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古代文言文小故事篇一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敗無能,節(jié)節(jié)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岳飛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xiāng)守孝。
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xiàn)在國難當頭,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姚太夫人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
岳飛解開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
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你怕嗎?"
岳飛說:"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么,如果連針都怕,怎么去前線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后用繡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后背上。母親的鼓舞激勵著岳飛。岳飛投軍后,很快因作戰(zhàn)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贊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后來成為著名的抗金英雄,為歷代人民所敬仰。
古代文言文小故事篇二
薛登是宰相的兒子,自幼聰明伶俐。當時有個奸臣金盛,總想陷害薛登的父親,但苦于無從下手,便在薛登身上打主意。有一天,金盛見薛登正與一群孩子玩耍,于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忙喊道:“薛登,你像個老鼠一樣膽小,不敢把皇門邊的桶砸掉一只?”
薛登不知是計,一口氣跑到皇門邊上,把立在那里的雙桶砸掉了一只。金盛一看,洋洋得意,立即飛報皇上。皇上大怒,立傳薛登父子問罪。
薛登父子跪在堂下,但薛登卻若無其事地嘻嘻笑著,皇上怒喝道:“大膽薛登,為什么砸掉皇門之桶?”
薛登毫無懼色,抬起頭反問道:“皇上,你說是一桶(統(tǒng))天下好,還是兩桶(統(tǒng))天下好?”
“當然是一統(tǒng)天下好?!被噬险f。
薛登高興得拍起手來:“皇上說得對!一統(tǒng)天下好,所以,我把多余的那只‘桶’給砸了?!?/p>
皇上聽了轉怒為喜,稱贊道:“好個聰明的孩子!”又對宰相說:“愛卿教子有方,請起請起?!?/p>
金盛一計未成,又生一計,下堂后把薛登拉到背后,假裝稱贊他說:“薛登,你真了不起,你敢把剩下的那只也砸了嗎?”
薛登瞪了他一眼,說了聲“砸就砸”,便頭也不回,奔向皇門邊,把剩下的那只木桶也給砸了。
金盛又飛報皇上,皇上要治薛登父子的罪,怒喝道:“頑童!這又作如何解釋?”
薛登不慌不忙地問皇上:“皇上,您說是木桶江山好,還是鐵桶江山好?”
“當然是鐵桶江山好。”皇上答道。
薛登又拍手笑道:“皇上說得對。既然鐵桶江山好,還要這木桶江山干什么?皇上快鑄一個又堅又硬的鐵桶吧!愿吾皇江山堅如鐵桶?!?/p>
皇上轉嗔為喜,下旨封薛登為“神童”,但薛登聽后并沒有馬上謝恩,卻放聲大哭起來,邊哭邊說:“金盛兩次要我砸皇桶,意在害我父子;而皇上封我神童,他豈肯罷休?與其我薛家父子死在奸賊之手,倒不如請皇上現(xiàn)在就下旨治我死罪為好!”
皇上聽了,頓時醒悟,立即將金盛斬首示眾。
古代文言文小故事篇三
不憂繼母逐離鄉(xiāng),母病回家侍藥湯;
將弟視同親手足母終悔恨變慈祥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張菊花。七歲那年,母親不幸病逝,父親續(xù)娶。菊花沒有因此而分辨生養(yǎng)之別,對待繼母恭敬。她的繼母卻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繼母乘機將她賣給人家作婢女。事有湊巧,菊花的父親在回歸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當父親問她為何落此地步時,菊花含淚不語,生怕連累繼母,在父親追問下,不得已才告之。父親聽后大吃一驚,當即將菊花贖了回來。三日后父女回到家。其父見到后妻,十分惱怒,欲將其休掉。菊花見狀,當即下跪為繼母求情,父親終被其孝心感動,方才罷休。繼母沒有生子。其父去世后,菊花對待繼母和父親在世時一樣孝敬、因此世人有詩頌曰:
一片奉心如石堅,一身被鬻亦依然;
情深跪動恕寬母,純孝并齊閔子騫。
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傷心哭泣。他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闭f明了他非常孝敬母親。有詩頌曰:
體念母親情至忱,母棰輕重甚關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頓起心酸淚濕襟。
古代文言文小故事篇四
我站在山腳下,看著山頂,問當?shù)厝耍骸皬纳侥_到山頂,需要多長時間?”
當?shù)厝苏f:“少說也得兩個小時吧?!蔽艺f:“怎么可能呢?山不高?!?/p>
當?shù)厝苏f:“那是你看到的,而不是你走到的。”
果然,從山腳登上山頂,我花了兩個多小時。
我們用眼看到的,只是樹立的目標,只有用腳走到的,才是實現(xiàn)的目標。眼里看到的目標是直的,而腳下走到的目標往往是彎的,其間的坎坷、挫折和障礙,不是我們能用眼看到的。
古代文言文小故事篇五
明朝正德年間,湖北蘄春縣有一小伙子,父母雙亡,家中又無其他親眷,他心灰意冷,打算避開塵世到深山中隱居,一生不再踏入世俗之中!他來到了廬山無極峰。這里山勢險要陡峭,人跡罕至,古老的森林遮天蔽日連綿不絕,正是隱居的好去處!
小伙子在山腰找了一個小山洞,打掃干凈以后又在洞外平整處開墾出三畝土地,以備開春種一些果蔬糧食,以自給自足。
一日他在山中閑游,走到一小溪邊,他喝了幾口清甜的溪水然后又洗了洗臉,坐在溪邊休息。這時他身后一條花斑巨蟒悄無聲息地游走過來了,一下就撲倒纏住了他,然后越纏越緊,小伙子根本掙扎不了,他想:“今天我要死在這條大蛇嘴里了!”
就在小伙子漸漸失去意識的時候,他突然看見眼前一閃,一位紅衣少女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
那少女喝道:“孽畜,還不走開,作死嗎!”
小伙子突然感到身子一松,那條巨蟒竟悄悄地溜走了!
小伙子緩了一緩,起身拜謝那少女:“多謝姑娘救命之恩,小子終生不忘!”
那少女吃吃發(fā)笑,說道:“你是誰?在這里干什么?”
小伙子答道:“我姓李,家人都叫我‘東璧’,只因我如今父母雙亡,俗世再也無牽無掛,便來此隱居,不想遇到了蟒蛇,又被姑娘救了,小子感激不盡!”
那少女笑道:“我叫‘香雪’,也住在山中,你以后就叫我姐姐吧!”
李東璧大喜,跪拜下去:“小弟拜見香雪姐姐!”
那少女也很高興,吃吃而笑,說道:“起來吧,笨小子!”
從此那少女時常到李東璧這里來坐一坐,每次來都帶一些珍奇的果蔬給他吃,這些果蔬都是他以前見所未見的!李東璧有時問香雪:“姐姐住在哪里?為何總是獨自來往?”那少女總是笑而不答!
一日香雪對李東璧說:“我略懂相人,看你面相你聰穎沉穩(wěn),心有所長,你若鉆研醫(yī)道定會名垂青史的!”
東璧說道:“我略通文墨,對醫(yī)藥雖有興趣,但是從未認真學過,又無名師指點,哪里就能名垂青史了!”
香雪正色道:“我懂一些藥草之理,明日起我就教你,你要用心學記!”
東璧允諾。
次日晨起,香雪就帶著李東璧在深山老林中游歷,每見到一種可用的藥草香雪必詳細向李東壁講解它的“名稱、性狀、習性、功能、所對何癥以及各種細微的用法變化,”李東璧則是采集標本用心地學習,回洞以后細心的整理復習!
時光飛逝,兩年很快過去了。
一日香雪對東璧說:“小弟跟我學習了兩年有余,你天資聰穎,世間的藥草之理已經(jīng)有所成,絕非那些凡間的庸醫(yī)可比,你下山去吧,在人間懸壺濟世,造福蒼生,萬古留名豈不是好!再說,大隱隱于心,這才是你的宿命和正道!你走吧!”
李東璧戀戀不舍,想要說什么又不知從何說起,只是心中難過!
香雪對他說:“你一直問我家住哪里,為什么自己一個人,現(xiàn)在我告訴你,她一指前邊最陡峭的那座山峰說道,我其實是一枝花妖,我就長在那里的山腰上!”說畢她輕輕咬破了自己的一根手指,突然間滿山的異香!
香雪接著說到:“我本名叫‘香血花’,體內汁液清澈鮮紅,只要流出一點來就有奇香!現(xiàn)在我都告訴你了,我們的緣分也盡了!”
李東壁想著“緣分盡了”這四個字,不禁痛哭失聲!
香雪輕聲說道:“小弟不要悲傷,冥冥中自有定數(shù)!我走了!”說罷轉身離去,消失在山林間!
李東壁悲傷不已,含淚收拾妥當也下山去了!
從此李東壁走遍了山川河流,遍尋藥草,考古證今,窮究藥理,而且走到哪里都給當?shù)氐陌傩蔗t(yī)治疾病。后來他又整理匯編了一部關于藥草的醫(yī)書——《本草綱目》,他成了我國一位了不起的醫(yī)學巨匠,他的名字真的走進了中國歷史!
雖然“香血花”有美容養(yǎng)顏,養(yǎng)血安神增香的功用,對女子大有益處,但是在李東璧編纂本草綱目時猶豫再三還是沒有將香血花收錄進來,他害怕采摘草藥的人傷害了香雪姐姐!從此后世間再也沒人識得香雪花到底是什么樣子了!
古代文言文小故事篇六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jīng)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并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睏钫鹫f:“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十分清廉。后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shù)匕傩罩鲃訙愬X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劉寵不受。后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錢太守”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并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边@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當?shù)貍髡f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后還寫了一首詩:“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彼谌纹陂g,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自己的操守。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fā)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系,結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于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三百兩。
明朝名臣于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shù)氐慕伵痢⒛⒐?、線香等土特產(chǎn)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p>
清乾隆進士王杰為人剛直敢言,不附權貴。當時和坤在朝中專權,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與其據(jù)理力爭。有一次,議政完畢,和坤有意戲弄王杰,拉著他的手說:“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顏厲色地回答道:“王杰手雖好,但不能要錢耳!”和坤羞愧而去。
北宋包拯,他為官清廉公正是婦孺皆知的,老百姓稱之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潔無私,痛恨貪官污吏,到了晚年,擔心后人會出不肖之徒,于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著名的《誡廉家訓》以警戒后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孫中有貪污受賄者,不能被稱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從此訓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孫?!?/p>
我國現(xiàn)代著名經(jīng)濟學家、社會活動家馬寅初解放前曾擔任浙江省財政廳長。有一天,德清縣有一個想當縣長的人托人將一千大洋送給馬寅初,請馬寅初開開后門,讓他就任某縣縣長。馬寅初勃然大怒,罵道:“不要臉的東西,這種人今天能用錢打關節(jié),真的當了縣長,一定是個貪官。憑這一條,他就不能當縣長。立即吩咐來人把錢退回。
古代文言文小故事篇七
清末民初,融城望河街上有間小小的中醫(yī)診堂,坐堂大夫是位盲人,叫李進光。進光的父親是融城小有名氣的中醫(yī)。進光小時候就隨父親學醫(yī),他雖雙目失明,卻十分聰慧,每次遇到熟悉的病人,父親就讓他先試診。每當小進光有模有樣地端坐著把脈時,病人就會呵呵地笑問:“進光,說說看,我得了什么病?”
幾年后,一些老主顧進診堂門就先喊:“進光,來幫我把把脈?!边M光就摸索著坐上父親那張老舊的圈椅,拉過病人的手,手指按在脈上,沉思一會兒,再詢問幾句,便說道:“開兩服藥試試?!比缓筮M光霍地起身,摸到藥柜前,攤開幾張粗紙,“啪啪”拉開幾個小藥箱,左右開弓,猶如廚師配菜一般,再用紗線迅速捆好藥材,說聲“好了”就將藥一包包地投到病人的懷里。那熟練的樣子,根本不像是個盲人。漸漸地,融城人都知道,望河街上有個年輕的盲人大夫。
這年初冬,進光年過古稀的父親突發(fā)急癥,不幾日就去世了。進光開始獨自操持診堂。沒了父親的名聲,光顧的病人明顯少了,來的也多是熟悉的窮街坊。好在進光尚未娶親,只需贍養(yǎng)老母,日子勉強還過得去。
一天黃昏,進光正要關門,忽聽得門外傳來急促的叫聲:“進光兄弟,等一等!”說話間,一對四十來歲的夫婦走進了診堂。
“噢,是六哥啊,怎么了?哪里不舒服?”進光聽出是干苦力為生的張老六的聲音,于是問道。
張老六搓著手說:“我沒病,是你嫂子又懷上了?!?/p>
“恭喜恭喜!”進光連忙抱拳作揖。
張老六喘著粗氣說:“喜什么,愁死人了,娃兒都快湊成一桌了,再生可怎么養(yǎng)啊?”
古代文言文小故事篇八
張湯在西漢武帝時曾任廷尉、御史大夫,一生主持審判許多重大案件,用法嚴酷。
他小時候即已顯露出作法官的潛質。
一次他父親外出,他一人在家,老鼠將肉偷走。
他父親回來,很生氣,動手打了他。
張湯遂挖掘鼠洞,將老鼠捉拿歸案,老鼠偷的肉還沒有享用完,“鼠”贓俱獲。
張湯按正式審判程序,審訊老鼠,記錄供詞,寫成文書,最后定罪判決,處老鼠以磔刑。
其父回家看到他寫的供辭文書如同出自一個老練的獄吏之手,大為驚訝。
以后遂讓張湯書寫判案文書。
古代文言文小故事篇九
魯迅,我們大家都認識,他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革命家和思想家。但是早年魯迅的理想是當一名醫(yī)生。
一天,在上課時,教師里放映的片子里一個被說成是俄國偵探的中國人,即將被手持鋼刀的日本士兵砍頭示眾,而許多站在周圍觀看的中國人,雖然和日本人一樣身強體壯,但個個無動于衷,臉上是麻木的神情。這時身邊一名日本學生說:“看這些中國人麻木的樣子,就知道中國一定會滅亡!”魯迅聽到這話忽地站起來向那說話的日本人投去兩道威嚴不屈的目光,然后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
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樣洶涌澎湃。一個被五花大綁的中國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腦海閃過,魯迅想到如果中國人的思想不覺悟,即使治好了他們的病,也只是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F(xiàn)在中國最需要的是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他于是下定決心棄醫(yī)從文,用筆寫文喚醒中國老百姓。從此,魯迅把文學作為自己的目標,用手中的筆開始拯救國人靈魂的生涯!正像魯迅所說:“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所以魯迅下定決心要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
如果說在近代史上有誰對中國文化最為反對,那無疑是魯迅。他在給青年推薦書本的時候,沒有推薦一本中國古人的書。他極力批判中國文化,以至要求全盤拋棄,而他卻深受中國文化熏陶,難道是他不熱愛自己的祖國,不熱愛自己民族的文化嗎?不是,正是他深愛自己的祖國,深為民族的落后而痛苦,才如此痛恨民族的文化,愛之深則恨之切,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傷啊。他終身以批判中華文化,喚醒民族精神為已任,現(xiàn)在,他的夢想已經(jīng)實現(xiàn),中華文明仿佛鳳凰涅磐,已經(jīng)浴火重生。
我想,他是無所謂被人遺忘的,他的生命是燃燒給這個民族的,他本不是為了供后人瞻仰。他沒有留下一部長篇小說,也沒有留下一篇真善美的巨著,他沒有站在人類文明的高度看整個世界,他只是站在了民族的高度看這個國家。他不要一篇長文,他只要充滿戰(zhàn)斗性的雜文;他不要歌頌真善美,他只要批判與尖銳;他說,我絕不妥協(xié),一個也不寬容,在受傷的時候,他遠離人群,像一只孤獨的狼,默默舔干身上的傷痕。
或許他確實是應該走了,他的孤憤已不適合這個時代,這個人為了民族的未來已經(jīng)付出了太多,付出了同時代人的不理解,付出了他的才華,本來以他的才華,應該不僅僅是被中國人所記憶。可是今天,這個他深愛的民族也要忘記他了,因為這個民族已經(jīng)不再需要批判,今天這個民族已經(jīng)站起來了,他需要贊揚和驚嘆,他需要傳統(tǒng)的力量以支撐他的尊嚴!
他以筆為武器戰(zhàn)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皺M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