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挪威的森林閱讀心得篇一
一向聽人說起《挪威的森林》,但遺憾的是一向借不到,最近只好下了狠心買了本。
以前是漓江版的,得二十多塊錢,這對我來說算貴了。畢竟是買一本小說看看,似乎沒必要花這么多錢的。進入20__年后,不想該書版權由上譯買走了,定價便宜了,譯者也作了修改,并且裝幀也十分不錯。最終打了八折以十五元的價格,我最終買下了《挪》書的上譯版。還沒有看書,我就有種感覺--很值!
該書花了五、六天時間看完的(咱是學生得上課、自習啦等等)??傮w覺得是不錯,不僅僅村上寫得不錯,譯者林少華也譯得不錯,寫的序更是不錯!很唯美,很清新,很自我。而譯者說村上小說最大的特點是:把玩孤獨,把玩無奈!因為,人,人生,在本質上是孤獨的,無奈的。所以需要與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墒牵瑢で罄斫獾呐κ峭絼诘模嗷ダ斫馐遣豢赡艿?。于是,與其勉強經過與任教往來消滅孤獨,化解無奈,莫如退回來把玩孤獨,把玩無奈。
小說是主人公渡邊的回憶,回憶自我年輕時代讀大學時發生的事情。而時下,我們都在讀大學,跟主人公很相似。但我很羨慕渡邊的自我、瀟灑、隨意。他生活中不會出現父母的影子,周圍沒有認識的人,唯有的是一個死去的朋友的戀人、一個住在同一幢宿舍樓的哥們,一個一齊上過選修科的女孩子。就這樣簡單的生活,簡單的日子,卻讓我向往。每周空閑時間打工以維持日常生活費用;抽空去各地走走,算是旅游;周日與死去的朋友的戀人軋馬路,等等。
我很喜歡旅游,可是口袋里沒有錢。想找份工作,沒有說的過去的。何況中國地大物博,四處走的地方是多,可范圍太大,并且沒有日本新干線之類便捷的交通網絡。而最根本的是,沒有渡邊的心境,一個人游歷,是需要勇氣與決心的,也需要與眾不一樣的心境。我想我沒有,所以只能徒自嘆息。
看完書后的一個明顯的印象是,日本人性觀念的開放。以至于有人偏激地認為,村上是個性變態。我倒沒有這種看法,同為男人,同為青春期的男人,試問誰沒有那種想法或行為?除非你不是男人,或者自身有問題。
以前也耳聞過大和民族的這一有別于儒家思想的顯著特點,算是明治維新時期西化的產物了??墒强赐瓯緯螅闶怯辛诉M一步的認識?;蛟S國內像這種純文學中,涉及性的文字不多或未可知??墒牵胂霑r下,青年人中的同居熱,甚至在高校中也毫不遜色,也就不會覺得有什么驚訝的。本人單身,活了一大把,還沒有經歷過純粹意義上的戀愛,更不用說同居了。由于本人如此,交游圈也可想而知,所以對同居現象一無所知。只是愛好讀報,還明白高校中不少學校內安放了自動售安全套的機子。
永澤是代表一類“沒心沒肺”的人,他的一套關于人生的理論以及自我所謂的成為“紳士”的行為規范帶有太多讓人觸之心涼如冰的冷色,不消說是親身歷練,只是多注目一眼也會讓你迅即染上某種病癥--剛強者一杯溫水即能恢復如初,柔弱者則久久地囿于其中不能自拔。我不愿應對這本書的原因有二:一是直子,渡邊兩人所構建起來的讓人憂郁的關聯讓我決絕地認為這個世界所給我們的指引著實黯淡無光,死亡倒不失為一種精神釋放的絕佳去處;二是永澤這個太“硬”又帶點灰色調“炫”了一點的主角,委實讓我閱之如梗在喉,雖然他的話有時對人性的嘲諷往往一語中的--“所做的,不是自我想做之事,而是自我應做之事?!?-入木三分!村上用八十年代的筆觸去緬懷六十年代的動蕩,無聊,壓抑,彷徨,消沉,以及對感情的無望,時空的更迭便生出高于事件本身的幻象。在二十世紀的時空對于我們來說還只是將來時時,人們總想著到了二十一世紀所有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可世紀的鐘聲敲過以后,人們失望地發現,身旁只是多了幾件新奇的物什--那新奇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會消失殆盡,但有期望總是好的,生活總是不斷地在給你機會。
挪威的森林閱讀心得篇二
國慶節來啦!今天是我們偉大祖國70歲的生日。每年的今天,全國一片歡騰,歡度節日。
見聞一
清晨,我早早的起床,推開窗戶,新鮮的空氣撲面而來,頓時感覺心曠神怡,我決定出去走走。大街上好不熱鬧,街道兩旁擺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商店,商場門前都掛滿了紅燈籠、氣球,到處充滿了歡樂,喜慶的節日氣氛。你看,那天元超市門前,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轎車,許多家庭都開著車出來大采購了。商場里人山人海,商品琳瑯滿目,人們都開開心心的挑選。不一會兒,一個個都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滿載而歸了,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見聞二
來到了神農城,一眼就看見了炎帝雕像座落在正中央,他莊嚴,威武,許多人都在雕像前駐足停留,仰望我們的祖先并合影留戀。神農城非常開闊,感覺很舒服。你看,人們三個一伙,五個一群的在廣場上散步、游玩。小朋友們你追我趕地在廣場上放風箏、玩鐵轱轆、吹泡泡......遠處傳來一陣陣的歡笑聲。有的爸爸媽媽也忍不住了,放松的和小朋友們一起追逐、玩耍,仿佛又回到了自由自在的童年。老人們則安靜的坐在大石凳邊看著這些可愛的孩子們,臉上露出了慈祥而又幸福的笑容。
見聞三
在我們的大街上和歡樂的人群中時時閃動著一位位穿著---背心的環衛工人的身影,他們為了株洲的清潔環境,不怕臟、不怕累,放棄了節日的休假,默默無聞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辛勤的工作??粗藗冏杂X地將垃圾撿起來,丟進垃圾箱。這些環衛工人們的臉上都露出了滿意和開心的笑容。
國慶日,我看見了一幕幕幸福、安寧、自在、和諧的生活。
挪威的森林閱讀心得篇三
讀完《挪威的森林》,我不覺想起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兩本書在對待愛情與性的觀念上,有許多相似之處。
在愛情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人,這種人大體可以分為兩種。用張愛玲的文字是“白玫瑰”與“紅玫瑰”,用村上的語言是“綠子”與“直子”。對于這兩者的闡述,或許與認知、與倫理存在矛盾,但這是人性,我們不該去逃避。怎樣去愛一個人、并且持續長久的愛一個人,確實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
村上創造的世界,總是會有兩個,說幽明兩界也好,說陰間陽間也好,說此岸彼岸也好,說現實世界幻想世界也好——總之人物會在兩界之間徘徊,在理性和感性、現實和夢想、陰暗和溫暖、生與死、靜與動之間游蕩。
弗氏說人有各種本能,歸根結底分為兩類:為生命服務的本能,即生命本能;為死亡服務的本能,即死亡本能。生命本能又分為性本能和愛本能,靈肉合一擁抱生命,死亡本能卻是通向毀滅,回歸恒定不變的無機物。
渡邊的三個女人中,直子,不能將性和愛統一,雖然以渡邊為拯救自己的橋梁,但是,游移生死之際的渡邊尚且無法自渡,直子最終選擇了死亡;綠子則是活力四射的生命象征,對口腹之欲、性欲十分感興趣,雖然經歷無父母友愛的童年,但是一直向著陽光的方向成長,最終,是她拯救了渡邊。至于鋼琴師玲子,卻是他的同志,是他的靈魂伴侶,光暗在彼此相持,讓他從他人身上得到認同。
忘記了是誰說過,青春期,是一場晦暗的風暴。父母、社會給予的種種,隨著年歲的增長,開始艱難的蛻變過程,懷疑一切,重構一切。在這個艱難的階段,外界給予的光明與黑暗、善行或者罪惡會在審視己身的放大鏡下放大,極大的影響生命的走向。
張愛玲的玫瑰之說講的好——紅玫瑰如綠子,熱烈奔放;白玫瑰如直子,嫻靜素雅。放棄了哪個,哪個就變成心里隱秘的向往。說的范圍更大一點,選擇哪一個人,實際上是選擇哪一個世界。光明還是幽暗,這是渡邊的問題,也是我們每個青年的問題。
最后要說一句。渡邊的名字寫成中文,是通。聯通的通,通道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