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國旗下講話文明學校文明學生篇一
今天,是11月5日。人類每天都在書寫著自己的歷史。歷史上的今天發生過許許多多有重大影響的事情,其中一件,我特別想與大家提起。4年前的今天,20xx年11月5日,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二世當選為美國第44任總統。這是首位擁有黑人血統,并且童年在亞洲成長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幼年時父母離異,有單親家庭的背景,他隨著母親和外祖父母過著并不穩定的生活,青年時期,奧巴馬因為自己的多種族背景,很難取得社會認同。十幾歲的他成了一個癮君子,他和任何一個絕望的黑人青年一樣,不知道生命的意義何在。家境貧窮,膚色被人嘲笑,前途無望,成功的道路曲折得連路都找不著。他過了一段荒唐的日子,做了很多愚蠢的事,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壞小子”。但是,奧巴馬沒有自我沉淪,憑著堅強的毅力和個人的不懈努力,克服了重重艱難,奧巴馬終于讓自己從一個十足的草根平民,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雖然社會體制和文化背景有諸多的不同,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的今天,奧巴馬成長和成功的事例,對于我們每一位同學,仍然有許多啟發和激勵的作用。我們不是要求每個人都成為奧巴馬式的人物,但是,對于絕大多數來自平民家庭的學生,只要我們自制、自尊、自立、自強,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塑造為成功少年、書寫自己成功的人生。
成功少年與成功人生一樣,不僅要有堅定的信念,更要靠每天踏實的努力。珍惜時光,履行本職,做最好的自己,就是邁上成功的橋梁。對于同學們,惜時如金,刻苦學習,掌握知識和本領,就是在為自己的成功奠定基礎。
不知不覺間,開學到現在已經兩個多月。下周一開始,我們初二初三的同學就要參加全區期中統考,借這個機會,對我們的同學作一個期中考試的動員。
一要高度重視。期中考試不僅是對每一位同學兩個多月學習生活的檢查,更是為了及時發現我們前一階段存在的不足,及早找出改進方法,有利于我們下一階段更好地學習。希望大家高度重視、考出優秀的成績,以告慰辛苦撫育我們成長的父母和老師,同時勉勵辛勞攻讀的自己。
二要認真復習。“溫故而知新”,要制定復習計劃。明確復習的重點、難點,做到查漏補缺。把所學的知識認真整理、歸類,并全面系統地進行復習,爭取做到熟能生巧,融會貫通。此外,還要進行有效訓練,提高實戰能力。
三要誠信考試。考風是學風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考風正,才能學風濃。好的考風能激勵我們同學踏踏實實地學習,老老實實做學問,逐步養成勤奮向上、扎實嚴謹的學風。希望同學們在考試時嚴明紀律、尊重自我、愛惜聲譽、共創良好的考試環境。 最后,祝大家在下周的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國旗下講話文明學校文明學生篇二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伴著第一縷朝陽,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站在國旗下,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今天,明天》。
同學們常這樣談論明天:明天地球會比現在更清潔、明天我會成為一名科學家,明天我會非常非常有錢,明天我會成為一名歌星……
明天是美好的。但美好的明天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不要以為只要自己長大了,這些理想就會實現。不,理想的實現它要靠今天每個人的智慧和勤勞,只有今天的努力,才能換來明天的美好。
達?芬奇小時學畫蛋感覺很單調,但他堅持不斷發奮練習,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終于成為世界上偉大的畫家。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也是在小時候不懈努力,做了無數次實驗,才成為最偉大的發明家。
古人曾寫過首《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天對人類來講是用不完的,但對一個人來說,卻是有限的。沒有今天的努力就沒有明天的收獲,沒有今天的努力那么明天就會變成空想。
“一寸光陰一寸金”,同學們,請大家珍惜時間,把握時間,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迎接明天美好的太陽。
國旗下講話文明學校文明學生篇三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們都非常熟悉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3月12日,是植樹節,那么今天也就是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大家知道嗎?
在1951年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第一屆大會上,原國際氣象組織就改組為世界氣象組織,成為政府間的國際氣象合作機構,并與聯合國建立了關系。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決定把每年的3月23日定為世界性的紀念日。每年的世界氣象日都確定一個主題,要求各成員國每年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主要是為了使各國廣大群眾更好地了解世界氣象組織的活動情況以及氣象部門在經濟和國防建設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推動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利、農業和人類其他活動方面的應用。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知識支持氣候行動。
近20xx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酸雨等氣候問題引發的自然災害現象在遞增。雖然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高達694億美元,而暴雨洪澇、臺風和旱災三項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就占其中的絕大部分。在我國氣象災害占整個自然災害的70%以上。面對這些恐懼的現象和驚人的數據,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雖然我們現在還只是學生,不可能為全人類的環境作出特別大的貢獻,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環境做起,從保護學校的環境做起,例如: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容器中;珍惜每一粒糧食,吃飯時不亂扔飯菜,不剩飯剩菜;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飲料杯、飯盒、塑料袋,用紙盒等代替,這樣可以大大減少
垃圾,減輕垃圾處理工作的壓力,愛護花草樹木,保持校園清潔等。 以上這些雖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動手,一起努力,從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著手,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能為保護地球做出一份貢獻。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文明學校文明學生篇四
一年級母親節國旗下講話稿:感恩母親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很高興站在這里為大家講話,我講話的題目是“感恩母親”。本周的星期日,同學們知道是什么日子嗎?對,就是我們的母親節。
母親節是我們天底下所有母親的共同節日。這個節日是是提醒我們時刻記住,感恩我們的母親。
母親給予我們生命,我們感激;母親讓我們茁壯成長,我們感激;母親讓我們得到知識和力量,我們感激。在我們的生命里,總會有困難,是母親給予我們關心和幫助,所以我們更應該感激。
在這個美麗的母親節,讓我們用最溫柔的心情,擁抱媽媽,告訴她:“媽媽,我愛你!
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文明學校文明學生篇五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首先請同學們回答我一個問題,你們知道昨天也就是11月16日是什么節日嗎?它是一個國際節日。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每年11月16日為“國際寬容日”,意在通過教育、宣傳等途徑倡導寬容理念。因此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學會寬容》。
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寬容。寬容是一種修養一種豁達。一種境界,一種美德。為人處事的智慧之一就是寬容他人,寬容他人的過錯,才會贏得朋友,贏得別人的佩服與尊敬,這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負荊請罪》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藺相如位尊人上,廉頗不服,屢次挑釁,而藺相如仍以國家利益為上,以社稷為重,面對廉頗的無理取鬧,只是笑而避之。藺相如的寬容令廉頗深感慚愧,于是他身背荊條,登門認錯。正是由于藺相如的寬容才使兩人化敵為友,成為生死與共的朋友,也才有了這段將相和的佳話。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后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于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臺。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正是由于蔣琬的寬容大度,后人稱贊蔣琬“宰相肚里能撐船”。 仁義胡同”的故事我們也都聽說過吧。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里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后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墻,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后,覺得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后,就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
歷史上還有很多有關寬容的名人故事,藺(lin)相對廉頗的寬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鮑叔牙對管仲的寬容,成就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壯舉;李世民對魏征的寬容,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同是面對他人的過錯,耿耿于懷,睚眥必報帶來的是心靈的負累,而真正的智者會選擇一份寬容,一份泰然。
然而,我們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同學之間難免會發生矛盾,有的同學就因一句話、一點小矛盾、小誤解而不肯退讓,出口成臟,甚至一時沖動大打出手,造成勸退等嚴重的違紀后果,而這些小矛盾、小誤解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你做到寬容,這些違紀事件就不會發生,其實仔細反省一下自己,也許你會發現其實自己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自己的觀點也并非完全正確。在處理同學矛盾時切記:沖動是魔鬼,寬容是天使。沒有寬容,就不會有和諧、美好、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也不會有溫馨、融洽、親密的人際關系,而我們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夠學得更好,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能。
同學們,寬容別人,等于善待自己。我們應該懂得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一個不懂寬容的人,一輩子都將生活在耿耿于懷的斤斤計較當中,毫無幸福可言;而每一次寬容別人,便是一次對自我心靈的過濾提升,那么這顆心靈便愈發純凈高尚。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大千世界中人心是如此廣闊,在廣闊的心靈之中,蕩漾著這樣一種美德,它叫寬容。懂得寬容,你將會把冷漠的世界變得絢麗而多彩;學會寬容,你將會把曲折的人生變得平坦而寬闊。擁有寬容的心胸,你注定會擁有一個幸福美好的人生。
國旗下講話文明學校文明學生篇六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感恩母校,離別誓言》
當時光拖著夕陽冗長迷人的笑靨流轉,
當歲月融著早春泛黃的浮塵漫天飄舞,
三年的絢麗時光,無數個星月輪回,已如流水落花般,在母校悄然流逝。
今天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因為今天是我們九一班在九中的校園里參加的最后一次擔任升旗任務。三年的初中生涯即將結束,此時此刻,我的心情無比的激動,也有著掩藏不住的不舍和留戀。
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時刻,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九(1)班同學,向關心教導、辛苦培育我們的領導、老師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
感謝您 母校,給了我們一片成長的最純凈的天空,因為您,我們懂得了感恩和幸福。
感謝您 老師 給了我們一雙追夢的翅膀,因為您,我們收獲了人生的智慧和幸福
感謝你 朋友 給了我們同行旅途中最美麗的微笑,因為你 我們暢飲友誼美酒的香醇。 三年歷練,刻骨銘心,老師,也許我們曾經任性,讓您難過,也許我們曾經調皮,讓您傷心,但請原諒我們,那是我們經歷青春、走過成長的真實故事,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更加難忘老師的精心培育。在這里,我代表九一班的全體同學向你們道一聲:“老師,你們辛苦了!”
我們自信 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侖,笑呂梁,搏擊長空,意氣風發!
我們堅定 乘風破浪躍龍門,破釜沉舟勇跋涉。
會當擊水三千里,笑傲人生二百年!。
同學們,再有十多天我們就要走進中考的考場,迎接人生的第一場重要的挑戰。我們無需太多華麗的樂章,無需太多熱烈的掌聲,讓我們帶上隱忍的精神,堅韌的毅力,以及不畏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在意氣昂揚的斗志中出發。
我們相信三年礪劍 百日策馬 我們定能勇闖雄關,
一朝試鋒 六月揚眉 我們定能超越自我。
到那時,在六月如錦的繁花中,無數的燦爛笑靨將見證那比永遠還遠的錚錚誓言。
國旗下講話文明學校文明學生篇七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剛剛度過國慶長假,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愛國這個話題。你愛我們的祖國嗎?是的,從小,老師和父母就教育我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古往今來,也流傳下許多愛國箴言——
司馬遷說“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巴金說“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鄧小平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然而,僅僅會背誦愛國詩篇,能說出愛國名言就是懂得愛國的含義了嗎?不,那些都是別人對愛國的理解。愛,不應只是一個抽象的字眼,國,也不應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那么,我們所要熱愛的這個中國,究竟是什么呢?
還是從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說起。舉國人民歡慶之余卻傳來更多的不和諧之音。
海南三亞。9月30日晚,有超過2萬名游客和當地居民聚集在三亞大東海的海灘上賞月,殘留下了大量的垃圾。中秋夜過后, 3公里海灘遍布50噸垃圾,對海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
北京長城。長假期間,長城人滿為患,寸步難行,每天環衛工人都要清掃出好幾噸的垃圾背下山。當清掃工人友善提醒游客將手中的飲料瓶丟到附近的垃圾桶時,得到的卻是這樣的回答:我把垃圾扔到垃圾桶,你干什么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人威廉·林賽。他自發在長城上撿垃圾,已有20xx年。20xx年來撿拾的垃圾已達數千公斤。 威廉曾經躲在長城上的一條小路上,作了一個小時調查:25%的游客會把垃圾帶走;75%的游客隨處亂扔垃圾,有沾滿油漬的食品袋、踩癟了的易拉罐,有紙巾、果皮、飲料瓶、塑料袋。
陜西華山。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北臨黃河,南依秦嶺,憑藉大自然風云變換的裝扮,成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然而對于來自內蒙古的董立文夫婦來說,華山之行卻成了一場噩夢。他們兩人在景區要求退掉未消費過的擺渡車車票時,卻無故被一群人捅傷。董立文頭部、胸部、腋部共中9刀,他的妻子身中2刀。
而遠在歐洲的法國巴黎,竟然有酒店拒絕了中國游客的到訪,理由是“我們對客人是有選擇的,在巴黎,要求很高——很多人都需要一些私人空間和一個安靜的環境。"
只能用省略號來表示這些幾乎有點荒謬的現象。這幾年,中國臺灣對內地游客開放,我特別欣賞中國臺灣的宣傳語:我們衷心希望,人們在中國臺灣看到的最美風景是人。
是的,人,永遠應該是最美的風景。溫和、文雅、謙讓、從容、高貴而有尊嚴,無愧為萬物的靈長。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前面的問題,身為中國人,我們要愛中國。
那么中國是什么呢?
其實,答案就在我們每個人身上。
你,我,他——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中國。
愛中國,就從愛自己做起,樹立中國形象就從珍惜自己形象做起。
其實,我們的前輩早在一百年前就曾經在小學課本中寫下了答案,這些文字穿越百年,依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芒——
所謂大國民者,人人各守其職,對于一己,對于家族,對于社會,對于國家,對于世界萬國,無不各盡其道。(每個人都要盡自己的職責)……無恃空言,躬行而實踐之。(不要說空話,喊口號,而是要實實在在行動起來。)不然者,任人蹂躪,任人宰割,則奴隸之民也。不守法律,不盡義務,則狂暴之民也。奴隸之民多,國必弱;狂暴之民多,國必亂。強弱治亂之源,皆吾民自取也。(一個國家的強弱,取決于人民自己。)
用這一段話,反觀前一陣沸沸揚揚的抗議日本購買釣魚島的游行事件,事件中竟然出現打砸搶,甚至無緣無故傷害自己同胞性命的行為,這絕不是愛國。
有怎樣的人,就有怎樣的社會,有怎樣的國民,就有怎樣的國家。在游行隊伍中,比起那些揮舞手臂、面容扭曲的人們,更值得欣賞的是那些在人群中舉著牌子,事后默默收拾垃圾的廣州中學生們,這些人是中國的未來。
你們,也是中國的未來!
國旗下講話文明學校文明學生篇八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
今天是5月25號,農歷五月初二。到本周四,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關于端午節起源的傳說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歷史上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干,在楚國擔任要職。因為他堅決主張抗擊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至極,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如:《離騷》、《天問》、《九歌》等影響深遠的詩篇。后來,秦國軍隊攻占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尸橫遍野。屈原心如刀絞,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歷五月五日這一天,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后,紛紛劃船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劃著船沖進洶涌的波濤,象征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托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屈原離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會永遠生活在歲月的長河里,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讓我們懷著對偉大愛國之士的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著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在此,請接受我對各位的節日祝福:端午節快樂!謝謝。
國旗下講話文明學校文明學生篇九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學會做人》。
聯合國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學會做人是四大支柱的關鍵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
學會做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不管一個人有多少財富,多少知識,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這個人最終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正所謂是金子,埋在哪里都不會失去價值;是糞土,再張揚也逃不掉被唾棄的下場。
人,從本質上講,是社會的人。做人,在不同的國家,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都賦予不同的內容和色彩。因此,學會做人,離不開現實社會。就現實社會而言,我們要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美德的基礎上,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自己,從小確立遠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用《規范》和《守則》來鞭策和約束自己。按照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品德,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鍛煉強健的體魄,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家里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少年。正如數學家陶行知所說:“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學會做人不是一時一事之功,而是一生中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都要面對的課題和考驗。活到老,學到老,是一輩子的事情。毛澤東主席講過:“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懊悔,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我希望同學們以這種勇于獻身的英雄主義精神激勵和鼓舞自己,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養成文明禮貌團結互助,誠實守信,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好品德。努力做一個有思想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修養的人,一個服務人民的人。
國旗下講話文明學校文明學生篇十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12月22日,第17周星期一,請大家用普通話交流。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科學就在身邊!
沐浴著冬日的陽光,陽光使我們感受到溫暖;我們生活在科技社會中,科學讓我們插上夢想的翅膀,使我們遨游在科學的海洋中。
科技不僅改變了這個世界,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或許很多同學會認為科技太高深,離我們太遙遠,我們只能享受科技,并不能進行科學創新。其實,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細心觀察,就能夠發現它。
現在是科技發展的時代,國與國之間的較量就是科技實力的較量。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成功載人交會對接,是中國人向太空邁出的關鍵一步,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完整太空對接技術的國家;“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多米的下潛記錄,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突破7000米深度的載人潛水器。可見,中國追趕世界科技前沿的腳步從未停止,追求自主創新的夢想從未熄滅。
同學們,小學是人生的起步階段,也是孕育夢想的地方。許多大科學家如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都是從小就樹立了遠大的科學理想,從而在以后的科學研究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從生活中去發現科學,探究科學。
此外,生活中的一些細小的不方便,都會引導我們利用科技去改變它。例如,我們在用自動鉛筆時,鉛筆芯時常容易折斷,而有一位學生就把自動鉛筆倒過來設計,發明了寫不斷的鉛筆為大家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同學們,對身邊的事物保持一份好奇,給思想一個自由的空間,可以全面地學習、吸收最新的科學信息,進一步提高科學素養。
有一位哲人說過:“我們身邊并不是缺乏創新的事物,而是缺乏善于發現創新的眼睛”,當我們羨慕他人的成功、發明,當我們感嘆過去的靈感和機會時,我們是否更應該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在學習和生活中去尋找、去發現。
希望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在科技探究中動手動腦,團結協作,桂江小學正是你們展示自己才能的平臺。
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愿桂江小學成為你們夢想的搖籃,成為你們展翅翱翔的藍天!
國旗下講話文明學校文明學生篇十一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本周是我校的科技活動周,學校將開展各類科普活動,希望同學們積極參加。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科技就在身邊》。
回顧人類文明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人類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幾乎一無所有,可是今天人類卻在地球上建立了輝煌的文明,成為地球當之無愧的主人。追本溯源,就是一項又一項的科學發明和創造,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從衣到食,從住到行,從個人到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使許多童話中的故事變成了現實,人類上天入地不再是美好理想,呼風喚雨不再是癡心妄想。
或許很多同學會認為科技太高深,離我們太遙遠,我們只能享受科技,并不能進行科技創新。其實,科技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細心觀察,就能夠發現它。
生活中的一些細小的不方便,都會引導我們去利用科技去改變它。例如,北方的一位老爺爺發現冬天的時候,小孫子在冰冷的書桌上看書寫作業,于是就在書桌上嵌入了發熱絲,通電后能讓桌子溫暖了起來。這位老爺爺后來還為這個發明申請了專利。又例如,我們在用自動鉛筆時,鉛筆芯時常容易折斷,而中國臺灣的一位學生就把自動鉛筆倒過來設計,發明了寫不斷的鉛筆,為大家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古往今來,凡在科學上有突出貢獻的人才,無一不是從身邊小事接觸科學,學習科學,熟悉科學,進而產生興趣對科學進行鉆研,以致突破科學中的一些新領域,登上科學的高峰。例如:牛頓在蘋果落地的啟發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天文學家張衡探索天文奧秘的決心也是源于少年時代對日月星辰的觀察,等等。
科學在心中,創新在手中。同學們,讓我們對世界保持一份好奇之心,給思想一個自由的空間,不斷學習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掌握科學方法,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讓我們的生活處處皆科學!
國旗下講話文明學校文明學生篇十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感恩父親》。
每年六月份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這個由外國人率先設立的節日,它表達了全世界人民對父親的尊敬和對長輩的愛戴,他同樣符合我們中國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母親和父親的關懷呵護下健康成長的。
在人類愛的長河里,父愛和母愛同樣偉大。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長歷程,教我們堅強、教我們自立、教我們樹雄心立大志的是父親;父親是勇氣和力量的源泉,是希望和信心的化身。尤其在做人、求學的歲月里,父親留給我們的是堅強和忍耐,如同巨石山峰,能抵擋住風雨的洗禮、雷電的怒吼、波濤的洶涌。無論春夏秋冬,不管爸爸在哪里,一個電話,一句教導,一個叮囑都證明了父親的愛是無限的。難怪人們會選擇一年之中陽光最炙熱的6月來過父親節,原來它蘊含著的是父親給予子女的最真摯、最火熱的愛。
感謝父親,感謝他深沉而熾熱的愛;感謝他無私的付出,讓我在優越的條件下生活,在優美的環境中學習,讓我享受童年的快樂;感謝父親成為我們的人生加油站,成為我的良師益友,成為我們溫暖的避風港。同學們,在我們歌頌和贊美母愛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父親的偉大。高爾基說過:父愛就像一本震撼心靈的書,讀懂這本書,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最后,希望在父親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懷著真誠的心,真誠地對自己的父親說聲:“親愛的爸爸,您辛苦了。我會付出行動,做一個值得您驕傲的好孩子。九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你們馬上就要面臨中考,這是你們人生中的大事,希望你們好好把握最后的攻堅時間,祝福你們考試順利,金榜題名!七八年級的同學們要好好把握時間,爭取考個好成績!
這個美麗的節日雖然只有一天,但是,對長輩的尊敬和愛戴卻是永遠。同學們,爸爸媽媽給了我們生命,他們用雙手撫養我們長大,他們的叮嚀時時伴在我們耳邊……爸爸媽媽愛我們,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像鳥兒和樹葉一樣知恩,用同樣的愛回報他們呢?如果愿意,用我們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精神面貌驅逐他們心中的煩惱,給他們帶來快樂和欣慰吧!希望我們能夠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記得父母的養育之恩,并用一種感激的心態對待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在父母生日的時候,在父親節即將來臨的時候,別忘了為他們送去一聲祝福,一聲問候。
最后,祝愿各位老師、各位同學的父親、祝愿全天下所有的父親永遠健康! `
國旗下講話文明學校文明學生篇十三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三八婦女節要到了,所以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就是:感恩母親。
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母親的愛更令人感動。母親的愛,是早晨的陽光拂面。母親的愛,是午夜月光如水。母親的愛,是茉莉花香,也許你聞不到清香,但卻仍然芬芳滿懷。
給予我們生命的是母親,她用她的手背為我們抵擋風霜,用她的手心為我們釋放綿綿不絕的陽光。母親永遠是兒女可以停泊的港灣,她的關愛和呵護會把我們護送上一條風雨無阻的人生之路。有人說“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名詞,她讓多少困難中的人堅強無畏,讓多少流浪的孩子淚流滿面。曾幾何時,我一直認為母愛是理所當然的。現在才明白,那不是義務。兒女們,感動這份愛吧,想想我們成長的歲月,母親的每一道皺紋和每一根白發都來得那么清晰。
媽媽,也許我很任性,固執,令您操心,惹您生氣;也許我總愛自作主張,自作聰明,把您的話當成羅嗦。但是,在我的心里,其實我是很愛您的!您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媽媽。當春光爛漫時,我將到野外采摘一朵最芬芳的丁香,別在您素雅的衣襟上您的痛苦和愛/創造了這一天———我的生日,使我們從此懂得了生命和情感。讓我在您的這個節日里,寄予我深深的祝福。愿三八婦女節里,每一位媽媽都建康、快樂、美麗、幸福!
摘一顆星,采一朵云,裝入感恩的信封里,獻給您———在這一年中最美好的一天—— 三月八日婦女節!同學們,感動于這份母愛,感恩于母親吧!媽媽生日時的一張賀卡,疲憊時的一杯暖茶,失落時的一聲慰問,簡單而真摯,平凡而樸實。請記住,只要用心,便是對母親最好的感恩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