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四年級二單元我的小伙伴篇一
【戰爭中的孩子作文1】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這樣一張令人揪心的舊照片。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疖嚹险緯r,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斷裂的天橋,坍塌的房屋,碎磚碎瓦散落了一地。扭曲的鐵軌上,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正在嚎啕大哭。這場空前大劫難,給人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傷痛。戰爭給世界人民帶來無數傷害,尤其是對兒童。以下這幅照片上的兒童的不幸,是所有受難兒童的縮影。那一天,上?;疖嚹险竞屯R粯樱松饺撕?、川流不息。誰會料到,死神就這樣悄悄降臨了。突然,一聲刺耳的警報聲響徹云霄。人們還沒有醒悟過來是怎么回事,日本轟炸機已經在虎視眈眈地看著他們,在上空盤旋、吼叫?!稗Z”……一枚枚無情的炸彈從天而降“轟—轟—”硝煙四起人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無情的日本轟炸機對上?;疖嚹险具M行了接連不斷的狂轟亂炸。在那一瞬間,尖叫聲、哭喊聲、奔跑聲連成一片,房屋被炸毀了,驚慌失措的人們一個接著一個倒在血泊中,瞬間,整個火車站變成了廢墟。尸橫遍地、血流成河,慘不忍睹。空中彌漫著炸彈的煙霧,倒在地上的人發出一股血腥味這難道不是惡魔的狂笑聲嗎?日本軍不是魔鬼是什么?上海火車南站頓時血流成河,殘肢頭顱比比皆是,讓人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然而更加慘不忍睹的是在枕木上坐著一個傷痕累累的小男孩,臉上沾滿了灰塵,他被眼前的一幕嚇壞了,撕心裂肺地哭喊著:“媽媽!媽媽!帶我回家!媽媽!”
可是炸彈不斷的爆炸聲。當時在場的人,除了那個小孩外,無一幸免,全部遇難。那個小孩的結果如何呢?是經歷了風風雨雨,千難萬險,被一個好心人收留了?還是不久之后也倒在了血泊之中?還是后來有幸存活下來參加了抗日兒童團,英姿勃勃地扛上了紅纓槍,為父母去報仇?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和平之花開滿全世界!
【廢墟中的孩子作文2】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八日,日本侵略者用轟炸機炸毀了上?;疖嚹险?,“轟隆—轟隆”,“嗚—嗚”,只聽見房屋倒塌聲,長長的警鳴聲。日本轟炸機肆無忌憚地飛在上海火車南站盤旋著,呼嘯著,投下一枚枚罪惡的炸彈。
我是一名記者,今天我正要去采訪一位愛國人士,正經過上?;疖嚹险?,看見了這慘不忍睹的一幕。我沖進火車站里,原本川流不息,人山人海,繁華的景色,可是如今變成了扭曲的鐵路,殘破的房屋和滿地的碎磚碎瓦。以往繁華的景象一瞬間被毀得一干二凈,一片狼藉。這些冷酷無情的日本侵略者竟然向手無寸鐵的中華人民投炸彈。可是日本侵略者還是不滿足的,因為對于他們來說,上海可是一塊“大肥肉”呀!突然之間,我聽見從遠處傳來了一陣陣哭聲,我隨著哭聲走去,我看見一個男孩坐在冰冷的軌道上。小男孩被炸得遍體鱗傷,血肉模糊,衣服被縱橫交錯的鐵軌割得破爛不已,小男孩依舊張大嘴巴驚慌地喊著:“媽媽,我要媽媽!”“爸爸,我害怕……”小男孩身邊躺著一具具尸體,小男孩的四周變成了血泊。不知道他是被身邊的物體嚇哭了,還是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嚇哭了……但是我還是忍著悲痛拿起相機拍下了這悲慘的一幕,然后抱起了小男孩去了福利院。幾周后,這張黑白照片在報紙上刊登了出來。人們都開始唾罵日本人。我相信中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受傷的孩子。是誰讓這些孩子受傷?是日本侵略者。他們讓中華人民家破人亡,缺胳膊少腿,破壞了他們幸福的家庭。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讓戰火中的孩子有一個家,幸福的家,不被炸彈襲擊。讓我們敲響和平的鐘聲,一起呼喚和平!
【幸運的戰爭孤兒作文3】
“杰森,你看過這張報紙上的這張照片嗎?”維廉先生問黑頭發黑眼睛的兒子。兒子搖著頭,迷惘地看著父親。
“你仔細看看,這孩子像誰?”
青年杰森大惑不解的看著手中已經發黃的滿是漢字的報紙。“這個坐在廢墟中鐵軌中央,滿身血污,哇哇大哭的孩子是誰呢?爸爸這樣問,他一定是一個我認識的人。可是我沒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啊。說不定是媽媽的親戚,爸爸曾告訴我媽媽是中國人,她早已經去世了,沒有聽爸爸說起過我在中國還有親戚啊?!?/p>
“爸爸,這是誰啊?我不認識。是媽媽的家人嗎?”杰森問。
“孩子,你長大了,我也該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你了。”維廉先生顯出很痛苦的樣子,顯然,他是經過一番思想斗爭才作出了這樣的決定。
“爸爸,你要告訴我什么?”杰森非常驚訝地問。
“孩子,報紙照片上的孩子就是你?!?/p>
杰森一聽臉色煞白,渾身顫抖,“不!不可能!”
“他就是你!請聽我說!”維廉先生神色鎮定了下來。
“你是個中國孩子,你的爸爸媽媽都是中國人。他們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轟炸上海時遇難。你是那次轟炸的幸存者。我的妻子和孩子要乘車離開炮火中的上海去南京,他們不幸也在那次轟炸中去世了。我當時也在上海,因為有事要處理沒有陪他們去車站,才躲過了那場災難。后來,我看到了報紙上登出的照片,好不容易和報社取得了聯系,從報社領養了你。你的名字叫王振華,當時三歲,我無法查找你的出生日期,就把8月28日作了你的生日……”維廉先生的臉色變得很沉重,說到這里,突然停了下來。
這時,杰森的雙眼已經被淚水模糊了。
“我好不容易才帶著你離開上海,來到了香港……杰森,現在你長大了,大學也畢業了,是該知道事情真相的時候了?!?/p>
“爸爸,謝謝你告訴我真相!有一天,我一定要回到中國,回到上海。我要為中國人不受別人欺負出份力?!苯苌浅远ǖ卣f。
人教版四年級二單元我的小伙伴篇二
1、《南園十三首》(其一)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經典故事的大意,能熟讀這段文字。
2、了解文章的詩韻對仗。
3、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本文。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讀出詩韻對仗的語氣。教學難點:對部分句子意思的理解。教學方法:游戲法、講授法、操作法。教學用具:課件、收集對聯、學生作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以學生收集的對聯導入。
(二)理解原文。
1、教師范讀原文,介紹原文的主要內容和其中蘊含的道理。引導學生了解原文大意。找一找文中都描寫了哪些事物。注意理解“蒼穹”“下餉”“高舂”“青春”的意思以及“舂”的讀音。
2、領讀原文。提醒學生注意本文的詩韻對仗。
3、學生自讀。
4、同桌互讀。比賽讀
5、開火車讀。
(三)內容升華。
1、學生說一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引導學生讀詩韻對仗的句子,并加以理解。
2、指導學生做背誦小卡片。
3、嘗試背誦本文。
(四)全課總結。學生談一談本節課的收獲。
(五)布置課外作業。
1、背誦本文。
2、搜集春聯。
2、《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教學目標:
1、會背誦本文,了解本文的大體意思。
2、讓學生知道這段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了解文中提到的各種行為習慣,注意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章的意思,并能結合實際做一做。教學方法:觀察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件展示各種生活場景
1、教師讀這段話。邊讀邊講解文章的大體意思。
2、教師領讀。
3、講解本文的大意,使學生懂得為人處事的道理。
4、學生自讀并嘗試自己背誦。
(二)學生談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做的。
(三)讓學生說一說學習了本文以后在生活中會怎么做。
(四)全課總結。從文中你學到了什么做人的道理,你能在生活中做到嗎?
(五)作業設計: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熟練背誦本文。
3、《問劉十九》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文章,并能理解文章內容。
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資料搜集與處理能力。教學重難點:
正確理解本文的意思,學會體諒別人,最終別人的勞動。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本課
1、導入??粗n本中這幅圖畫你想到了哪首詩?以詩歌《憫農》引入,并以課件演示讓學生體會農民伯伯的不易。
2、學生自學;以讀為主。
3、教師講解這段話的意思。
4、指導學生體會原文感情,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反復誦讀。
二、點撥經典故事的精髓
1、結合譯文點撥來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讓學生談談自己的見解。
3、教師讓學生談一下生活中該怎么做。三、采用多種方式組織活動
1、背誦比賽,讓學生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下對本文的理解。
3、比一比誰的學問多,讓學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進行集體討論交流學習。
四、活動廣角
1、該怎么樣對待那些為我們付出艱辛勞動的人們。
五、成長袋
1、檢查背誦,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
2、通過學習感悟,有什么收獲?學生在組內與大家交流自己學習的學習情況。
六、課堂小結:你學到了什么?
4、《塞上聽吹笛》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文章,并能理解文章內容。
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資料搜集與處理能力。教學重難點:
正確理解本文的意思,明白的做人的道理。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本課
1、導入。故事導入本文。
2、學生自學;以讀為主。
3、教師講解這段話的意思。
4、指導學生體會原文感情,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反復誦讀。
二、點撥經典故事的精髓
1、結合譯文點撥來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讓學生談談自己的見解。
3、教師讓學生談一下生活中該怎么待人接物。三、采用多種方式組織活動
1、背誦比賽,讓學生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下對本文的理解。
3、比一比誰的學問多,讓學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進行集體討論交流學習。
四、活動廣角
1、游戲:背誦接龍。
五、成長袋
1、檢查背誦,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
2、通過學習感悟,有什么收獲?學生在組內與大家交流自己學習的學習情況。
六、課堂小結:你學到了什么?
七、作業設計:回家收集名言警句。
5、《走馬行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節選)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文章,并能理解文章內容。
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資料搜集與處理能力。教學重難點:
正確理解本文的意思,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本課
1、導入。以感恩故事導入新課。
2、學生自學;以讀為主。
3、教師講解這段話的意思。使學生懂得孝敬父母,一家人和和氣氣的道理;并且做事要從小做起,與人交往要互相尊重。
4、指導學生體會原文感情,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反復誦讀。
二、點撥經典故事的精髓
1、結合譯文點撥來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讓學生談談自己的見解。
3、教師讓學生談一下生活中該怎么做。三、采用多種方式組織活動
1、背誦比賽,讓學生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下對本文的理解。
3、課本第19頁聯句游戲,連線。
四、活動廣角
1、該怎么樣對待父母,做事情要注意什么,與人相處要注意什么。
五、成長袋
1、檢查背誦,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
2、通過學習感悟,有什么收獲?學生在組內與大家交流自己學習的學習情況。
六、課堂小結:你學到了什么?
七、作業設計:回家為爸爸媽媽做一件事。把本文的意思講給他們聽。
人教版四年級二單元我的小伙伴篇三
“杰森,你看過這張報紙上的這張照片嗎?”維廉先生問黑頭發黑眼睛的兒子。兒子搖著頭,迷惘地看著父親。
“你仔細看看,這孩子像誰?”
青年杰森大惑不解的看著手中已經發黃的滿是漢字的報紙?!斑@個坐在廢墟中鐵軌中央,滿身血污,哇哇大哭的孩子是誰呢?爸爸這樣問,他一定是一個我認識的人??墒俏覜]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啊。說不定是媽媽的親戚,爸爸曾告訴我媽媽是中國人,她早已經去世了,沒有聽爸爸說起過我在中國還有親戚啊?!?/p>
“爸爸,這是誰啊?我不認識。是媽媽的家人嗎?”杰森問。
“孩子,你長大了,我也該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你了。”維廉先生顯出很痛苦的樣子,顯然,他是經過一番思想斗爭才作出了這樣的決定。
“爸爸,你要告訴我什么?”杰森非常驚訝地問。
“孩子,報紙照片上的孩子就是你?!?/p>
杰森一聽臉色煞白,渾身顫抖,“不!不可能!”
“他就是你!請聽我說!”維廉先生神色鎮定了下來。
“你是個中國孩子,你的爸爸媽媽都是中國人。他們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轟炸上海時遇難。你是那次轟炸的幸存者。我的妻子和孩子要乘車離開炮火中的上海去南京,他們不幸也在那次轟炸中去世了。我當時也在上海,因為有事要處理沒有陪他們去車站,才躲過了那場災難。后來,我看到了報紙上登出的照片,好不容易和報社取得了聯系,從報社領養了你。你的名字叫王振華,當時三歲,我無法查找你的出生日期,就把8月28日作了你的生日……”維廉先生的臉色變得很沉重,說到這里,突然停了下來。
這時,杰森的雙眼已經被淚水模糊了。
”
“爸爸,謝謝你告訴我真相!有一天,我一定要回到中國,回到上海。我要為中國人不受別人欺負出份力?!苯苌浅远ǖ卣f。
人教版四年級二單元我的小伙伴篇四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的大體比例和不同姿態。
2、學習用泥或彩泥來表現人物的各種造型。
3、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體驗同學間的友誼,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初步理解人物的大體比例關系。
2、通過泥工活動,掌握泥塑的一些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3、引導學生如何在作品中表現情感要素。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教學儀器,圖片資料,泥塑作品。
學具:雕塑泥,彩泥,輔助工具,繪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欣賞導入
2、觀看人物雕塑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小學生了解兒童,少年和成人不同的人物比例。
3、通過觀察,交流討論,認知小學生的比例關系:1 站立時約六個頭長,2 坐在椅子上約五個頭長,席地而坐約三個頭長。
教學意圖:從感知到認知,初步掌握人體比例規律。
二、發展階段
1、學生嘗試制作。
2、學生自評,互評。
a、通過糾錯發指出作品的缺點。
b、通過模特動作的對比指出不足
3、欣賞優秀泥塑作品,感受雕塑的語言,體會作品中表現情感要素。
教學意圖:感受雕塑的空間體積感,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感受雕塑語言。
三、深入階段
1、分小組交流,討論創作內容,
2、分小組合作,添加場景,完成組群泥塑,用彩泥時還有注意色彩的搭配。
教學意圖:綜合練習。相互幫助,相互學習。陪養協調合作能力,體驗同學間的友誼,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感情。
四、作業展評
1、小組自評,互評。
2、師點評優秀作品。
五、課堂小結與延伸
1、師點撥本課教學活動要點。
2、鼓勵學生先創作草稿,用繪畫的形式來創作一副作品。再通過泥塑來表現自己的創作,通過兩種藝術形式的比較來拓寬學生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執教時間:4月10日——4月12日
第2課時
一、引導階段:
提問:你喜歡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戲?
鼓勵學生說一說,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發展階段:
1、出示教師制作的立體的小紙人,請學生分析一下它們是怎樣站住的,又是怎樣連接起來的。
2、討論、研究一下還有那些方法可以使小紙人站住。試著做一下,看哪一組想的辦法最多最好。
展示一下各組做的站立小紙人。
總結一下使小紙人站住的方法:折、粘。
3、啟發學生想出更多的表現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最好做出來的是立體的。
鼓勵同學們能大膽、自由的運用畫、拼貼和立體制作等方法表現新同學。
在學生制作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表現出新同學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思想感情。如:表現幾位同學一起打掃衛生、一起做游戲、一起學習等。同時強調一起制作時的團結協作。
三、展示、游戲:
隨著“你的朋友叫什么”的音樂互相參觀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獻上一句祝福的話。
執教時間:4月17日——4月19日
札記:其實一年級時就用繪畫加手工的方法作過類似的課題作業,這次用橡皮泥來制作,立體人物的塑造還是難點。我通過欣賞、比較、討論、實踐相結合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
人教版四年級二單元我的小伙伴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并積累。
德育目標: 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方法: 自主閱讀,自讀自悟。
教學準備:
1,導游線路的小黑板;
2、天山景物課件。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學生自學:帶著過渡提示問題,初讀課文,并讀準生字,找出新詞。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向導,帶著你游覽,能看出導游線路嗎?教師指導:隨著導游線路觀看圖象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引導讀通: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
二,引導第2自然段的學習
如: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寫了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雪峰,雪水和雪水匯成的溪水。讀了這段話我仿佛見到了寂靜的天山,又是充滿生機的天山。我仿佛走進了一個寂靜的清涼世界。)
(再次默讀課文)我覺得作者不僅仔細觀察眼前的景物,而且能展開豐富的想象,運用確切的比喻,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繪出來。
你們覺得哪些想象和比喻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作者把雪峰比喻為白緞子,雪峰間的云影比作是銀灰色的花朵,整個雪峰
就變成像一塊繡著花的白緞子,多漂亮呀!
還有,作者把從峭壁斷崖上瀉下來的雪水比作銀鏈,既寫出了雪水的樣子,又寫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動啊!
作者還把溪流拋起的浪花比作是盛開的白蓮花,浪花像玲瓏剔透的小水珠
那么的美,多討人喜愛,這里也流露了作者當時那種喜愛之情。
我還覺得作者用詞很巧妙,很有特點,如一開頭寫“炎暑被遠遠地拋在后邊”這個“拋”字,寫雪水流下時用“飛瀉”這個詞,讓人感到雪水流下時很有氣勢。
我覺得作者在寫這些景物時,層次非常清楚,從藍天到雪峰,接著寫溶化的雪水,最后寫雪水匯成的溪流從上到下,很有條理。
師:說得好。描寫景物,要注意按一定順序寫。
這篇課文其余各段中都有很多寫得生動的地方值得我們探究發現?,F在
請大家互相合作探究,等會兒把你們探究的成果與大家交流,好嗎?
合作學習:你覺得哪些語段、詞句寫的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組里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班級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匯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并結合朗讀加深體會。激發興趣,課外延伸:在學生交流后,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游記,并讓學生在課外自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互聯網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老師、同學交流。
摘抄優美詞句:用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作業:復習詞語卡。
人教版四年級二單元我的小伙伴篇六
風景特點篇
1、桂林山水――奇秀險、靜清綠
2、雙龍洞――雄偉、驚險、神奇
3、七月的天山――奇妙無比、引人入勝
4、大海――波瀾壯闊
5、西湖――水平如鏡
6、泰山――峰巒雄偉
7、香山――紅葉似火
8、荷蘭――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
9、鄉村生活――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無拘無束
10、鄉下風景――獨特迷人、優美恬靜
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甲:第一
12、、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小船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行駛,人好像在畫卷中游覽觀賞一樣。
人物特點篇
1、父親(中彩那天)――誠實,講信用
2、父親(萬年牢)――認真、實在、正直
3、哈默――自愛自尊自強、有骨氣
4、小夜鶯――機智勇敢、熱愛祖國
5、雨來――機智勇敢、熱愛祖國、游泳本領高
6、一個中國孩子――熱愛和平、憎恨戰爭
7、盲童安靜――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8、琳達一家――一心為他人著想,樂于助人
9、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勤勞樸實
10、伽利略――執著追求真理,相信科學、不迷信
11、羅丹――做事全神貫注、一絲不茍、執著追求
12、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畫技高超
13、父親(父親的菜園)――勤勞執著、認準目標、堅持不懈
14、紀昌――虛心好學、勤學苦練
15、飛衛――堪稱名師
16、扁鵲――醫術高超
17、蔡桓公――固執己見、自以為是、諱疾忌醫
18、文成公主――聰明又漂亮
19、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權,為民造福、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20、宙斯――心狠手辣、冷酷無情
21、漁夫――從容、鎮定、聰明
22、魔鬼――兇狠狡猾而又愚蠢
課文單元分類
第1單元――寫景第5單元――熱愛生命
第2單元――以誠待人第6單元――鄉村生活
第3單元――大自然的啟示第7單元――執著追求
第4單元――戰爭與和平第8單元――故事長廊
單元作文分類
1、第1單元――校園之景(寫景)
2、第2單元――寫心里話
3、第3單元――觀察與發現
4、第4單元――看圖寫想象
5、第5單元――熱愛生命的人和事
6、第6單元――鄉村風景或鄉村生活
7、第7單元――我敬佩的一個人
8、第8單元――自由表達
單元心得體會
1、學習了第1單元,我感受到了祖國的風景是那么的奇妙無比,引人入勝。
2、學習了第2單元,我懂得了做人要做一個誠實講信用的人。
3、學習了第3單元,我感受到了只要你細心觀察、用心思考,就會有所發現。
4、學習了第4單元,我體會到了我們要熱愛和平、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5、學習了第5單元,我體會到了我們要熱愛生活,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6、學習了第6單元,我體會到了鄉村的風光是如此的獨特迷人、自然和諧啊!
7、學習了第7單元,我體會到了無論學習或是做事,都應該認準目標,執著追求。
8、學習了第8單元,我從這些故事當中體會到了做事、做人的道理,領略故事是多么的引人入勝啊!
課文心得體會
1、學習了《桂林山水》,我感受到了桂林的山是多么的奇秀險,桂林的水是多么的靜清綠??!
2、學習了《記金華雙龍洞》,我感受到了雙龍洞是多么雄偉、驚險、神奇?。?/p>
3、學習了《七月的天山》,我感受到了七月的天山是多么的奇妙無比,引人入勝??!
4、《中彩那天》告訴我們,人生最重要的是誠實,講信用,這是比物質財富更加珍貴的財富。
5、學習了《萬年牢》,我感受到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
6、學習了《尊嚴》,我感受到了做人要做一個自愛自強自尊的人?;蛞米约旱膭趧尤ゾS護個人的尊嚴。
7、學習了《將心比心》,我明白了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或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
8、《自然之道》讓我們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9、學習了《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我明白了要保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10、學習了《“打掃”森林》,我明白了要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提高環保意識,愛護環境。
11、學習了《人類的老師》,我明白了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用心思考,才會有所收獲。
12、學習了《夜鶯的歌聲》,我明白了面對敵人時,我們要鎮定自如,機智勇敢。
13、學習了《小英雄雨來》,我知道了雨來是一個機智勇敢,熱愛祖國的人。
14、學習了《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我明白了要熱愛和平,維護和平,不要戰爭。
15、學習了《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我明白了我們要憎恨戰爭,維護和平,捍衛和平。
16、《觸摸春天》,告訴我們:誰都有熱愛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17、《永生的眼睛》,啟示我們:以自己的愛心給他人帶來幸福,生命才更有意義。
18、《生命生命》,教育我們: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19、《花的勇氣》,激勵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陰風冷雨并不可怕,要以無所畏懼的勇氣面對一切艱難險阻。
20、學習了《鄉下人家》,我感受到了鄉下人家的田園生活真讓人向往。
21、學習了《牧場之國》,荷蘭的景色真讓人著迷??!
22、學習了《古詩詞三首》,古人描寫的鄉村生活多么富有情趣?。?/p>
23、學習了《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讓我明白了對要尊重,但不應該盲從,我們有疑問應該反復求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24、學習了《全神貫注》,告訴我們學習或是做事要有執著追求的精神和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以及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
25、學習了《魚游到了紙上》,讓我明白了做事要勤奮專注、一絲不茍的道理。
26、《紀昌學射》,寓意是: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要打好扎實的基礎。
27、《扁鵲治病》,寓意是:我們要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從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28、學習了《文成公主進藏》,我感受到了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29、《漁夫的故事》告訴我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四年級下冊語文學習方法
1、多讀:不僅要讀課本,而且要讀讀本,可能的話,盡可能閱讀一些文言作品,擴大自己的視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師要求背誦的課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誦下來。倘若你可以堅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語習慣和遣詞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來。
3、多練: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捷徑之一,不僅要認真完成課后訓練,而且要多做相關的字詞句的分類訓練,以拓展視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四年級下冊語文學習技巧
多讀
就是反復讀。據說,豐子愷先生的讀書法稱為“二十二遍讀書法”,他對一篇好文章,前后讀22遍之多,并深有體會地說,把文章讀熟后,就會漸漸地從唇間背誦出來,多讀成誦,應當就是記憶之本。
強記
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進行記憶。有些課程基本概念不記不行,如語文中的音形義、外語中的單詞等。理解了的要背誦,暫時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記憶,并在使用中重新鞏固記憶。
古詩文,背誦后更易理解,理解后還會記得更牢固――當然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腦信息存儲得越多,而且會養成樂于記憶的好習慣。當然,強記和死記并非同一概念。
勤寫
不只是寫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記、聽課筆記、讀書中的圈點評注、整理摘抄都屬于這個范疇。
寫本身就是較高層次的記憶,我們有這樣的體會:寫作文,先打腹稿,再寫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謄寫時,不看初稿就能寫完。原因是,動筆綜合調動了各種器官,并進入記憶的高級階段,“好記性不如賴筆頭”不無道理。
人教版四年級二單元我的小伙伴篇七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在還車之舉中表現出的高尚品質。
2、幫助學生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德育目標 :幫助學生樹立誠信的觀念。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父親面臨的是一個道德難題,深刻認識父親的誠信品質
教學難點:理解母親說的兩句話。
教學方法: 故事導入,理清作者思路,復述課文。再精讀課文。
課前準備
1、學生自己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生活的現狀。
2、收集有關贊美誠實、信用等方面的名言或諺語。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匯報預習情況,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引導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
教學難點:理解“生計、拮據、精湛、迷惑、饋贈”等詞語。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了解時代背景
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關于資本主義社會……
二、指導閱讀,初步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檢查掌握生字情況,注意正音。
3、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讀懂了什么?
三、學生質疑
在這篇課文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沒有讀懂,先小組討論,然后把解決不了的提出來。
四、整體感知
1、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過課文之后,對哪句話印象最深?并說出為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在還車之舉中表現出的高尚品質,幫助學生樹立誠信的觀念。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父親面臨的是一個道德難題,深刻認識父親的誠信品質。
教學難點:理解母親說的兩句話。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默讀課文。
思考:(1)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2)課文內容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在班上談讀文后的體會。
(父親是個大好人,不貪財,不圖利,誠實、守信……)
(課文是圍繞著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話寫的。)
3.請同學們圍繞課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話(中心句)提問。
(為什么說只要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
(誰做到了誠實、守信?在什么情況下做到了誠實、守信?他是怎樣做的?)
二、本課的學習目標(口述)
三、精讀課文,理解重點
(一)講讀三、四、五、小節
2、書上有沒有這樣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并聯系前兩個小節,試著提出問題。如:
中了大獎,心情當然應該很高興,他為什么神情如此嚴肅?
家里很窮,終于有了一輛汽車,更應該高興啊!
人教版四年級二單元我的小伙伴篇八
第二單元教材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專題編排。選擇的課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都是關于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發現大自然奧秘的。《古詩兩首》不僅寫了詩人觀景的所見所聞,還寫了從觀察事物中得到的啟示?!杜郎交⒌哪_》和《蟋蟀的住宅》分別寫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動物,容易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妒澜绲貓D引出的發現》,生動地講述了科學家從生活中的無意發現道不斷尋求政局直至創立學說的故事。
進行本單元教學時,既要學習課文時仔細體會課文的作者是怎樣觀察的,還要在課后認真觀察周圍事物,學習些觀察日記。
怎樣引導學生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認識世界,了解世界?并且在實踐活動與習作中得到體現?我邊教學邊琢磨。
首先,教學第一步,讓學生充分注意單元與課文的“導語”,讓學生明了單元的重點與課文學習的要求。而且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后練習,老師的課堂教學都是圍繞這些要求而進行。如:《古詩兩首》中除了讀懂詩詞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之外,兩首詩的寓意必須理解,并能結合實際說說。我在教學時,就讓學生邊讀《題西林壁》,邊突出 “橫”“側”“遠”“近”“高”“低”幾個字,讓他們體會詩人的觀察地點和角度發生變化,所看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再聯系學過的課文《畫楊桃》,幫助他們理解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結果也就各不相同。
其次,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同時,引導學生欣賞文章的語言。古詩中,既讓學生欣賞詩句的意境優美,還要引導他們感受詞語的對偶,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韻律節奏美?!杜郎交⒌哪_》中描寫爬山虎的葉子那一段落,讓學生抓住“一順兒”“鋪”等詞語讓學生領會葉子的整齊、均勻。描寫爬山虎怎么爬的那一段,抓住動詞,反復朗讀,并且用手演示其爬行生長的動作,加深體會。
第三,讓學生在領會之后,再三品讀,學會寫品讀文章。并從中學會怎么觀察,連續觀察,并寫出有分量的文章。我在學生學完《蟋蟀的住宅》之后,布置他們自我選材寫文章。
1、當一回游客,寫寫自己看到的蟋蟀的家的樣子。
2、當一次導游,介紹蟋蟀的住宅。
3、評論蟋蟀的房子,說說你的感受。
學生在課堂上欣賞了課件,仔細讀了文本,回去后又一次重新品味文章,寫出了不少好的文章。從這,他們也學會了如何仔細觀察,怎樣細致描繪所見所聞了。
第四、寫作之前,預先布置學生觀察任務。我們語文老師在教研活動時,就統一了意見,根據本組課文學習目標,讓學生先觀察,做好記錄。在寫作時就有素材可寫,有內容填充。觀察具有連續性,內容具體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