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廣西糖業工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糖廠個人先進材料篇一
在本職崗位上,能夠以身作則、勤奮進取,刻苦鉆研機電技能知識,積極帶領電鉗班解決生產中設備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使制成部的機電維修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大大改觀。作為一個機電技術管理人員,他時刻沒有忘記自己的工作使命,面對車間設備運行中的各種技術問題及設備隱患,與機電班的各位師傅共同探討解決,先后完成了車間機電設備的各項技術改造。多年被公司評為“先進個人”及“優秀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憑著對本職工作的熱情衷愛,作為技校畢業的他,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自學拿到了大專畢業證。面對車間電氣運行中出現的各種技術難題,深知自己知識的欠缺,利用業余時間查找技術資料,了解掌握電氣控制的維修原理及dcs自動化控制的基本技術水平,通過自學從一個單一的設備維修技術人員轉換為機電一體的多面手,是自己以一個合格的員工為車間機電維修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民和制成包裝系統的兩臺收塵器自安裝以來,收塵器下的回灰絞刀經常故障,造成收塵器無法正常運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通過現場勘查,提出將原絞刀改為斜槽的方案,改造中將設備用電功率從原九千瓦降低到現在的四千瓦,不但降低了設備故障率,而且電耗也大大降低,同時將包裝機下的兩臺回灰絞刀也改造為空氣斜槽,將原五點五千瓦的電機改為現在四千瓦的電機,使設備用電功率降低,同時也降低了維修成本及勞動強度。以上兩項技術改造,為車間每月節約電耗及維修費用約三千元左右。
制成兩臺磨粉煤灰稱,在運行中經常產生卡死現象,無法保障粉煤灰的正常參加,多次由于卡斯造成減速機齒輪損壞,增加了設備的維修費用。呂等富通過研究稱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技術改造,將原來的水平穩流給料機改為剛性葉輪給料機,電耗從原來的五點五千瓦降低到一點五千瓦,通過使用解決了給料機的卡死現象,提高了粉煤灰的參加量,降低了崗位工的勞動強度。
制成二號磨自安裝以來磨尾一直無法排渣,造成選粉機磨損及磨內蓖板堵塞的技術問題,嚴重的制約著磨機系統的正常操作,經常由于磨尾篦板堵塞而停磨,呂等富先后多次查找原因,研究排渣口的結構,最后決定通過加大排渣的過濾面積,增加排渣口的通風量,最終解決了二號磨無法排渣的技術問題,使磨機粉磨效率大大改觀,同時延長了選粉機鼠籠的使用壽命。
二號磨系統負壓自安裝以來,一直上下波動大,直接影響選粉機的選粉效率及磨機的產量,給中控操作帶來許多困難,呂等富通過對收塵器線路的分析研究,找出了負壓波動大的主要原因是收塵器的plc控制器運行時間間隔太長,造成收塵濾袋阻力增大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在原控制回路中增設了一臺時間繼電器,減小了plc的間隔時間,提高了收塵器的清灰效率,增加了選粉機的選粉效率及磨機產量。
制成一號磨系統運行中一直沒有油路保護跳停裝置,多次由于設備跳停,造成主機事故隱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呂等富通過現場查看分析研究,在原線路中增設了油壓控制保護裝置,通過油泵的壓力來控制磨主電機的啟停,杜絕了油泵跳停,造成主機故障的事故,改善了設備的安全運行系數。
制成中控dcs操作系統中,經常由于通訊障礙,造成設備跳停及程序死機,由于整個操作系統所用的軟件是羅克韋爾公司的自動化系統,要求專業技術強,呂等富利用平時所學的專業技術,通過對兩臺磨i/o柜線路的研究分析及控制模塊的檢查,發現兩臺磨i/o柜電源配置不一樣,一號磨i/o柜的1756模塊存在許
多故障點,導致中控通訊障礙,直接影響中控工的正常操作,為了降低i/o故障率,將原1#磨dcs系統電源和2#磨系統改為一致,拆除了一號磨i/o柜控制模塊中的不用線路,降低了各模塊的負荷,大大改善了dcs系統的運行效率。
制成配料庫底多年來一直存在揚塵大,設備故障高,崗位工勞動強度大的問題,庫底收塵由于管道平,管道內容易產生積灰,收塵器無法發揮收塵效率,通過現場勘察,提出了改造方案,組織電鉗工對原框架基礎進行了拆除,降低了配料稱的高度,將原收塵風管改為v型布局,改變了收塵管道的角度,使熟料配料庫底揚塵大大降低,收塵效率大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環保效率。
同志不但勤奮進取,務實創新,而且還經常鼓勵機電班的各位師傅多學技術,提高業務技能,成為精一門、學兩門、通三門的多面手。為了提高車間的整個機電的維修水平,他平時帶領電鉗班的各位師傅,學習鉆研車間各個機電設備的工作原理、維修技能及電氣線路的專業知識,機電設備發生故障時,他帶領大家現場進行分析研究,了解事故發生的原因,掌握事故判斷的方法,使制成部機電工的維修水平大大提高,設備運轉率及完好率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廣西糖業工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糖廠個人先進材料篇二
為此,同志幾乎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在了鉆研業務上,努力將自己的工作吃透,干好。
隨著單位維修量的增加,工作難度也在加大,原來作為設備維修主力的臥式管道疏通機,常因施工中進水而造成電源短路,既影響施工進度又是事故隱患,同志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對原有機器進行技術改造,啃下這塊硬骨頭。
同志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因此,他一方面虛心向老師傅請教,一方面自己刻苦鉆研,認真研究臥式管道疏通機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其間,有的同志開玩笑的說:“咱就是一個維修工,操那份閑心干啥呀”?每逢這時,他總是淡淡一笑,心里說:“因為我是黨員,就得要鉆研業務”。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次的反復實踐,同志終于解決了將臥式管道疏通機改成立式的技術難題,機器投入使用后,不僅增加了施工的安全系數,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長了機器使用壽命,還為單位節省設備購置和維-
修費用萬元以上。
近年來,城鎮居民區下水道井蓋丟失問題嚴重,這不僅加大了維修的工作量,更危及到群眾的出行安全。經過同志的幾經調研,提出了利用單位廢舊鋼材自制水泥井蓋代替原來鑄鐵井蓋的思路,這一想法馬上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和推廣,如今的水泥井蓋不僅避免了丟失,而且還為單位節約了大量維修資金。
同志的鉆勁不僅表現在技術革新上,還表現在實際工作中認真總結經驗,由表及里,觸類旁通。如今,他煉就了一身硬功夫:只要聽聽戶主的簡單介紹,就大體知道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干一行,鉆一行。如今,憑著這股鉆勁,使原本木工出身的,成為了集木工、瓦工、管道工、水暖工、油漆工為一身的全能人才。
二、時時刻刻心系人民群眾
作為一名房產管理所的維修工,最大的特點就是總在與廣大居民群眾打交道,誰家的屋子漏了,誰家的下水道堵-
了,哪片的居民區污水外溢了,都離不開梁士忠和他的同事們,每當這時,不管時間早晚,梁士忠總是毫無怨言,隨叫隨到,滿腔熱情的投入工作。
2月26日,建華樓1號樓1單元202的于師傅因家中下水道被堵而急匆匆來到房管所請求幫忙。原來,于師傅家里的下水道因為種種原因18年沒有疏通了,現在找了幾個維修隊,要么人家嫌活太臟,要么覺得技術不過關都沒有承攬,萬般無奈之下,于師傅找到了房管所。同志聽說情況后,二話沒說和兩個同事就來到于師傅家開始工作,寒冷的天氣,加之下水道刺鼻的屎、尿、洗衣粉等味道混合在一起,熏的人抬不起頭,但是他沒有任何抱怨,率先跳入下水道開始工作,機器處理不了的地方,他就把手探進去清理,清理過程中,污水不時的噴到臉上、身上,但是這些都沒有阻擋住同志的工作,最后,同志憑著過硬的技術和頑強的毅力,終于將管道疏通了。當時,于師傅激動的說:“我兒子-
18歲,這個下水道就整整18年沒有疏通過,今天,你們可是了去了我一塊心病!”
房管所維修工的工作特點是天氣越熱,活越多;雨越大,活越忙;逢年過節,更是不得閑著,為此,有的朋友也勸他:“這么大歲數的人了,還那么認真干啥,該歇就歇了!”每逢這時,他只是淡然一笑,說道:“因為我是共產黨員,就得要為群眾著想。”因此,每當群眾有了困難,他顯得比戶主還著急,總是想方設法滿足群眾的需求。
11月26日,星期六,同志正在親戚家忙碌著喪事,接到報修電話,說沿河路街85歲孤老戶唐淑珍家的坐便器漏水急需修理。他二話沒說,和親戚打了個招呼就會同同事趕到了唐淑珍家。由于坐便器老化,第一次維修后還是往外滲水,雖然這樣,唐大娘還是一個勁的說:“大禮拜天也不讓你們休息,行了,行了,這就挺好的,挺好的!”可是,梁士忠考慮到老人年紀大了,身邊又沒有人照顧,毅然又把坐便器拆了下來進行了補救,-
徹底解除了老人的后顧之憂。
同志不善言辭,但是他的心里總是這樣想,任何家庭成員都代表著自己家庭的形象,同樣,自己是黨員,也就代表著黨的形象,因此,梁士忠在工作中總是從群眾的角度想問題,努力將群眾因維修而造成的影響減到最小。
排千家憂,解百家愁。同志解決的雖然都是些煩瑣的小事,但是他以自己那凡事都要多為群眾著想的樸素感情,書寫著新時期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熾熱情懷。
三、共產
黨員,時刻無私奉獻
同志上有年近七旬的老母親,下有在外上學的兒子,妻子沒有工作,全家的收入只靠他一個人的工資維持,同時,他自己也患有血壓高和輕微的甲亢,如果工作累了,身子就會發酸,出虛汗。但是,這一切并沒有絲毫影響他的工作熱情,相反,在出色完成本職工作的同-
時,30年來,他奉獻了多少個公休日已經不能用數字來計算了。
今年年初的一個星期日,樓居民區下水管道因過往車輛碾壓而破裂跑水,污水又很快溢到地面結成冰層,如不及時搶修就可能造成人員、車輛事故。這天,在家休息的同志接到報修通知后,迅速和三名維修隊員趕到現場。施工中,因天氣寒冷,凍土層深達幾米,每一鋼鎬砸下去,鎬柄震的手掌都發麻,手都打起了血泡,但是同志全然不顧,毅然脫下外衣繼續工作,在他的帶動下,全體維修隊員僅用了半天時間就在主管線位置挖出了一個2平米的作業坑,然后馬不停蹄的拆碎管、安新管,很快使下水管道恢復了正常,臨近施工地點的飯店老板主動邀請他們吃飯,都被他帶頭謝絕了。
有朋友不解的問他:“憑你的技術自己干一定比在單位干強多了,何必在那瞎守著甘奉獻呢?”每逢此時,他總是淡淡一笑,說道:“因為我是黨員,就得要-
無私奉獻。”就這樣,義務奉獻也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飯。
奉獻源于責任。多年的維修工作中,總是以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工作,很少想哪些是自己的本職工作,哪些是無私奉獻的,他心想:只要群眾對自己的工作滿意了,自己也就知足了,也就無愧于黨員的光榮稱號了。
淡泊名利,甘于奉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無私奉獻,不能圖名圖利,只有在工作中盡自己的努力為大家干點事,心里才會踏實。不善言辭的梁同志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道雖通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同志,一個普普通通的維修工人,既沒有多高的文化,又沒有超人的智慧,但他以不甘平庸的鉆勁,心系群眾的情懷和默默奉獻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也以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期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