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問題進行的專門性總結,總結某一方面的成績、經驗。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總結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篇一
1、不在指定的位置上答題。
2、一篇文章沒寫或沒寫完。
3、論證有效性分析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瘋狗咬人,要么是在題干的邏輯空間之外罵街,要么是對結論不能構成質疑。
4、論證有效性分析對邏輯錯誤的分析力不從心,很少能做到簡潔有力、一針見血。
5、論說文的走題現象非常嚴重。
6、大多數同學的論說文跟題目材料沒什么關系。
7、論說文的一個重要考點就在于論證說理,但大家的論證說理大多浮于表面,沒話找話,很少有人能做到深刻有力。
寫作分值很大,最后兩個月,寫作沖刺很重要
1多花一些時間在寫作上:
寫作是主觀題,只要寫就有分
2要多動手寫,克服手和心的差距:
一、心態調整
發卷前,首先暗示自己:這只是一次平常測驗!調整好心態,過于緊張難免會導致發揮失常,要有自信!
二、各個題型時間分配
總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種,平均每分鐘得1分。默寫題、選擇題稍快一些,要給作文留足60分鐘的時間。
1.現代文閱讀,3個選擇題,共9分,大約需要15分鐘。
2.文學類文本閱讀,3個小題,大約需要15分鐘。
3.實用類文本閱讀,3個小題,大約需要15分鐘。
4.文言文閱讀,3個選擇題,2個翻譯題,共19分,大約需要15—20分鐘。
5.詩歌閱讀題,2個小題,大約需要10分鐘。
6.默寫題,共5分,控制在2分鐘左右。
7.語言文字運用,大約需要15分鐘。
8.作文,共60分,大約需要60分鐘,這是底線。即使時間不夠,最好也有一個提綱,再動筆。
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篇二
距離2017考研還剩幾天的時間,考前考生要做好各類準備,對于答題時間分配、答題方法技巧要重點練習和掌握。以下是百分網小編搜索整理的關于2017考研數學答題時間分配及方法,供參考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考試時長是3小時,答題的時間分配一般可以按照如下方式:選擇題和填空題約1小時,解答題約1個半小時,預留半小時檢查和補做前面未做的題,以及作為機動和回旋余地。選擇題和填空題每題一般花4~5分鐘,如果一道題3分鐘仍無思路則應跳過。解答題每題一般花10分鐘左右,一道題如果5~6分鐘仍一籌莫展,則應跳過,暫時放棄。該放棄時應敢于放棄、善于放棄,放棄后應盡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相信自己不會做的題別人很可能也不會做。切忌沒完沒了地糾纏于某個題,這將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做題時一定要仔細,該拿分的一定要拿住。尤其是選擇題和填空題,因為體現的只是最后結果,一個小小的錯誤都會令一切努力功虧一簣。很多同學認為選擇和填空的分值不大,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大題上面,但是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兩道選擇或填空題的`分值就相當于一道大題,如果這類題目失分過多,僅靠大題是很難把分數提很高的。做完一道選擇、填空題時只需要大家再仔細的驗算一遍即可,并不需要一定要等到做完考卷以后再檢查,而且這樣也不會花費大家很長時間。做大題的時候,對于前面說的完全沒有思路的題不要一點不寫,寫一些相關的內容得一點“步驟分”。
1.舉反例排除法。這是針對提示中給出的函數是抽象的函數,抽象的對立面是具體,所以我們用具體的例子來核定,這個跟我們剛才的賦值法有某種相似之處。一般來講舉的范例是越簡單越好,而且很多考題你只要簡單的看就可以看出他的錯誤點。
2.推演法。提示條件中給出一些條件或者一些數值,你很容易判斷,那這樣的題就用推演法去做。推演法實際上是一些計算題,簡單一點的計算題。那么從提示條件中往后推,推出哪個結果選擇哪個。
3.賦值法。給一個數值馬上可以判斷我們這種做法對不對,這個值可以加在給出的條件上,也可以加在被選的4個答案中的其中幾個上,我們加上去如果得出和我們題設的條件矛盾,或者是和我們已知的事實相矛盾。比方說2小于1就是明顯的錯誤,所以把這些排除了,排除掉3個最后一個肯定是正確的。
4.類推法。從最后被選的答案中往前推,推出哪個錯誤就把哪個否定掉,再換一個。我們推出3個錯誤最后一個肯定是正確的。后面三種方法有些相似之處,類推法這種方法是費時費力的,一般來講我們不太用。
解答題的分數很高,相應的對于考生知識點的考察也更全面一些,有些考題甚至包含了三、四個考察點,因此要求考生答題時相應的知識點應該在卷面上有所體現,步驟過簡勢必會影響分數。大家要注意問題之間的聯系。好多試題的問題并非一個,尤其是概率題,對于此類考題的第一問一定要引起注意。因為它的第二問,甚至第三問可能會與第一問產生直接或間接的聯系,第一問如果答錯將會導致第二、三問的錯誤,那么這道考題的分數就會失分很多。
緊張的一科考試結束了,您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就是封裝您的信封,將您需要放入信封的東西按照監考老師的要求,一樣樣的放入信封,檢查無誤后,再封上信封。貼上密封貼。然后等待老師的收繳。
試卷和答題卡應該是都要裝進去的,草稿紙不用裝進信封最后直接上交給老師。有些人漏裝了試卷或者答題卡,有些人還多裝了東西甚至把準考證都裝進去交上去了,比較麻煩的。控制好時間,鈴聲響了就別死命在那寫了,不要以為平時考試你左手跟老師搏斗右手在那拼命答題老師沒說你考研就可以這樣搞,有些老師很嚴格的,我的考場上一位同學因為多寫了幾下被老師拒絕收試卷。
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篇三
知識的范圍可以分為知識的廣度和知識的深度兩個層面。無論是提高大家學習的知識深度和廣度,我們覺得首要的是心態,心態決定定狀態,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于常識判斷的學習,第一位的是對于新知識的有一種開放擁抱的姿態,有一種汲取新知識獲得成長的情懷,才能書山漫步、學海泛舟。
對于應試者即為當局者,從結果導向上首要做的其實是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了解公職考試筆試面試等環節測查的是何種素質和素養。本質是指基本的、根本的性質,是一事物成其為自身、有別于其它物的固有屬性,明晰事物的本質對于準確把握該事物、推動其健康發展意義重大。了解考試的實質對于備考學習是一種超然物外、高屋建瓴的學習理念、學習方法。
進行科學系統的備考。很多考生認堅持常識復習無用論,其實質往往是復習方向和復習心態的偏差。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公考一樣,招考的難度越來越大,面對側重知識廣度的常識如果視之位“雞肋”,效果會更加不理想,導致一分之差,差之前人。
很多同學認為常識出題似乎毫無章法,往往的做法是四處出擊到處收集各類資料,但真正掌握的效果以及應試效果并不明顯。其實,考生在備考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真題,從真題中體會考試重點、學習解題技巧,然后制定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復習計劃,提高自身在備考中的效能。考試的杰出一定屬于用心而努力的人,對于這段時間如何復習常識。
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篇四
(1)來源于材料的答案:指從指定材料中概括、歸納或摘錄的答案。
(2)來源于課本的答案:指出自課本的原話、某種觀點、認識或看法等;
(3)來源于自己組織的答案:多指根據相關歷史知識自己歸納答案。
2、據答案形式分:
(1)列舉型:如:從指定材料中概括、歸納或摘錄的答案;寫出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等。
(2)簡述型:對答案要進行簡單論述。
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篇五
考生應當從全局上把握答題時間,盡量做到給作文留出足夠的時間,一旦發現前面知識考查部分的試題用時過半,在65分鐘內還無法完成,就應該當機立斷,堅決地舍去未答的知識考查題,同時穩定一下情緒,立即開始轉入作文。
經過審題、立意、選材、編寫提綱完成布局后,看一下表,目的是計算一下能夠用于正文寫作的時間大約還有多少,據以確定行文速度。
文章寫至一半,再看一看表,目的是了解剩余時間,以便決定以后的寫作速度應當怎樣掌握,并及時加以調整。
1、中考語文選擇題
中考語文第一部分的選擇題為客觀題,即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錯就是錯,對就是對。統計表明,語文試卷中區分度最大的即為選擇題部分。中考語文選擇題數量大概為6-7小題。建議這部分題目利用開考前發卷后的時間以及開考后10分鐘左右時間進行作答。
2、古詩文默寫
接下來為中考語文默寫,名著閱讀和文言文部分。這一部分題目基本上在考前復習環節已經很全面了,要盡量做到不失分。這一部分題目建議用20分鐘的時間進行作答。
3、閱讀理解
然后是中考語文記敘文閱讀?,F在記敘文的字數是越來越多,所花費的時間肯定也與之增加。建議考上在這一部分花費稍微多一點的時間,仔細閱讀,把握主要內容與思想感情。建議時間25分鐘。
初三考生無需逐字閱讀,主要關注總起句,總結句以及過渡句,把握文章的主要結構就可以了。兩篇文章建議花費30分鐘完成。
語文沒有基礎,就要在課前先做好預習,先閱讀課文,把生字等查清楚,最好理解了文章主旨及每段段意,會分層次。如果不知道對錯,可以查閱工具書。上課時要認真聽講,不要只聽結果,過程和思路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以為課文不重要,考試不會考課文原文,但是考試考的都是你是否掌握了課上的思維方法。
語文學習不要好高騖遠,學語文就要從最基礎的學起,只要把課堂上的知識學會了,把老師講的東西都消化好了,再考試時就不會有太大問題。語文需要背誦很多古詩詞和文言文,但是考試時考到的比較少,分數也不多,有些同學可能就不背了,這樣是萬萬不可的,學語文就要分分必爭才能考高分,否則分數低也怨不得別人。
背文言文和古詩詞并不是單純的為了默寫分值,對古詩詞和文言文題目也很有幫助,所以學語文就要各個題型都會。
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篇六
1、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技術知識,通過多看、多學、多問、多練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各項業務技能。
2、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工作過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緒,積極、熱情、細致地的對待每一項工作。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我學到了很多專業的知識,能夠得心應手開展工作;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下,開心的工作;可以說都是受益于各位領導的栽培和各位同事的賜教。
總的來說,由于本人工作經驗不多,能力還有欠缺。雖然能勝任本職工作,但是社會在不斷的進步,技術在不斷的更新,我還需要更多的磨礪。為此,今后在工作中,我需要進一步增強開拓創新精神,刻苦鉆研新的技術。在上級的正確領導下,努力拼搏,扎實工作,以更好的質量、更高的效率、更扎實的作風做好本職工作,為我們這個光榮的集體、輝煌的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