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秋佳節的小學篇一
中秋節,本應該是花好月圓、闔家歡樂的節日,可是一個晴天霹靂降臨了下來。
我有一個可愛的小侄女,她一直留著西瓜頭。在我看來小孩子永遠是長著一張雌雄莫辨的臉,尤其是梳著那個總是讓人以為是男孩子的發型。但她清脆而爽朗的笑聲以及她粉嫩嫩的衣服,看上去,才有女孩子的感覺。她叫呦呦,今年三歲了。
媽媽照顧了她三年,可她卻走了,回到了她媽媽的身邊。說實話這三年,我無比痛恨從一出生就奪走我一身寵愛的女孩。不得不承認,她比我聰明、機敏、愛說話,總能逗得家中老少笑口常開,有時候連我也忍俊不禁。她活潑愛動,還喜歡去淘氣堡。她還喜歡吃薯條,我無論幾點回去都給她帶薯條。可惜我以后買的薯條只能自己吃了,再也不用每次去kfc回來給她帶一包薯條,再也不用背著給她吃糖,帶她一起喝飲料了。
現在是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四日的二十點三十三分,我坐在屋子里伏在桌子上寫下了這片回憶以及日記,我也就僅僅算是抒發一下自己的情感吧!這篇作文寫了一個半小時,可它卻毫無章法可言。她走了,她在這里呆了三年,融入了我的生活,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后,她走了,盡管她也可能想回來,我也希望她回來,可我覺得母親的身邊可能會更適合她。
拜拜了,我的小侄女。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好的中秋節。
中秋佳節的小學篇二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坐在小微阿姨家的露臺上,邊聊天邊吃東西,邊賞朗月邊吹風,這是最愜意事了!這不,露臺上的石桌上已經擺了滿滿的菜,有番茄魚,有螃蟹蒸肉丸,還有桂圓核桃湯爸爸抱來了一大桶的啤酒,看來準備不醉不歸了。
現在秋風習習,絲絲涼意,可舒服了!天上還下起了毛毛細雨,爸爸說:在雨中吃飯,倒也挺有詩意!可我最想看月亮了。我遺憾的說。不急,不急,我們邊吃邊等它吧。端軒叔叔說。過了不久,下起了傾盆大雨,大家手忙腳亂地把飯菜撤回了屋里。坐在屋里吃,氣氛一下子安靜了許多。小微阿姨不時地側耳傾聽雨聲。雨停了!她大叫一聲,我跑出去一看,雨真停了!大家馬上又把一桌的飯菜往外面搬。爸爸和兩位叔叔喝酒的勁頭也高漲起來,干杯干杯聲不斷。
月亮好像終于感受到了我們的熱情,探出了臉,可那臉卻是灰灰的,無精打采的。沒一會兒就閃進云層里不見了。我很失望。總算看到月亮了,不是嗎?媽媽微笑著安慰我。玩成語接龍,怎么樣?端軒叔叔提議道。大家一致同意。第一個成語要跟月亮有關。端軒叔叔的話音剛落,曉梅阿姨就說:花好月圓!好,就以這開始,雖然今晚的月亮不怎么樣,這成語倒是美的。爸爸說。哈哈,我在暑假里背的成語接龍總算派上用場了,每次輪到我的時候,我都能接的上去,不僅僅這樣,我還經常幫別人呢!大家都夸我厲害。成語接龍的游戲真有意思!開心,你現在知道知識需要平時積累吧!媽媽說,我連連點頭稱是。
這個中秋雖沒賞到好月,卻過得很有趣!
中秋佳節的小學篇三
今天是中秋節。
這是外婆走后的第一個中秋節。
鑰匙在門孔里轉動了兩下,外婆家的門打開了,仿佛打開了道時空之門,歲月退回到了以往所有的中秋。門在“叮鈴鐺啷”的金屬聲中打開了期待與好奇,總是聽見廚房中熱烈的聲音,或有節奏的快速切打,或鏗鏘的翻炒,空氣中的每一個分子都充斥著家與溫暖的香氣。向客廳里所有前來的親戚打過招呼,徑直走向廚房,外婆絕佳的手藝永遠讓她成為主廚,母親和舅媽在一旁打下手。大聲贊嘆著外婆的手藝,不惜在外婆面前丑化自己的我總是把自己弄得很饞的樣子。外婆當然很高興,卻笑嗔著:“別擋這兒,快出去罷。”一切,都如同昨天,那么美好。
想起往事,嘴角總會不經意地勾起一絲弧度。進門,關門,親戚們還沒來,于是下意識地走向廚房,里面已經很忙碌了,舅媽洗菜,舅舅在外公的指導下做著一道繁瑣的濃油赤醬的江南菜,剛到的媽媽也趕忙幫著切菜…一切都是如同平常一樣的有條不紊。我倚在門框上看了會兒,就到房間去和表妹聊天,總覺得在如此井然有續下哪兒都不對勁,心里壓得慌。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是納蘭《浣溪沙》中的一句詞。據說,李清照與她丈夫趙明誠,常比賽看誰的記性好,比記住某事載于某書、某卷、某頁、某行。經查原書,勝者可飲茶以示慶賀,有時太過高興,不覺讓茶水潑濕衣裳,留得一衣茶香。
有太多的事,身在其中時只道尋常,卻在歲月逝去后,只留有美麗而蒼白的回憶,潑茶留在衣衫上的香氣早已無處尋覓,但記憶中那沁人心脾的清香,恐怕永生難忘。
中秋佳節的小學篇四
每一個佳節都充滿歡樂;每一個承諾都充滿期待;每一個季節都充滿魅力;每一個中秋都充滿團圓的熱淚!
此時何掛心頭重石,何須多次思人間愁苦,只愿置身于幸福與情親之間,無憂,享受天倫之樂,此生何求什么。在何時,在何地,哪能缺少這中秋佳節,與親人共擁抱!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今日,家人團聚在此,皎潔的月光灑向這個節日,馬路上人聲鼎沸,廣場四周每一個燈塔托著明亮的色彩,月餅的販賣人高聲呼喊。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臉上洋溢著笑意,高興得說到:兒子回來了,一家人終于可以團圓了。說罷又笑笑精心挑選著月餅,滄桑的手上,可見她受了多少苦,才盼來這天的團聚。我慢慢地走,細細地想,手里端著滿滿的幸福走回家。我望著天空上的星星,呆呆的笑了。我推開家門,一陣溫馨的暖氣向我撲面而來。
夜晚,星空灑遍,每一個閃爍的光芒,都充滿溫馨。一家人坐在月下,坐在屋子中,談笑風聲,吃著甜美的月餅,嘮嘮家常,問問身體,聊聊喜悅,談談學習。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音聲,每一份迫切的心情。都被美好所沖破,人世間的煩惱,都被這一切的慰問所打動。我不由的忘記平日的負擔,充分的和伙伴們,玩耍。月的美,不及一家的情意,也許正真讓家人高興的是不是中秋,而是見面的喜悅。
以前一家人總是分割與不同的區域,探望的時間也及少,不管是什么節日,有時勉勉強強地通話安慰,可見不到的溫暖面孔也不足以表達愛,見一面真好不容易。一天的光陰不能撫平幾年的時間差距,只因在這佳節能想念,能團聚,也許中秋是遠在他鄉的兒女要感謝的一個節日,我也有時把它看做一個,說不出名字的天使,在中秋的夜空上灑下團聚的光芒!
遺憾的是舅舅沒有回家,可能是工作繁忙的原因,不知道他一個人怎么樣,在中秋沒有返回真可惜,月明回來一家人多好啊。我責備起來。夜晚,我坐在沙發上靜靜地看著電視節目,想起工作的明星們,連中秋的到來也不知道,生命中只有工作二字,無論在忙,也要看看自己最親的人啊。錢,畢竟是身外之物,畢竟不能與親情相提并論。
我躺在床上細細地想,回味著這天的歡樂與溫馨!
中秋佳節的小學篇五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夜幕降臨了,月亮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只露出了半張臉,忽明忽暗,就像是跟我們玩起了捉迷藏。不一會兒,月亮像是不再害羞了似的,把整張臉都露出來了,天空一下子變得更加明亮了。
中秋佳節是家人團圓的日子,心中滿懷喜悅,抬頭望著明月,品嘗著月餅,這是多么美好啊!
但同樣看著明月,同樣吃著月餅,有的人卻有不同的感受。可能有很多人是獨自一人孤單的度過中秋節。年過花甲的老人,頂著滿頭的白發,望著家門口還未歸來的子女,心中充滿無限思念。無限寂寞。真是同樣的明月,不同的情感。
我目不轉睛地看著月亮,仿佛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玉兔似的。我想,嫦娥在月亮上靜靜地看著我們,玉兔則乖乖地坐在旁邊,俯看著萬家燈火。我猜,她們一定很羨慕我們人間的團圓美滿吧!
月亮仙子像是從夜空中走下來了,走在哪里都能碰見它。走在小溪邊,我看見汩汩的溪流捧出一面明鏡,正在讓月亮仙子重新梳妝呢!走在草地上,我看見月亮仙子把草地上的露珠點亮得更加美麗了,顯得格外晶瑩,猶如一個個鉆石撒在了葉子上,走在小路上,遠看都是一片黃色,就像是月亮仙子給小路穿上了黃色的輕紗。
啊,我喜歡中秋的月亮!
中秋佳節的小學篇六
中秋佳節月兒圓 一說到秋天,我就想到了那中秋佳節,或許是那香甜的月餅,又或許是中秋節來歷的美麗,或是那天上的一輪圓月,更或者,是中秋團圓的美好。
中秋團圓夜,美在那漆黑的夜空中,一輪明月映照天中,有可能是月餅一個個圓而香甜,使原本秋風瑟瑟的夜晚,變得格外的溫馨。天公不作美,今年的中秋下著綿綿的細雨,月亮害羞似的躲在云層當中,只露出一個朦朧清冷的輪廓。我嚼著嘴中的月餅,有些食不知味,中秋佳節怎么能沒有賞月這一環節。
姐姐捧著手上的月餅,跟我一起坐在陽臺的椅子上,仰頭望著天空,望了一會兒后,姐姐扭過頭:“想聽故事嗎?”我正愁沒有月可賞,急忙點點頭,坐正了身子。
“中秋節有拜月這一習俗,只不過現在不太重視了。相傳古時齊國的丑女無鹽,幼年虔誠拜月,長大后入宮,卻一直是尋尋常常,無過人之處。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看見她,覺得她美麗出眾,便立她為王后。中秋拜月的習俗由此而來,月中的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有”貌如嫦娥,面似皓月“這一寓意呢。” 我仰頭看向月亮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千千萬萬的人此時都飽含著離別之苦,只有抬頭仰望天上的你,享受著月光浴,才能感受到自己牽掛的人與自己心心相印,不離不棄。是你,讓寂寞的心不再無依無靠,讓愁苦的思緒不再四處漂泊。
我的心沉浸在這月的美麗中。這月的美,不是太陽的豪放,她是溫和的,端莊的,高雅的。如同天空中鑲嵌著的一顆碩大的明珠,光澤艷麗,閃閃發光;她如同一塊無與倫比而又價值連城的玉盤,純潔高雅,討人喜愛。
夜,漸漸的涼了下來,我回身走進了房間,披上了一件外套,等我出來,月亮不知什么時候從那云層中探出了個頭,向大地灑下清冷而又柔和的月光。我沐浴在這如絲綢般的月光中,心中一片祥和。
夜深了,溫柔的月光灑滿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層銀紗。房屋、樹木都睡了,它們像睡在無比寬大的“搖籃”里。我也睡覺了,圓圓的月亮伴著我進入了圓圓的夢。
中秋佳節的小學篇七
你們知道中秋節嗎?你們了解中秋習俗嗎?你又知道那些中秋文化呢?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習俗文化,賞月。吃團圓飯.對對聯.講傳說.對詩句... ...這些都是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這天,我們來到了三洋濕地,早上家長們讓我們玩個痛快,畫畫.蹦極.放風箏... ...早把三洋濕地玩兒了個底朝天,到了下午,我們一路小跑,來到了酒店(也叫農家樂),真幸運,我們“搶”到了最后一個位置,如果晚來“一步”,那我們就要坐在外面等了。
我說:“爆竹聲中千家月。”她接到:“紅藕香里萬顆珠。”
不知不覺天色已晚,我們便來到亭子里賞月,“十五的月亮可真圓啊!”看著明亮的圓月,我不禁這樣驚嘆道。
“是呀!”應佳沁附和道“月亮圓得像玉盤呢!”
“中秋節的夜晚總是那么美!”我這樣想到。
中秋佳節的小學篇八
暮色四合,爸爸也要回家了啊。看著姐姐在廚房忙碌的背影,無限感慨,張了張嘴卻什么也沒有說出來。
爸爸回到家時姐姐已經把飯菜端上桌了。飯桌上,三人圍桌而坐,看著熱氣騰騰的飯菜卻沒有動筷的意思,只是坐著,坐著。最終還是我先動的筷子。
在這么壓抑的環境下,我不知道他們兩人是否會吃的下飯,反正我不行。于是,我將鐵勺子”不小心“掉在了地上,結果——姐姐另給我拿了一個勺子,說:”別再掉了。”就又回歸了平靜。我狼吞虎咽的吃完飯,用我最快的速度沖到電視前,打看電視,逃離。這下子房間里多了電視聲陪伴著鐘表聲,使鐘表不那樣孤單。
我正準備在一次逃離時,爸爸慢慢地說:“吃個月餅吧,今天是中秋節。”拿著月餅的我用只有我一人能聽到的聲音嘆道:“象征著團團圓圓的月餅么?”一口一口咬著,食不知味。
吃完月餅的我緩步走出,忘記哪個人告訴我今晚好像是有月全食,那我就在院子里等等吧。于是,我就在那里坐著,坐著。也許是我做的時間太久,連微風都耐不出性子了。調皮的微風從我面前飄過,輕輕的勾起我的衣角后又緩緩的放下,似乎是在怪我太無趣。
我緩緩站起,輕撫被微風勾起過的衣角,嘲笑道:“看來我被人耍了啊。”搓了搓已有些僵硬的手,忽然發現,月光著灑在我的身上,循著月光望去,那明亮的白玉盤正掛在樹梢上,在四周黑幕的`襯托下,更是顯得純潔、神圣,如媽媽般神圣。
抬手擦淚,轉身回屋,今夜注定不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