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那么演講稿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演講稿模板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講的扶貧演講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就我縣產業扶貧工作作匯報。
一、突出三個結合,因地制宜抓規劃。精準的產業規劃,是實現產業精準扶貧的前提和基礎。我們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因地制宜編制完成特色效益農業、產業精準扶貧以及辣椒、黃連、莼菜等規劃,做到產業規劃與每戶貧困群眾脫貧增收辦法結合,確保規劃覆蓋每個貧困村和戶,實現每個貧困村都有1—2個穩定增收產業,每個貧困戶都有1項以上增收項目。規劃中突出三個結合:一是產業選擇與本地實際結合,立足我縣綠色生態資源豐富的實際,綜合考慮種養習慣、產業特性等因素,在全縣規劃以辣椒為主的調味品、以黃連為主的中藥材、以兔業為主的草食牲畜、以莼菜為主的高山果蔬等特色產業,形成規模化特色產業扶貧集群。二是產業布局與貧困群眾意愿結合,按照政府出“菜單”、貧困群眾“點菜”方式,引導全縣產業區域差異化發展,推動形成“一圈三帶”產業布局,即城周休閑觀光農業圈、高山原生態特色農業林業帶、中山山地集約特色農業帶、沿江庫區生態農業帶。三是產業方向與“三產”融合發展結合,按照全鏈式開發思路,堅持“產加銷”“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推進農業與加工業、康養旅游、教育文化等產業互融,讓貧困群眾不僅享受種養環節收益而且分享其他領域帶來的增值效益。
二、立足綠色本底,圍繞生態抓特色。石柱森林覆蓋率56.4%,林木覆蓋率71.3%,縣城空氣質量年優良天數350天左右,空氣負氧離子濃度75000個/cm3,是天然氧吧和康養休閑生態旅游勝地;特別是種植的莼菜,更是獨一無二的生態質量“風向標”。我們立足綠色本底,堅持特色發展,在保護中有序開發生態資源,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扶貧優勢和發展優勢。一是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種植辣椒30萬畝、中藥材30萬畝(黃連5萬畝)、莼菜1.3萬畝,存欄肉兔237萬只、長毛兔200萬只,建成中國黃連之鄉、中國辣椒之鄉、全國長毛兔第一大縣和全國最大的莼菜基地縣。二是大力發展康養休閑生態旅游業,將旅游同森林康養、健康療養、養生養老結合,發展以動養、療養、靜養、住養、食養、觀養為主的四季全域康養旅游,建成重慶最美森林—大風堡,重慶最美草地—千野草場,巴渝新十二景—黃水林海、西沱古鎮天街等康養景區和400多家鄉村旅游接待點,年接待游客600萬人次,創旅游綜合收入30億元以上,20xx多戶貧困群眾通過康養旅游實現增收。
三、利用政策杠桿,引導經營主體與貧困戶聯姻。長期以來,石柱產業發展局限于傳統模式,農戶分散經營,缺資金、缺技術、缺銷售渠道、缺組織性,產業“小散弱”。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出臺產業扶貧政策50條,充分發揮政策杠桿作用,以適度規模土地流轉為基礎,大力引進培育以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為重點的經營主體,采取“經營主體+生產基地+貧困戶”模式,推動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戶融入生產加工鏈條各環節,從產業發展中獲取更多收益。在合作中,政府負責引導、政策幫扶和監管,經營主體負責提供種苗技術、回購產品、統一銷售,貧困戶負責訂單生產。截至9月底,全縣規模流轉土地27.05萬畝,發展合作社682個,注冊家庭農場980家,培育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95家,其中有592家經營主體與1.2萬戶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發展特色產業5萬余畝,養殖畜禽近17萬只(頭)。
四、聚集各方力量,眾志成城抓整合。產業扶貧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資源,進行集中攻堅。一是整合資金項目。按照“渠道不變、各計其功”原則,對財政涉農、扶貧資金實行統籌安排、綜合調度、集中投放。20xx年以來,全縣扶貧攻堅整合投入資金11.67億元,其中產業扶貧3.73億元、占32%,撬動社會投入16.7億元。二是聚合行政資源。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軍令狀”,實行30名縣領導和99個縣級單位分片包干扶貧;優選791名熟悉農村工作的干部,脫鉤到貧困村駐村扶貧;落實2714名涉農、扶貧干部到基層指導扶貧。三是匯集社會力量。農業、扶貧部門通過策劃包裝項目,累計爭取社會對口幫扶資金7167萬元;建立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機制,有171家經濟組織與85個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活動。
五、大膽探索創新,優化機制抓保障。產業精準扶貧,重在探索創新。針對經營主體對貧困戶帶動作用弱、貧困戶增收渠道窄等問題,我們篩選確立了訂單收購、代種代養、土地流轉等14種產業扶貧模式。針對市場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利益聯結不緊密,難以保障貧困群眾特別是失能弱能貧困戶穩定脫貧不返貧問題,我們探索實行了四種資產收益扶貧模式。一是股權收益扶貧,建立股權化資金8000萬元,采取經營主體50%、村集體10%、貧困戶40%的股權分配方案,每年按持股額的8%和資金效益的40%分別實行固定分紅和效益分紅。二是基金收益扶貧,建立1億元資產收益扶貧專項基金,經營主體按照帶動重點貧困戶情況有償借用基金,并按照約定對重點貧困戶支付固定收益和效益收益。三是信貸收益扶貧,政府設立信貸風險補償基金,銀行放大10倍向經營主體發放財政貼息貸款,經營主體按照約定對貧困戶固定分紅和效益分紅。四是旅游收益扶貧,每年安排1000萬元鄉村旅游發展資金,支持鄉村旅游經營主體采取定向用工、固定分紅等形式帶動貧困戶增收。四種模式計劃投入資金3.3億元,對全縣15758戶貧困戶實現全覆蓋。目前已投入2483萬元,先期解決失能弱能重點貧困戶1039戶,預計戶均分紅20xx元以上。
學生講的扶貧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六一”兒童節,是個值得歡慶的日子,是我們兒童自己的節日。人們常常說,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在園丁的辛勤照料下茁壯成長。今天,就是我們集體盛開的一天,我們綻開笑顏,就是那冉冉升起的太陽!
瞧!那四季常青的蒼松向我們點頭示意!看!那蒼翠欲滴的綠藤向我們祝賀致敬!鮮花揚起笑臉,青草散發清香,烏云婆婆躲在一旁觀看,小雨點兒也不來肆意搗亂,臭氧層叔叔為我們防備紫外線的侵蝕,大氣層伯伯為我們抵擋太陽的射擊,鳥兒為我們伴奏,昆蟲為我們伴舞。一都是那樣美好! 伙伴們,學校為我們精心準備了許多各式各樣、既好玩又能增長知識的游戲,讓我們一起唱,一起跳,一起跑,一起玩,一起為我們的節日而歡呼!一起為祖國的富強而喝彩!為今天的新生活而歌頌!
最后,祝愿同學們在自己的節日里玩得開心,玩得盡興。更不要忘記在后臺辛勤策劃的叔叔阿姨們,他們付出休息的時間,為我們準備。希望同學們能珍惜這次寶貴機會,并注意安全,以免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預祝這次活動,圓滿成功!
學生講的扶貧演講稿篇三
早上好!
再過一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這是充滿幻想的一天。這是全世界的孩子們歡慶的日子。在這一天,陽光格外明媚,天空格外蔚藍,花兒格外芬芳,笑聲格外甜美,歡樂將充滿整個校園。
又一個期待已久的“六一”節日即將到來。它就像一個小女孩,穿著五顏六色的夏衣,手里捧著鮮花,沐浴在六月的風里,踩著六月的雨,輕輕地,向我們走來。我不禁陷入了一種奇妙的幻覺,我想到了一幅學生節日的照片。
在“6月1日”這一天,每個人都會聚在一起,一起表演,一起欣賞表演,一起玩有趣的游戲,談笑風生,即使過去被風吹走的沙子,也會聚集在一起歡笑。從那時起,每個人都會相處得很好。
今天的同學們是多么快樂啊!在父母的懷抱中長大,享受著親人的關愛。
在老師慈祥的眼神中成長,感受著老師親切的教誨。在愛的海洋里,同學不應該辜負祖國對祖國的培養。我們要不愧為偉大的時代,努力學習,天天向上,筑起祖國的棟梁。
此時此刻,讓我代表學校的全體少先隊員,感謝在這個節日里依然努力工作的老師們,感謝你們為我們組織了這個慶典,感謝你們的教育。
難以忘記課堂上生動細致的講解。在夜晚的燈光下,難以忘記您夜晚在燈下批改作業的背影;難忘您拖著病體給我們上課的情景,這真是令人難忘。
當我們取得好成績的時候,你總是告訴我們不要驕傲,繼續努力;當我們犯錯時,你總是教育我們。
今天是我們快樂的日子,但我們深知這也是你們最辛苦的時候。老師,您辛苦了!我們知道要用千言萬語來表達我們對你的感激之情是很困難的。
所有的感激都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我們不會辜負你們的希望,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和高尚的品德回報你們。讓老師辛勤播下的種子在我們的身上開花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學生講的扶貧演講稿篇四
大家上午好!我是三年級七班趙宇靈的媽媽,在這個快樂的日子里,有機會作為家長代表在此發言,我倍感榮幸。
今天,是屬于孩子們的節日。首先,請允許我以一個普通母親的身份,向全校的孩子表示節日的祝賀,祝你們節日快樂、健康幸福!祝全天下的孩子節日快樂,健康幸福!參天大樹,離不開園丁的精心培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每一個點滴的進步,都離不開學校領導和老師的呵護和關愛。在今天——這個孩子們享受快樂的節日里,請允許我誠摯地向學校領導和老師,向所有關心呵護孩子成長的人說一聲:謝謝!謝謝!盡力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體魄、豐厚的學養,是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心愿。陪伴、守護孩子的成長,關注、分享孩子成長道路上的苦與樂,是身為家長的責任,更是身為家長的幸福。
作為家長,我們特別重視配合老師,配合學校搞好對孩子的培養與教育。學習方面,我們視自己為老師的助手,緊跟老師的腳步,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讓孩子保質保量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作業,陪伴孩子完成課后的延伸。我們與孩子一起閱讀,建設共同的精神家園。
做孩子最好的朋友,贏得孩子的信任。孩子每天下午放學后,我們都會抽出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與孩子交流,傾聽孩子在學校的見聞,與孩子一起討論,引導孩子學會思考,正確面對。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我們利用周末讓孩子學習各種才藝,如古箏、書法、舞蹈、網球等,鼓勵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尋找快樂。
我們鼓勵孩子關注社會、融入社會、回報社會。每天放學后,我們都會抽出時間陪孩子一起閱讀當天的報紙,分享熱點問題的感受。三年級七班有一個和諧的家長群體,我和七班的其他家長幾次利用假日組織孩子到銅梁看望貧困兒童,組織孩子們去歇馬敬老院看望老人,孩子們用自己的的零花錢為老人們買了必備的生活用品,還自己編排節目,為她們帶去歌聲和笑聲.三年來,我們與孩子們堅持開展著這樣的公益活動,雖然我們所做的還微不足道,但是,培育孩子的社會責任感,是我們身為家長的責任。
今天,學校給了我這份殊榮在此發言,我很忐忑,因為我做得還很不夠。但是,我相信,學校領導的關心、老師的信任,是激勵我們家長不斷努力的動力!最后,請允許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全體家長祝學校領導和老師,祝今天給孩子們帶來關愛的所有領導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謝謝!
學生講的扶貧演講稿篇五
謝謝主持人,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15年暑假,跟隨學校實踐隊,來到溫州文成縣玉壺鎮,開展支醫支教活動。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真正觸動我的,并不是百丈漈的三千尺飛瀑美景,也不是義診時爭先恐后的淳樸老鄉。而是一個小女孩。
文成不僅是我省的僑鄉,同時也是我省留守兒童問題嚴重的地方。
這個女孩就是留守兒童中的一份子。這個女孩今年9歲,身軀卻和6、7歲的孩子無異。在我們的支教課程中總是躲在最后一排,顯得十分害羞。隨著課程的深入,我們同這個孩子有了更多的接觸,在課程中發現,女孩的視力有問題,我們在之后的義診活動中進行了檢查。
女孩一只眼睛的視力喪失,只有微弱光感。我們詢問她原因,她卻支支吾吾不回答。
這讓我們想進一步了解她。
女孩出生時是棄嬰。孩子的叔叔從龍灣把女孩撿回,女孩的養父是殘疾人,家庭條件困難,無法結婚。因為不符合收養的條件,女孩一直沒辦法上戶口。今年已然9歲,只能在鎮小學的一年級旁聽。
養父在溫州跟著兄弟工作,靠低保生活。女孩同奶奶和堂兄弟生活在一起,女孩前幾年曾患過結膜炎。奶奶沒有文化,沒有帶女孩在鎮衛生院診治,而只是在私人診所草草了事。使得結膜炎這種常見的眼部疾病,導致一眼近乎失明。
故事沒有結束。我我們決定送小女孩回家,晚上六點半,女孩家的木門依然緊鎖。女孩的奶奶依然不知所蹤,于是我們給女孩在商店買了幾塊小蛋糕先吃一點,女孩畏畏縮縮接過來,只吃了一塊,把另一塊裝進書包,我問她:你為什么不吃。她說:留著剩下的明天吃,后天吃。
晚上7點一刻,孩子的奶奶才帶著兩個堂兄弟姍姍來遲,生火做飯。鄰居說:這是常態。
因為女孩沒有戶口,鎮有關部門礙于鄉里鄉情,種種,幫女孩到市里治療眼睛的行程只能作罷。
今天我們講這個故事,并不是要批判有關部門的不做為。也不是控訴重男輕女思想在中國的根深蒂固。像女孩這樣的不同尋常留守兒童在文成有很多,在中國有很多,中國有六千一百萬留守兒童。他們很多自從記事起就沒有見過父母,他們像這個女孩一樣,受不到應有的教育,得不到足夠的醫療、物質支持。得不到同齡的孩子,應得的愛。甚至有留守兒童選擇*。
他們曾經在夜晚里獨自哭泣,一個人發呆。一個人想著,生活真沒有意思。我站在這里,真正想說的是:我們這些有能力,請盡力幫助這些困難的留守孩子,也許是巨額的捐款,也許是奔走呼號,也許只是讓更多的人關注他們,也許僅僅是一塊面包,一句鼓勵,都對這些孩子的幫助。
對那些想要孩子的*,我想說:請一定要和你的孩子生活在一起。
對那些已經有孩子的家庭,我想說:請盡量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給他們應有的關愛。
對那些獨自長大的孩子們,我想說:請不要放棄對愛和美好的努力。
孩子是祖國的明天,沒有孩子美麗的未來,中國夢只是空想。
謝謝。
學生講的扶貧演講稿篇六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獻愛心、共成長、關愛留守兒童》。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關愛兒童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是學校、家庭、社會必需關心的大事!
現在,我們生活在鄉鎮和邊遠山區的許多父母,為了給家庭更富足的生活,遠走他鄉,遠離親人,一年四季奔波在各個城市中,他們留在鄉村的孩子,有的靠年邁體弱的爺爺奶奶照料生活起居,有的托付給遠親近鄰,我們的這些小伙伴們,每天享受不到爸爸媽媽親熱的撫摸,聽不到爸爸媽媽關切的叮嚀,見不到爸爸媽媽慈祥的笑容。他們受了委屈沒有地方撒嬌,有了好消息沒有人和自己分享,在長期的情感孤獨中,他們的性格從活蹦亂跳變得沉默寡言,從熱愛學習變得貪玩厭學,從積極上進變得消沉任性……在生活、學習上遇到了不小的困難,心靈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建設人人共享的和諧社會,是我們每一個少年兒童,渴望擁有的一種生活幸福、學習快樂的成長環境,在家中的那些留守伙伴們,更渴望來自我們大家的幫助!
有太陽,世界才會有溫暖;有春風,大地才會有生機。團結就是力量,讓我們團結起來,每一個人都獻出一份自己的愛心,關心和愛護留守伙伴們,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與我們手牽手,交朋友,一幫一,獻愛心,結對子,共成長,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奏響我們這個時代最和諧的樂章!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