和別人合作的事情,談談自己的體會。
5.學了課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師同學互相交流。
四、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鞏固會認字。
2.教師指導寫字,提醒學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點筆畫的書寫運筆方法。
五、學習課文。
1.做燈籠講了誰和誰之間的故事呢?
2.你能介紹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況嗎?
3.齊讀1至3自然段。
4.你們看這就是王京同學畫的畫。
5.畫出示小泥人、飛機模型和草葉編小螞蚱。讓學生再夸夸李良。
6.轉眼新年就快到了,他們都有一件心事。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讀第四自然段。
7.王京和李良合作做什么呢?
8.蘭蘭在燈籠上寫了什么話呢?
六、作業
1.學了這篇課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2.向同學們說一說合作的重要性,并寫下來。
燈籠工作總結 燈籠篇八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大人笑,小孩跳,大街小巷放鞭炮,真熱鬧!
新年到了,我興高采烈的迎接它,我、爸爸、媽媽和哥哥準備一起高高興興去花光消費券。我們先去全家福,到了一半,卻大排長龍,但我卻欣喜若狂,真是熱鬧啊!我最愛人擠人,看熱鬧了。
終于到了全家福,我看到了五花八門的零食、新鮮的.大魚大肉以及琳瑯滿目的年貨,最多的是眉開眼笑的採購人潮,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到了除夕當天,我們去爺爺家吃團圓飯。我們邊吃,爺爺邊發紅包,叫到我的時候,我興高采烈的拿爺爺發的紅包。吃完時,我的長輩們又會發紅包給我,等到回家的時候,媽媽也會給我紅包。哇!當小孩真好!過年有領不完的紅包,我真想永遠當小孩。
過年期間,我們還到文化村玩,我們先去坐空中纜車,視野寬闊,好風景盡收眼底;再去玩海盜船,全家大呼小叫,像一群瘋子,好刺激喔!海盜船滑到下面的時候,身體好像要掉下來的樣子,大家更是驚聲尖叫;接下來我們去玩云霄飛車,更刺激,真的好像要沖進藍天白云里。
啊!過年真好!有吃有拿又好玩,怪不得每個小孩子都好愛過年!
燈籠工作總結 燈籠篇九
你知道春節為什么掛燈籠作文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話說古時候,有一個怪物總是在一年的前幾天襲擊所有村子里的'人們。所以村子里得人門想盡辦法,想趕走那個怪物,一個村民說:“不如我們在怪物襲擊我們村子那幾天掛一些紅色的東西,比如:紅燈籠。紅對聯和紅帶子等等。”村民門一口同聲地說:“太好了,你真聰明啊,就用你這個辦法吧。”說罷,村民們就各自回家里準備東西了。
到了第二天,也正是春天。各家個戶的門口和屋里都掛滿了紅燈籠。紅帶子和貼滿紅對聯。這時,那個怪物來到村子里準備襲擊村民門時,看見各家個戶掛滿了紅燈籠,心里突然有點恐懼,像是看見了紅色的火把在飄動。
因為怪物很怕火把所以就奔跑著離開了村子。村民看見怪物離開了村子就高興地手舞足蹈。從此,人們就在春節掛上紅燈籠。貼上紅對聯。
春節掛燈籠作文就是這樣來的。
我愛著喜氣洋洋的春節!
燈籠工作總結 燈籠篇十
說干就干,爸爸帶我去買來了皺紋紙、膠水、剪刀等工具,還到竹林里撿了一些竹子回來。爸爸先把竹子劈成細條,然后把它扎成紅蘿卜的形狀。爸爸說:“只要包上紅色皺紙,就會變成漂亮的紅蘿卜燈籠了。”我想爸爸把形狀都扎好了,包個外形有什么難的,就自告奮勇地說:“我來。”我左包包,右包包折騰了好長時間什么也沒包上去。只好再求助老爸了。只看見老爸三下五除二的把燈籠包好了。咦?這燈籠怎么不圓呀?老爸就重新包了幾遍,可怎么也包不圓。我們用竹條做燈籠是徹底失敗了。
爸爸說:“包不圓,我們用垃圾桶做不是很圓嗎?”我說:“還是老爸聰明。”說完我們又重新開始做了。
爸爸先用不干膠把垃圾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包好。再把垃圾桶的邊剪掉。然后用鋼絲把垃圾桶綁好,把一頭伸出來做燈籠的柄。最后我用從電腦打印出來的慶祝元宵和燈謎粘粘紙一個一個一張一張地粘了上去,我左看看,右看看總覺得少了什么。哦,我知道了今年是龍年,少了龍的影子,這時我想起旺旺大禮包上有兩個漂亮的龍頭,就了粘兩個龍頭上去……燈籠終于做好了。
平時看起來那一個個燈籠覺得很簡單,其實做起來很難的,不過還是很有趣的,我以后還要多制作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