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秋月亮篇一
又是一個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這也是最熱鬧的時候,而這種節日,更少不了我們的家宴。
爺爺打來電話說今晚要到我們家來,我非常開心,正好爸爸的一個朋友也要來和我們一起慶祝中秋節的到來,今晚,可真是熱鬧至極了。叔叔也拿來了很多海鮮,有蝦,有魚,還有大螃蟹,那蟹子可真肥呀!不愧是從海邊帶回來的呀!
人都到齊了,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是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月光下暢談古今,真是人世間的一種享受呀!
飯吃到了十點多,媽媽提議下樓去看月亮,這真是一個好主意,今晚的月兒正圓。早在幾天前我就聽聞今年的八月十五月兒正圓,錯過了要再等八年。看來今年的運氣不錯呀!
快十一點了,大家也該回家了,面對如此美麗的月光,大家不忍離去,是呀,中秋的月光最美,月亮也最圓。
回到家里,月光照進來,是那樣柔和,那樣明亮,照進我的心房,回蕩在心頭。
中秋月亮篇二
中秋節的傍晚,我和姐姐搬著椅子、拿著月餅爬到姥姥家房頂上賞月。
我們一邊吃著象征團圓的月餅一邊滿懷期待的望著天空。藍中透紫的天空潔凈如洗,萬里無云。令人費解的是不知道星星和月亮那里去了。
我滿懷期待的安慰自己說:“月亮公主一定是在精心的梳妝打扮呢!”于是我們又靜下心來左等右等、左盼右盼就是不見月亮和星星的影子。
正在我們萬般絕望時,突然發現天空中有一些閃閃發光的小影子。啊!原來是星星出來了。緊接著,遠方的天空突然冒出了一個小月牙。那月牙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最后終于完全跳上了天空,變成了一輪明亮的圓的不能再圓的明月。
“啊!姐姐快看,月亮出來了!”我興奮的大聲喊道。只見月亮像一個圓圓的白玉盤掛在天邊。漸漸的月亮變得更加明亮了,不時散發著耀眼皎潔的光芒。
這時,我再仔細定睛一看,那月光并非是純白色的。而是一道道有著繽紛色彩的彩色光芒。這道道彩光最里面全是橙紅色的,往外是橘黃色,繼續往外分別是深黃色和淺黃色,最外面才是銀白色。
這迷人的月光照在大樹上,使大樹變的更加生機勃勃;連樹上正在打盹的公雞都如五彩的鳳凰一樣美麗了。月光照到石雕上,使石雕更加栩栩如生,好像馬上就要復活了。這時,皎潔的月光悄悄的打在我的臉上,使我原本就興奮的小臉,像熟透的蘋果更加明艷可人。
我和姐姐在月光下開心的談優美的神話故事,談中秋的來歷、月中的玉兔、月中的嫦娥仙子。其中《嫦娥奔月》的故事讓我更加向往月球。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神九飛天一樣登上月球,和月中的嫦娥牽手。
不知不覺中,夜已經深了。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開始打架。我和姐姐戀戀不舍得離開了那輪皎潔的明月。
中秋月亮篇三
此記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風俗似無甚變更,雖民生調敝,百物較二年前超過五倍,但中秋吃月餅恐怕還不肯放棄,至于賞月則未必有此興趣了罷。本來舉杯邀月這只是文人的雅興,秋高氣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覺得有意思,特別定這日為佳節,若在民間不見得有多大興味,大抵就是算帳要緊,月餅尚在其次。
我回想鄉間一般對于月亮的意見,覺得這與文人學者的頗不相同。普通稱月日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餅水果及老南瓜,又涼水一碗,婦孺拜畢,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涼。相信月中有裟婆樹,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間,此亦似即所謂月華,但不幸如落在人身上,必成奇疾,或頭大如斗,必須斷開,乃能取出寶物也。
月亮在天文中本是一種怪物,忽圓忽缺,諸多變異,潮水受它的呼喚,古人又相信其與女人生活有關。更奇的是與精神病者也有微妙的關系,拉丁文便稱此病日月光病,仿佛與日射病可以對比似的。這說法現代醫家當然是不承認了,但是我還有點相信,不是說其間隔發作的類似,實在覺得月亮有其可怕的一面,患怔忡的人貝,了會生影響,正是可能的.事罷。
好多年前夜間從東城口家來,路上望見在昏黑的天上,掛著一鉤深黃的殘月,看去很是凄慘,我想我們現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覺,古時原始生活的人當更如何?住在巖窟之下,遇見這種情景,聽著豺狼曝叫,夜鳥飛鳴,大約沒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無這些禽獸騷擾,單是那月亮的威嚇也就夠了,它簡直是一個妖怪,別的種種異物喜歡在月夜出現,這也只是風云之會,不過跑龍套罷了。
等到月亮漸漸的圓了起來,它的形相也漸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幾乎是一位富翁的臉,難怪能夠得到許多人的喜悅,可是總是有一股冷氣,無論如何還是去不掉的。只恐“瓊樓玉字,高處不勝寒,”東坡這句詞很能寫出明月的精神來,向來傳說的忠愛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內,現在不關重要,可以姑且不談。總之我于賞月無甚趣味,賞雪賞雨也是一樣,因為對于自然還是畏過于愛,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樂是于我頗少緣分的。中秋的意義,在我個人看來,吃月餅之重要殆過于看月亮,而還帳又過于吃月餅,然則我誠猶未免為鄉人也。
中秋月亮篇四
但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今天早上爸爸媽媽特意請了一天假,我們一家共度中秋佳節。
在眾人的期盼之下,太陽公公終于下山了,給天空拉上了一層黑色大幕,夜色降臨了。我和媽媽守在陽臺上準備一起賞月,可惜天不遂人愿,月亮姑娘似乎想跟我們玩捉迷藏,始終不肯出現在我們面前,天空中只有幾顆零落的,暗淡的星星。
中秋月亮篇五
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每年,媽媽爸爸都會帶著我到奶奶家過節。
從我家到奶奶家僅需一小時的車程。一到奶奶家門口,我就會大聲地喊著:“奶奶,奶奶,我回來了!”奶奶總會在第一時間用她那特有的溫柔聲音回應我:“娜娜,我的小乖乖哦!”然后,一路小跑出來迎接我,歡快的笑容在她那布滿皺紋的臉上盛開。那時,我只覺天上的月亮特別的圓。
“娜娜,我的小乖乖哦!”奶奶慈愛的呼喚聲中掩飾不住一種積勞成疾的倦態。這是我的奶奶嗎?佝僂著的背讓我心疼,那秋風中飛揚的銀絲特別刺目,仿佛每一根銀絲都似一把刀一樣,扎進我的心里。
這次,一改以往,我的媽媽爸爸做主廚。我想起奶奶做的`菜很好吃,這是我難以抹去的童年記憶。五六歲的我,迷上了清明餅。奶奶說店里買的不好吃,也不衛生,于是奶奶帶著我去山上挖棉菜,然后又是磨米粉,揉面團,加入春筍肉丁,一蒸一煎,一個雙面金黃的棉菜餅就出來了。咬上一口,清明團里的湯料汁兒流得滿嘴滿臉都是。我總是會略帶哭腔地喊道:“奶奶,奶奶,快來啊,快給我拿紙巾啊!”奶奶看著一臉油漬的我,就會一邊拿紙巾,一邊笑得直不起身了。
時光在悄悄地流逝,歲月在偷偷地奔跑。如今我已長成青少年,但奶奶卻在時光里慢慢地老去。
中秋月亮篇六
正是中秋好時節,八月十五月兒圓,家人團圓來相聚,把酒言歡好快活。
盼啊盼啊,終于盼到了中秋節。我們全家要一起做月餅呢。
天漸漸黑下來,月亮緩緩升了起來。也許是吃得太飽,月亮捧著它那滾圓的肚子,緩緩的吃力的往上爬。只見它好不容易爬上了樹梢,又爬上了樓頂,捧著肚子喘氣兒。我心里念叨著,月亮月亮你慢慢爬,等我們把月餅做好,一起吃月餅賞月亮。
只見媽媽笑嘻嘻地說道:“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圓,甜甜蜜蜜。”so easy!我脫口而出:“月餅!”大家哈哈大笑。這時候,我說:“我也給大家作首詩助興吧。”我有模有樣的吟道:“窗前明月光,大地裹銀裝,舉頭望明月,低頭聞餅香。”我話音剛落,大家就叫起好來:“我們家的小詩人不錯哦!”爸爸不甘示弱:“那我也來露一手。”只見他搖頭晃腦地說:“明月幾時有?舉餅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月餅賣幾錢?” 大家都被他滑稽的模樣逗笑了。就在歡笑聲中,我們的月餅出爐了。
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個月餅,跑到窗前。再抬頭看那月亮,銀盤一樣靜靜地掛在正空中,周圍的一切都被籠罩在銀色的月光里。我舉起月餅,月餅和月亮就像是一對兄弟,不知是我手里多了一只小月亮,還是天上多了一只大月餅。
看著月亮的臉,它也在笑,是不是也為我們的幸福生活感到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