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觀察盆栽日記種植小盆栽觀察日記實用篇一
今天晚上,我為了寫《觀察日記》,特意到叔叔家看魚。
魚在自己的家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好像一群頑皮的孩子在追逐打鬧。
我問“小魚是怎么吃食的'?”叔叔二話沒說,拿起一把魚食往水里一丟。它們一個個張大嘴巴,一張一合地搶著吃食。一條斑虎魚躲在灌木從中,好似在捉迷藏。清潔夫是個愛衛生的孩子,它總是不停地做清潔。
哦!對了,小魚還會生病。你看,那條銀色的小魚剛生過病,現在還在長尾巴呢!魚的世界可真奇妙。
天己經很黑了,我和媽媽只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叔叔的家。
觀察盆栽日記種植小盆栽觀察日記實用篇二
之前,我只知道一顆種子種下去就可以長出果實。但卻不知道是怎么生長的,今天我去試了一下,我先從家里找了大約30顆綠豆,然后選出了11顆飽滿的綠豆。再把綠豆放在水里浸泡,過了一個下午,綠豆已經開始脫皮,里面是白色的,就像米粒兒。還有一絲小嫩芽長了出來,像小小的牙齒。這就是綠豆的嫩芽。
20xx年10月24日 星期五 天氣:晴
今天,我又回家里觀察綠豆,發現綠豆已經完全脫皮了,嫩芽已經很長了,現在成為了莖,長3厘米。還有,根也長出來了,就像一條條觸角。有的綠豆里面白色的東西,現在變成了淡紫色。而且已經裂成了兩半。裂縫里長出了兩片嫩葉,才5毫米,大概這個就是綠豆的葉子吧!
20xx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天氣:晴
今天,是第5天來觀察綠豆了,我迫不及待地去窗戶的陽臺上看我的綠豆,發現綠豆的莖已經有點變成淡紫色,就像那個綠豆脫皮后白色的東西變成淡紫色了一樣,嫩葉也已經長大了許多,長3厘米、寬約1.5厘米,面積約3*1.5=4.5。我現在知道了綠豆的生長過程,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知道某個物體的生長過程和特點。
觀察盆栽日記種植小盆栽觀察日記實用篇三
我一直想看看豆子是怎么發芽的。星期一,我就開始泡豆子了。找了一個杯子,加上水,我拿起一顆黑豆,小心翼翼地放進杯子。“撲通!”拿起一粒花生,“撲通!”又是一顆黑豆和一粒花生,都接二連三地被我放進杯子。雖然這四個生命還沒蘇醒,但已經在我心中萌芽了。
星期二,我一起床就跑到杯子前,迫不及待地去看,唉!我有些失望,那些豆子沒有發芽,我真恨不得大聲對那些豆子喊:“喂!你快醒醒!”但忍住了。我不能這么心急,或許過幾天就好了,我安慰自己。過了一會兒,我就把這件事忘了。
星期三,我懷著怦怦直跳地心去看花生和黑豆,并且做好了心理準備。唉!還是不發芽,倒是膨脹了許多,胖乎乎的,真惹人喜愛。雖然沒有看到它們發芽,能有個“小胖豆”也不錯啊!
星期四,望著那四顆日漸膨脹的豆子,我覺得信心倍增,也許快發芽了。
在學校,老師讓我們交流了觀察情況,我這才知道,豆子是不能完全浸泡在水里的。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一個星期過去了,豆子還沒有發芽。雖然我把水位掌握到和豆子一樣高。我豁出去了,準備用“十一”的時間繼續觀察。
又是一個星期二,我的第一個花生發芽了,從花生的上面裂開一點兒縫隙,露出一點點小白芽,非常可愛。我覺得很有成就感,也非常高興。第一個生命就這樣誕生了。
觀察盆栽日記種植小盆栽觀察日記實用篇四
黃山的松樹千奇百怪,每課樹都有自己的的特點。有迎客松、送客松、麒麟松……其中最奇特的是麒麟松,他的.樹干在1.5米處,分為兩枝斜向生長,兩側高低錯落,就像是送子麒麟,這棵樹已經活了500多年了。
黃山的怪石千姿百態。首先介紹“老僧采藥”,它帶著一頂帽子,背著一個書包,就像一位僧人要到對面山峰上采藥。“飛來石”也很有名。它好像從天空中飛下來的一塊石頭,落在山頂,像隨時都可能倒下一樣。這塊石頭高達20多米,斜著立在山頂上。
云海是黃山第一奇觀。遠遠望去,云海就像童話中的仙境。最好看的是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周圍都是藍色的云霧,只有太陽升起的地方出現了紅色的云霧。
黃山的瀑布也很著名。像九龍瀑,它長600米,共分九折,一折一瀑。還有人字瀑,它的瀑布像一個“人”字,分成兩條路。最奇妙的是百丈瀑,它的瀑特別長,像一條白色的長龍。
黃山的景色非常美,歡迎大家來參觀。
觀察盆栽日記種植小盆栽觀察日記實用篇五
姥爺今年種了非常多蒜,給媽媽帶來了許多。媽媽挑了一些又大又飽滿的蒜,放在了一個盛清水的盤子里。
我好奇地問媽媽這是干什么?媽媽說:“種蒜苗呀!”蒜苗不是種在土里嗎?泡在水里能長嗎?我非常奇怪。媽媽笑著說:“過幾天你就知道了。”我好奇地上網查了查,原來只要有水、溫度合適、有空氣就可以讓種子萌發、植物生長。我突發奇想,如果我種上幾盆蒜把它們放在不同地方,會怎么樣呢?于是,我便自己動手泡了三盤蒜,一盤放在陽臺上,一盤放在暖氣旁,另一盤放在背陰處,看它們會有什么變化。
20xx年11月18日星期五晴
今天,我去給蒜苗換水的時候欣喜地發現暖氣旁的蒜瓣頂端裂開了一個小口子,里面露出了一點淺綠色的芽兒,就像小雞剛從蛋殼里伸出小嘴一樣。伸手一摸軟軟的,真可愛!蒜瓣的尾部長了一些白色的毛毛根,牢牢地抓著盤子,立在那里。而陽臺上的那盤卻只露出了一點點白芽兒。角落里的那一盤卻一點反應都沒有……我問了媽媽才知道,原來蒜苗發芽需要一定的溫度呀!因為背陰處溫度非常低,所以蒜沒有發芽,而暖氣旁邊溫度最高,所以發芽最早。
20xx年11月21日星期一陰
今天是第六天了,陽臺上的蒜瓣已經長出了兩片尖尖的深綠色葉子,就像英文字母中的“y”,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毛毛根又比前兩天長長了一些。我高興地看著它們,就像看一個個小娃娃。再看看蒜瓣,它們已經不像以前那么飽滿結實了,變得軟軟的,扁扁的,比剛種上時小了一些,還有些紫紅顏色,大概是因為營養成分都被蒜苗吸收了吧!暖氣旁和陰暗處的則又高又細,又黃又軟,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這是怎么回事呢?爸爸告訴我因為陽臺上有陽光,陽光可以讓植物生長得更茁壯。我通過查閱發現:原來蒜苗和陽光進行了光合作用產生了葉綠素,從而蒜苗長得更綠了。
20xx年11月24日星期四晴
蒜苗長得非常快,我每天好像都能聽到它們“刷刷刷”向上長的聲音,那白玉般的莖碧玉般的葉擁在一起,活像一片齊刷刷的小樹林。那長長的須根白白的,像老爺爺的胡須,都牢牢地立在盤子上,縱橫交錯,緊緊地交織在一起,就是用手扯也扯不開。今天,我拿尺子量了量,奇怪的事情出現了,原來出芽較早的陽臺上的那盤蒜苗才5厘米多點,而暖氣旁和背陰處的竟然長到了6厘米多,有的已經有8厘米了。不見太陽的為什么比見陽光的長得還快呢?我實在是想不出原因來,上網我也沒有找到合理的解釋。于是我去問科學老師。劉老師告訴我:“孩子,你的發現非常有趣,這是植物內的生長素在作怪。背光的地方生長素分泌得多,所以生長得快。”劉老師還夸獎我有科學的眼光和精神。這一天我特別興奮!
20xx年11月27日星期日晴
為了讓蒜苗長得更茁壯些,我把三盤蒜苗都擺在了陽臺上,呵!這三盤蒜苗可真惹眼,綠得那么可愛。我猛然發現從屋里搬出的兩盤蒜苗里面和外面的高矮差不多,而陽臺上的這盤卻明顯的外沿高,而里面的則要矮一截。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把我的疑惑告訴了爸爸。爸爸笑著說:“外沿向陽的一邊接受陽光充足,所以長得高。”看來陽光的作用還真大呢!
20xx年11月30日星期三晴
蒜苗已經長到半尺多高了。媽媽說:“可以剪下來吃了,不然就老了。”媽媽剪蒜苗的時候根部故意留下一厘米,為的是讓它繼續成長。吃著自己種的蒜苗,我的心里甜絲絲的。
通過種植蒜苗和觀察蒜苗的生長過程,我感受到了種植的樂趣,而且也感受到了科學的妙趣!其實,我們生活中科學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能體會到它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