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賽龍舟的場面篇一
一股濃濃的粽香,飄入我的鼻子。一聲聲強而有力的擊鼓聲,伴隨著堅定的吶喊聲傳進我的耳朵。不錯,今天就是一年一次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它的活動項目有很多。吃粽子、吃咸鴨蛋、賽龍舟、撞蛋……在這些活動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有趣的“賽龍舟”。
據說,賽龍舟是因為愛國詩人屈原投江,人們不想讓魚群吃掉屈原的身體,所以開船驅散魚群而由來的。還有的說是漁夫捉到了一條小水蛇,剝掉了它的一片鱗,解除了它的封印,結果小蛇變成了一條龍。為了紀念這件事,人們就舉行了賽龍舟。
龍舟比賽快要開始了。選手們個個都摩拳擦掌,信心十足。徐徐吹過的微風,仿佛在為選手們加油助威。河面上,水流靜靜地流淌著,也靜靜地期盼著比賽的開始。天空中,云朵悠閑地飄著,好似也想看看這場激烈的比賽。快看!運動員那健壯的體魄,有力的雙手,正蓄勢待發,準備書寫一篇新的龍舟篇章。
比賽開始了,一隊又一隊的隊伍出發了,我數了數,一共有六隊。每一隊都穿著統一的服裝,戴著統一的帽子,齊頭并進。看,他們那整齊劃一的動作,好似只有一個人在操作。他們的手不停地揮舞著,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一會兒往前,一會兒往后,吶喊聲一陣高過一陣。他們的眼神是那么堅定,動作是那么賣力,在擊鼓手一聲聲響亮的擊鼓聲中,奮起直追前面的隊伍。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一轉眼已經到了后半段了。人群的歡呼聲越來越響了,選手們又進入了他們的“戰斗”。龍舟的速度越來越快,仿佛龍群在江水中急速飛騰。漸漸的,漸漸的,50米,20米,10米,終點越來越近,只最后6號隊伍把后面的五條龍舟遠遠地甩在后面,沖線了!
賽龍舟真是一項激烈的比賽啊!
賽龍舟的場面篇二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快到了。在這粽香滿滿的日子里,我去看龍舟比賽。
第一環節是“畫龍點睛”。幾個人一手拿著筆,一手拿著顏料正專心致志地畫著“龍”的眼睛。一個個龍頭經過人們的點綴之筆變得炯炯有神,好像隨時準備著沖向終點,贏得冠軍。畫完眼睛后,給龍頭帶上紅花,在紅花的襯托下,龍頭變得更加栩栩如生。
突然,一陣歡呼聲響起來,剎時間人聲鼎沸。有的人正興高采烈地揮舞著雙手,有的人正舉著旗子來回舞動,有的人正撕破嗓子歡呼著。整個場面熱鬧不已。原來比賽即將開始。
只聽“砰”的一聲,舵手們開始用力地把船槳插進水里,向后劃,揚起落下,整齊劃。背上的汗珠已經夾雜著海水浸濕了衣服。一眼望去,無數個漿手奮力擊水,濺起陣陣水花。
正當我全神貫注地看著漿手們一個個奮力的樣子時,一聲聲鼓聲在我耳邊響起。我側身一看,只見一個鼓手雙手緊握鼓棒,交替打著鼓面。這鼓聲如同火焰般點燃了人們的激情,在這鼓聲中還摻雜著一些加油聲,激勵著選手們的心。
就在這時,只見一艘龍舟馬上就要撞上墻壁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只見舵手用力一撥,來了個大漂移,觀眾席剎那間響起一片掌聲和歡呼聲。
終于,第一名誕生了。漿手們高興地用船槳拍擊著河水,濺起一片片浪花。
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過了流逝,這場比賽也即將結束了,雖然比賽完了,但剛剛那些激烈的場面卻還在我腦海中回蕩。真希望還有下一場!
賽龍舟的場面篇三
當!當!當!鑼鼓聲響了。我迫不及待地向救生衣堆跑去,拿起一件救生衣就穿上。
也許你會問:你這么緊張干什么呢?哈哈,其實我們是準備去賽龍船啦,而且是我自己劃龍船哦!
上了船以后,我充滿期待的心情坐在那兒,大人們把我安排坐在船尾,跟負責把舵一個大伯坐一起,他們大人居然沒有分配給我槳,哼!你們居然小看我,我很無聊得坐著。
爸爸他們用力地劃著,到了目的地,深潭口時,鑼鼓敲得震天響,大人們齊心協力用力劃著,龍船上下起伏,水都能從龍頭的嘴里吐出來,也有很多水滿到了船倉里來,把我的衣服和鞋子全打濕了。當他們努力劃的時候,我也有點不好意思了,于是我用兩只刨式的方法幫他們的忙。
在深潭口劃了兩個來回,去領了紅包我們就劃回家了。我們把龍船送到一個專門的倉庫供放,等到明年的端午,再來送他。
劃龍船真是累,明年我還想再上龍船!
賽龍舟的場面篇四
星期六,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場激烈的劃龍舟比賽。
比賽快開始時。各小隊陸續把自己的龍舟推下水,各式各樣的龍舟布陣在自己的陣營里,就像一個哪個整裝待發的“士兵”。
比賽開始了,各小隊一邊擂鼓吶喊,一邊賣力的劃著船槳。龍舟的中間坐著打鼓手,只見他雙手敲鼓,嘴里還不停的吶喊,正在給自己的隊員們加油,給自己隊增加氣勢。
劃龍舟只有打鼓手是自然不行的,還得有劃船手。劃船手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船身,另一個部分本就是船艄了(船艄只站一個人)。劃槳手們同心協力,劃槳的速度一模一樣。槳拍打著溪面,漾起了一圈一圈的漣漪。
啊!突然,一艘龍舟快翻船了,隊員們拿起了水瓢、船槳,吃力的把水舀向外面,可最后還是杯水車薪――船翻了。
龍舟和劃船手們的船槳在溪中一上一下,他們似乎心連著心,一齊奮力向終點沖刺!
看了劃龍舟比賽,我不知不覺領悟到團隊精神有多么重要了。
賽龍舟的場面篇五
朋友,你看過賽龍舟嗎?如果您五月能來我們家鄉做客,一定會被那精彩豪邁的場面所吸引。在流連忘返中,說不定你也會情不自禁地加入這狂歡的隊伍,身不由己地劃動起來。
你聽,鑼鼓聲聲,劃槳聲聲,響起來,湖邊一聲響,龍舟開始舞了,領頭的是青龍,隨后的是黃龍、紅龍,紅龍一口尖牙,后尾稍卷,一副神氣樣兒。“咚鏘,咚鏘……”隨著這鏘鏘的鑼鼓聲,黃龍的隊伍領先了,后面的青龍也不肯落后,“劃槳,劃,再劃,1——2——1——2”龍舟隨著這豪邁的聲音,不覺中以形成了對排。
看舟的人們見到這雄渾的氣勢自然卻步。休息場上,只見四方人員豪邁的步伐走向了會場,坐下,喝水,上場,又開賽了。
青龍搶先一步達到龍舟,一聲響,只見龍舟一上一下,不分上下,這讓觀眾更加議論紛紛,“我投青龍,你投啥啊!”一位觀眾呼道,臉上充滿期待。
此時,河上的水,泛起了波濤,水下的魚兒也開始了賽舟,只見小魚兒隨了漣漪,一下翻騰一下跳躍,舟上的人也有了鼓勁,盡力沖刺,經過一番較量,隨著一番聲響,黃龍和青龍同時到達。
故鄉的端午節呦,你給我們多少喜悅、快樂啊!
賽龍舟的場面篇六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谷豐登。云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后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并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岳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后,主祭人宣讀祭文,并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后,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余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后,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