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使用范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報告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口腔健康調查報告篇一
1、知道不刷牙牙齒會有小細菌,會得蟲牙。
2、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知道飯后漱口,刷牙。
3、知道天天漱口刷牙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后漱口刷牙的好習慣。
4、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5、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1、一盒餅干、水盆子4個、水杯人手一份、牙齒模具。
2、動畫片、兒歌:小牙刷
一、教師出示一盒餅干,激發幼兒興趣。
1、猜一猜:禮盒里可能是什么?教師可簡單描述一下外形等。
2、嘗一嘗:是什么味道呀?鼓勵幼兒用一句完整的話大膽說出自己品嘗到的味道。
二、實驗活動,發現問題。
1、提問:嘴里的餅干都吃完了嗎?小朋友之間互相看一看。確定沒有餅干了。
2、小實驗。分三組進行。請幼兒取水杯,來漱漱口,漱口的時候要輕輕的不要吐到盆里去并進行觀察。
4、教師與幼兒小結:原來吃完東西,看起來都好像咽下去了,其實還有一些小小的、碎碎的東西粘在我們的牙齒上,留在我們的牙縫里,時間長了,牙齒會有小蟲子,牙齒會生病。
三、觀看動畫。
1.提問:這個小朋友怎么了?(我的牙好疼。)
2.為什么會牙疼?重點再播放牙疼的原因。
3.師小結:愛吃甜食,吃過東西就去睡覺,不愛刷牙的小朋友,細菌就會在他的牙齒里住下來,把牙齒弄黑、弄壞,弄成小洞。這樣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而且還很疼,影響我們吃飯睡覺,說話也不清楚,牙齒也變得不好看了。所以,每天吃完飯后要漱口刷牙,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四、學習正確刷牙方法。
難點:引導幼兒掌握正確刷牙的重要方法。
1、教師出示牙齒模具,幼兒欣賞兒歌教師示范刷牙方法。
2、幼兒邊說兒歌邊徒手操作學刷牙。
兒歌:小牙刷,手中拿。上排從上往下刷,下排從下往上刷,兩邊來回再刷刷。里里外外真干凈,我的小牙不生病。
3、教師總結:今天寶寶學會了刷牙的'方法,天天刷能使我們的牙齒白白的、亮亮的,吃東西來香香的,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長得棒棒的。
五、延伸活動:教師借助“牙齒真干凈”墻式鼓勵幼兒在早中兩餐后主動漱口刷牙。
口腔健康調查報告篇二
"牙齒很重要,我們要好好保護它!"每個小朋友都知道要保護牙齒,而大班的孩子也即將進入換牙期,換牙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平時我們又怎么保護牙齒呢?臨近"9.20全國愛牙日",我們大班年級特地邀請了專業的牙科醫生來幼兒園,為小朋友們做一個專業的愛牙指導。
看到牙醫阿姨,大班的小朋友們特別激動,都紛紛將自己知道的愛牙知識與大家分享,牙醫也結合有趣的牙齒寶寶動畫片、逼真的模型,與大家一起討論各種關于保護牙齒的小知識,還專業地指導小朋友刷牙的正確方法,大家邊看、邊模仿,在互動中了解了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1、9月20日將是我國第xx個全國"愛牙日",活動主題為"健康口腔,幸福家庭"。旨在發揮家庭的優勢和作用,提高家庭成員口腔保健意識及對孩子口腔健康的關注程度和能力。
2、班級老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在幼兒牙齒的構成,牙齒的保健等方面給與幼兒知識上的拓展。讓幼兒從小養成愛護牙齒、保護牙齒的意識。
20xx年9月20日
1、生教老師制作關于"愛牙日"的展板,放到大廳向家長宣傳愛牙日。
2、早晨入園時間(8:00-9:00),牙科醫生對每位幼兒進行牙齒的檢查。
3、各班級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對幼兒進行"愛牙日"的教育活動。
4、9:00-9:30關于愛護牙齒知識講座多功能廳,各班在9點準時集合幼兒到多功能廳。
5、大一班"我是小小牙博士"的小記者采訪活動。(下午離園)
1、"愛牙日"展板
2、牙科醫生
3、其它:如:班級老師活動教案、ppt,大班幼兒采訪內容。
4、早上入園檢查牙齒所用物品的到位(桌椅等)
1、早上入園進行牙齒的檢查,牙醫簡單和家長交流需注意的問題。
2、各班級老師進行關于"愛牙日的教育活動"。
3、下午離園"小小牙博士"在一樓大廳進行相關知識的采訪。(內容附后)
1、保研室負責早上入園的檢查、照相、歸檔
2、班級三位老師負責"愛牙日"教育活動
3、各班活動照片、活動內容整理
4、各班內容匯總到保研室
口腔健康調查報告篇三
被調查者的編號:
1被檢查者姓名:
性別:男=女=2
出生地: 年齡:
年級:
1)是否認為口腔健康對人體健康很重要?
很重要 較重要 一般 不重要 2)您一天刷幾次牙?
一次 兩次 三次
很快 一分鐘 兩分鐘 三分鐘 5)你的牙刷一般多長時間更換?
一個月 兩個月 三個月 半年 6)你知道如何選擇牙刷嗎?
軟刷毛 硬刷毛 無所謂
是
20)如果您的牙齒缺失了,您會及時鑲復嗎? 是 否
一年 從不否
21)你對自己的口腔及身體評價如何?
電視/廣播
是
30)你希望了解口腔醫療方面的哪些問題:
口腔健康調查報告篇四
實 踐 課 題 關于口腔問題的調查報告
姓 名 屈春梅 教育層次 大專
學 號 123700141295 省級電大 山東電大
專 業 行政管理 分 校 濟南電大
指導教師 王雪霏 教 學 點 濟南電大
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生社會實踐考核表
時代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現在全面進入了小康社會,人們不再為衣食住行發愁,而是將生活檔次提高,開始對生活品質了生理健康有了要求。正所謂病從口入,口腔問題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健康狀態,只要口腔出現了問題,就會出現連續的連貫反應。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不太重視口腔上的問題,而是在口腔出了問題之后,才開始重視口腔健康這方面的問題。早發現早治療可以緩解口腔問題,但最主要的還是多多的宣傳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呼吁大家一起呵護自己的牙齒,才能在更本上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二、調查過程 調查形式: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2014年5月
調查范圍:山東衛士植保機械有限公司員工 發出問卷100份,收回85份,問卷有效率85%。
三、問卷分析
1、對口腔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是很高
障礙。有些微生物長期存在于口腔中,可導致或加劇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響生命質量。
全身疾病對口腔健康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一些全身疾病可能在口腔出現相應的表征。例如糖尿病人抗感染能力下降,常伴發牙周炎、拔牙傷口難以愈合。艾滋病病人早期出現口腔病損,如 口腔念珠菌病、毛狀白斑、卡波濟肉瘤 等。
而問卷調查中,95%以上的員工完全沒有這種概念,他們只是認為口腔疾病就和感冒生病一樣,稀疏平常,來醫院做下治療,開點藥片就沒事了。完全每把這細微的口腔健康看的很重要。
2、對牙齒的護理保健方式不對 問卷調查的員工中,很多人牙齒的護理方式僅限于刷牙,有的就是早上一刷,有的則是早晚各刷一次。這樣的護理方式是不夠全面的,無法全方位的照顧到牙齒。簡單的刷牙時保健的基礎,大家需要了解刷牙的好處和左右。刷牙能夠很好的去除牙齒里的牙菌斑和食物殘渣,清潔口腔衛生,能夠保護牙齒和牙周組織的健康。一般在刷牙過后的數個小時之后,菌斑又會開始不斷的繁衍生長,重新在牙齒表面上附著,特別是在夜晚,人體進入睡眠周期,唾液的分泌也會隨之減少,這種情況下,細菌更加容易滋生。所以,每天的早晚的兩次刷牙是最基本的,睡前的刷牙更是顯得很重要。在刷牙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順便用牙刷清潔一下舌苔,能夠有效的改善口腔異味,保持牙齒清新。、往往在同一個家庭里,大家可能會親密到使用同一個牙杯刷牙,這樣可能會引起疾病的相互傳播。所以,一個家庭里,應該根據年齡的不同,身體健康情況的差異,和口腔方面的需求,考慮個人情況,每個人都選用合適的牙刷和牙膏,并且每個人的牙刷牙杯最好分開擺放,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四、建議和對策
1、加強對口腔健康的事前預防保健工作 現在口腔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們對口腔健康預防這方面的問題不重視,不知道口腔疾病帶來的影響有多嚴重,所以,前期的預防保健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目前需要從零基礎開始,各大學校和各個單位都應該積極展開口腔預防保健的講座,宣傳保護口腔,預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性,在人們潛意識里埋下幼根,呼吁市民更好的保護自己的牙齒。最好能夠在每年都有一次集體性質的口腔檢查,讓人們對自己的口腔健康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讓大家更好的保護自己的牙齒健康。
2、擁有合理、健康的護理保健方式
首先在牙刷的選擇上要合理,牙刷最好具備以下特點:①刷頭小,便于在口腔內靈活旋轉刷動。②刷毛排列合理,一般的長度為10-12束,寬度為3-4束,個束之間的間距合理,這樣能夠有利于清除牙齒內部殘渣和牙菌斑,而且牙刷也易于清洗。③刷毛要柔軟適中,刷毛頂端要是圓鈍的,這樣可以防止刷牙用力損傷到牙齒和牙齦。④牙刷柄的長度要合理,帶防滑設計,使持握方便,手感也好。
所謂的齲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蛀牙”。日常飲食中的糖份在一定的生態環境下,發生較為復雜的代謝活動,產生酸,停留在牙齒表面,侵蝕牙齒產生齲齒。齲病的初期,病人主要對過冷過熱的飲食產生酸痛感,當細菌繼續侵蝕,則會發展為牙痛,往往感覺為半邊臉頰疼痛。要知道齲病是進展發生的,所以在齲病的初期就進行適當的治療是必要的,千萬不要到牙疼的不行了才來看病,既加大了治療難度,延長了治療時間,也給您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所以,對于齲病要早發現早治療。
氟牙癥(dental fluorosis)又稱斑釉牙,是牙齒發育時期人體攝入氟量過高所引起的特殊型牙齒釉質發育不全,臨床主要表現為釉質出現著色的斑塊和缺損。氟斑牙是地區性慢性氟中毒(fluorosis)的一種突出癥狀。地區性慢性氟中毒主要累及發育中的牙齒和骨胳。
牙石(dental calculus or tartar)由菌斑和軟垢鈣化而成,是一種沉積于牙面或修復體表面的鈣化或正在鈣化的菌斑及軟 垢,由唾液或齦溝液中的礦物鹽逐漸沉積而成,形成后不易除去。牙石形成后用刷牙等方法不能去除,其表面還覆蓋大量菌斑,成為牙周疾病的刺激因素。
治療建議:也是洗牙,去除病因,使牙齦恢復健康。5.牙列擁擠
簡單說來就牙齒因間隙不足而排列錯亂,自己照一下鏡子,看看你的牙齒是不是排列錯亂,前一個后一個的,并且并因此影響到牙弓形態與咬合關系。有些嚴重的還可引起面部外形異常。總的來說牙列擁擠既影響美觀,又不利于口腔衛生的清潔。
治療建議:對于兒童就是要家長積極配合,監視換牙的過程,如過發現兒童的牙齒萌出異常,就要馬上到醫院進行處理,對于已經換完牙的青少年,發現牙齒位置異常的也應該立刻去醫院進行正畸治療,以促進牙列的正常發育。
生活中,許多人平時對口腔健康的關注不夠,直到牙痛時才想到去醫院,此時牙齒損壞已比較嚴重,治療往往需要多次復診。由于牙齒沒有徹底處理,經過一定時間,損壞過大,無法修補,只能拔除。口腔作為消化系統的開口,承擔著重要任務,其中牙齒是主要的結構,一旦發生疾病,甚至缺失,會產生諸多不利于健康的影響。
目的: 了解大眾對口腔健康知識認知程度、口腔保健習慣和口腔問題對個體健康與生活的影響。
方法:查閱文獻資料,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 2015年2月
此次問卷發出100份,收回87份。問卷有效率87%。人群:16--45歲 主要35名在校高中師生 65名各工作路人。通過對各人群的抽樣調查,和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和分析后,從中可以看出一些現象。
接近60%的人愿意到大型公立醫院,而23%的人選擇私人診所,說明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在選擇救治醫院時,實在不是把價錢選在第一位,而醫院的口碑、名看和醫生醫術的水平對人們的選擇產生很大影響。21%的人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5%的人不是每天都刷。61%的人知道含氟牙膏對牙齒有好處。33%的人認為需要定期檢查牙齒,但能做到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的人僅僅有11.0%,知道細菌是引起齲齒的主要病因的占42%,知道牙齦出血屬于異常現象的占64%,已知牙齒有洞但沒出現疼痛癥狀而會去看牙醫的人只占27%,知道清除牙結石最好的方法是醫師潔治的占56%。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口腔的衛生與健康。口腔健康認知和行為的總體趨勢是隨年級升高,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及口腔健康行為的執行情況也得到不斷提升。
建議:社會應該加強口腔保健的宣傳力度
少吃甜品和含糖飲料
早晚用牙膏刷牙,至少兩次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口腔檢查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 住址:
電話:
口腔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第一關,口腔雖小,卻是人們進食吸取營養最初的門徑,因此一口健康的牙齒關系著我們營養的攝入,同時影響著機體其他器官的健康。此外口腔健康還與我們社會交往有著密切關系,擁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不僅可以增加自己的自信心,而且可以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經此次口腔檢查,我們發現您的牙齒存在以下情況,為了您的健康,請您關注!
一.背景
口腔健康是人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口腔疾病是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衛生部在1983年、1995年及2005年先后進行了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基本摸清了口腔疾病在我國人群中的流行情況。但是由于流調間隔時間較長,不能及時反映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改變而帶來的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行為等方面的變化,也不能動態反映人群的口腔常見病及多發病變化情況。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口腔疾病不僅是一類重要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下簡稱慢病),也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很多其它慢病有著共同的危險因素,口腔健康也是影響老年人群營養狀況、以及多種慢病發展和康復的重要因素。2010年衛生部和財政部已將我國慢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項目納入中央財政轉移地方支付項目中。為了加強口腔疾病監測工作,探索將口腔健康與慢病監測有機結合的工作模式與方法,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口腔健康監測機制,衛生部擬在2010年中國慢病監測項目中選擇部分監測點同時開展口腔健康監測試點,為將口腔健康監測相關內容全面納入全國慢病監測中做好準備。為有效開展試點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二.項目目標
(一)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口腔健康監測工作機制,提
高各級疾控機構和口腔衛生機構的口腔健康監測能力。
(二)完善人群口腔健康監測的內容和信息收集方法,初步了解試點地區居民口腔健康狀況及危險因素。
三.試點選擇、監測內容和方法
(一)試點地區和口腔檢查對象的確定
根據基層口腔衛生服務機構能力情況,在全國慢病監測162個點中,選擇湖北省天門市、重慶市大足縣、廣東省南雄市共3個點作為口腔健康監測試點。
監測對象與慢病監測對象完全一致,即18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個試點縣(市)內口腔監測檢查人數為600人,3個試點共檢查人數1800人。
(二)內容和方法
口腔健康問卷調查部分已經納入慢病監測方案《中國慢病監測(2010)》中,本方案中不再描述。本試點方案中的主要內容為對監測對象開展口腔檢查。具體內容包括: 1.牙列狀況:包括齲齒及填充、牙齒缺失、窩溝封閉、橋基牙和特殊冠或貼面以及種植牙、未萌出牙齒、牙外傷等。
2.牙周健康狀況:包括牙齦出血、牙石、牙周袋及深淺度等。 3.義齒修復狀況:包括有無需要修復的義齒、義齒是全部修復或部分修復或完全未修復。
口腔檢查由當地經過監測培訓的專業口腔醫生完成。口 腔檢查要在統一人工光源下進行。牙列狀況、義齒修復狀況檢查以視診結合探診,采用平面口鏡和探針進行。牙周健康狀況檢查以探診為主,結合視診,采用統一配發的社區牙周指數(cpi)探針和平面口鏡進行。視診和探診均采用一次性口腔檢查托盤。cpi探針檢查應一人一針,按國家規定要求進行嚴格消毒后方可使用。
國家對試點省和縣(市)口腔健康監測技術骨干進行現場培訓,提高監測點疾控機構和口腔衛生機構的監測能力和水平,保證監測質量。
四.組織實施
(一)組織形式
衛生部疾控局負責口腔健康監測試點工作的總體領導和協調、監督檢查和評估;安排試點經費。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負責制定口腔健康監測試點方案;組織培訓;編制數據錄入軟件,匯總調查資料,進行數據分析;對現場組織和實施工作提供指導和質量控制。衛生部疾控局成立國家口腔健康監測試點專家工作組,負責審定試點方案、提供技術培訓;對試點地區口腔檢查提供技術指導和數據審核,協助進行數據分析;參與現場工作的質量控制等。省和試點縣(市)要將當地口腔衛生機構的專家納入本級慢病監測現場工作組,共同做好口腔監測試點工作。
責制定本地區口腔健康監測試點實施方案并指導縣級疾病控制機構組織實施。省級口腔衛生機構負責本省試點縣(市區)現場口腔檢查的質量控制及數據復核,與國家專家工作組一起負責對現場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試點縣(市)疾控機構負責結合本地區慢病監測工作的安排,組織現場口腔檢查、記錄表保存、數據審核、數據錄入和上報等工作。
(二)工作流程及時間安排
1.試點縣(市)口腔監測人員和醫務人員培訓:10月中下旬完成。 2.現場口腔檢查工作與當地慢病監測現場工作在相同時間進行并統一安排場所,可在完成慢病問卷調查和相關檢查的同時,安排口腔檢查的內容。所有試點縣(市)現場口腔檢查工作應在2010年12月底全部完成。口腔檢查記錄表的數據錄入與慢病監測數據錄入同步完成,所有試點縣(市)數據采集錄入工作應在2011年1月底前全部完成,并上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3.省級口腔衛生機構現場質控及數據復核時間:對監測點進行現場抽查及數據復核工作與口腔監測同期安排。4.口腔檢查記錄表數據庫設計:10月底完成。數據匯總、分析:2011年3-4月數據匯總、分析監測數據。5.形成報告:2011年5-6月,口腔健康監測試點報告(草稿)征求專家工作組意見,2011年6月底前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將口腔健康監測試點報告報衛生部疾控局。
五.質量控制
(一)現場口腔檢查前期的質控。 包括試點縣(市)疾控機構和口腔衛生機構建立聯系機制和確定聯系人情況,落實口腔檢查醫務人員和數量情況,現場檢查時間地點等工作安排情況,現場口腔檢查設備、檢查材料包和探針的準備到位情況,材料設備是否符合要求,知情同意書(可納入慢病監測知情同意書中)和口腔檢查記錄表的準備情況等內容。由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與國家專家工作組負責對試點縣(市)采取現場和電話等方式對以上內容落實情況進行督導。
(二)現場口腔檢查的質控。 包括口腔檢查對象的動員和知情同意書的簽訂情況,口腔檢查和記錄的規范情況,一次性材料的使用情況和cpi探針消毒滅菌情況,數據錄入準確性等內容。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省級口腔衛生機構負責對現場檢查、數據錄入及數據復核環節進行抽查質控。
(三)現場口腔檢查結束后的質控。
包括數據庫整理、數據分析、口腔檢查結果的反饋情況等內容,由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負責。
口腔健康調查報告篇五
1、教導幼兒記住重要的口腔健康詞語,如:牙菌斑、牙線、含氟牙膏等,讓他們把這些詞語與自己的口腔健康聯系起來。
2、啟發幼兒將所學到的口腔健康詞語分類,能分辨哪些對保護牙齒有幫助,哪些對牙齒有害。
通過活動,讓學幼兒認識相關的口腔健康詞語,并能將詞語與相關的圖畫配對。
讓學生將學到的.口腔健康詞語分類,能正確分辨哪些對保護牙齒有幫助,哪些對牙齒有害。
一、談話引入:師生相互討論交流牙齒的作用,認識牙齒健康很重要,引入學習:“隨著兔子牙醫和刷牙姐姐去牙齒王國旅游”,出示課題。
二、認識相關的口腔健康詞語。
1、觀看兔子牙醫教學錄像(去牙齒王國旅游)
請學生思考:在旅途中你認識了哪些和牙齒健康有關的詞語?
2、認識口腔健康詞語
(1) 兔子牙醫
(2) 神燈
(3) 刷牙姐姐
(4) 牙菌斑
(5) 牙線
(6) 含氟牙膏
(7) 甜食
(8)菌斑獸王
著重講解牙菌斑、牙線、含氟牙膏、甜食。
3、游戲比賽:學生六人小組將學到的口腔健康詞語與相關的圖畫配對,比一比哪組做得又快又準確。
三、口腔健康詞語歸類
2、做分辨口腔健康詞語歸類練習。
3、和來聽課的老師說說今天認識的“朋友”和“壞蛋”。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好的護牙習慣,和兔子牙醫、刷牙姐姐做朋友,時時提醒自己要注意牙齒健康,讓我們都擁有一副潔白、健康、的牙齒!
口腔是食物進入人體的第一道關口,是保持全身健康的重要環節,要把好這一關,就要有清潔的口腔和健康的牙齒,這是因為不僅口腔的功能與全身多方面的功能,特別是消化功能有密切聯系,而且牙病和口腔疾病對全身健康產生危害。幼兒齲齒目前是口腔疾病中最為常見的病,而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長期以來,由于人們不重視口腔衛生,家長雖然對孩子百般呵護,卻忽視對孩子牙齒的保護,有些幼兒20顆乳牙中就有十幾顆是齲齒。我園幼兒的齲齒率也逐年上升,從1996年全園幼兒齲齒率38%.到1999年上升為67.8%,防止齲齒亥懷容緩。世界衛生組織將齲病列為繼癌癥、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種需重點防治的疾病。我園也將防治幼兒齲齒作為保健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通過對家長問卷調查,發現88.7%的家長對口腔保健和口腔疾病的觀念還未轉變過來,認為幼兒乳牙終究要被恒牙取代,乳牙患齲無關緊要,不需治療;家長不注意幼兒乳牙的保護,更不注意培養幼兒口腔衛生習慣;有些家長不懂得哪些飲食多吃了會至齲齒發生,對齲壞的乳牙也不進行及時修補。從調查問卷中看出有76.5%的幼兒不喜歡刷牙,且年齡越小比例越大。只有極少數幼兒能堅持早晚刷牙。幼兒年齡小,自己刷牙還不能完全去除牙面上的食物、軟垢,在細菌的作用下,牙齒也很容易脫鈣、齲蝕。以上是造成齲齒發病率高的原因。
為做好幼兒口腔保健教育,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動。
一、轉變家長觀念,提高家長口腔衛生知識水平
幼兒園通過開家長會,請地段醫院醫生給家長上課,出衛生健康版報、發宣傳資料、請家長參加班級“愛牙月”活動等形式來提高家長的口腔衛生保健知識。通過這些活動使家長對口腔保健意識得到提高,明確了幼兒期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積極支持和配合幼兒園開展幼兒口腔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等.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我國著名的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講過:“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生理學家認為:“習慣是自動化了的條件反射。”幼兒期的神經細胞反應時短,容易形成條件反射。家長、教師應抓住這一教育契機,探索有效的方法,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幼兒的思維具體形象。可利用講故事的形式教育孩子。如當幼兒聽了《沒有牙齒的老虎》故事后,吃糖次數就減少多了。不愛衛生的孩子,也像《小豬變干凈了》中的小豬一樣愛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
2.教給幼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有些父母、甚至一些老師的刷牙方法是不正確的。這樣不僅對自己的牙齒不好,還影響到孩子。孩子的模仿力極強。如照著大人的不正確刷牙方式去刷牙。勢必會影響幼兒牙齒的正常發育。所以,大人要掌握并堅持運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同時教育幼兒掌握運用正確的刷牙方法。要求人人做到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刷牙。定期了解幼兒刷牙的情況。
(二)開展各項活動,提高幼兒對牙齒保護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是教育孩子的一個根本著眼點。因此,我們必須創設各種有趣的活動,使幼兒產生對保護牙齒的興趣。
1.愛牙月活動
9月20日是世界愛牙日,我園每年9月舉行愛牙月活動,全園幼兒行動起來積極參與愛牙月活動。
愛牙月活動具體安排三方面內容:
第一,精心設計一項教學內容:木偶劇《小熊拔牙》。通過演出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從中懂得早晚刷牙口腔保健的意義.更為重要的是讓幼兒知道晚上刷牙比早上刷牙更重要的道理。
第二,設展覽廳,使每位幼兒接受教育。展覽廳有各種口腔保健知識圖片,由幼兒講解圖片,還設有牙診所,并由幼兒扮演醫生,進行角色游戲,孩子們通過自己親身體驗并參加各種口腔保健,更加懂得從小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做到防牙五步曲:每天早晚刷牙,進食后漱口;長期堅持使用含氟牙膏;使用保健牙刷;健康飲食、少吃糖;定期檢查牙齒。第三,評價活動。在愛牙周期間,每班每天設2~3名愛牙娃娃.督促提醒本班幼兒早晚刷牙,對能堅持做到早晚刷牙的孩子,贈送一把保健牙刷,以資鼓勵。并評為健康娃娃。有的爸爸媽媽本身自己沒做到晚上刷牙的習慣,孩子卻晚上沒刷過牙不睡覺,從而還教育了父母。孩子們真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幼兒園的口腔保健教育已自然滲透到家庭中。
2.口腔保健教育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各環節中
(1)教師在一日生活的各環節中,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口腔衛生保健教育和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晨檢,是幼兒在幼兒園一天生活的開始。每天展檢時,保健醫生不僅對幼兒進行一般晨檢,還給幼兒進行簡單的口腔保健知識教育。如:問幼兒是否刷牙,看看幼兒牙齒白不白等,已刷牙、牙齒白的及時給予贊揚。孩子得到贊揚,更激發了他們刷牙的興趣。每天餐后請健康牙齒小衛士提醒小朋友飯后漱口,讓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2)在游戲中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幼兒鞏固了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如:在“娃娃家”游戲中,幼兒扮演的爸爸媽媽教育孩子要保護牙齒,督促孩子刷牙、漱口,孩子牙疼,帶去給醫生治療等。
通過幾年來開展的各項口腔健康教育活動,幼兒口腔保健得到了重視,在飲食習慣上也得到了改觀,口腔保健教育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我園幼兒齲齒發病率大大降低了。
從小做起,防患于未然,“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衛生”,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一個衛生的口腔,讓我們的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