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水的組成教案篇一
神經系統對生命活動有調節作用,而本節內容就是為學生理解神經系統如何調節生命活動做準備的。由于本節內容以結構組成和功能為主,課堂上易出現繁瑣和沉悶的情況,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思考成為本節授課的難點。
案例以活動引線,引導學生認識到即使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也需要各器官相互配合、協調一致,進而引導學生認識到各器官協調一致是由于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配合教材中的資料分析,以會診形式引導學生思考,并歸納出神經系統的組成。人體神經系統的掛圖結合錄像,使學生形象地認識了各組成在人體所處的部位及功能。神經系統的功能可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來講解,易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
關于神經元,通過幾種人類細胞的比較,引導學生說出神經元的結構特征,進而歸納出神經元和神經系統的關系,可謂水到渠成。
水的組成教案篇二
這一節課,是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在20以內數的認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能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根據提供的素材,估計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通過對10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教學重點是能正確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教學難點是數出幾十九后面的一個數。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重難點和新課標理念,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并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在做中學,通過充分動手操作,讓學生體會數是數出來的。
2、師生合作,教和學滲透在一起,基于對學生課前的了解,上本節課之前,絕大部分學生都有口頭數數的能力,但都是唱數,對準確地數出物體的個數還是有困難,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數感還較低。因此,我采用了師生合作的方式來幫組學生對一百以內的數的認識。
3、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動手數準備好的小棒,從而在數的過程中突破幾十九后面一個是多少。還讓學生明白了數數可以一個一個的數,也可以一十一十地數。一十一十地數會讓我們的數數速度加快。4、自主實踐,教學完學生數數之后,讓學生數百羊圖,先一個一個的數,再一十一十的數。比較兩種數數方法的優劣,也加強了學生的數數能力,所學知識得到了應用。
的作用,課件做的也不是很清楚。然后教學過程中還應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動手操作及思考。還有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要求或任務時應說清楚,讓每個學生都知道該怎么做,這點做得不夠。這節課的練習設計不是非常好。
總之,要上好一節課,不僅要專研教材,備好課,還應該多聽取其他老師的意見。做到課堂中多關注學生。
水的組成教案篇三
本節內容是有關生理結構組成及其功能的知識,我們的'目的是使學生認識組成神經系統的各部分結構的名稱,在身體上的位置以及初步認識他們的功能。所以學生在學完此課之后,應該至少有如下收獲:
第三層次:會用以上的知識初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神經系統的組成》課后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遵循了“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律,重視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始終處于科學研究情境中,并獲得相應的科學情感體驗。自然科學的學科魅力滿足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測試表明,建立起來的概念是形象生動的、深刻的。
設定知識、能力、態度觀念等方面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進程設置各種類型的形成性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總結,及時反饋教學效果,調整教學進程。
最后分層設置一些經典練習題,強化對教學內容的鞏固。
本節內容抽象、復雜,設計者能夠準確把握教材,創設問題情境,對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預測,并適當增補教學內容,重視知識的發現過程,及時而有效的突破教材的難點,突出重點,化抽象為形象,化深奧為淺顯,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水的組成教案篇四
數數、數的組成(100以內數)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與加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目標就是要使學生能準確地數出100以內的數,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其實一年級學生在入學前一般都能輕松地數到100,憑著語感就像背順口溜一樣。但在實際數實物時卻很容易發生錯誤,因為在實際數實物時需要孩子們對數的意義及組成要真正理解,還有對不同的實物要有靈活的數數方法。這就給學生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使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是100的物品,掌握數的組成,培養良好的數數品質,在教學中,我盡量為學生們準備盡可能多的實物來進行數數練習。如:集中多數同學的鉛筆,讓學生自己帶喜歡的小棒或者小石頭等。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方式去數,有的同學一個一個的數;有的同學兩個兩個的數;有的同學五個五個的數;有的同學干脆十個十個的數,個個都數的興致勃勃。同學之間還可以進行交換物品來數。為了練習數的組成,在每個同學數完后要說出這個數十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選取這么豐富的材料和做法,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水的組成教案篇五
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數數和數的組成,主要是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的具體情境使學生感知100以內數有多少,體會它們與以前學過的20以內數的不同,同時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的數,另外大部分學生都有口頭數數的經驗,但這種數數大都屬于唱數的水平,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概念并不都是很清楚。從學生的認識基礎出發,在開始先讓學生猜一猜,再讓學生實際數一數,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估計意識,又讓學生在實際中經歷了數數的過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是數出來的,當學生數出不同的結果的時候,出現了認知上的沖突,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求知欲。這時我并沒有對學生數數的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而是讓學生再一起認真的數一遍,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明顯增強,數數的認真程度也明顯提高,從而自然而然的進入了新知識的學習。
本節課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了形式多樣層次不同的活動,使學生從始至終處于活動之中,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學生的操作活動,從開始獨立數100個學具,到全班一起數,接著結合說幾十幾,很自然的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擺可以能讓別人容易的看出是35個,從而進行數的組成的教學。然后,通過學生獨立數、全班數、師生互數,學生之間互數等多種活動方式,突破數數的難點,進一步結合百羊圖的數數,使學生知道10個十是一百,同時,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整體設計以數數教學為主線,把數的組成的教學,估計意識的培養,以及數學與生活的結合等等巧妙的穿插進行。但本節課教師沒有很好的組織教學,忽視了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課堂較亂。甚至有很多學生不知道教師再說些什么,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多學習,與別人多交流,多探索。
水的組成教案篇六
新的學期開始了,新一輪的教研活動拉開了帷幕。今天我上了一節數學課,這一節課,將認數范圍由20以內擴展到100以內,這是認數教學的第二個階段。所以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能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根據提供的素材,通過對100以內的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和動手操作演示合作交流的能力。本節課通過充分動手操作,讓學生體會數是數出來的。在課前我了解了絕大部分學生口頭數數的能力,從反映出來的情況看,學生的數數能力很好,所以我把這一節課的例題大膽的改為習題來完成的。因此,我從學生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出發,為學生提供學生熟悉的數量是100的實物小棒,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實際數出物體個數的過程中,體會數是數出來的。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特點,力求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所以我安排了自由給同桌出題的空間 自主探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引導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反復點數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內數的概念,培養數感,并借助這個過程,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現、自主建構知識的學習方式。
這節課有一些細節的地方還可以處理的更周到一些。經過我課后的反復思量和同事們的建議,現在把這些內容簡單的整理一下:
1、表揚性語言用的比較少,表揚的形式單一,沒有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有效的表揚。有時就是表揚起來也有些生硬,不自然。課堂教學上,缺少了點藝術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小組合作學習,整個課堂教學我以小組活動的形式為主,想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給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使他們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發展,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體現個性的良好時機,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由于年級低水平有限學生不會合作學習不會交流,這也是我下一步要重點訓練的。
3、練習題可以出一些變式題甚至是一些拔高題就更好了。
4、在備課的同時我對備學生這一環節顯得缺陷了很多。
5、在課的設計上不夠巧妙和缺少科學性。
我認為一節課要想上好是不容易的事,有問題不要僅,重要的是我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前進和不斷的探索,我相信有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我會很快的找到成功的……..
水的組成教案篇七
5以內的加減法可以說對孩子們來說不是難點,5以內各數的組成也比較好記,甚至很多孩子用數一數的辦法都能把加減法算對。但是6—10的認識和加減法,對一些孩子還說就有一定的難度了,并且還容易算錯。先學的6和7的認識這部分內容不是難點,孩子對比大小,序數的含義掌握的還都不錯。為了給有關6和7的加減法打下堅實的基礎,有關6和7的組成就是很關鍵的教學內容了。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請同學們拿出六根小棒,如果把這六根小棒分成兩部分,可以這么分?小組合作分一分,并記錄一下你們的分法。讓孩子自己先試著分一分,孩子對分小棒有一定的經驗,有5的組成做基礎,孩子倒是知道怎么分,但是大部分小組記錄的。不夠全面。讓孩子在匯報的時候,互相補充達到總結出所有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再引導大家如何有順序地進行分一分,先引導通過數數的方式知道數完5再數6,說明5再多1個,也就是5再加1個就是6,讓孩子先體會6可以分成5和1。然后通過移動黑板上的帶有磁性的1根小棒,來感受6可以分成4和2。再移動1根小棒,6可以分成3和3。這樣一直下去把6的組成再有順序地探究一遍。并且老師及時的板書在黑板上。
6的組成雖然在黑板上演示了一遍,畢竟比較抽象,孩子還是不容易記住和理解。接著,我又采用涂一涂的辦法,讓學生把6個圓圈,通過涂顏色分成兩部分,再來體會數的組成,自己獨立完成課本上的涂一涂來體會6的組成,并能把所有情況自己再感受一遍。老師這是再問一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6的組成嗎?你發現有什么規律嗎?讓學生說一說,學生會提出有規律的背,先背6可以分成5和1,然后4和2,然后3和3,然后2和4,然后1和5,前面是5、4、3、2、1,而后面一個數就是1、2、3、4、5,這種方法總結為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背。還可以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背。還能體會看到6可以分成5和1,就能想到也可以分成1和5。通過看到6可以分成4和2就可以想到還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3和3,倒過來還是3和3,就一樣了。這樣一對一對的背也可以。然后,讓孩子讀一讀,背一背,讓孩子齊背,單獨背。還可以對口令背。
然后,再通過接著畫一畫的辦法,比如已經畫了4個圓,再畫幾個圓就是6個圓了,再次體會6的組成和應用。
這樣7的組成的教學和6的組成類似,讓孩子充分體會組成的.含義。7的組成可以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背,也可以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背,也可以一對一對的背。通過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不僅僅是學數學,其實是在做數學,讓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6和7的組成,為有關6和7的加減法打下良好的基礎。
水的組成教案篇八
100以內數的認識不像20以內的數那樣,一眼就看得清楚,它感覺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本節課是通過讓學生數小棒等一系列的活動,這樣以數為核心,以數為主線的思路上去培養、去感悟。教學中,我力求做到:
1.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數感。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特點,我通過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在充分動手操作的認知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感。先讓學生猜猜方盤里的糖果有多少個再確認,有利于提高學生對100的感知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2.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通過提出問題,誰能數100個糖果,還能數100個什么物品?學生說很多,有的說100個人、100條魚、100頭牛、100間房子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在生活中的中的積累,把這種積累經驗釋放一下,交流一下,很有價值,也體現了100這個數的廣泛應用。當然,學生說的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物,我們拿來所用,其實我們人身上就能找到100,手指頭人人都有,把它們結合起來,我覺得會很親切、自然,也很有趣味。再通過問學生怎么讓大家看到100個手指頭?這樣用手指頭當學具,使學生非常親切地感受到“數”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就在我們身上,自然地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3.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體會數是數出來的。
在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多次經歷數數的過程,看老師數小棒,數100個手指頭等,數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體驗,是別人不能代替的,學生必須要親自去數,所以這一過程很重要。我讓學生每桌準備一袋紅豆,讓他們共同合作,親自經歷這一過程。這樣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數出物體的個數,體現數是數出來的。
整堂課氣氛活躍,我與學生融為一體,較好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迫使我今后應繼續學習新課程、新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水的組成教案篇九
讓學生初步感知100有多少,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引出課題。
邊擺小棒邊數數,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到十的形成,學會數100以內的數,通過操作突破本課難點,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渡。
以競賽形式練習數數,使得課堂氣氛熱烈,愉快。孩子的學習興趣高漲,知識在有趣的活動中得到鞏固。
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渡和數的組成的教學是本節課的難點。我還是借助小棒,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清數的組成,同時從接近整十的數到整十數過渡的數數也合在這一環節中教學,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
“對口令數數”主要是讓學生脫離小棒數數,使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由直觀認識上升到抽象認識。
“鞏固練習”的安排主要是為了強化本課的難點:數的組成。
這一環節我試圖通過數20以內的數過渡到數100以內各數,安排了一疊作業本和一瓶彈珠,讓學生整體感知100這個數到底有多少。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我并沒有展示給學生看這疊作業本就是100本,這瓶彈珠就有100顆,導致這些教具都變得多余。因此,這一環節教學目標性不強。
這個環節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它們在觀察中思維,在思維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合作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貫穿教學全過程,注意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了孩子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營造平等,互助的學習氛圍。
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和數的組成的教學是本節課的難點。我還是借助小棒,讓學生直觀認清35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學生學習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同時讓學生邊擺小棒邊從接近整十數數到整十,把新的一個十捆成一捆,讓學生形象地感知這個整十數,難點基本上突破了。
對口令數數更讓學生對數100以內的數增加了興趣,這一環節學生學得還不錯。
這節課重在動手操作和數數,對于練習的設計就顯得單薄而缺乏層次感。
總之,本節課最大的不足在于各個環節的目標落實還不夠到位,有點“蜻蜓點水”。本學期我們一直在講“科學解讀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顯然我在這方面需要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