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另一個家我的另一個家初中篇一
我從小就擁有夢想,因為我知道有了夢想,才會有目標,有前進的方向。沒有夢想的人生是寂寞的就像一杯不加糖的`白開水,無色無味。
我的夢想即使是小小的,也是很多人共同的愿望。
我的家鄉坐落在江西南昌的一座小山里,村子三面環山,一面環水,綠水青山,陽光空氣和那肥沃的紅土地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小村農民,塑造了他們勤勤懇懇的品質。我愛這寧靜的小山村,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個小山莊里,在這繁衍生息。山,水,人和諧相處,奏出了一個個美麗的音符,譜出了一首首動聽的曲子。
在我的印象中,我依稀記得兩三歲時,眼前總是濃濃的綠,耳畔總是歡悅的笑。每當花兒綻放之際,村落中幾乎每個角落都溢滿了花香。而我最愛秋天的來臨,我總是央求著奶奶在我家門口那飽經風霜的柿子樹上打下幾個柿子解解饞,那股甜甜的味道充斥在我的童年里。清澈的河水繞著村落靜靜流淌,村名甚至笑談,我們村的河水舀起一瓢就能喝。十年過去了,當我重新回到村子的時候發現,樹沒了,河小了,原來的美好分崩離析。為了錢財,樹都被砍下出賣,為了擴展自家的空地,紛紛把河灘據為己有,建雞窩,搭狗棚,忙的不亦樂乎,我心痛,我難受,卻只能把苦笑深深埋在嘴角。
我要把我的家鄉越建越好,讓藍天帶個大家明朗的心情,讓綠水洗凈大家的心靈,讓路燈照亮大家的希望。這就是我的夢想,不偉大,不遙遠但求實實在在,不求如何響亮,只求生活在幸福之中!
當我真心在追求我的夢想時,每一天都是繽紛的,因為我知道每一步,都是在實現夢想的一部分。
因為有夢想,生活更精彩!
我的另一個家我的另一個家初中篇二
陰暗的天空,雨,一直下!無數輕柔的雨滴隨風墜落,重重的拍打著地面,濺成朵朵水花。
是雨滴對回歸大地渴望的盛典,亦或是面對平凡的執著,做最后一瞬的綻放,我在教室內靜靜的看著窗外的一切,卻不知道!
室內的講臺還未等到它該等的人,但四周的粗重空氣已讓原本應該喧嘩若市的課堂變得異常的安靜,安靜到仿佛能聽到身邊所有同學的心聲,一股莫名的心慌籠罩心頭,是時候結束這一切了,我拿起筆,呆呆的看著書本最后一張白頁,寫下這一行字。
“喂,發什么楞吶?”
“恩!我心里也正奇怪吶?”
“呵呵!”看著同桌突然傻傻的從嘴中蹦出這么吃貨的一句話,不由忍俊一笑。
“你啊!真是到什么時候都忘不了吃!”
我看著滿臉臭屁的同桌,搖了搖頭,不知怎地,聽到她這番話話,一時間竟是無言以對,或許是因為到了要分別的時候,即使再滑稽的語言也難以壓制分別的離愁吧!
“起立!”
不知何時班長洪亮的聲音轟然而起,全班同學如夢初醒各個身板站的筆直。
“老師好!”
“同學們好!請坐!”
班主任,一身潔白的衣著猶如以往,邁著輕輕的蓮步走上講臺,看了看臺下專注的學生,露出了一年來少有的,謙和的,欣慰的笑容。
暖話若雨,話鋒急轉。
“毛澤東,綜合評分486分!”
“比爾蓋茨,綜合評分586分!”
……
“鄧小平,綜合評分516分!”
“周星馳,綜合評分455分!”
……
“李小龍,綜合評分496分!”
“,綜合評分500分!”
……
“羅位,綜合評分286分!”
…………
“叮鈴鈴!叮鈴鈴!叮鈴鈴!”
“啊!知道了!”
匆匆起床,稍作整理,來到客廳,看著一桌可口的早餐,未做細想,隨手拿了幾根油條和一杯豆漿,背著書包慌慌張張的奔出了家門,未留一言。
“這臭小子,這么大了還這么讓人不省心!”
老爹端著一盤剛煎好的荷包蛋從廚房出來,忽然看到地上遺落的準考證,二話不說,披上雨衣蹬著腳踏三輪車急忙追了過去。
雷聲陣陣,大雨急驟,慌忙的少年,蒼老的身影,是叮囑,亦或是希望!
不知來路,只身向前,淹沒在茫茫煙雨之中!
我的另一個家我的另一個家初中篇三
課本里學習到形容杭州最美妙的詩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于是特別憧憬來到這個充滿詩意的地方。曾一度以為,那是文人雅士寫進書本里的夸張,直到08年來到此地,才真正見識到,原來傳說中擁有神秘色彩的天堂杭州,并非虛構臆想,它如此切實的存在。
杭州的美并不只是湖光山色,并不只是靈隱西湖,而是在于整個城市的和諧美文明、人文地理的.集中體現。道路的整潔明亮是這個城市的追求;車輛的井然有序是這個城市的特征;大爺大媽在西子湖畔載歌載舞、不勝欣喜的度過晚年生活;還有愜意坐落在涼亭茶館納涼下棋,春季太子灣公園里櫻花飛舞,郁金飄香,令人賞心悅目;夏季西湖種植大片的荷花供人觀賞拍照;秋季植物園里欣然賞菊,品茶作樂;冬季斷橋殘雪、西泠景色如詩如畫。不知不覺,這個擁有神秘色彩與氣息的杭州,竟成了我第二個故鄉。這個令人心馳神往的西湖,吸引了海內外四面八方的游客,前來一睹風姿意境。
我慶幸自己與這個城市的人群一樣,生活工作在這座城市,與杭州這座“天堂之城”建立感情,熱愛這片熱土。我渴望未來自己的子女,也能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成就他們的一番事業。雖算不上一個地道的杭州人,可我依舊渴望盡自己的一份力,把這個城市建設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