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發現作文500字篇一
每天我看著小鳥吃櫻桃,突然發現小鳥吃的時候是不咀嚼的。這真稀奇,我從小就沒看過動物吃東西不咬的',小鳥卻整個吞下去。
于是我想捉一只小鳥來看看。我小心地靠近它,它卻很快飛走了,我還差點摔了一跤。我看著自由自在的小鳥,突然想到:‘我小時候養過小雞小鴨,它們都沒有牙,小鳥是不是也是這樣呢?我躡手躡腳地躲在一棵大樹后,趁它唱歌時,仔仔細細地看了一下,發現小鳥嘴里果然沒牙。可問題又來了,小鳥吃東西不會噎在喉嚨里嗎?我正在思考的時候,一只小鳥飛下來叼了一塊石子,一會兒吞進肚里,難道石子也能當飯吃?我左思右想想不出來,只好向無聲的老師——書籍請教了。
找呀找,啊!
終于有答案了。原來小鳥吃了食物以后,再找些石子吃下去,是為了把食物弄的更碎,就象我們人類吃東西用牙齒一樣。
啊!
我又懂得了一個知識,我為我在知識的海洋里又汲取了一滴水珠而歡呼!
我發現作文500字篇二
雨季的小路上,落葉上,家門前都會有一只只傻乎乎的蝸牛爬來爬去。只見它們慢悠悠地爬著,一有點風吹草動就烏龜似的把觸角連頭一起縮進殼里,那樣子真可笑。
笑歸笑,我腦里不由得浮起一個問號:書上說蝸牛是有眼睛的,它不只是靠觸角識別方向。但蝸牛的眼睛在哪?我怎么看不見它呢?
于是我捉了幾只蝸牛,放進玻璃缸里,扔下幾片白菜葉,想看看清楚蝸牛的眼睛到底在哪兒。
第一個探索目標是蝸牛的上身,我想蝸牛的眼睛應該和其他動物一樣在嘴巴周圍吧,我躲在柜子邊偷偷觀察玻璃缸中&ldqu熟睡&rdqu的蝸牛。不久,一只大一些的蝸牛從&ldqu門口&rdqu探出了頭,頭上的兩只觸角也伸了出來。只見它慢吞吞地爬到菜葉上,又慢吞吞地找嫩葉,才慢吞吞吃起來。見它吃得正津津有味,我才悄悄地直起身,用放大鏡對著它看,朝嘴巴那兒看。也許是它的嘴巴太小了,幾乎看不出在咀嚼。但放大鏡中的蝸牛嘴巴周圍,除了細小的條紋外,沒什么像眼睛的。
第一個探索目標失敗!
我的第二個探索目標是蝸牛的觸角,因為它吃葉子的時候。都要先用觸角碰一碰。
又有一只蝸牛&ldqu醒&rdqu了,我正好驗證一下是不是每只蝸牛吃食時都用觸角碰一碰。
果然不出我所料,那只蝸牛爬到菜葉上后,便伸長了觸角碰了碰。我便用放大鏡對著它的觸角看。只見觸角的頂端有兩顆圓圓的眼睛‐‐跟其他動物一樣,眼白中間有一點黑圓點。
我又反復對其他蝸牛作了觀察,結果都一樣。
第二個目標探索成功!
真高興,我發現了蝸牛的眼睛,在觸角的頂端。
我發現作文500字篇三
一直,我都是爸爸媽媽的驕傲。他們說,是我,帶給了他們光和熱;是我,給他們帶來了幸福。在父母的心里,我就是他們的太陽。
下午,書法課結束,我背著沉重的書包,帶著一肚子的怨氣回到家,一進門,便問正在準備晚飯的媽媽:“為什么爸爸沒有去接我?我的肩膀都酸死了!”。本想得到媽媽的一點安慰,可媽媽那雙久久凝視我的眼睛,卻使我增加了更多的失望與不滿。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一個人呆呆的看著電視,媽媽在那熱著飯菜,很久了,爸爸還沒有回來。不知不覺中,我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我隱隱約約地聽到有人在說話,那略顯沙啞的聲音是那么的刺耳又熟悉。
“孩子睡了吧?”
“恐怕睡了,今天她還抱怨你沒去接她,唉……”
“算了,不怪孩子,只怪工作太忙。市里要檢查,從早忙到晚。孩子學習壓力大,要讓她開心點!”
“嗯,知道了……”
嘆息聲趕走了我的倦意,我發現淚已模糊了我的雙眼。朦朧之中看見爸爸那憔悴的面孔,和那雙布滿血絲的雙眼,耳旁也時時縈繞著那陌生又熟悉不過的聲音。
緊緊拽著被淚水打濕的被角,我再也無法控制自己,我終于明白,爸爸媽媽所說的那一切都是家給予我的溫暖,這種溫暖在家的每一個角落,在父母那充滿愛的心中!
如果我真是一個小太陽,那么,父母和家就是另一個“地球”。它夜以繼日,時刻不停息,圍著我轉呀轉呀,給我以心靈的慰籍。它轉出了我的幸福,轉出了我全家的希望……我也將永遠愛護它——我的另一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