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法律觀念的日漸普及,我們用到合同的地方越來越多,正常情況下,簽訂合同必須經過規定的方式。合同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合同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轉讓技術合同CPA會計篇一
(本題型共16小題,每小題1.5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你認為正確的答案,用鼠標點擊相應的選項。)
1.20×1年10月20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擬于20×2年4月10日以40萬元的價格向乙公司銷售w產品一件。該產品主要由甲公司庫存自制半成品s加工而成,每件半成品s可加工成w產品一件。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1件自制半成品s,成本為37萬元,預計加工成w產品尚需發生加工費用10萬元。當日,自制半成品s的市場銷售價格為每件33萬元,w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為每件36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應就庫存自制半成品s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 )。
a.1萬元
b.4萬元
c.7萬元
d.11萬元
理解
2.下列各項關于預計負債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預計負債是企業承擔的潛在義務
b.與預計負債相關支出的時間或金額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c.預計負債計量應考慮未來期間相關資產預期處置利得的影響
理解:
(1)預計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3)預計負債應當按照履行相關現時義務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計數進行初始計量。故選b。
建議:背下知識點就行。
16.20×1年1月1日,甲公司購入乙公司當日發行的4年期分期付息(于次年初支付上年度利息)、到期還本債券,面值為1 0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5%,實際支付價款為1 050萬元,另發生交易費用2萬元。甲公司將該債券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每年年末確認投資收益,20×1年12月31日確認投資收益35萬元。 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該債券的攤余成本為( )。
a.1 035萬元
b.1 037萬元
c.1 065萬元
d.1 067萬元
理解:
考攤余成本的計算,具體的`公式不列出了,自己看書。如果覺得選擇題還要算這么麻煩,可以戰略性放棄這種選擇題,如果大題遇到,就一步一步,分步驟寫,好得分。
(本題型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你認為正確的答案,用鼠標點擊相應的選項。每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
1.制造企業下列各項交易或事項所產生的現金流量中,屬于現金流量表中“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有( )。
a.出售債券收到的現金
b.收到股權投資的現金股利
c.支付的為購建固定資產發生的專門借款利息
d.收到因自然災害而報廢固定資產的保險賠償款
理解
(1)購買債券為投資活動,故與該事項相關的事項(包括出售債券)產生的現金屬于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2)股權投資為投資活動,故與該事項相關的事項(包括:收到現金紅利)產生的現金流屬于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3)取得固定資產為投資活動,故與該事項相關的事項(包括:報廢引起的現金流)產生的現金流屬于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稍特殊的是:為購建固定資產發生的專門借款利息屬于現金流量表中“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因為雖然與固定資產相關,但本質上是一種籌資行為,不論籌資的目的是購買固定資產還是補充流動資金,都屬于籌資活動。
故選abd
2.下列關于外幣資產負債表折算的表述中,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有( )。
a.實收資本項目按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
b未分配利潤項目按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
c.資產項目按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
d.負債項目按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
理解
3.下列各項中,應計入制造企業存貨成本的有( )。
a.進口原材料支付的關稅
b.采購原材料發生的運輸費
c.自然災害造成的原材料凈損失
d.用于生產產品的固定資產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
理解
(1)存貨成本包括3個部分: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實質是進一步加工存貨過程中追加發生的生產成本)、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或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成本。不論是外購取得、加工取得,都符合這一原則,只是具體內容稍有差異。
(2)a進口原材料的關稅、b采購發生的運輸費屬于存貨的采購成本;d用于生產產品的固定資產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屬于加工成本下的制造費用。
(3)不計入存貨成本的3類(可對比計入成本的內容,直接背下來):非正常消耗的(例如自然災害引起的)、存貨入庫后的儲存費用(記住是入庫后!)、采購用于營銷的特定商品。這些都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支出)。
故選abd
4.下列各項中,不應計入發生當期損益的有( )。
a.開發無形資產時發生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
b.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變動
理解:
(1)研發取得無形資產,在開發階段,發生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應計入無形資產成本,不影響當期損益。
(2)經營用固定資產轉為持有待售時其賬面價值小于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金額,不做賬務處理(沒啥規律,小知識點背下來就行)
(3)對聯營企業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應享有投資時聯營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不進行賬務處理(可以理解為:花了錢,卻取得一個沒那么值錢的資產,就按原來花的錢作為資產的入賬價值。
否則,出的資產多,入的資產少,就得確認收益體現在利潤表里了,而對于投資聯營企業這件事,確認收益是沒有道理的)
故選acd
5.甲公司為境內上市公司,20×6年發生的有關交易或事項包括:(1)因增資取得母公司投入資金1 000萬元;(2)享有聯營企業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當年公允價值增加額140萬元;(3)收到稅務部門返還的增值稅款100萬元;(4)收到政府對公司前期已發生虧損的補貼500萬元。甲公司20×6年對上述交易或事項會計處理正確的有( )。
a.收到返還的增值稅款100萬元確認為資本公積
b.收到政府虧損補貼500萬元確認為當期營業外收入
c.取得其母公司1 000萬元投入資金確認為股本及資本公積
d.應享有聯營企業140萬元的公允價值增加額確認為其他綜合收益
理解:
收到返還的增值稅款屬于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于收到時確認為營業外收入。故選bcd。其他的知識點背下來。
轉讓技術合同CPA會計篇二
計算與分析題主要是測試考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相對來說難度較大,涉及的概念、計算公式較多。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歡迎欣賞與借鑒。
(1)20×6年12月1日,甲公司推出預繳話費送手機活動,客戶只需預繳話費5 000元,即可免費獲得市價為2 400元、成本為1 700元的手機一部,并從參加活動的當月起未來24個月內每月享受價值150元、成本為90元的通話服務。當月共有10萬名客戶參與了此項活動。
(2)20×6年11月30日,甲公司董事會批準了管理層提出的客戶忠誠度計劃。具體為:客戶在甲公司消費價值滿100元的通話服務時,甲公司將在下月向其免費提供價值10元的通話服務。20×6年12月,客戶消費了價值10 000萬元的通話服務(假定均符合下月享受免費通話服務的條件),甲公司已收到相關款項。
(3)20×6年12月25日,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合同,甲公司以2 000萬元的價格向丙公司銷售市場價格為2 200萬元、成本為1 600萬元的通訊設備一套。作為與該設備銷售合同相關的一攬子合同的一部分,甲公司同時還與丙公司簽訂通訊設備維護合同,約定甲公司將在未來10年內為丙公司的該套通訊設備提供維護服務,每年收取固定維護費用200萬元。類似維護服務的市場價格為每年180萬元。銷售的通訊設備已發出,價款至年末尚未收到。
要求:
本題不考慮貨幣時間價值以及稅費等其他因素。
根據資料(1)至(3),分別計算甲公司于20×6年12月應確認的收入金額,說明理由,并編制與收入確認相關的會計分錄(無需編制與成本結轉相關的會計分錄)。(2012年)
轉讓技術合同CPA會計篇三
(1)2×15年2月20日,甲公司召集董事會,審議通過了以換股方式購買專門從事新能源開發業務的乙公司80%股權的議案。2×16年3月10日,甲公司、乙公司及其控股股東丙公司各自內部決策批準了該項交易方案。2×16年6月18日,證券監管機構核準了甲公司以換股方式購買乙公司80%股權的方案。
2×15年6月30日,甲公司以3:1的比例向丙公司發行6 000萬股普通股,取得了乙公司80%股權,有關股份登記和股東變更手續當日完成;同日,甲公司、乙公司的董事會進行了改選,丙公司開始控制甲公司,甲公司開始控制乙公司。甲公司、乙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均為1元,2×15年6月30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價值為每股3元,乙公司普通股的公允價值為每股9元。
2×15年7月16日,甲公司支付為實施上述換股合并而發生的會計師、律師、評估師等費用350萬元,支付財務顧問費1 200萬元。
(2)甲公司、乙公司資產、負債等情況如下:
2×15年6月30日,甲公司賬面資產總額17 2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賬面價值4 500萬元,無形資產賬面價值1 500萬元;賬面負債總額9 000萬元;賬面所有者權益(股東權益)合計8 200萬元,其中:股本5 000萬(每股面值1元),資本公積1 200萬元,盈余公積600萬元,未分配利潤1 400萬元;2×15年6月30日,甲公司除一項無形資產外,其他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該無形資產為一項商標權,賬面價值1 000萬元,公允價值3 000萬元,按直線法攤銷,預計尚可使用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
2×15年6月30日,乙公司賬面資產總額34 4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賬面價值8 000萬元,無形資產賬面價值3 500萬元;賬面負債總務13 400萬元;賬面所有者權益(股東權益)合計21 000萬元,其中股本2 500萬元(每股面值1元),資本公積500萬元,盈余公積1 800萬元,未分配利潤16 200萬元。2×15年6月30日,乙公司除一項固定資產外,其他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該固定資產為一棟辦公樓,賬面價值3 500萬元,公允價值6 000萬元,按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尚可使用2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
(3)2×15年12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一批產品,銷售價格(不含增值稅)為100萬元,成本為80萬元,款項已收回。截止2×15年12月31日,乙公司從甲公司購入的產品已對外出售50%,其余50%形成存貨。
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合并前,丙公司、丁公司分別持有乙公司80%和20%股權,甲公司與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不存在任何關聯方關系;合并后,甲公司與乙公司除資產(3)所述內部交易外,不存在其他任何內部交易。
甲公司和乙公司按照年度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不計提任何盈余公積。企業合并后,甲公司和乙公司沒有向股東分配利潤。
甲公司和乙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均為25%。甲公司以換股方式購買乙公司80%股權的交易使用特殊處理規定,即收購企業、被收購企業的`原有各項資產和負債的計稅基礎保持不變,甲公司和乙公司合并前的各項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相同,不存在套期未確認暫時性差異所得稅影響的事項。甲公司和乙公司預計未來年度均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暫時性差異。
除所得稅外,不考慮增值稅及其他相關稅費,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據資料(1)~(2)及其他資料,判斷該項企業合并的類型及會計上的購買方和被購買方,并說明理由。
(2)根據資料(1)~(2)及其他資料,確定改該企業合并的購買日(或合并日)并說明理由。
(3)根據資料(1)~(2)及其他資料,計算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股權投資的成本,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4)根據資料(1)~(2)及其他資料,計算該項企業合并的合并成本和商譽(如有的話)。
(5)根據資料(1)~(2)及其他資料,計算甲公司購買日(或合并日)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的列報金額。
(6)根據資料(3),編制甲公司2×15年度合并財務報表相關的抵消分錄。(2016年)
理由:2×15年6月30日,甲公司以3:1的比例向丙公司發行6 000萬股普通股,取得乙公司80%股權,有關股份登記和股東變更手續當日完成;同日,甲公司、乙公司的董事會進行了改選,丙公司開始控制甲公司,甲公司開始控制乙公司;甲公司與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不存在任何關聯方聯系。
(2)購買日:2×15年6月30日;理由:2×15年6月30日,甲公司以3:1的比例向丙公司發行6 000萬股普通股,取得了乙公司80%股權,有關股份登記和股東變更手續當日完成;同日,甲公司、乙公司的董事會進行了改選。實質上購買方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
(3)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股權投資的成本,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18 000
貸:股本 6 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2 000
借:管理費用 1 550
貸:銀行存款 1 550
(4)合并成本:企業合并后,乙公司元股東丙公司持有甲公司的股權比例為(6 000/(6 000+5 000))=54.55%;假定乙公司發行本公司普通股對甲公司進行企業合并,在合并后主體享有同樣的股權比例,乙公司應當發行的普通股股數為2 500×80%/54.55%-2 500=1 166.36(萬股)。
企業合并成本=1 166.36.67×9=10 497.24(萬元)
企業合并商譽=10 497.24-(8 200+2 000×75%)=797.24(萬元)
(5)固定資產的列報金額=4 500+8 000=12 500(萬元)
無形資產的列表金額=1 500+(3 000-1 000)+3 500=7 000(萬元)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列報金額=0
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列報金額=(3 000-1 000)×25%=500(萬元)
盈余公積的列報金額=600+1 800×80%-600=1 440(萬元)
未分配利潤的列報金額=1 400+16 200×80%-1 400=12 960(萬元)
(6)內部交易抵銷分錄為:
借:營業收入 100
貸:營業成本 100
借:營業成本 10
貸:存貨 10
企業因該內部交易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10×25%=2.5(萬元)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2.5
貸:所得稅費用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