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春節手抄報篇一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下面是初中學生春節手抄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澳辍遍L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崩掀牌湃匀焕^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澳辍鲍F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1、 臘月二十三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2、 臘月二十四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3、 臘月二十五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并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4、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
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后來畫門神像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給壓歲錢,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
祭祖,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
6、 正月初一 拜年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初中春節手抄報篇二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持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節日。春節起源于傳統農耕社會,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下面是本站小編帶來的初中春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圖片,希望大家喜歡!
圖片來源于網絡
初中春節手抄報篇三
春節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節日,代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下面是春節手抄報圖片初中,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回憶起老家的春節,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啊!
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提,小販們也掛出了紅紅的春聯和福字……“年”的腳步又響起來了。
過年前夕,許多人都十分忙。許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帶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向家走去。
在我們老家東北,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只帶有硬幣的(現在人們講究衛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里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大年三十要點長壽燈,徹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家每戶都要掛紅燈籠,到了晚上就要點亮燈籠,而且要點一晚上,不能關燈,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斷。
初一的一大早我就被鞭炮聲吵醒了。 鞭炮四響,禮花沖天,大家的歡聲笑語增添了過年的氣氛.本是冷清的街道變得熱鬧,傳統的春節就這樣年復一年,一代人傳一代人的延續著,燈火通明的居民區家家戶戶貼上了春聯,請來了門神和財神以求全家人幸福安康,也寄予了新年的希望。在我們東北,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有這樣一個說法,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不掃地,就是不愿將好運氣、財氣掃走。所以只有等著到了初三才可以掃地。
正月不剪頭。大年初一到農歷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頭,如果剪頭會克(死)舅舅,沒有人會在正月里剪頭?!岸露?,龍抬頭”這表示著二月初二這天人們剪頭會很吉利,所以在這一天很多人都會爭相剪頭,討吉利。
我總是盼著過新年,因為那個時候就可以穿新衣服,收壓歲錢,放鞭炮......等等,總之是想著盼著過大年。真想以后天天都這樣該多好呀!
記得去年春節快來臨時,我在家里學寫對聯,我站在一旁看大人們寫對聯,只見他們手拿一支毛筆,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紅紙上寫了幾個大字。具體內容我已記不清了。那一幅對聯寫得非常工整,我見了就對伯父說:“能教我寫對聯嗎?”我清楚地記得伯父問:“你會用毛筆嗎?你知道應該怎樣寫對聯嗎?”我搖了搖頭說:“不會。”于是他又說:“你今年又長大了一歲,居然連毛筆都還不會使用,趁著這個機會,我就教你幾招吧?!甭犃瞬傅脑挘腋吲d地跳了起來。
于是伯父又教導我:“寫每個字時并不是要用同樣的力量,在寫每個字時,用的力量要有輕重變化,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更有變化,看起來也更美觀。伯父說完還示范地寫了幾個字讓我模仿??粗笇懙淖?,就是挺舒服。我照著伯父的樣子試著寫了幾個字,還真有進步,比剛才寫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開心極了。
伯父還告訴我,寫字要經常訓練,多去模仿名貼。寫得多了,字就越寫越好看。
在這個春節,我初步學了點寫毛筆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壓歲錢還更高興,還更實惠。
春節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我們大家都很喜歡這個節日的來臨。我們是小孩子嘛,喜歡在春節的時候放松一下,還喜歡穿著新衣服去別人家作客。那么大人們呢,當然也喜歡過這個有意義的春節了,因為大人們都忙碌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所以趁過年了,可以在家里打打牌輕松一下,這是多么難得的機會啊!
除夕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在爺爺家吃團圓飯,在餐桌上,有我最喜歡吃的糖醋排骨和八寶菜,晚飯吃完以后,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可熱鬧了!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我看見了不可思議的魔法師劉謙在為觀眾們表演節目,還有很多精彩的表演,我們看到了精彩的表演以后,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到了春節的第一天,我們就穿著新的衣服,去給爺爺拜年,拜好以后我們就一起去了墳山,給奶奶拜一個早年,讓奶奶保佑我們身體健康。弄好以后,我們就準備回家了。到家以后,我們閑著沒事干,就讓爸爸給我們搭雪橋,爸爸搭了半個鐘頭就把雪橋搭好了,我是第一個試驗品,踩上去以后,一踩就塌了,把我摔了一個大跟頭。圍觀的人就哈哈大笑。如果是他們摔跤的話,我一定會比他們笑得聲音更大。
從初二到初四,爺爺的家里就一直是熱鬧的,到了晚上的時候。我就會和姐姐們一起去小店里買煙火,買好以后就拿到爺爺家門口去放,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可高興了,可是大人們聽得煩死啦,好像耳朵會聾一樣,被大人們訓斥了一頓以后,我們就垂頭喪氣,感覺在春節里連煙花都放不來的話,那么這個春節還有什么意義啊!接著,沈潔姐姐提出了一個建議,說:“要不我們去柯橋玩吧?”我們幾個連聲答應,好啊!好啊!說到了去玩,我們幾個都是很樂意的……我想,我不用說你們也應該知道柯橋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地方吧。
春節,是一個令人開心的日子,我想,如果時間可以倒流,再回到過春節的那段時間,那該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