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首先要了解聽眾,注意聽眾的組成,了解他們的性格、年齡、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們的觀點、態度、希望和要求。掌握這些以后,就可以決定采取什么方式來吸引聽眾,說服聽眾,取得好的效果。那么我們寫演講稿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師德演講稿新聞稿篇一
上午好!我是選手駱斌,來自岳坊中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師德的頌歌》!
在師范求學時,老師告訴我,作為未來的一名老師需要終生銘記的一句話-——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我第一次接受師德的訓誡。懵懂中似乎明了老師應努力做到“身正”,應有高于一般人的品德修養和境界。
領導告訴我,師德就是工作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同事告訴我,師德就是融洽和睦,互幫互助;
一屆一屆的親若朋友,宛若親人的學生用他們的一言一行,用他們的是是非非、評評論論,用他們在與你交往中的點點滴滴、一情一感中也在告訴我,師德就是真誠相待,公平視之,用愛心、細心、耐心拉近距離,指引方向,召喚迷途的羔羊,喚醒沉睡的幼芽。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
而現在,經歷了太多太多與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同事、與社會中諸般人的交往;閱讀了太多太多有關教育、有關教學、有關教師、有關師德的報刊雜志、論述著作;又思索了太多太多關于學科教學、學科教育、職業愿景、動力、職責、操守等等。在這太多太多的經歷、太多太多的閱讀、太多太多的思索中,讓我對教師、對師德也有了更深入的、更進一層的體會和理解。
師德,她從苦苦構想執教思路,終有所得的欣喜中款款走來,帶著疲勞卻一襲芳香,醉人!
師德,她從課堂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灑脫中款款走來,癡迷于課堂的高效教學的追尋,快意!
師德,她從課下和學生促膝談心、釋疑解惑、坦誠相待、傾心相助之中款款走來,帶著點點滴滴情感的積淀,誘人!
說不完,道不盡的感懷;
舉不盡,列不完的方方面面。
師德,她融進了教育教學的點點滴滴之中,她體現于為師之人的方方面面。
師德,她宛若《詩經》中情感的追尋,體現的是一種純潔的神圣!
師德,她宛若《離騷》中屈原的一聲長嘆,指引的是一種理想的情懷!
師德,她宛若《史記》中司馬遷的堅守,告訴我拉的是一種擔當與承受!
其實,她更像標點中的省略號,需要我們用一腔熱情、一片丹心、一生的辛勞、永恒的執著、堅定的信念、不懈的追尋、實際的踐行來填充這座人生的、為師的豐碑;來演繹、詮釋這場自我的、為師的角逐!
謝謝大家!
師德演講稿新聞稿篇二
大家好,
做人梯――用我們的堅韌,讓學生踩著我們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化春蠶――用我們的才能,讓知識的綢緞從我們身上延伸,當蠟燭――用我們的忠誠/燃燒自己給人間帶來光明。
這是無數人民教師的座右銘,也是我今日要介紹的主人公的真實寫照。她,就是全國模范教師、上海市金愛心教師、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三八紅旗手――xxx老師。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周老師。接到電話,周老師馬上拖著當醫生的丈夫一起趕往小陳的家中,讓丈夫將病人送去醫院,自己則留下來陪伴在她的身旁。當小陳的母親不幸去世后,周老師又要求班上同學以同齡人的身份去鼓勵她,以集體的溫暖去補償她失去的母愛,使她盡早走出失去母親的陰影。她在周記中說:"由于家庭的緣故,您對我疼愛有余,在飽嘗辛酸痛苦中,是您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你投來了慈愛與鼓勵的目光,在生活上你無微不至地關懷我,使過早失去母愛的我又被另一種無法言語的關愛包圍著,我愛你,周老師,我愛你,媽媽!"。
"早戀"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因此,當班中出現"情書"事件時,周老師也曾暗暗的惱火,但她更深深地明白花季年華中的孩子充滿了對似懂非懂的愛的好奇,他們的情感世界還處于朦朧之中,因此,她沒有選擇簡單的批評教育。在一個周末,周老師將那名女同學請到了家中,看自己的相冊,談年少時的偶像,聊喜歡的課外書籍。促膝長談使得這位同學將心中所想毫無顧忌地講出,并最終接受了周老師的建議――保持一份珍貴的友誼。面對周老師的這份理解,她深情地說:"人們都說現在的孩子得到的愛太多,可是我卻清楚,雖有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愛,可我們還渴望得到一種被理解的愛。今日是您給了我這個渴望理解的學生這樣的愛。老師,你是一個可敬的朋友,衷心地感謝你為我指點迷津。請相信我,我一定會從幼稚走向成熟。
99年中考,作為交流教師的周老師赴澳洲工作,消息傳來,家中的房門幾乎要被擠破,30多個學生放學后輪批到她家與老師話別。當周老師來到機場,十多位學生與家長趕到機場送行,與她依依惜別。在澳洲工作期間,一百多封來信及e―mail,帶著學生深深的思念和愛戴之情,追隨著她來到了異國他鄉。無論考得怎樣,學生們都毫無保留。因為他們信賴周老師。當她從學生的信中得知有兩名學生沒能考出理想成績,他們的家長期望值又極高時,馬上打電話到家,讓丈夫找出了學生的通訊錄,并打了兩個國際長途到這兩個學生家,要他們正確對待考分,當時家長們都很感動,稱這是來自遠方的關愛。
回國后,周老師應邀去其中一位同學的學校做報告,她特意提前趕去,為的就是看看自己曾經的,也是永遠的學生。面對自己的恩師,這位同學激動地跳了起來,他一把抱住周老師,連連說"想不到,真想不到"。
從九七年夏至今,她的魔術效應連續在三個班級身上閃現靈光!三個與年級內的先進班級相比有較大差距的班級都成為了校先進集體。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xx年初,周老師于最后一學期接手了初三(1)班。她竭盡全力,經常是吃著保心丸走進教室,甚至得了帶狀皰疹也從未請一天假。中考前,周老師照例給全班同學寫了一封信,"這些日子來,我將對你們的愛蓄流于心、平流于外,因為我知道我的責任有多重。孩子們,我們輸不起。今日當你們重新拾回自信,當你們與落后告別,有信心去報考市區重點中學時,我感到了欣慰。衷心地祝你們成功。"這一句句動人的話語溫暖著同學們的心,不少同學潸然淚下,同時也更深的明了了周老師的苦心。短短的五個月,這個班級的班風、學風有了徹底的改變。用家長的話來說:"你創造了一個奇跡,這些孩子基礎不扎實,‘欠債’很多,你只用了數月,重新喚起了他們的信心,孩子遇到你是他們的福氣,也是家長的萬幸!"。這個年級中最為落后的班級以畢業考年級第一,升學考年級。第二的成績為自己的初中生活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正是由于周老師的認真嚴格,使得她所帶的班級接連獲得各項榮譽。九七屆四班,這一在周老師精心調教下的班級,連續四年被評為上海市愛心集體,上海市雛鷹中隊,上海市先進班級集體。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師德演講稿新聞稿篇三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用愛融化,用心聆聽’,在轉化學生思想工作中,學生是主角。要想提高學生轉化的質量,必須發揮主角的作用。這就需我們深入了解“主角”的心理,而當代青少年的心理主要有如下幾個特點:好動,好玩,好問,好奇,愛思考,自我表現欲強,喜出風頭。因此,在轉化中,我們要利用這些心理特點著手。
一,用集體的力量默化學生。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僅靠教師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受良好班風影響。優良的班風一旦形成,本身就是強大的集體輿論,就創造了情景條件和一定的心理氣氛,對集體成員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能更為有效地教育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
二,用愛的力量融化學生。
一個班的學生,由于本身素質和家庭,社會影響的不同,在思想和學習上必然存在差別。對那些后進生,如不查“病歷”,挖“病根”,開“小灶”,加倍關照,細心調理,就有可能綴學,或是成了“流生”。我們要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后進生,要發掘后進生的閃光點,充分發揮后進生的潛在能力,同時,應根據后進生不同特點,有的放矢實行因材施教,采取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來發展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克服其個性方面存在的缺點。
三,用課外生活完善學生。要教好學生,不僅要管好他們校內生活,而且要管好校外生活。如今,學生的課余時間非常多,如果缺乏指導,有的學生可能會感到無聊寂寞,無所事事,白白浪費時間,或追求一些不健康,低級趣味的東西。我們要關心,了解學生課余時間利用情況,指導學生合理安排課余生活,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使學生的課余生活過得豐富多彩,充實而富有意義。
總之,轉化學生思想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一個不斷強化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教師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反復抓,抓反復,合理的引導,科學地管理逐步培養出學生的養成良好習慣,這將使學生受益終生。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師德演講稿新聞稿篇四
大家好!
光陰似箭,轉瞬間在教育戰線上我已快度過十個春秋。回首這三千多個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顯其間,摸打滾爬中我漸漸熟悉了教師這個行業,默默耕耘中也有了一些收獲。
做教師這行,清貧且辛苦,尤其是心累。有時候也很煩躁,很不想做了。但一看到學生們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想到他們取得進步開心的笑容,以及和我在一起時的歡聲笑語,我心中的煩惱就消失的一干而凈了。于是我又開始日夜兼程,無怨無悔。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辛勤耕耘的同時,自然會有收獲和回報。幾年來我認真完成學校總結、論文和申報材料的寫作,培養學生參加市區的比賽取得了不少優異成績。一燈如豆,四壁清輝,在漫漫的求索與執著的進取中,我逐漸感悟到人生的哲理:甘于寂寞是成熟的標志。因而我感覺自己在前進,在成長。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培根說的一句話,我們不應該像螞蟻單是收集,不應該像蜘蛛只從肚里抽絲,我們應該像蜜峰,既采集又整理,這樣才能釀出香甜的蜂蜜。
我們總會向往輝煌燦爛的明天,但明天是由每一個今天壘成,有向往有行動有堅持,方會使剎那變成永恒,使夢想變成現實。昨夜微霜初渡河,今晨秋風凋青發。每一項新的工作,對我來說都是一項挑戰,我告誡自己只要大膽去做,生命便會實實在在,只要放手去干,事業便會充滿陽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讓自己在充實中完善自我,在寧靜中儲積生命的動力。還是魏書生說得好:把自己平凡的工作當作宏偉的世界去研究,你就會發現無窮的樂趣。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師德演講稿新聞稿篇五
早上好!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慶第十一個記者節。記者這稱謂,一直以來,在我的心中充滿著神圣,無論是正常工作日,還是法定節假日,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高山海島,只要有新聞發生的地方,就有我們記者的身影。自從當了記者之后,我對這份工作始終懷有敬畏之心,盡心盡責地完成采訪任務。一年來,我走遍了平陽的山山水水,采訪了我縣的各行各業,時刻把握社會發展動態,及時報道政治經濟熱點,讓讀者第一時間了解平陽經濟社會發展之變化,讓百姓切實感受到我縣快速崛起之勢頭。
說句實話,一路走來,我除了感受到這份工作的神圣之外,也更多地體會到這份工作的艱辛。
記得在端午節那天,雨下得很大,我去號稱“平陽西藏”的吳洋山采訪,來往坐車要4個多小時,在吳洋山還有點高原反應,很想嘔吐。也許是對這份工作的執著和熱愛,我真的就把吳洋山當作西藏,把一路的顛簸當作一趟旅游。
記者工作苦在其中,也樂在其中。今年6月份,仇書記去視察南麂列島的稻挑山,此島是溫州市唯一的國家海洋權益島。當時,隨行的工作人員,坐艦艇時就臉色蒼白,有的嘔吐不止,以致一部分人不敢爬上漁船去登稻挑山,其中也包括市縣的媒體朋友。當海浪撲向甲板打濕我衣服的瞬間,我突然意識到,如果站在國家海洋的戰略高度,這次登島活動意義非常重大。大家也知道,近日來鬧的沸沸揚揚的釣魚島之爭,可見國家海洋權益島的戰略地位。當時,我克服了恐懼和疲勞,也有種莫名的興奮,心理只有一個信念,不管多艱難、多危險,一定要跳進漁船,緊緊跟著領導登上稻挑山島。非常幸運的是,那天我恰好帶了數碼照相機,拍下了市縣領導視察稻挑山島的鏡頭,因為媒體工作者只有我一人登上去,照片就顯得彌足珍貴。離開之后,市局的領導還向我要了電話號碼,說一定要把照片發給他們。那時候,我有種巨大的成就感,也很自豪,因為登上此島的除了領導,還有我這個小兵,唯一的一個小兵。當然,我更敬佩我們的仇書記,他在上任副市長之前,以頑強的意志、瘦弱的身軀登上此島,來宣示國家海洋權益的極端重要性。
在我們同賀節日的此時此刻,我將繼續收拾好心情,再度鏗鏘前行,不管采訪工作多累多苦,我依然以滿腔地激情,奮斗在采訪一線!謝謝!
師德演講稿新聞稿篇六
您們好!
記得剛剛當班主任時,我還是個初出校園的孩子,走上講臺時,甚至手都不知道該怎么放。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班里轉來了一個名叫王同學的孩子,直到現在我還記得他的樣子:瘦小的個子,怯懦的眼神,發黃的頭發,始終低著頭不說話。他的媽媽帶著歉意對我說:“不好意思,孩子膽小,不愛說話,請老師見諒。”我深深地懷疑:他能否適應學校的生活。果然,我漸漸發現:王同學上課總是低著頭;回答問題時只會呆呆地盯著你看,問什么都不回答,作業錯誤連篇,成績更是慘不忍睹,我多次找家長溝通,讓家長多多輔導孩子學習,我也抽出閑暇的時間為王同學補習功課,為了提高效率,我在各個方面嚴格地要求他,一一指出并糾正他犯的錯誤,由于他接受能力弱一點,一道題即使講了達到五、六次,他也未必能聽懂。有時候心里一焦急,還免不了批評他幾句,這時他的頭低得更低了。
一段時間后,我發現王同學的學習逐漸有了進步,但是每次看到我,都猶如老鼠見了貓,遠遠地就躲開了。最要命的是他課堂上越來越沉默,甚至不敢看我。在又一次發現王同學上課睡著了,我隱忍已久的情緒終于爆發了。
放學了,我還在教室里改作業。“張老師……”隨著一個怯怯的聲音,王同學跟在他父親后面進了教室。他的父親佝僂著身子,穿著好像幾年沒洗的油漬很厚的一件賒銷棉衣。幾乎光禿的的頭頂上,能數得清那幾根稀疏的頭發。
“張老師,我們家王同學……”話音末落,他父親便哽咽起來。“唉,不瞞您說,這孩子從小就患有小腦萎縮,走路時常磕得滿腿紫青,做什么事情都慢,學過的東西轉眼就忘。可是王同學學習真的很刻苦。每天回家都在讀書,做作業,一直到晚上十點,好幾次都捧著書睡著了,早上5點,他就起床讀課文,早飯匆匆吃幾口,就趕來學校學習,只是孩子的病,實在是苦了他了……”看著那個中年漢子無助的眼神,辛酸的淚水,我的心越來越緊,作為他的班主任,我只是看到了王同學的遲鈍、笨拙,卻對他的病癥毫不知情,只是一味地指責他的錯誤,急切地迫使他趕上其他人,我強烈地感到自己的失職,更為自己的急于求成感到慚愧,不由得望了一眼王同學,孩子的頭垂得低低的,雙手使勁兒絞著衣角。我猛地伸出手,一遍遍地扶摸著他的頭,內心難以抑制地自責著第二天,我把王同學刻苦學習的事在班上說了,還表揚了他一番。我清楚地看到,他的眼里,雖然帶著羞澀但卻是一種明顯的喜悅!我似乎感覺到他內心的激動,而我的心里也萌動了一股希望。這時我猛然想起著名作家肖川在《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一書中說的話:“當我們學會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學生時,我們就會對學生少一點苛責、少一點失望、少一點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親切”。對,這就是我正要去做的。是的,教育是播種的事業,我們不僅要有一個播種的春天,還要留給學生一個生長的夏天,才會真正擁有一個收獲的秋天!對于王同學來說,我要做的就是少一些急切,多一份等待;少一些苛求,多一份欣賞。
于是,之后的幾天,我驚喜地發現,王同學上課沒有打瞌睡,而且顯得很精神。雖然我知道,他聽課很吃力,好幾次揉著疲乏的雙眼,可是一節課從頭到尾都認真,多不容易啊!臨下課時,我特意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笑瞇瞇,并說是獎勵周龍今天上課沒有打瞌睡,表現特好我特意表揚了他。他望著我,嘴角像是下定了決心似的抿了抿,認真地點了點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王同學雖然學習不突出,但我發現他上體育課做操特認真,動作難度再大,他都能做得規范到位。我主動表揚了他,并讓他擔任班里的體育委員,做操時也讓他做示范,他的動作越發嫻熟,有時還當起了“小教練”,幫其他學生糾正錯誤。我覺得他的精神風貌大有改觀,有一種得到“重用”后的自豪、興奮。眼中流露出了一絲自信。
接下來的時間里,周龍進步得更加明顯了。上課時偶爾能舉手回答我提出的問題了。對于他的點滴進步我都會給予最肯定的鼓勵。好幾次,我看到他在接受我的表揚時,真真切切地笑了,并帶有甜意。
為此,我召開了一個主題班會,題目是《等待,讓生命綻放》。晚會的第二個節目就是為表現出色的同學送禮物。同學們為王同學獻上了好多學習用品,捧著同學們送的禮物,王同學只一個勁兒地點頭,當時眼角就滲出了晶瑩的淚花。到王同學獻禮了,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張畫,來到我跟前,對我說:“老師,這是我為你畫的。請你收下吧。”我接過來一看,這是一幅用簡筆畫,畫雖然不是很精致,但著實讓我感動。畫中的孩子顫巍巍地仰著頭,享受著老師帶著悔意和心疼的撫摸,旁邊寫著:老師,謝謝你!
我知道,王同學今后在學習或生活上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甚至退縮,也許他成長的夏季會漫長無期,但我告誡自己:學會等待,學會欣賞,我要用百倍的耐心和關愛等待他綻放的光彩。
總之,做為一個老師,尤其是一個班主任,每天都會與孩子們演繹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句話,把心放在孩子身上,故事就會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