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感悟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竹蜻蜓的感悟篇一
1、學習使用棉簽表現蜻蜓的主要特征。
2、遷移自己的生活經驗,探索棉簽蘸不同的顏色表現蜻蜓的不同部位。
3、樂意大膽使用棉簽進行繪畫活動。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紅、黃、藍色的顏料每組3盤。
棉簽若干支
一、幼兒回憶蜻蜓的形狀特征。
教師念謎語:有只動物細又長,專門愛在水上飛。天氣好時看不見,要下雨時他低下。幼兒猜測。
教師:蜻蜓是什么樣子的呢?他的身體是什么樣子?他的翅膀呢?
通過回憶和討論,認識,了解蜻蜓的主要特征。
三、鼓勵幼兒探索使用棉簽表現蜻蜓的不同部位。
教師出示一只棉簽:這是什么?如果我們不用筆,只用棉簽你會畫蜻蜓嗎?
1、讓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用棉簽蘸顏料,先畫出蜻蜓細細長長的身體和尾巴,再用棉簽再細細長長的身體旁邊畫出兩個翅膀,最后添畫兩個圓圓的眼睛。
四幼、兒操作練習活動。
幼兒嘗試使用棉簽畫蜻蜓,教師再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的棉簽表現蜻蜓不同身體部位。教師鼓勵大家再畫紙上盡量多地表現蜻蜓。
五、展示幼兒作品,大家相互欣賞,教師與幼兒共同學一學小蜻蜓飛飛。在輕松的音樂聲中飛出教室。
小班的美術活動不應以技能為主,應該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讓幼兒在原有的經驗上一點點的進行提升,他們還不懂得什么是點、線,對于幼兒原來的經驗這樣的跨度太大,幼兒消化不了,或許將本堂課定位在色彩上會更好,讓幼兒去感受色彩帶來的美和自己所畫的不同的圖案所帶來的美,讓幼兒覺得其實我這樣畫也是美的,讓幼兒感到自己成功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竹蜻蜓的感悟篇二
因為夏天快要到來了,為了讓小朋友們了解夏天的小昆蟲,知道小蜻蜓的習性和特征,特此設計了次教學活動。
1、認知目標:讓小朋友了解蜻蜓的身體結構特征。
2、情感目標:讓小朋友在繪圖的過程中感受到蜻蜓的對稱美。
3、技能目標:讓小朋友繪畫蜻蜓,并能畫出各種動態的小蜻蜓,并添加相關景物,豐富畫面內容。
讓小朋友仔細觀察蜻蜓的特征。發現蜻蜓的主要特征。
讓小朋友抓住蜻蜓的特征,畫出小蜻蜓和不同形態的小蜻蜓。
知識經驗準備:認識小蜻蜓,了解它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教具準備:小蜻蜓的范畫一幅,示范用紙,水彩筆。
一、猜謎語,導入課題:
提問:1。小朋友知道小蜻蜓長什么樣嗎?
2。他喜歡在什么地方飛來飛去,做什么?
小結:小蜻蜓的身體細長,有兩對透明的大翅膀。我們經常看到蜻蜓飛得很低用尾巴點水,這是她在產卵。它喜歡捕食蒼蠅,蚊子,飛蛾等。是大自然中有害昆蟲的天敵,我們要看護小蜻蜓,不能傷害它。
二、示范與討論
(1)教師出示示范畫小蜻蜓,講解作畫步驟。
1。在紙上的中間畫兩個大大的眼睛,眼睛是對稱的,老是有個蜻蜓的眼睛為什么那么大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舉手告訴老師……總結:哦,原來蜻蜓的眼睛是復眼,是由成千上百只眼睛組成的,能看到四面八方的東西,所以很大。是不是很神奇啊。
2。現在小蜻蜓的眼睛畫好了,接下來畫蜻蜓的翅膀,它的翅膀有兩對,薄薄的,透明的,翅膀的兩端有紅色的翅痣,在飛行時,能夠防止震動,保持平衡。
3。翅膀畫好了,下面畫它的身體腹部,是不是像個長長的u字啊。然后是畫它的尾巴,長長的。
(2)畫出小蜻蜓向不同方向飛的形態
1。小蜻蜓的樣子不變,只要改變它的方向就可以了,啟發幼兒畫出各種飛行方向和動態的小蜻蜓,要求把蜻蜓的眼睛畫的大大的,身體細細的。
2。在畫面上添加景物,大樹什么的都可以
3。鼓勵幼兒畫出景物,并大膽涂色,注意構圖合理
三、引導評價:
將幼兒作品貼在作業欄中,互相欣賞,說說那些蜻蜓畫的漂亮,那些畫的內容豐富。
本次活動屬于學前藝術領域,《幼兒園教育新綱要》指出:“(幼兒教育)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操作活動,使他們感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作為教師的我要成為引發者、支持者和引導者,使幼兒獲得樂學、會學。整個活動以游戲化、情節化的形式展開。活動中,我創設了良好的游戲情節,提供了豐富的、開放性的教、學具,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使孩子始終在積極的狀態中自主地學習。活動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對幼兒能力、習慣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竹蜻蜓的感悟篇三
1、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緒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憶,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能用親切、優美的聲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紅蜻蜓》,表達對童年生活的向往。
感受音樂情緒,能用親切、優美的聲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養良好聆聽習慣,感受童年帶來的美好回憶。
多媒體 音樂課本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大家想不想聽呢?
2、多年以前,在日本美麗的富士山下住著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當山上的桑樹結滿桑果的時候,她就會在傍晚的時候,挎著一個小竹籃上山去采桑果。這時候,天空中布滿了美麗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紅蜻蜓在晚霞中滿天飛舞,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吸引并深深的陶醉了。紅蜻蜓——這童年時代美好的記憶從此永遠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腦海中,不能忘懷。多年以后,小女孩長大了,當她回到故鄉,重新來到山上,不禁回憶起童年時代的朋友——紅蜻蜓,童年多么難忘啊!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小女孩那美麗的童年吧。(初聽歌曲)
二、學習歌曲
1、剛剛我們聽到的歌曲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歌曲《紅蜻蜓》。
2、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優美抒情的)歌曲是幾拍子的?(三拍子)
3、跟老師用手勢表現歌曲(師生共同打拍子)
4、帶著優美抒情的情緒邊聽邊用‘呣’來哼唱全曲好嗎?(學生隨音樂哼唱樂曲)
5、下面我們就來有感情的,帶著對童年的回憶之情朗讀一遍歌詞(師起頭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7、你感覺哪一句自己掌握的不太好?我們一起唱一唱。(重難點句教師教唱)
8、我們一起帶著對童年的回憶用優美抒情的聲音演唱歌曲。
9、唱得不錯,我們已經基本學會了這首歌曲,但是怎么把它唱的更好呢?請同學們注意一下,在樂譜上方的強弱力度標記,歌曲每一樂句以弱開頭,漸漸達到中強,再漸漸弱下去。
下面我們試著用力度標記來把歌曲唱地更好一些。”(教師引導學生用力度變化演唱)
竹蜻蜓的感悟篇四
那天靜躺在醫院的鐵床
昏睡得忘記入院的借口
只知道一人一床一吊瓶
就是病時的憂愁
人最脆弱的時候
最需要身邊的朋友
而當抬眼環顧左右
情義象空氣稀薄遠流
虛弱的神經產生虛幻
總看見有人晃在幕前
但影不是你也不是她
距離阻隔在虛實的兩頭
突然聽到了幻影的語言
拂動起沉悶的藍色大幕
輕快清脆親切如蜻蜓
悄悄棲息在吊瓶之首
黃色蜻蜓
白衣天使
我不知道為什么消瘦
但知道大病初愈的理由
竹蜻蜓的感悟篇五
20xx年9月24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在公園玩,看見一群哥哥在捉蜻蜓,其中一個哥哥看見我,好像知道了我的心思,送了一只蜻蜓給我,我心里了樂滋滋的,連忙跑回家。
回到了家,我把養小鳥的籠子拿了出來,把蜻蜓放了下去,然后仔細觀察,蜻蜓它有一個圓圓的頭,兩對大大的翅膀,還有一條尾巴,這時,我找來了放大鏡來觀察蜻蜓的身體,蜻蜓的眼睛是由無數只小眼睛組成的,怪不得那么銳利又明亮,蜻蜓的尾巴有八節,最后一節尾巴像“v"的形狀,用來產卵,它還有六只細細的腳,別看它細,可站得很穩。
20xx年9月24日 星期六 晴
晚上,我在我的小房間里關緊門窗,把蜻蜓輕輕地放出來,讓它透透氣,只看見蜻蜓飛近了一只蚊子,然后像只飛機飛快地飛向蚊子,咬到蚊子前腳一蹬,就吃到了它美味可口的蚊子,可蚊子連神都沒有回過來。真是一只可愛的'蜻蜓。
20xx年9月25日 星期日 小雨
今天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地看小蜻蜓,只看見它垂頭喪氣,我一打開房門,它馬上飛走了,我想了想才知道:“原來蜻蜓要的是自由。”我走到陽臺,發現外面的天空飄著細細的小雨,許多蜻蜓在飛來飛去,其中有我放飛的那只,它正在和它的同伴,快樂地跳著舞!
竹蜻蜓的感悟篇六
夏天讓萬紫千紅給花園遍布每一個角落樹林,就連廢棄的草地,小墻角的附近,也都是一片亮眼的綠色,五顏六色的花朵夾雜其中。清澈見底的'小河隱隱約約有幾條小魚在繞過河中的鵝卵石游動。淘氣的小魚們一會兒躍出水面,一會兒又游到河底,你追我逐在水中嬉戲。紅的,藍的,紫的……各色的野花開遍河岸邊,蝴蝶和蜜蜂在花飛舞穿梭。蜻蜓在河面上輕舞著,忽高忽低,最讓人著迷的是輕點水面的那種姿態,輕薄透明的翅膀稍停扇動,尾巴在河面上點幾下,攸地一下飛走了。在水面上,停停走走,自由自在地飛翔。
只要有水的地方,都會有它的身影,它是夏天使者,它送來的便是姹紫嫣紅。
當我們穿著短褲裙子,頭上戴一頂遮陽帽,嘴上咬著冰棍,在小河邊散散步。蹲下身把手伸向河水中,一陣清涼遍布全身,水波向水中擴散,驚擾了在河面上產卵的蜻蜓,它們立刻飛走了,尋找僻靜處繼續產卵。一群淘氣的孩子們嬉戲著追逐著它們的身影,手里舉著網奮力捕捉。蜻蜓驚恐地飛離這里,又飛向那里,透明輕薄的雙翼也在不停地扇動。孩子們氣喘吁吁坐在地上看著它們飛往何處,它們逃離了孩子們的追捕,在草尖上停下身影。孩子們見時機已到,便躡手躡腳地走近它們,生怕一不小心驚跑了蜻蜓。他們正掄起手中的網揮向蜻蜓時,它們卻悠然地飛走了。
孩子們哪里知道,別小看蜻蜓的一只眼睛,如果用顯微鏡近距離看,就會發現蜻蜓的一只眼睛里就有上千只小眼睛,它的視覺可謂是360度無死角監視,所以人是很難捉到它的。
雖然沒有捉到蜻蜓,但追逐蜻蜓的過程讓我們渡過了快樂的時光。
竹蜻蜓的感悟篇七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準生字,能用自己的話說出生字詞的意思。
3.細讀課文,了解蜻蜓的知識,懂得蜻蜓是益蟲;能用上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介紹蜻蜓,從而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用上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介紹蜻蜓,從而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2.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他是安徽人,曾留學美國,拜當時世界最著名的教育家杜威為師。回國后,他創辦了多所學校,我們南京的曉莊師范就是他創辦的。(視頻簡介)
4.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一定能更加了解陶行知是個怎樣的人。
二、細讀品味。
1.有一天午后,陶行知先生遇到了一群孩子。(朗讀第一節)
2.指名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慈愛,撫摸,更加體現了陶行知的親切,對孩子們的關愛。)
(個別朗讀)
(2)朗讀3-5自然段。
孩子們是怎么回答的?
(翠貞、一個小男孩、幾個七嘴八舌的孩子,角色扮演,朗讀。)
大家說說看,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為什么?
孑孓的意思什么?
(體現了陶行知先生對孩子的循循善誘,和藹可親。)
(4)自讀課文7—10自然段。
讓我們來當小博士,通過朗讀,找出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各有什么特點?
填表:
特點
作用
尾巴
一節一節,
又細又長。
保持平衡,
調整方向。
眼睛
很大,
結構很復雜。
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介紹小知識:
詞語精讀:小心地翻過去。(為什么?體現陶行知不想傷害益蟲,愛護小動物。)
視頻欣賞:晚霞中的紅蜻蜓
看過,聽過,學過,能用一句話說說你現在對蜻蜓的感受嗎?
(5)孩子們入神地聽著。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好不好?”說著,把蜻蜓還給翠貞。(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有這樣的覺悟,讓學生自覺自愿地放飛蜻蜓)翠貞看看小伙伴們,孩子們紛紛說:“放了它,放了它,讓它回家去。”(焦急的心情,希望蜻蜓早回家。)翠貞張開小手往上一送,蜻蜓張開翅膀向空中飛去。(望著飛翔天空的蜻蜓,你有話想跟它說嗎?)
4.練一練,如何讀好這些句子,讓先生的形象出現在我們眼前。
五、聽了陶先生和孩子們的對話,相信大家一定對蜻蜓有了更多了解。老師建議大家將課文中描寫蜻蜓的有關句子再讀一讀,努力記住有關詞句。你還可以用上課前搜集到的有關蜻蜓的資料,待會兒老師請你用自己的話來介紹介紹蜻蜓。
六、總結全文。
1.學完這篇課文,你都有什么收獲?
2.出示老師的收獲: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訴,而是啟發與誘導。每一個學生都有一顆向善的心,教師要善于喚起學生向善的心!
七、板書設計:
19放飛蜻蜓
陶行知
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
竹蜻蜓的感悟篇八
王 娜
學? 科
語 文
年級班
三年級一班
課? 題
蘇教版 第六冊 ?19.放飛蜻蜓
課? 時
第一課時
課
時
教
學
目
標
基
礎
性
目
標
1. 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2個生字。重點指導書寫“慈、復”兩個生字,理解“七嘴八舌”“孑孓”的詞語。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能正確地讀出句子的語氣。
3.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感受陶行知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
發展
性目
標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教
學
重
點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
難
點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感受陶行知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
方
法
朗讀法、談話法
手
段
多媒體課件
板書
19. 放飛蜻蜓
孩子們??????????? ?????陶行知
朋友
捉????????????????? ??放
愛護
達
標
檢
測
必
做
題
組詞:
慈(?? )? 握(?? )? 舌(?? )
復(?? )? 構(?? )? 搶(?? )
選
做
題
思考:
反
思
教? 學? 活? 動
教學任務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學生讀謎語,猜一猜
(謎底是蜻蜓)
學生和老師一起書空課題
齊讀課題
指名讀生詞
同桌輪讀
男女生讀
小老師領讀
質疑:“田埂”是什么意思?
“孑孓”是什么?
生自由讀書,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自己讀讀1-6自然段,看看從對話中知道了什么。
指名讀讀書上的句子
讀一讀感受“慈愛的問”是一種怎樣的語氣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讀對話
理解“七嘴八舌”
學生分角色讀讀這段對話,再現當時熱烈的場面。
師生合作分角色讀對話
學生讀讀課文7-10自然段,看看這部分主要講了什么。
學生說一說自己通過讀書了解到什么
生:蜻蜓用尾巴在河里點水?
生:尾巴是掌握飛行方向的
生:眼睛很復雜,能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學生交流資料
學生思考說說孩子們對蜻蜓有一種怎樣的情感
指名回答(如下):
他們更加了解蜻蜓!
會更加喜歡蜻蜓!
會更加愛上蜻蜓!
指名讀11自然段
讀中體會商量的口吻
讀中體會紛紛說是怎樣說
生:陶行知。
學生認真看陶行知的小資料
學生再讀課文,畫出描寫陶先生語言和動作的詞語,體會一下他是一個怎樣的教育家。
學生交流
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課題——放飛蜻蜓!
讀一讀生字,組個詞語
生書空
觀看演示
生描紅
1.???? 抄寫課后生字生詞
1. 出示謎語:
細細身體長又長,身后背著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飛來飛去捉蚊蠅。
2.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與蜻蜓有關的課文,題目是《放飛蜻蜓》。
板書課題
1. 課前同學們預習了課文,都預習好了嗎?老師檢查預習情況。
課件出示:
第一組(生詞)
陶行知?? 慈愛?? 七嘴八舌? 據說
蒼蠅???? 蚊子? ??掌握? 搶著說???
構成???? 復雜??? 成千上萬
第二組(難讀的詞)有信心讀好嗎?
撫摸?? 保持?? 入神??
翠貞?? 田埂?? 孑孓???
平衡?? 商量?? 口吻
“田埂”是田間稍微高起的小路
“孑孓”是蚊子的幼蟲
2. 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通句子,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老師巡視
老師小結:
陶行知看見翠貞和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就和孩子們交談最后孩子們放飛了蜻蜓。抓住開始、經過和結果就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希望大家掌握這種閱讀方法。
1.???? 師:(出示課文插圖)
一天午后,陶行知從村里走出來,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這時陶行知和孩子們有一段對話。
師:翠貞想了一下,回答道——引讀:吃蟲子
師:一個男孩說——引讀:吃露水
師: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說——引讀:吃草。吃樹葉。吃泥土。
師:對,就像同學們這樣人多嘴雜,議論紛紛就是七嘴八舌。
老師小結:
就是這場對話,孩子們明白了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所以他們最后會——放飛蜻蜓。
2.???? 對于蜻蜓這個人類的好朋友,你還有哪些了解?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畫出蜻蜓
師:大家在預習的時候還搜集了有關蜻蜓的小資料,讓我們一起來補補第10自然段的省略號吧。
老師結合蜻蜓圖片小結:
可愛的小蜻蜓不僅吃害蟲,他還有又細又長的尾巴,能保持平衡、調整方向;它的眼睛很大,叫做復眼,能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全世界的蜻蜓有5000多種,我們中國就有300多種,蜻蜓是昆蟲世界中最出色的飛行家。人類在制造飛機的時候都要向蜻蜓學習呢!
是啊,所以孩子們入神的聽著。
(出示11自然段)
師生談話:
師:讓我們來看一看陶行知吧!
(課件出示)
教師相機梳理:
慈愛地撫摸著????? 平易近人
滔滔不絕的介紹??? 博學多才
對一群孩子耐心地教育講解? 循循善誘
對蜻蜓那小心的動作??????? 富有愛心
……
老師小結:
看來是陶行知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正是他那樸實的語言,讓孩子們明白了深刻的道理,孩子們帶著對蜻蜓的喜愛之情,帶著一份責任與希望,放飛了蜻蜓。
課文學完了,課文中有兩個生字需要大家注意一下。
出示:
慈:上下結構 茲+心 中間部分不能少了兩點
老師范寫
導入環節設計猜謎語不但有利于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而且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檢查預習情況,了解學生對本課生字、詞語的掌握程度,為學習課文奠定基礎。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對陶行知這個人有一定的認識,這種認識不在枯燥的介紹中,也不是簡單的概括中,而要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文本內容來感悟。只有對陶行知這個人有全面的認識,才能讓學生理解到是他通過聲情并茂的教育,讓孩子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有了孩子最后“放飛蜻蜓”的舉動。
竹蜻蜓的感悟篇九
低低地飛,
低低地飛,
你這紅靖蜒,
你丟失了什么?
飛得這樣低,
飛得這樣低。
草坪里,
鋪著嫩綠。
花叢里,
漫著香氣。
湖面上,
閃著漣漪。
紅蜻蜓,
你丟失了什么?
是被曬干的露水,
還是雨天的記憶?
你也許沒有找到你丟失的東西,
你飛得倦了,
伏在我家的竹籬上,
靜靜地休息。
我悄悄地悄悄地走近了你,
一把捏住了你透明的雙翼。
天,
下起了小雨,
一滴,一滴,
提醒著我,
快快回家去!
當我剛剛跑回家,
窗外就下起了大雨。
我把紅蜻蜓,
放在綠紗窗上,
它望著窗外迷迷蒙蒙的天地。
難道它還在尋找尋找它丟失的東西?
媽媽,
是您告訴了我,
它在尋找丟失的愛,
那世間最珍貴的東西。
雨過天晴。
我推開窗子,
放走了那紅蜻蜓,
讓它飛向晴朗
竹蜻蜓的感悟篇十
那天,我們去楠溪江游玩,看到許許多多的蜻蜓,就像小精靈一樣在空中飛舞著,好想抓一只。
我看見一只紅蜻蜓在牡丹花上面休息,它的身體是黑色的,翅膀是透明的,眼睛大大的,你們知道嗎?它有兩萬多只眼睛哦,多吧,而且它不能上下移動,也不能左右移動,說明蜻蜓不能像人類的一樣自如轉動。我現在要抓它了,我小心翼翼,步伐輕輕地走了過去,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準備要按住它的翅膀,可是,我不小心碰到花葉了,驚動了它,它撲哧一下飛走了。
這只蜻蜓也太聰明了,好像翅膀上長眼睛,一下子就飛走了,好像天上的閃電一樣,一閃而過。
它并沒有飛遠,只飛到了另一朵月季花上面,繼續休息了。我慢慢靠近,那只蜻蜓轉過身來,瞧著我,好像在說:“哈哈哈哈,休想抓到我,沒那么容易。”看著它得意的樣子,我頓時火冒三丈,大發雷霆地說:“我一定要抓到你。”結果它一轉身,就把它抓住了。它一直看著我,好像在說:“放了我吧。”于是,我放了它,它高興地飛走了,一直看著我,好像在說:“再見了,我要走了。”說完,它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