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讀教育專著心得體會讀教育教學論著的心得體會篇一
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很實在,一個合格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充滿愛心,范文參考網top100范文排行受學生尊重的老師。清晰地記得作者說過“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怎樣來“用心”對待我們教育,“用心”關注我們的每一位學生。教師富有愛心,可以給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心理感受,便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要有“責任心”。
讀教育專著心得體會讀教育教學論著的心得體會篇二
1.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
新課程標準下的教科書與以往傳統教科書有很大改變,多以學生生活、活動為主,但是每個學校每個年級的學生認知情況不同,因此在教材的選用上也不同。教材內容是死的,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情況來創新教材,自主創新“活教材”,以實現創新教育。
2.“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學生的頭腦,就是要鼓勵學生敢想、善想,敢于動腦,善于動腦;二是解放學生的雙手,就是要鼓勵學生敢干、善干,敢于動手,善于動手;三是解放學生的眼睛,就是鼓勵學生敢于觀察、善于觀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學生的嘴巴,就是鼓勵學生敢說、善說,敢于提問、善于提問;五是解放學生的空間,就是要擴大學生的活動領域,不把他們局限在狹小的.課堂里,也不局限在學校中;六是解放學生的時間,就是要保證學生有時間去獨立學習、活動和創造,不要把課程排得滿滿的,也不要讓課外作業多得做不完。
當前我校實施的高效課堂。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學自己掌握知識,并通過生教生,讓學生去獨立學習,提高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讀教育專著心得體會讀教育教學論著的心得體會篇三
這個寒假,我讀了周弘的《賞識你的孩子》讀后有幾點心得值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周弘他利用傳統教育中賞識的巨大能量,把女兒周婷婷由一個令人同情的聾啞孩子培養成為我國第一位聾人大學生。他在《賞識你的孩子》一書中首次提出了賞識教育的概念。賞識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運用欣賞、鼓勵的態度去看待、評價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符合生命成長的規律。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發現和發揮學生的長處和潛能,使其最終走向成功。去發現、去挖掘、去放大孩子的優點,孩子的優點就會十倍、百倍、千倍的無限放大。這樣孩子就會找到自信的感覺,就更加相信自己是好孩子,孩子自己會不斷強化自己的優點,最終成為優秀的孩子。
小學階段的孩子相互間智力差距不大,我自認為除數學以外的其他學科,步態需要智商多么高就能學得好,這就需要我們做老師的運用賞識教育理念,只有不斷發現孩子某些具體的優點而放大、強化它使之形成某一方面的優點,最終形成孩子的優勢,成為孩子的強項,那么孩子可能變得突出了。你的孩子將來在口才、閱讀、寫作方面肯定非常突出,因為你在培養、發現、挖掘和強化孩子這方面的才能、智慧,最終他們會碩果累累。你的學生作文水平較高,也是不斷發現、挖掘和放大孩子的優美詞、句、段、片、章而形成的效果。
賞識教育的本源是愛,如果我們的老師、家長都能用愛的眼睛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用正確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點,那我們的孩子或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你能行”,“你真棒”“你做的很好”“老師相信你的能力”,在老師、家長的鼓勵下,許許多多的孩子在快樂中改變,在快樂中成長,在成長中成才。賞識性語言與動作帶給孩子們的是一種快樂的動力、一種向上的自信,其奧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壓在他們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潛能就象火山一樣爆發了。這世界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優秀的名師就是使用“賞識教育”這把開啟孩子心靈的金鑰匙。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不少孩子有這樣的體驗,因為在某次考試中考出了好成績,從此就愛上了該門課程。
作為教育工作者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和熱情,確立教育目標,迎接教育的挑戰。日常生活中,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的頑皮淘氣,教師寬容笑對,節之有法結果耗資會一點一點地改變,最后變得連我們都不太相信;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貪玩懶散,教師堅持笑對,堅持培養習慣,最后學生的成績會一點一點地提高;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心靈受傷,教師真誠笑對,平等交流,撫平創傷,點燃信心,托起希望,最后這個孩子會變得活潑開朗,他總會敞開心扉笑著生活每一天,成為陽光少年……總有這樣一些畫面讓我們感動,讓我們發自內心地為之贊美!學生年齡雖小,內心卻也是豐富、敏感的。他們更需要教師的贊美和賞識,需要教師發自肺腑的真誠賞識,愿學生在教師們的賞識中長大,在贊美賞識之中成為最優秀的孩子。
賞識,抓住了孩子渴望被關注、被重視的心理,讓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你真棒!”“你很出色!”“這辦法真妙!”“我真為你驕傲!”的感覺中走向成功,它符合孩子那種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和欣賞的心理。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他還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因為在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任何孩子都需要不斷的激勵。在教育過程中把賞識的目標應定位于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愛心,充滿自信,全面發展的新人,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讀教育專著心得體會讀教育教學論著的心得體會篇四
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應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他的言行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教師要想成為學生的靈魂工程師,自己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樣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而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首先重在師德的提高。重視師德培養,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關鍵。教師既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還要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
作為教師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忠誠教育事業是師德的靈魂。要想成為新世紀的優秀教師,除了學識淵博、教學得法之外,還應有“以育人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靈為己任”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熱愛學生、理解學生、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正確處理自己與學生關系的準則。愛學生是教師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沒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情感,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
的一言一行,他們都在觀察并做出相應的評價和反應。如果他們切實地感受到老師是在心誠地愛護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對你產生歡迎的傾向,喜歡接近你,并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反之,如果他們感覺到你沒有愛生之心,他們就會在情感上對你采取冷漠、猜疑甚至反感、抵觸的消極態度,那樣的話,無論你怎樣苦口婆心,他們也不會接受。所以,具有愛心,是教師取得教育成果的極為重要的前提。
師德教育還應重視對教師業務素質提高的培養,以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在現代教育生活中,教師已不再是“先學先知”之師和信息知識的唯一傳播者,更不是“講壇上的圣人”。教學方法也由傳統的單向灌輸轉變為啟發建構,突出學生這一認知主體在建構中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重視業務素質的提高,不斷“充電”,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適應信息化教育所帶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的變革,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教師的職能也由“教”轉變為“導”,推動學生不斷地去開拓創新,發展自己。
教育是事業,是科學,又是一門藝術。
讀教育專著心得體會讀教育教學論著的心得體會篇五
要勝任新課改需要,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使我們很容易駕馭課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技巧來豐富課堂,調動和感染學生;
另外,扎實的基礎,使我們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五、要有“健康的個性”。
讀教育專著心得體會讀教育教學論著的心得體會篇六
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之一,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應將書視作精神的食糧。學校布置了讀專著談體會活動,更讓我與教育類書籍有了更深的接觸。愛的教育這就是我讀的其中一本。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寫的,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一個學期中所記的日記,以及每月一次老師所講的關于意大利少年的故事。 《愛的教育》中,同學朋友之間的友誼,兄弟之間的關懷,子女與父母之間偉大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天真無邪的心靈,處處為人著想的品格,知錯就改的行為習慣,無一不沖擊著我的心靈,洗滌著我的思想。
我是一口氣把它讀完的。我走進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的生活,目睹了他和他的同學們是怎樣生活、怎樣學習的,是怎樣去愛的,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生活的追求!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并沒有流淚,但是,我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么高,而是在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含散發出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真得很偉大。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 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 東西啊!
請你帶著一顆圣潔的愛心,投入到每個孩子身上去吧。用心去愛,你會發現:在你教育孩子的同時,自己也會很快樂,如果你真心對待孩子,孩子也會永遠健康快樂的成長。
讀教育專著心得體會讀教育教學論著的心得體會篇七
聽專家教授作報告,的確是種享受,他們循循善誘,列舉了大量的教育實例,言辭誠懇,讓人不由得不被感染。聽各位專家談班級管理的種種,我不禁反思,自己配當班主任嗎?與這些名師相比,在平日的教育教學中,我對學生,愛,深度不夠;嚴,力度不足。我在尋求班級管理的方法,名師們在追求班級管理的藝術。按年齡說,我也應該算做老班主任了吧。但要說管理經驗,卻談不上半點。因為我總是跟著感覺走,缺乏理性的思考與總結。自以為工作很細致,但現在看來,自己還有很多閃失之處。聽優秀班主任們交流如何管理班級,我只有自愧不如的感慨,因為面對愈來愈追求個性的學生,我經常感覺黔驢技窮,記得郭寶向主任在級部會上曾經說過,“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看來,我必須得潛下心來多向其他班主任學習與效仿了。
澆花先澆根,育人要育心。 班級從組建到現在,困擾我很久的一個問題是說閑話違紀者甚眾。雖然,我也動了不少腦子,想了不少辦法,可都是收效甚微。不是說不起作用,每一種新方法實施開后,在短時間內也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時間一長,也就疲沓了。沒辦法,只好另想一種對付他們的懲罰辦法。
現在想來,還是我方法欠缺,一味地想著如何去“罰”,而從來不舍得在“導”上下功夫。如果像高密的康成中學一樣,給他一個“喧嘩十分鐘”,結果就應該大相徑庭了吧?今后多順應孩子的天性,少一些關、卡、壓,教育會更有效。
一、利用學生愛心進行教育
二、老師的付出要讓學生知道,使其懷有感恩心理,教育效果就會好。 懷有感恩心理,學生才會做到孝敬父母;懷有感恩心理,學生才能做到尊敬師長。唯有如此,師長的話才能深入人心,起到一定作用。
三、幫助科任老師樹立威信,能收到極好的教育效果。
多替科任老師講些好話,能融洽師生間關系,在抬高其他老師的同時也抬高了班主任自己。
四、教師不妨亮一亮自己的丑。
教師適當亮亮自己的丑,能拉近師生間距離,使師生間共同話語更多一些,這樣再對學生進行教育,他們不會感到老師高高在上,能將老師當作知心朋友對待,教育效果當然顯著了。
五、營造好的班風學風,有很多前瞻性工作要做,但更多的是要適時而為,抓教育契機。
班級管理本來就無小事,班內每一個學生都是局內人,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不拋棄,不放棄,在學生成長的同時,我們就能品嘗到工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