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什么樣的總結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總結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三化學入門實驗 初三化學實驗題總結篇一
三步驟:①根據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的差異;②確定除雜質方法;③選擇適宜試劑。 五種初中化學常用除雜方法:初中化學常用除雜方法有:
1、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生成沉淀,然后通過過濾而除去。 例題1: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淀法除去雜質(括號內的物質是雜質)的是( )
a.kno3〔bacl2〕 b.nacl〔kno3〕 c.nano3 [nacl] d.ca(no3)2 [mg( no3)2] 答案:c nacl+ ag no3= agcl↓+ nano3
d mg(no3)2+ca(oh)2= ca(no3)2+ mg(oh)2↓
小結:一般說來,如果雜質中有一種離子與原來的物質中的離子相同,那所選試劑只需有一種離子與原來物質中的離子相同,另一種離子與雜質離子生成沉淀。
2、氣化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變成氣體而除去。
如:硝酸鈉固體中含有少量碳酸鈉雜質,可將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適量稀硝酸溶液,硝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硝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濾液,或得硝酸鈉固體。
例題2:下列混合物中的雜質(括號內的物質是雜質)適宜用氣化法除去的是:
3〔ba(no3)2〕 [mg(oh)2] 3〔k2co3〕 2so4〔mgso4〕 答案:c:k2co3
小結:雜質一般為碳酸鹽或碳酸氫鹽 ,試劑一般是酸。
3、置換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量試劑通過發生置換反應而除去。
如:硫酸鋅固體中含有少量硫酸銅雜質,可將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適量鋅粉,再過濾除去被置換出來的銅,蒸發濾液獲得硫酸鋅固體;cu中混有少量cuo除了用酸除去外,可以用氫氣在加熱的條件下置換出氧化銅中的銅。 練習:1 加入下列哪些物質可以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雜質硫酸銅( ) a.zn b.fe c.cu d.mg 答案b
2 將混有少量鐵粉和鋅粉的硫酸銅晶體溶于適量水,充分靜止過濾,結果是
a.濾出了混雜在其中的鐵粉 b.濾出了混雜在其中的鋅粉 c.濾出了一些銅粉 d.什么也沒濾出 答案:c.
小結:根據雜質的類別,一般考慮金屬與酸反應,金屬與鹽溶液反應,氫氣還原金屬氧化物,碳還原金屬氧化物來選擇試劑。
4、吸收法:兩種以上混合氣體中的雜質被某種溶劑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純的氣體不能被吸收時,可用此方法。 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時,可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氫氧化鈉的溶液。 練習:下列氣體中的雜質(括號內的物質是雜質)用吸收法除去,所選試劑正確的是 a o2(h2o) 用濃h2so4 除水 b co2(hcl)用naoh溶液除hcl c nh3(h2o) 用濃h2so4 除水 d co2 (hcl )用na2co3溶液除hcl 答案:a d
小結:氣體的吸收劑可考慮:濃硫酸吸收水蒸氣、氨氣;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水吸收氨氣、氯化氫氣體等。
5、 其它法: 將混合物中的雜質用化學方法轉化成其它物質。
如:氧化鈣中含有碳酸鈣,可采用高溫燃燒的方法,使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擴散到空氣中,除去雜質。
初三化學入門實驗 初三化學實驗題總結篇二
(一)基本知識:
1、分子是 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微粒的名稱
是 氫分子 ,符號是 h2 。
2、原子是 化學變化中的 最小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元素是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 的總稱。
4、離子是 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寫出常見離子符號:
氫 離 子 h+ ,鈉 離 子 na+ ,氯 離 子 cl- , 鎂離子 mg2+ 鋁離子 al3+ 氧離子 o2-
硫酸根離子 so42- ,碳酸根離子 co32- ,氫氧根離子 oh- , 氨根離子 nh4+ , 硝酸根離子 no3-
(二)知識應用
1、判斷下列說法正誤:
① 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ⅹ) ② 分子總是在運動 (√) ③ 分子間存在空隙 (√) ④ 水分子(h2o)中存在氫分子(h2)(ⅹ)
2、目前中小學生喜歡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一些揮發性的有害物質,長期使用易引起慢性中毒而頭暈、頭痛。二氯甲烷是其中的一種,下列關于二氯甲烷ch2cl2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d) a、二氯甲烷是由碳,氧氣、氯氣組成。
b、二氯甲烷是由碳、氧、氯三種元素組成的。
c、二氯甲烷分子是由碳原子、氫分子、氯分子組成的。
d、一個二氯甲烷分子是一個碳原子、二個氫原子、二個氯原子組成。
3、h2、h2o、h2so4三種物質含有相同的 氫元素 ,它們相同數目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數目的 氫原子 。
4、國際互聯網上報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億人患有缺鐵必貧血。”,這里的鐵是指(b):
a、鐵單質b、鐵元素c、鐵原子d、四氧化三鐵
5、下列各組物質中,含有相同原子團的一組是(d):
a、 nacl 和kclo3 b、kmno4和k2mno4 c、nano3和na2co3 d、koh和ba(oh)2
(一)基本知識:
1 原 子 是由帶正電的 原子核 和帶 負 電的 (核外)電子 構成的; 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 質子 和不帶電的 中子 構成的;
在原子中,整個原子不帶電的原因是 質子數 = 電子數 = 核電荷數
2 此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表示 原子核 ,弧線表示 電子層
核電荷數為 8 ,核外電子數為 8
電子層數為 2 ,最外層電子數為 6 。
決定元素種類的是原子結構中的 質子數 此 元 素 名 稱 是 氧元素
此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 得 電子, 決定元素化學性質是 最外層電子數
3 背誦、默寫化合價口訣:
一價 鉀鈉銀氫 ,二價 鋅鋇鈣鎂 ,
亞鐵 +2價 ,鋁鐵 +3價 ,銅汞 +2價 ,硝酸根、氫氧根 -1價 , 硫酸根、碳酸根 -2價 ,銨根(nh4)則為 +1 價 。
(二)知識應用 1、 是 同 種元素 兩 種微粒,微粒符號分別為 na , na+
2、根據所給微粒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a b c d e f
① f中,若x為17,且為原子,則y= 7 ; 若f為陰離子,則y= 8 。
② a→e為 3 種元素,其中達到穩定結構的有 bcd ,
屬于 陽離子的是 d 。
3、標出下列物質中劃線元素的化合價
0 +5 -3 +5 +2 +3 +6 +4
n2 n2o5 nh3 hno3 fe(oh)2 fecl3 k2mno4 k2co3
4、分析hcl、x、hclo、kclo3、kclo4的排列順序,可知x代表的是(c)
a、nacl b、ca(clo)2 c、cl2 d、cl2o3
5、根據化合價寫化學式:
氧化鋇 bao 氧化鈉 na2o 氯 化 鐵 fecl3 氯化亞鐵 fecl2 氧化鐵 fe2o3 氧化亞鐵 feo 四氧化三鐵 fe3o4 氯 化 鈉 nacl
氫氧化鈣 ca(oh)2 氫氧化鋁 al(oh)3 碳酸鈣 caco3 碳酸鈉 na2co3 硝酸銀 agno3 硫酸銅 cuso4 氯 化 銨 nh4 cl 硫酸 h2so4 +6價硫元素氧化物 so3
6、鈾235是制造原子彈的一種原料,這樣的鈾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35, 核電荷數為92,其核內中子數為 143 ,核外電子數為 92 。
(一)基礎知識
混合物: 如 空氣
(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
物質 單質 金 屬 單 質: cu
(只含有 一種元素)
非金屬單質 : 氧氣
純凈物 稀有氣體 : 氖
(只有一種物質)
化合物 氧 化 物 : 二氧化碳
(含有兩種或
兩種以上元素) 其 他 : 高錳酸鉀
(二)知識應用
1、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①純凈物都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 ②單質一定只由一種元素組成(√)
③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④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
2、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2345679 10 11);
屬于化合物的是(256710);屬于氧化物的是(2 5)
⑴石灰水 ⑵cao ⑶cl2 ⑷石墨 ⑸干冰 ⑹ nacl ⑺ca(oh)2 ⑻煤 ⑼汞 ⑽cu2(oh)2co3 [11]氧氣 3、下列各組物質類別中,后者屬于前者的是( c d )
a單質、化合物 b混合物、化合物 c純凈物、化合物 d化合物、氧化物 4、下列四組物質中均有一種物質的類別與其它四種不同,這四種物質依次是 a so3 , b cu , c o2 ,d 冰水 a cao、na2o、so3、fe2o3、cuo b、h2、cu、s、c、n2
c、no、co、so2、o2、so3 d、食鹽水、冰水、石灰水、稀鹽酸
5、在高空中有一層臭氧層,它吸收了太陽光中的絕大部分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線的傷害。臭氧的化學式為o3,它是一種( d ) a、混合物 b、純凈物 c、氧化物 d、單質
6、化學上把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互稱為同素異形體,例如白磷和紅磷,下列各組物質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 a )
a、co和co2 b、冰和干冰 c、金剛石和石墨 d、液氧和氧氣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宏觀)是否生成新物質
(微觀)分子是否發生了改變
2、判斷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1)凡是物質的燃燒都是 化學 變化,如:煤、酒精、鎂帶等的燃燒。
(2)凡是物質外形或狀態的改變是 物理 變化,如:木棍折斷、礦石粉碎、水結冰、金
屬鐵塊融化成鐵水、蠟燭融化等
(3)物質的溶解、揮發過程屬于 物理 變化,如:食鹽溶于水、汽油揮發等
(4)其它:火藥爆炸(化學 )工業制氧氣(化學 )干冰變成二氧化碳氣體(物理 )
實驗室制氧氣( 化學 )工業制co2( 化學 )co2使石灰水變渾濁(化學 )
初三化學入門實驗 初三化學實驗題總結篇三
1.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這是因為
a.酸能使指示劑變色b.酸能跟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c.酸溶液能導電d.酸溶液中含有h+
2.大理石雕像很容易被酸雨腐蝕,下列材料代替大理石做雕像比較耐腐蝕的是
a.鐵b.鋁c.銅d.表面鍍鋅的金屬
3.下列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用稀鹽酸除去金屬表面的鐵銹
b.鹽酸使指示劑變色
c.用小木棍蘸少量濃硫酸,小木棍逐漸變為黑色
d.濃鹽酸在空氣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霧生成
4.今年5月,我市各縣區進行初中理化實驗技能考查,在化學實驗中小芳向一無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藍色,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該溶液顯中性b.該溶液的ph小于7
c.該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d.該溶液是一種酸溶液
5.胃酸能幫助消化,但過多的胃酸會危害健康。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物質是
(oh)
6.下列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a.2hcl+cuo=cucl2+h2ob.2naoh+co2=na2co3+h2o
c.2hcl+cu(oh)2=cucl2++h2o=ca(oh)2
7.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時,所得的二氧化碳氣體中會混有少量水蒸氣雜質,要除去其中的水蒸氣,可將混合氣體通入
a.濃硫酸b.石灰石c.濃鹽酸d.氫氧化鈉固體
8.袋裝餅干的包裝中,常裝有一包干燥劑,該干燥劑的主要成分是
a.石灰石b.生石灰c.熟石灰d.燒堿
9.把ph=2和ph=11的溶液混合,所得到的溶液的ph的范圍不可能為()
a.1b.3c.9d.10
10.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發明和研究綠色熒光蛋白的三位科學家。綠色熒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堿的性質)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質)。則綠色熒光蛋白具有的性質是
a.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反應
b.只能與氫氧化鈉反應,不能與鹽酸反應
c.只能與鹽酸反應,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
d.既不能與鹽酸反應,又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
11.下列質量增加的變化有一種與其他三種存在著本質的區別,這種變化是
a.長期放置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質量增加b.久置在潮濕空氣中的鐵釘質量增加
c.久置在空氣中的生石灰質量增加d.長期敞口放置的濃硫酸質量增加
1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牛奶6.3~6.6、醋2.4~3.4、泡菜3.2~3.6、雞蛋清7.6~8.0,其中顯堿性的是
a.牛奶b.醋c.雞蛋清d.泡菜
13.推理是一種重要的研究和學習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堿中都含有氫氧根,所以堿中一定含有氫元素
b.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因此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c.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因此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d.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空氣中有氧氣,所以鐵絲也能在空氣中燃燒
14.下列關于氫氧化鈣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微溶于水,能導電
b.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c.對皮膚、衣服等有腐蝕作用
d.將氫氧化鈣與粘土、沙子混合,用做建筑材料
15.氯化鈣溶液中含有少量鹽酸雜質,在沒有指示劑又不能增加其他雜質的情況下除去雜質,最好選用
a.石灰石b.燒堿c.碳酸鈉d.熟石灰
16.化學實驗過程中要規范操作,注意實驗安全.下列有關做法中錯誤的是()
a.灑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燒起來,立即用濕抹布或沙子撲滅<
b.稀酸濺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3%~5%的小蘇打溶液
c.點燃氫氣前,一定要先檢驗氫氣的純度
d.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水注入濃硫酸中,并不斷用玻璃棒攪拌
17.某學生在研究工業廢水的利用中,把一瓶含氫氧化鈉的廢水的ph調至小于7,所采取的下列方法中,一定正確的是()
a.往廢水中滴加石蕊試液,再加入適量的蒸餾水稀釋至無色
b.往廢水中滴加石蕊試液和鹽酸,至溶液顯紫色
c.往廢水中滴加石蕊試和鹽酸,至溶液顯紅色
d.往廢水中滴加石蕊試液和鹽酸,至溶液顯藍色
18.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鋇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過量,下列圖像與該反應事實相符合的是()
19.某學校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取剛降到地面的雨水的水樣,用ph計(測ph的儀器)每隔10分鐘測一次ph,其數據如下表所示,其中雨水酸性最強的時刻是:
測定時間9:009:109:209:30
ph4.954.944.864.85
a.9:00b.9:10c.9:20d.9:30
20.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試液的蒸餾水,向左、右兩管中分別同時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氫氧化鈉稀溶液和稀鹽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開始時左邊溶液呈藍色,右邊溶液呈紅色
b.開始時左邊溶液呈無色,右邊溶液呈紅色
c.充分反應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紅色
d.充分反應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無色
21.(4分)在①濃硫酸、②氫氧化鈉、③稀鹽酸、④氫氧化鈣這四種物質中選擇適當物質的序號填空:
(1)常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氣體的干燥劑是——————
(2)實驗室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酸是.
(3)實驗室用于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堿是.
(4)俗名為燒堿的物質是.
22.(8分)按要求寫出下列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用含al(oh)3的藥物中和過多的胃酸
——————————————————————;
(2)苛性鈉露置于空氣中逐漸變成白色粉末
——————————————————————;
(3)用鹽酸除鐵銹
——————————————————————;
(4)用熟石灰處理硫酸廠污水中含有的硫酸
——————————————————————。
23.(4分)(1)硫化氫(h2s)是一種易溶于水的氣體,測定它水溶液的酸堿度,可選用。
(2)硫化氫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硫、二氧化硫和水。在這個反應中,所有含硫物質硫元素的化合價共有種。硫化氫在空氣中點燃可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和水。這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4.(4分)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中和反應。在用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反應過程溶液的ph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1)要得到此變化曲線,所進行的操作是(填序號)。
①將稀鹽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
②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稀鹽酸中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5.(4分)分別將盛有濃鹽酸、濃硫酸,固體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鈉的試劑瓶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試劑質量減少的是,試劑質量增加且變質的是(填試劑名稱)
26.(16分):現有鹽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三瓶遺失標簽的溶液,為了鑒別這
些溶液,將它們編號為a、b、c,并按下圖步驟進行實驗,觀察到以下現象
步驟①步驟②
(1)寫出試劑的名稱①是、②是。
(2)寫出三種溶液的.化學式:a、b、c。
(3)寫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寫出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本實驗如果將步驟①與步驟②顛倒,能否達到實驗的目的?
27.(10分)下圖是兩種稀釋濃硫酸的操作:
回答下列問題:
(1)b圖中加水的儀器的名稱是。
(2)b圖中錐形瓶內產生的現象是。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3)上面兩圖中,稀釋濃硫酸操作正確的是(填序號)。
(4)a圖中玻璃棒的作用是。b圖中玻璃導管的作用是。
28.(10分)標準狀況下1120ml二氧化碳氣體(密度為1.977g/l)通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反應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求(計算結果精確到0.1%):
⑴反應前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
⑵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na2co3的質量分數。
一.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dddcbcabaadcabadccdc
二.
21.(1)①(2)②(3)③(4)④
22.(1)al(oh)3+3hcl=alcl3+3h2o
(2)2naoh+co2=na2co3+h2o
(3)fe2o3+6hcl=2fecl3+3h2o
(4)ca(oh)2+h2so4=caso4+2h2o
23.(1)ph試紙;(2)4;2h2s+3o22so2+2h2o;
24.(1)②(2)naoh+hcl=nacl+h2o
25.濃鹽酸;固體氫氧化鈉
26(1)酚酞,二氧化碳
(2)ca(oh)2;hcl;naoh
(3)ca(oh)2+co2=caco3↓+h2o
(4)ca(oh)2+2hcl=cacl2+2h2o
(5)可以達到目的
27(1)分液漏斗
(2)瓶內液體沸騰,濃硫酸溶解時產生大量的熱量
(3)a
(4)攪拌;散熱的作用
四.計算題
28.設反應前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x,反應后所得溶液中
溶質na2co3的質量分數y
co2+2naoh===na2co3+h2o
4480106
1.12l×1.977g/l10%x(1.12l×1.977g/l+x)y
4480=1.12l×1.977g/l10%x
x=40g44106=1.12l×1.977g/l(1.12l×1.977g/l+x)y
y=12.6%
答:⑴反應前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是40g;
⑵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na2co3的質量分數是12.6%。
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
氫氣檢純試管傾,
先通氫氣后點燈。
黑色變紅水珠出,
熄滅燈后再停氫。
解釋:
1、氫氣檢純試管傾:"氫氣檢純"的意思是說通入大試管的氫氣必須先檢查純度,否則有爆炸的危險;"試管傾"的意思是說為了防止生成的水蒸氣在試管口冷卻回流導致試管破裂必須使試管傾斜(使管口低于管底)。
2、先通氫氣后點燈:意思是說做該實驗時務必先通一會氫氣,待試管中的空氣被排出之后,再點燃酒精燈,否則氫氣和空氣混合在受熱的條件下將可能發生爆炸。
3、黑色變紅水珠出:意思是說待黑色粉末(氧化銅)全部變成光亮的紅色(銅粉),同時管口有大量的水珠出現時,說明反應已完全,至此停止實驗。
4、熄滅燈后再停氫:意思是說停止實驗時務必先熄滅酒精燈,過一會兒待試管冷卻后再停止通氫氣。否則,空氣將進入試管,這樣還原出來的銅又和空氣中的氧氣在受熱的條件下,發生氧化反應,重新生成氧化銅,于是導致實驗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