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垃圾分類督導工作內容垃圾分類督查工作篇一
教學設計理念:
本課所涉及的是環境保護的教育問題,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環保意識,使學生體會到社會環保問題嚴重與緊迫性,教師設計了關于垃圾分類教學。通過這次關于垃圾分類的活動教學,不僅使學生親身體驗到垃圾分類真實的情況,更意識到社會環保問題的嚴峻性,增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同時使學生掌握了如何去了解事物的方法。在活動中更是對學生的合作、分工的一種考驗,在活動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文明禮貌的人文素養則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教學目的: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環保意識。
2.通過討論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引出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通過模擬采訪表演,對垃圾分類加深理解,并認識到宣傳這一知識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4.通過了解廢物利用的好處,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
2.認識垃圾分類的必要性。
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
1.會垃圾分類的方法和必要性。
2.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一).引入
1、提出問題:孩子們,課前大家對每天廢棄物產生數量和種類進行了調查,老師對同學們的調查情況進行了統計和整理,請看調查表。(出示課件)
2、從這張調查表中你知道了到哪些信息?
(二)交流討論
1、這么多垃圾你們是怎么處理的?
2、這樣的垃圾桶見過嗎?什么意思?(分類扔垃圾)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廢棄物的分類。
3、看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1)為什么要分類丟垃圾?
(2)怎樣分類丟垃圾呢?(出示幻燈)
二、活動過程
(一)、分一分
1、聽清活動要求:小組合作論討,大膽猜測,這些垃圾可以怎樣分類?把同類的垃圾放在一個筐內,看看那一組分得最快。
2、學生活動交流。(相機貼學生作品)
(1)我們小組是按照材料不同來分的。
(2)我們小組是按照形狀不同來分的。
(3)我們小組是按照用途不動來分的。
(二)、想一想
1、現在,你認為哪種方法更科學合理呢?說說理由。
2、(1)對于可回收廢棄物,國際通用的標識是這樣的。(展示圖標)。我國還用這兩種標識表示不可回收和有毒物品。
(2)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這樣的標識。(可樂,雪碧的易拉罐上,超市販賣的塑料袋上……)我們可以通過標識幫助分類。
3、究竟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
(1)廢塑料瓶、塑料飲料瓶、牙刷、牙膏皮……
是的,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都屬于塑料類物品,可回收的。
(2)不要的衣服,褲子……
對,這屬于布料類垃圾,也是可回收的。這些布料類垃圾還有哪些?(桌布、洗臉巾、書包、鞋)
(3)玻璃瓶、碎玻片……
嗯,玻璃瓶、碎玻片、鏡子、燈泡、暖瓶等也是可回收的。
(4)易拉罐是可回收的。
沒錯,如易拉罐般金屬類的垃圾還有哪些?(罐頭盒,奶粉盒)
(5)廢報紙可以送到回收站。
這類垃圾還有哪些?但注意對于廁所紙、紙巾由于水溶性強,是不可回收的。(點出幻燈)
4、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呢?
三、垃圾的處理方法
(一)可回收垃圾的處理
主要處理方法是把可回收垃圾集中起來,送到加工廠再加成新產品。
(二)不可回收垃圾處理
1、填埋法:
(生)計算。
通過計算“可以幫助多少個貧困學生”,讓學生了解2400000元的大小。
討論:花費的錢2400000元,是一天一個北京浪費的錢,而且采用填埋法處理垃圾還會占用很多的土地,引出人們要尋求更好的處理垃圾方法。
2、焚燒法
焚燒是指把垃圾送到專門機構進行燃燒處理,把污染降到最低。
我國大部分地方都是采用填埋法處理垃圾的。目前,正向焚燒法轉化。
(三)有害垃圾的處理
主要是把垃圾送到指定機構無公害化處理后再填埋。
四、拓展
1、同學們,將廢棄物合理分類,科學的處置已成為世界的一大生活主題,它對維護環境,提倡低碳生活有著深遠的意義,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他國家是怎么做的。
美國,對待垃圾采取多扔多收費;
德國人素以嚴謹著稱。在垃圾分類問題上也一點不例外。居民將不同顏色的玻璃瓶放入相應的三種回收不同顏色的玻璃制品的垃圾桶,并同時把塑料瓶蓋擰下來放入收集塑料制品的垃圾桶。
日本:用年歷提醒垃圾分類;這種年歷每月的日期都由黃、綠、藍等不同的顏色標注,年歷上還配有漫畫,告訴人們不可燃的垃圾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使人一目了然。同時,就連日本商品的包裝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屬于哪類垃圾,牛奶盒上甚至還有這樣的提示:要洗凈、拆開、晾干、折疊以后再扔的要求。
2、了解了這些信息以后,你想到什么?
垃圾分類督導工作內容垃圾分類督查工作篇二
作者:金江
教學目標:
3、初步知道處理垃圾的方法(回收再利用、焚燒以及填埋),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爭做垃圾分類的小小宣傳員。
教學準備:
1、環境準備:教室里鋪設一條彩色的小路,上面放置各種垃圾。(啤酒瓶、廢報紙、螺絲、礦泉水瓶、蘋果皮、樹葉、塵土、電池、易拉罐、煙頭等)。廢舊礦泉水瓶蓋做成的風鈴。
卡、磁帶、錄音機
3、活動區準備:垃圾益智飛行棋、幼兒用書、彩筆、卡紙、膠水、廢舊塑料瓶蓋、花盆、鏟子、圍裙、毛巾以及觀察記錄表等。
教學過程:
2、通過討論,引出故事《夢中的垃圾桶》(注1),老師講述,幼兒傾聽。
3、提問:誰是有用的垃圾?有什么用?誰是有害的垃圾能污染環境?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小結:把有用的垃圾和有害的垃圾都放到了一起,又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應該分類放置。
4、出示新型垃圾桶(四種顏色:綠藍黃紅)
a、讓幼兒觀察區別新型垃圾桶和以前使用的垃圾桶。(有蓋、有顏色、有標志)
b、老師分別介紹四種垃圾桶(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顏色、標志、以及那些垃圾可以放進去。
5、洗衣服時洗衣機能幫我,做飯時電飯鍋能幫我,要是能有個“垃圾自動分類機”就好了,你們能幫我實現這個夢想嗎? 那我們來玩個游戲就叫“垃圾自動分類機”。
6、四個孩子一組,每人一張垃圾名稱詞卡,在貼有垃圾分類標志的四把椅子旁站好。這時,老師放音樂,并隨音樂說兒歌《垃圾自動分類機》(注2),四個孩子開始隨音樂繞椅子旋轉,音樂停止,幼兒坐在相應的椅子上。如有錯誤,老師糾正指導。然后游戲重新開始。
7、小朋友們,你們已經學會了垃圾分類放置,那么我們剛才郊游時看見的那些垃圾,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將實物垃圾放入相應的垃圾桶里。并激勵幼兒爭做小小宣傳員,告訴身邊的人進行垃圾分類。
8、告訴幼兒可回收物是資源,可以送到相應的工廠進行再加工再利用,沒有用的或有害的要進行安全焚燒或填埋。引導幼兒進入活動區進行填埋工作。
活 動 區:
1、生活區:幼兒將蘋果皮、廢紙張、剩飯菜、塑料袋填埋
在花盆里,然后要進行長期觀察并記錄。(觀察記錄表:注
3)
2、益智區:幼兒擲骰子,玩“垃圾分類益智飛行棋”,鞏固幼兒垃圾分類的知識。
3、語言區:完成幼兒用書中的垃圾分類作業紙,并欣賞垃圾分類宣傳單。
4、美工區:讓幼兒利用廢舊塑料瓶蓋制作美術作品。
注1
夢中的垃圾桶
睡夢中,我聽見有很多吵鬧的聲音。于是,我尋著聲音的方向,走到了廚房門口。眼前的景象驚得我差點叫出聲來,我連忙躲到門后偷偷地往里瞧。地上到處都是我白天丟到垃圾桶里的垃圾,有礦泉水瓶、可樂罐、作業紙、啤酒瓶、廢電池,對啦,還有剩飯剩菜和香蕉皮呢。他們都像長了腿一樣站在地板上說話。
一張畫了幾筆就被揉成一團的作業紙委屈地說:“你看,我多可憐,還沒被用完,就被小主人撕了下來,扔進了又臟又臭的垃圾桶。瞧瞧,都被剩飯剩菜弄臟了潔白的衣服。”可樂罐聽了說:“別難過,我聽說很多廢紙被回收后送到造紙廠,還會變成好紙的。你看我是金屬做的,雖然我現在沒用了,變成了垃圾,但將來我也會被回收到一個金屬加工廠里,又變成有用的金屬。”這時啤酒瓶也搶著說:“是呀是呀,我是玻璃做的,我將來也會回到一個玻璃加工廠,變成其他美麗的玻璃制品。”礦泉水瓶說:“我會回到塑料廠,再變成其他的塑料制品”。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剩飯剩菜聽了他們的美好未來,自卑的低下頭,說:“他們都能被回收被利用,我只能越變越臭,讓別人討厭。”香蕉皮連忙跑過來安慰說:“不要傷心,我和你一樣,都會越變越難看,但是農民伯伯喜歡我們。因為我們可以變成有機肥料,讓莊稼長得更好。”這時,廢電池生氣地說道:“你們別想得太美了,廢紙、玻璃、金屬這些可回收垃圾雖然有用,但沒有被主人分開放置,就不會變成有用的東西。我是有害垃圾,我們堆放在一起,永遠就只能是垃圾,污染環境。”大家聽了,非常氣憤,排著隊伍要找我算賬,我一下就被驚醒了,原來我做的是個夢。
注2
垃圾自動分類機
紙張金屬可回收,玻璃塑料能再用。
剩飯果皮能成肥,廢舊電池危害大。
輕輕松松分好類,保護環境我最行。
垃圾分類督導工作內容垃圾分類督查工作篇三
日期 2012 年6 月8 日 課題名稱:垃圾分類
指導教師:陳紅
班級: 北京市 昌平區 第二中學 高一年級 五班
課題組成員:課題組長:張添園
課題成員:張添園
選題的目的意義:
將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類法為垃圾分類。人類每日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經分類回收再使用并任意棄置會造成環境污染。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的切入點、主要問題、重要觀點等):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你知道這些垃圾它們到哪里去了嗎?在一些垃圾管理較好的地區,大部分垃圾會得到衛生填埋、焚燒、堆肥等無害化處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則常常被簡易堆放或填埋,導致臭氣肆虐,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體。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費用是非常高的,根據處理方式的不同,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一百至幾百元不等。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生產著垃圾。
研究方法、手段途徑
我們對待垃圾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辦法是有的,這就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并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預期的結果(論文、報告、模型等)與完成的時間
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參考文獻:
《做環境的保衛者》
指導老師意見
研究性學習活動計劃
課題名稱: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課題小組成員的責任分工
研究活動日程安排
3月
4月
5月
6月
研究內容
活動地點 調查情況
昌平各小區搜集資料
昌平二中 社會調查
昌平各小區書寫論文
學校
指導老師對活動計劃的建議
課題名稱:垃圾分類
指導教師:陳紅
班級: 高一年級 五班
課題組成員:課題組長:張添園
課題成員:張添園 課題研究的主要結論:
1、減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60%以上。
2、減少環境污染: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
3、變廢為寶: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方便面碗5—7億個,一次性筷子數十億個,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于砍伐用于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一噸易拉罐熔化后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可少采20噸鋁礦。生產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筆盒,既環保,又節約資源。
面對此現狀,首先一定要盡快規范拾荒者的經營行為,加強引導和管理,在使其減少對社會不良影響的前提下,實現從無序到有序的經營企業的轉變,充分發揮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必須建立更加超前的消費者分類回收體系。
第一、樹立垃圾分類的觀念。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和倡導工作,使消費者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闡明垃圾對社會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呼吁消費者積極參與。同時教會消費者垃圾分類的知識,使消費者進行垃圾分類逐漸成為自覺和習慣性行為。
第二、改造或增設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可將一個垃圾桶分割成幾個隔段或建立幾個獨立的分類垃圾桶。垃圾分類應逐步細化。垃圾分類搞得越細越精,越有利于回收利用。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回收玻璃、紙、塑料和金屬類包裝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電池燈泡等特殊的垃圾。垃圾桶上必須注明回收的類別和簡要使用說明,指導消費者使用。垃圾桶也可以成為企業廣告的載體,企業可以承擔制作費用。
第三、封閉舊的垃圾道,在社區建立規范的回收站。社區回收站可由社區物業或居委會負責管理,建立現代社區的垃圾經營和回收服務功能,使垃圾回收成為其創收的途徑,貼補消費者衛生保潔費用的不足。政府可實行減免經營稅的傾斜政策,來調動社區的管理積極性。新建小區更是要合理規化垃圾回收站,逐漸成為審批和驗收的必備條件,強化新型社區的綜合功能。
第四、改善目前的垃圾儲運形式。對一些體積大的垃圾,應該壓縮后進行儲運。尤應注意的是,要對環衛局的垃圾回收車進行分隔式的改造,分類裝載垃圾。充分發揮原有垃圾回收渠道的作用,將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轉賣到企業。另外,建立垃圾下游產業的專門回收隊伍,由廠家直接回收,實現多渠道回收,引入價格和服務的競爭機制,以此提高他們的服務質量和垃圾的回收率。
第五、大力開發垃圾回收利用的科學研究。如電池、塑料等的無害化處理技術的研究。積極扶植垃圾回收利用的下游產業,消化和充分利用垃圾資源,為社會造福,減少二次污染。
參考文獻:
指導老師對研究結論的鑒定
20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