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打電話教案與反思 打電話 教案篇一
1、在小老師打電話的情景中,能進行有節奏的對話,并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貓頭飾、多媒體
一、歌曲:打電話
----聽,是什么聲音?電話鈴響了,讓我們一起去接電話。(復習歌曲《打電話》)
二、學習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理解第一段歌詞,學著有節奏的對話。
----瞧,這是誰?小老鼠也在打電話。它為什么要打電話?讓我們仔細的聽一聽。
1、傾聽歌曲第一遍
提問:
----小老鼠為什么要打電話?什么叫過家家?
----它是怎么打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讓我們再來聽一聽:54 0 |32 0 |6 7 | 8— |(多媒體出示節奏譜)
2、傾聽歌曲第二遍
----提問:小老鼠是怎樣來邀請朋友的?朋友又是怎么回答的?
3、多媒體出示圖譜,教師示范有節奏的對話。
4、鼓勵幼兒跟著老師學習有節奏的對話。
5、老師扮演小老鼠,請幼兒有節奏的和老師對話。
6、請幼兒扮演小老鼠和老師有節奏的對話。
7、鼓勵幼兒能跟著老師學唱歌曲的第一段。
●欣賞學習第二段音樂
1.你們猜猜,小老鼠的朋友是誰?
2.看,它的朋友走來了(音樂開始,教師貓走表演)—喵。
3.小老鼠看見貓會怎么樣?誰來學學小老鼠。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用動作來表現。(教師請個別幼兒上臺表演,集體模仿)
4.小老鼠的朋友怎么會是貓呢?(鼓勵幼兒想象。)
5.教師唱第二段。噢!原來是小老鼠把電話號碼打錯了。你們平時在打電話的時候可千萬別把電話號碼打錯了。
三、完整欣賞音樂并學唱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引導幼兒完整傾聽并富有表情地演唱。
四、玩游戲:小老鼠打電話(進一步復習鞏固歌曲)
1.介紹游戲玩法:
游戲有兩個角色,一名幼兒(教師)扮演貓,其他扮演小老鼠,演唱并表演完歌曲之后,聽到貓大叫一聲后小老鼠才可以表現出害怕的樣子和逃跑。
2.提示:小老鼠怎么逃才能不讓貓抓住?
3.幼兒進行兩次游戲。
本節活動,老師選擇了“小老鼠打電話”這個充滿情趣、童趣,也富有情節的歌曲作為中班孩子音樂活動的內容。里面小老鼠把電話號碼打錯了這件事情,孩子們在生活當中也時常會碰到。活動的設計上,教師以傳統的聽賞歌曲導入,教師選用了圖譜詮釋的方法來達成教學目標整節課比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請老師們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討論話題:
1、本活動的重難點有哪些?教學的目標定位是否確切?
2、圖譜的運用在教學中有哪些作用?圖譜設計是否科學合理?
活動一開始,我就馬上引導幼兒積極傾聽錄音,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拋出問題:是誰在打電話?它會打給誰?制造懸念,當貓出現在老鼠家門口時的那份意外:怎么來的是小貓呢?讓孩子們大膽想象,在體驗詼諧的同時熟悉了兒歌的情節。本次活動中,我力求營造愉快、有趣的氛圍,以自己的語言、神情去感染幼兒,做到我們都是構建愉快學習過程的共同體,努力使孩子們在充分體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的同時,所學的知識得到提升。
打電話教案與反思 打電話 教案篇二
這是一節由音樂切入的藝術課。
本次活動是讓幼兒在學唱《打電話》的基礎上,大膽的想象和創編新的歌詞和表演動作,能嘗試給不同的人物打電話,享受通訊手段帶給人類的便捷,在快樂的氣氛中,分小組進行模擬創作和表演活動,通過表演激發孩子們下意識的情感態度,發展其語言表達和即興表演的能力。
1、欣賞與模唱。
2、生活練習。真電話:媽媽、朋友;假電話:圣斗士、火車俠、奧特曼。
3、音樂游戲練習。
4、創作與表演。留任務,分成三組給不同的人打電話。生活中:媽媽、朋友、119、110;假想:
5、評價與創新。提供服裝、道具、化妝來激發表演欲望。
1、音樂。
2、vcd光盤。
3、服裝與道具、化妝。
4、電話與手機。
1、能隨音樂進行音樂游戲,大膽的改編歌詞和創編動作;積極參與表演活動,活動中投入。
2、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音樂:磁帶《打電話》
場地:活動室、睡眠室,與孩子們玩起來。
⑴欣賞與模唱
①教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首歌曲。幼兒:什么歌曲?
教師:小朋友仔細聽,就能發現。
②放音樂《打電話》,一共三遍:媽媽、朋友、9小哪吒
③教師:你知道歌曲的名字嗎?幼兒:《打電話》。
教師:你會打電話嗎?幼兒:會。
教師:打電話需要注意什么呢?幼兒:知道電話號碼、有事、占線、節省時間。
⑵學打電話
①生活電話:打外線。
②想象電話:打內線、園內教師配合。
⑶音樂游戲:《打電話》
幼兒創編新歌、新動作、模仿狀態。
⑷創作與表演
①教師:我們會打電話啦,而且將電話打給了媽媽、外星人、119,能不能表演一個打電話的節目呢?
幼兒:能。
教師:好。我請小朋友分成三組,分別表演三個不同的打電話節目,現在我們去排練,一會兒演出。
②請幼兒分三組來練習和創作。
③請幼兒來看節目,推薦一名節目主持人或教師主持。
⑸評價與再創造
①評價剛才同伴的表演,提出需要注意的問題。
②提供服裝、道具和化妝。
③幼兒再一次表演,幼兒欣賞。
⑹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表演角繼續排練打電話的節目,我們一起準備需要的服裝和道具,好嗎?
這節課,圍繞“盡快通知到每一個人”這一核心問題,構建教學過程,在課堂上學生積極主動,順利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也體現了新課程理念。
1、在教材處理上,實現了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轉變,“打電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評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內容,其情境是打電話盡快通知15名學生參加演出。本節課我對教材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把握,在尊重教材知識體系的基礎上,估計到學生探索“打電話盡快通知15人”的方案比較困難,因此采取分層遞進的方法,先讓學生探索“打電話盡快通知7人”的方案,進而探索“打電話盡快通知15人”的方案。這樣處理教材,分散了難點,也符合數學歸納的思想和方法。
2、“實踐與綜合應用”的內涵決定了其過程性目標的重要地位。本節課將探究“怎樣打電話最省”的過程作了較大的鋪陳,教學中有意讓學生不斷經歷試誤的過程,讓每個學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認識設計不同的方案,于是,從方案一的“逐個通知”,方案二的分組通知,最后逐步優化到 “所有人不空閑”,讓學生充分體會了方法的多樣性與優化的思想。另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圖、式等方式來表達解決問題的方案與結果,彰顯了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與解決策略,同時也有利于符號感的培養以及建模思想的滲透。因此,盡管此環節的教學時間大大增加,但是,這一學習材料的教育價值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與拓展。
3、讓學生經歷探索的全過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落實。這節課是從讓學生探索打電話盡快通知7人的最佳方案開始,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繼而,教師建議學生用這樣的方法來探索打電話盡快通知15人的最佳方案,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觀察、分析、歸納,從中發現規律,進而應用規律解決問題,最終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打電話盡快通知到所有的人的最佳方案的形成、規律的發現,不是老師“給予”的,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索活動,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發現的,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是主動獲得的。這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
當然,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就本節課而言,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還很多,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小百科:電話英語:telephone,出自希臘語τ?λε(tēle,意為“遠”)和φων?(phōnē,意為“聲音”),舊譯德律風]是一種可以傳送與接收聲音的遠程通信設備。
打電話教案與反思 打電話 教案篇三
1、會與教師對唱歌曲的問答部分,能正確地接唱,不拖也不搶節拍。
2、能聽音樂信號做相應動作:起立、坐下。
3、用歡快活潑的情緒唱歌,基本學會歌曲。
4、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5、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奏律動。
能唱準節奏,唱清歌詞。
根據音樂的節奏做相應的動作
(1)玩具電話若干
(2)歌曲錄音《打電話》
(3)表示起立、坐下的音樂符號。
1、游戲:打電話。教師與幼兒打電話的問答游戲,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學說歌詞。
(1)教師與全體幼兒問答。
(2)教師分別與男女幼兒問答。
(3)教師與個別幼兒問答。
2、教師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3、幼兒分別完整跟唱歌曲一、二段。注意唱好每句最后的襯詞。
4、出示音樂信號、符號標記,彈奏相應樂句,讓幼兒理解音樂信號下的相應動作。
5、對唱:教師與幼兒分別扮演問答者,以多種形式練習對唱,注意唱好每句最后的襯詞,提醒幼兒接唱時合上節拍。
將玩具放上活動角。例如:娃娃家等,使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間里打電話的角色游戲,也可將學會的歌曲唱給爸爸媽媽聽。
本次活動主要是老師通過情景表演,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學唱歌曲,并能在大家面前用輕快的聲音來演唱歌曲。活動部分,我就通過出示玩具電話來激發孩子的`興趣,并借用了手偶教具來引入教學,因此孩子們的興趣也就被吸引了過來。接下來我邊放音樂邊左右手來操作兩個手偶,幫助幼兒熟悉旋律理解歌詞,也很好的為下一個表演的環節做鋪墊。由于是以情景表演的方式來進行,加上這首歌曲歌詞簡單,旋律朗朗上口,孩子們很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內容,整個活動一氣呵成,環節銜接順暢,活動氣氛非常活躍,達到老師預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