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什么樣的總結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學校防災減災工作總結篇一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以防震減災教育為主線,以深化廣電網絡系統安全宣傳工作為重點,集中開展多種形式和內容的防災減災安全教育活動,營造良好防抗災害氛圍,保障和促進公司的健康成長。
通過開展“安全教育周”活動,主要實現以下目標:
1、全系統參與“安全教育周”活動受教育率達到100%;
2、全系統員工防災減災、應急避險知識知曉率達到95%以上;
3、全系統員工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明顯提高;
1、公司機關和各營業部組織上好一節安全教育課。
四、活動要求
1、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加強本系統安全生產教育工作,關系到廣電網絡健康發展和本系統員工的幸福安寧。為此,全體干部員工要充分認識加強防災減災安全教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2、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公司成立以總經理任組長,分管副總經理任副組長,相關部門和各營業部經理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對活動要有總體安排,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要把“安全教育”活動搞得既有聲勢又有實效。所有活動的過程要做好記載,攝好影,以備查。
3、明確職責、加強協作。各部門、各營業部既要明確分工,又要互相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強組織指導,認真開展各項活動。
學校防災減災工作總結篇二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xx個“防災減災日”,主題 “是減輕社區災害風險,提升基層減災能力”,5月8日至14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為進一步強化廣大師生對公共安全風險的高度關注,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十二師職業技術校開展了一系列教育宣傳實踐活動。
(一)演練目的
提升廣大師生的防災救災能力;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的的防災救災意識,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認真吸取近期發生的消防安全事故教訓,提升應對處置各類自然災害的指揮決策和統籌協調能力;進一步普及防災避險知識,提高師生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時間
按照學校安全領導小組計劃要求,本次防災減災應急演練活動于5月12日中午12點進行。
(三)演練情況
1、制定應急預案:
1)根據我校建筑物結構和人群分布特點,制定相應的防震應急預案,并組織師生認真學習。
2)責任分工,當堂任課教師為各班的主要具體疏散責任人。教學樓每一樓層再有一位教師負責。
3)當聽到防震預報鈴聲后,各班主任、當堂任課教師首先要保持冷靜并盡快做到:拔掉電源,組織學生有順序地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遠離電線。
4)如果來不及,要躲在狹窄的地方或堅固的桌子等下面,并盡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護頭部,震后立即發出呼救。
2、開展模擬演練:
5月12日中午12點,全校師生進行了一次防震減災緊急疏散演練。警報長鳴,讓每一個學生體驗災害來臨時的緊迫,地震一旦發生的應急處置能力。通過實踐演練中,讓學生們習得應對的方法,從而有足夠的經驗面對真正的災害。
(四)演練評估
通過此次防災減災應急演練,提高了師生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提高了廣大師生的防災減災能力,增強了師生們防災減災意識,基本達到了此次應急演練的預期目的。
學校校采取了防震減災主題班會、科普展板、發地震知識手冊、黑板報等形式強化了學生的安全自救意識,宣傳了有關知識。另外,學校認真落實“安全教育進課堂”活動,每學期開設有安全教育課程,由專職教師對每屆學生進行防災減災等自然災害以及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等方面的常規性的安全教育,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5月14日,在學校慣例的周末晚自習班會上,各班在班主任主持下,開展防震減災的主題班會。教師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有關“防震減災”的書籍,宣傳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和科學減災的技巧。
學校學生科牽頭在各班組織開展板報宣傳活動,通過班級黑板報來宣傳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各班同學們集思廣益,正在積極搜集材料,籌備設計當中,本周三(5月18日)將進行評比。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防震減災活動的開展,成立領導小組,制定防災減災應急預案以及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實施方案。同時,學校深入開展校園風險排查和整治工作。學校安全領導小組積極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對校園內外環境進行安全大排查,消除了各類安全隱患。
有備才能無患,防災勝于救災。學校希望通過開展“防災減災日”系列活動,增強了全校師生防災減災的意識,提高了應對突發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為創建“平安和諧校園”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學校防災減災工作總結篇三
一、領導重視,要求明確
學校成立了以龐麗君校長為組長,蔣敏紅副校長為副組長的防災減災日活動領導小組。校長室聯合德育處、總務處一起召開“防災減災日”活動領導小組會議,會上對活動要求進行明確,并制定了“防災減災日”活動方案。
二、宣傳到位,有效落實
安全教育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工作。學校利用電子屏、校園網等平臺,向師生、家長宣傳防災減災知識,各班在黑板報安全版塊進行防災、避險知識宣傳。班主任更是利用晨會、班會課加強對學生進行防災減災的教育,切實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5月9日升旗儀式,城北小學給全體師生進行了“防災減災”知識講座。
5月12日(周二)大課間,學校組織全校師生進行應急避震疏散演練。演練前明確了各責任老師的崗位和職責。當全體師生聽到警報后,各班按照學校制訂的緊急疏散路線圖,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迅速、有序、安全地撤離教學大樓,在操場集中并對班級人數進行了清點。整個演練過程安排周密,疏散有序,配合默契,基本上達到了疏散演練的要求,沒有發生擁擠等不安全的事故。
應急疏散演練結束后,蔣敏紅副校長對此次應急疏散演練活動進行了細致的總結,強調了逃生中還值得注意的問題,并提出了學校安全工作的進一要求。
5月13日班會課,各年級都認真開展了“防災減災”主題班會,低年級班主任結合安全教育讀本和安全教育平臺,通過具體事例對學生進行教育;中、高年級大部分班級則由學生主持,通過小品再現、知識競猜、案例辨析等活動,學知識、練技能。
三、專題講座,興趣盎然
燃氣的安全緊系著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學會一些燃氣的安全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也尤為重要。本周四,學校邀請港華燃氣公司的工作人員來校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燃氣知識安全講座。工作人員不僅給孩子講了很多關于燃氣安全使用的知識,還給孩子們準備了豐富的禮物,在與孩子們一問一答的游戲互動中,讓孩子們對燃氣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學校防災減災工作總結篇四
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上級文件精神。建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應急避險大演練”和“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應急避險大演練”和“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方案。
1、4月29日班主任會議,宣傳布置活動安排,確保了各項活動的正常開展。
2、5月1日前由消防設備設施檢查組、教學設施設備檢查組對校內一切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立即整治。
3、5。7每班發放一份《小學生自護自救安全常識》由班主任對學生開展自救自護的培訓,重點加強學生的逃生意識和技能訓練。
4、5。8前每班出了一期防震減災的黑板報,由政教處進行評比,這次的黑板報從版面的設計到內容的選擇都是由學生自己完成,出的都非常的棒,因此政教處決定班班有獎,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是在過程中學到了很多防震救災的知識。
5、5月11日利用國旗下講話對全校師生進行安全教育。
6、5。12開展自救自護的主題班會,重點防溺水教育。
7、5月13日開展自救自護三字經背誦比賽(分年級,選擇不同的評分標準)
8、5月12日結合市區教育局“全省萬校師生應急避險大演練活動”相關活動,開展演練。5月12日上午9點40分,廣播室內突然傳出警報聲,政教處主任朱老師緊急通報學校教學樓發生火災,請同學和老師馬上撤離。朱老師話音剛落,同學們已在老師的組織下,用毛巾、紅領巾等物品捂住嘴巴,有序地從樓梯上下來,迅速到達操場集合。此次火場逃生演習,進一步提高了師生火場中自救、自護的能力,提高了師生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
9、全校每名學生寫一篇自救自護案例,其中每班選出三篇優秀學生習作上交政教處,并由政教處進行評比。
10、每位老師上交了一份安全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
學校防災減災工作總結篇五
認真貫徹《阿勒泰地區關于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實施方案》《阿勒泰地區綜合防災減災“十三五”規劃(20xx-20xx年)》《阿勒泰地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為進一步指導和規范救災救濟應急工作,綜合減災規劃,完善工作體系,規范工作程序,全面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能力和水平。
切實加強減災委各成員單位的協同配合,建立自然災害監測網絡,實現部門間信息資源共享,加強聯合會商、分析研判、預測預報,優化預報等措施,提高預報精度,延長預見期,為防災減災工作提供有力支撐,積極爭取防災減災工作主動權,強化局部極端天氣的預測預報,提前發布預警信息,提高監測水平,健全自然災害預報預警和信息發布機制,加強地區自然災害早期預警能力建設。
各成員單位結合預警區域的自然條件、人口和社會經濟背景數據進行災情評估分析,不斷提高風險評估、應急評估、損失評估、社會影響評估和績效評估水平,完善重特大自然災害綜合評估機制,提高災害評估的科學化、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
繼續完善自然災害災情信息報送管理體系建設,實現災情、決策、指揮、物資調運等各類信息的及時發送與傳遞,為災害應急救助提供科學決策信息,大幅提升災害應急救助即時信息高效處理、互聯互通與指令信息的快速傳達能力,重點突出災情上報的'時效性、準確性和規范性,規范國家自然災害信息管理系統報送工作,確保災情信息不遲報、漏報、誤報,全面提升地區災情管理工作的科學化進程。
堅持“著眼全局、科學規劃、統籌整合、民生優先”的原則,進一步強化防范應對準備,完善應急預案,做好應急物資、裝備、隊伍等方面的準備工作,確保各項應急搶險和救助措施落實到位;進一步落實抗災救災責任制和應急機制,統籌協調各方面救災力量,確保救災工作順利開展,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通過“5?12防災減災日”等特殊時間節點,通過集中宣傳、設置咨詢臺、設置櫥窗展板、發放宣傳冊(頁)等形式,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
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力度,建立穩定的建設經費投資渠道,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所需經費納入公共財政預算。探索應急避難場所援建機制,鼓勵企業和社會各界援建應急避難場所,形成多種形式的建設投資渠道,逐步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投入保障機制。
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功能完備的要求,加強阿勒泰地區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根據需要及時采購儲備本級救災物資;完善農牧業物資儲備,加強應急成品糧和環境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形成以地區儲備為中心、縣(市)儲備為支撐、鄉(鎮)儲備為依托和村(社區)儲備為補充的多元化救災物資儲備體系,采購一批救災物資,滿足阿勒泰地區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需求。
根據《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新財社〔20xx〕30號)、《自治區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各級財政分擔比例及考核暫行辦法》《關于轉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阿地財社[20xx]34號)、《阿勒泰地區遭受重大災害喪失生產能力農牧民家庭特殊救助機制》(阿行辦發〔20xx〕75號)有關要求,及時下撥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