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楊絳傳》心得體會500字篇一
書翻到第四章的時候,作者總結了楊絳的暈船哲學,很是吸引人。1938年,遠在法國的楊絳、錢鍾書夫婦面對國破家亡的情勢,不得已帶著女兒錢媛遠渡重洋返回祖國,在阿多士2號的法國郵船上,由于海上風大浪急,他們經常暈船,尤其是錢鍾書暈船更甚,十分難受。經過幾次風浪顛簸,聰慧的楊絳對錢鍾書說:坐船不暈船,就要不以自我為中心,而以船為中心,讓自己永遠與船穩定成90度直角,永遠在水之上,平平正正,而不波動。錢鍾書按照楊絳說的去做,果真有用,不暈船了。后來,楊絳把自己這次體會凝練成了為人處世的哲學:不管風吹浪打,我自坐直了身子,巋然不動,身正心正,心無旁顧,風浪其奈我何?這就是楊絳的暈船哲學。_時,楊絳也如同其他知識分子一樣受到迫害和打壓,楊絳在外國文學研究所作為“反動學術權威”被“揪出來”,并且被剃了“陰陽頭”,她和丈夫錢鐘書一起被劃分為“牛鬼蛇神”, 她被安排去掃廁所。即便是這樣一種遭遇,她仍然念念不忘《堂吉訶德》的翻譯,并拼盡全力將書稿保護了下來。后來在《干校六記》中,楊絳寫得克制而又平靜,“怨而不怒”“哀而不傷”,努力保持絲絲溫情,即柔弱溫和有堅強不屈,時刻在那紛繁復雜的社會中,保持著自身90度的挺立。
我們在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風浪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穩穩的站立90度,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便是不被風吹倒、不被浪掀翻的最好保證。
讀《楊絳傳》心得體會500字篇二
5月25日,著名作家、翻譯家楊絳先生去世的消息傳來,心頭一沉。這個噩耗既有點意外,又是意料之中,畢竟是一百多歲的老人了,什么時候走都是可能的。或許相對于楊絳先生的丈夫錢鐘書先生而言,她的名聲略遜一籌。但沒有楊絳先生,可能也就沒有了后來的錢鐘書,為了成就錢鐘書,她付出了太多太多,當然這是她心甘情愿的。在錢鐘書眼中,她是“最才的女,最賢的妻”,這對于她來說,是當之無愧的。著名作家夏衍先生就曾經這樣說過:“你們捧錢鐘書,我捧楊絳”。她的博學、睿智、寬容、韌性在女性中是罕見的,在她身上盡顯名媛風范。這樣的人就夠得上是真正的精神貴族。她和錢鐘書半個多世紀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一直為人所稱道。在一些人看來,楊絳的出名是借了丈夫的光,在我看來,楊絳先生是靠自己的實力成就了自己,相反,錢鐘書的成就中,含有她的貢獻,可謂是“軍功章中有你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楊絳先生不是“攀援的凌霄花”,她是錢鐘書先生身邊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他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他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借用舒婷《致橡樹》中有關用詞,我覺得很是貼切。這就是偉大的愛情吧!
在錢鐘書先生去世后,楊絳先生一個人生活了十八年。在這十八年中,她就完成了其他人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她在九十二歲那年出版了散文集《我們仨》,九十六年那年出版《做到人生邊上》,在一百零二歲那年出版了八卷本的《楊絳文集》,一百零三歲那年出版了《洗澡之后》。這是她自己的著作,這些作品甫一出版,都是風靡中外。難能可貴的是,在她最后的十多年,以她的病軀之身,精心整理錢鐘書先生遺留下來的大量的筆記。要知道,光是《錢鍾書手稿集?中文筆記》的原稿就多達一萬五千頁。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
早在上海“孤島”時期,她就在無意中步入了劇壇,贏得了文名。當時她創作了《稱心如意》、《弄真成假》、《游戲人間》、《風絮》等。這些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觀察力和藝術創造力引人側目。借用柯靈先生的話來說:“她的《稱心如意》和《弄真成假》,是喜劇的雙壁,中國話劇庫中有數的好作品”。
楊絳翻譯的西班牙文學中的經典——《堂吉訶德》的譯本被公認為優秀的翻譯佳作,據初步統計,迄今已累計發行70萬冊。
_以后出版的《干校六記》,展示了一位老作家的赤子之心和善良的情懷,這著作的文筆淡雅細膩,語言詼諧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格調,值得反復誦讀。
楊絳先生無愧于“最才的女,最賢的妻”的說法。她的為人為文值得后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