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計劃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計劃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司法所衛生整潔工作總結 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工作總結及計劃篇一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根據《20__-__省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方案》要求,我區各鄉鎮、村,街道辦事處結合實際,按屬地管理的原則,開展滅鼠滅蟑為重點的病媒生物防制。全面推進落實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的各項任務,制定長效的衛生管理制度,建立長效的管理隊伍,改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城鄉結合部、農貿市場"五小行業"集中整治,加大鎮、村的綜合整治力度,組織發動農民群眾進行衛生大掃除,徹底清除垃圾、糞便、污水等"五亂"現象。
(一)進行摸底調查。對__區各鄉鎮、街道辦事處整治活動開展情況、環境衛生基礎設施、重點場所、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情況、保障措施進行摸底調查,掌握可靠數據,便于開展集中整治,進一步鞏固提高階段性工作。
(二)加大鎮、村的綜合整治力度。以整治環境衛生臟亂差為切入點,在城鄉廣泛開展以治理"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禽畜亂跑"五亂現象,開展大清掃、大清理、大清運等活動41次;清理垃圾1500噸;整治"五亂"現象594處。
(三)做好重點場所、重點行業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大力整頓農貿市場環境衛生,加強學校、車站、城中村、"五小"行業、垃圾中轉站、旅游點、流動人口及農民工聚集地、農村家畜家禽集中養殖地環境衛生的管理,強化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密閉運輸。提升城市農貿市場規范化水平,促進農村鄉鎮農貿市場整潔有序。加__鄉結合部和農村餐飲業周邊環境衛生整治力度。
(四)制定衛生長效管理制度。為鞏固創衛成果及為省級衛生城市三年一復審奠定堅實的基礎,__區愛衛辦對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及各職能部門進行考核,考核項目包括市容環境衛生、城中村及城鄉結合部衛生、占道攤區及早夜市、門頭牌匾管理、交通秩序管理、犬類管理、五亂治理、違章建筑監管、區居民區衛生、"五小"行業衛生、除四害、園林綠化、社會監督等項。
(五)作好城鄉滅鼠、滅蠅、滅蟑和滅蚊工作,廣泛開展病媒生物的防制。不斷加強重點行業的老鼠、蟑螂危害控制達標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制定科學的防治對策和方法,將"四害"密度控制在國家標準內。
二、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農村基礎設施落后,地域面積廣,居住分散,農民素質低,認識不夠,在短時間內難于見到明顯效果。
2.人員、資金短缺,配套設施無法配備。
3、存在前清后亂的現象。通過整治,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但保持工作不到位,長效保潔機制的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發揮。
三、下步工作打算
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雖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環境整治絕不是短期行為,必須通過深入持久有效地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才能使城鄉環境面貌實現根摸改變。
一要把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工作,堅持不懈的抓下去,努力把已經形成的好的思路、制度、措施堅持下去,把好的做法和經驗進行推廣,推進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
二要完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保潔人員的管理,做好監督檢查工作,落實經費投入,配齊、配全環衛設施,徹底取消垃圾點。
三是切實抓好公民素質提升,培養公民良好行為習慣,教育引導城鄉居民提高環境衛生意識,摒棄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等不良行為,形成"講文明、講衛生、講公德"的良好社會風尚。
司法所衛生整潔工作總結 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工作總結及計劃篇二
1、加強老舊設施的維護,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全年對全區道路兩側的環衛設施進行了二次集中清洗,共清洗主次干路果皮箱1200余個,垃圾桶1700余個。
3、改進城市衛生環境保潔方式,擴大機械化清掃保潔范圍,推廣降塵、低塵清掃作業方式,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市環衛處為我區配備5臺濕掃車輛,對全區的解放路、人民路、東明路、北光路等10余主干路進行濕掃作業,夏季按照降塵要求對區內主次干路進行灑水。
4、加大對村鎮垃圾清運設備和中轉設施建設的投入,橋頭辦事處購買專門垃圾清運車二臺,在興隆村建成垃圾中轉站一處,大大緩解了橋頭地區垃圾中轉壓力。
5、全區范圍內加強農村保潔隊伍建設,每個村都成立專門保潔隊,購置保潔工具和運輸車輛,按時對村屯垃圾進行清掃清運,有效的改善的農村居住環境和居民健康指數。
6、參照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模式,加大宣傳力度,倡導垃圾分類,集中收集轉運處理。
7、因地制宜開展農村污水處理,xx市區污水處理廠位于橋頭鎮嶺下村,總占地面積為1.1公頃。主要處理北臺居民生活污水,北臺地區人口數量約3.09萬人,占地面積約23.4km。設計日處理能力1萬噸,采用的是折流淹沒式生物膜法工藝, 20xx年1月份至10月份共計處理污水161.9789萬噸。平均每天處理生活污水5000噸以上,設備運轉率達到95%以上,處理指標按國家一級a標準執行,處理后的污水直接排入細河。
8、重點解決好農村畜牧養殖場污水處理問題,聯合相關部門成立檢查組對這一問題進行專門監督檢查,要求養殖場污水處理必須達標。
1、加強火車站、汽車站、景點景區、建筑工地等重點場所的衛生管理,聯合鐵路榮盛本溪分公司、永豐長客總站、城建局、建發局等單位,全年不定期對上述單位開展檢查和督導,重點部分反復查,鐵榮盛本溪分公司負責的火車站地區是重點地區,全年進行聯合檢查十余次,效果明顯,火車站周邊衛生狀況得到徹底改善,建發局對區內建筑工地進行反復篩查,對工地出口硬化、車輛帶泥上路等現象嚴格檢查,徹底杜絕。
2、提高城鄉社區物業管理水平、區物業辦對區內棄管小區進行了徹底篩查,積極與物業棄管單位聯系,區城建局定期幫助清理棄管小區垃圾,各辦事處定期組織黨員機關干部,社區志愿者對棄管小區環境衛生進行清理,區政府積極協調組織棄管小區回復正常物業管理,徹底改善社區居民生活衛生環境,重點實施“門前三包”制度,區愛衛會、區城建局、各辦事處對全區“門前三包”制度實施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對忽視“門前三包”的商戶、單位進行宣傳教育,要求“門前三包”制度必須落到實處。
3、重點清理城市環境衛生死角,全年組織大小活動460余次,出動18,000余人次,車輛970臺次,清理衛生死角720余處,清理生活垃圾2430余噸,清理建筑殘土及殘土2350余噸。
4、加大對農貿市場、城鄉結合部等重點部位進行整治,今年結合市人大檢查及省檢查組暗訪曝光點位,對農貿市場、城鄉結合部等重點部位進行了綜合整治,其中大河市場口部、鐵工市場門前、五中市場周邊、興安村等點位都進行反復檢查,派遣專人進行管理督導,有效改善了市場周邊衛生環境,改善了城鄉結合部居民的生活環境。
5、全年共清理占道經營1150余處,清理店外擺賣630余處,清理落地燈箱廣告牌320余處,暫扣80余塊,整治不規范牌匾230余處,摘除亂掛條幅360余幅,勸離亂停放車輛1800余臺/次,處罰亂停放車輛6000余臺/次,清理僵尸車46臺,拆除違章建筑、亂搭棚廈280余處,制止新發生違建70余起。
6、加強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強化路面保潔,完成房金線、房橋線、橋解線、部隊門前道路新建、大修工程10。3公里,其中房金線3.01公里、房橋線2.24公里、橋解線4.95公里、部隊門前0.286公里,投入資金1179萬元。路面保潔均有專門保潔隊負責,保證按時清掃,路面清潔。
7、規范農藥包裝、地膜等廢棄物處置,加大白色垃圾治理力度,強化秸稈焚燒監管,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收集處理,聯合環保局、農發局、各涉農辦事處進行聯合檢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8、強化鐵路、公路、河流溝渠沿線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和美化綠化工作,全年進行二次專門檢查,集中整治二次,鐵路、公路、河流溝渠沿線進行常態化管理和清掃,派遣專人進行督促檢查,加強周邊美化綠化工作,修剪灌木墩5700墩,綠籬5496延長米,草坪28900平方米。完成喬木2387株,草坪28900平方米、灌木5700墩的打藥、施肥工作任務。
9、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場所,統一開展季節性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全年開展春秋兩季滅鼠工作,集中統一投放毒餌7噸,全年發放蟑螂藥600余箱,蟑螂屋20余箱,氯氰菊酯40箱,殺蛆粉390公斤,開展殺滅過冬蚊蠅工作,投放大小煙劑共計31箱,發放各類防制工具200余套,全區范圍內新建、修復毒餌站1500余處,投入資金20余萬元,全年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專門檢查15次,有效的降低了轄區內病媒生物密度,提高社區居民生活水平。
10、全面推廣“污染治理、循環利用、生態保護”流域治污體系,開展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改善農村河道水環境。
積極推動街道、社區、單位定期組織大清掃、義務勞動等活動,轄區內每個社區和村都制作了相關的村規民約,利用黑板報,宣傳單、電子屏幕、座談會等方式倡導轄區居民關注環境衛生、參加義務勞動、自己動手、清潔家園,全年開展各種形式的大清掃、義務勞動等活動390余次,有效提升居民居住環境衛生水平。
司法所衛生整潔工作總結 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工作總結及計劃篇三
一、重點工作及成效
(一)持續推進“五治”工程
一是按照“保潔全天候”的要求,加強對轄區清掃保潔工作的監督管理,全面提升清掃保潔質量。二是按照“垃圾日產日清”的要求,加強對垃圾車的監督管理,對其進行量化考核,全面提升垃圾清運質量。三是按照“緩堵保暢,安全便民”的要求,加強文明勸導,配合完善了紫石關新村聚集點樓院及道路標識、標線等交通管理設施,合理規劃車輛停放區,引導車輛規范停放。四是按照“規范管理,文明施工、還靜于民”的要求,開展20余次執法行動,深入治理了施工現場等噪音擾民、揚塵污染等行為。五是開展“牛皮癬”廣告、餐飲專項整治行動2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出動執法車輛20余臺次,執法人員100余人次,共清除500余張“牛皮癬”及小廣告,維護良好的環境衛生秩序。六是廣宣傳、強督查,采取媒體宣傳和社會宣傳相結合等多種宣傳方式,通過“兩微一端”新媒體發放信息300余條。
(二)全面治理農村生活垃圾
按照“補短板,掃盲點”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總體思路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五有”(有垃圾處理設施、有清掃保潔保潔隊伍、有再生資源回收點、有村規民約、有資金投入機制)標準,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項目。
二、創新做法
(一)創新容貌秩序管理手段
積極探索各種手段:一是網格化精細管理,建立了鄉級領導、駐村領導、村兩委、組長“四級網格”工作體系;二是抓執法攻堅行動,按照“懲教結合,嚴管重罰”的原則,抓各類執法攻堅活動。深入開展依法治縣城鄉環境整潔行動,抓環境衛生、交通秩序、鄉村管理、大氣污染和水體保護“五大攻堅行動”,集中整治行動,準確把握“五治”工作的重點、難點和熱點,把握整治重點,攻克管理難點,解決反映熱點,依法整治、持續整治。
(二)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在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的同時,兼顧未來、著眼長遠,不斷健全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加強隊伍建設,在現有的隊伍基礎上,聯合上級相關職能部門的執法力量,實行聯合執法、聯合治理。
司法所衛生整潔工作總結 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工作總結及計劃篇四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年初,鄉黨委政府就將環境秩序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把它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了環境秩序綜合治理工作領導責任制,實行一把手總負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成立了環境秩序綜合治理工作小組;二是定期開展環境秩序大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三是定期召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會議,研究部署環境秩序綜合治理工作,做到了工作有計劃,有部署。由于加強了組織領導,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
(二)廣泛宣傳,提高全民文明衛生意識
為提高全鄉干部、群眾的參與意識,鄉黨委、政府多次召開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專題會,今年6月初鄉安全辦、司法所、利店派出所、龍鳳壩社區共同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綜合治理宣傳活動。同時充分利用廣播、標語橫幅等宣傳方式,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廣泛宣傳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重要意義及措施,引導居民自覺參與并支持治理行動。
(三)突出工作重點,強力推進“五亂”治理
2、結合專項整治活動,加強整治力度。一是對街道兩側和花園的綠化樹統一粉刷一米等高白色石灰漿。二是結合“持續治‘五亂’、整潔迎‘五一’”攻堅月活動全鄉共投入保潔力量4人,投入環境衛生管理員、文明勸導員12人,堅持每天在城鎮范圍內巡查。組織上街宣傳活動2次,發放宣傳資料1500余份。三是開展志愿活動5次,接受服務人員1300人次;成立文明勸導隊伍1支,組織開展文明勸導行動50次,勸導“不文明、不衛生”行為730余人次;組織人力、物力對全鄉范圍內的垃圾進行了排查清理,清運垃圾13余噸。并組織專人對s103沿線、鳳桂路沿線等進行專項巡查,確保不留死角。
3、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全鄉人居環境。我鄉上半年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期間共投資1萬余元維修垃圾池5個,極大的提升了場鎮形象,改善了場鎮人居環境。
4、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不斷鞏固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成果。我鄉完善了村社、街道居民“門前三包”責任制,并與其簽訂了“門前三包”責任書,通過一系列的長效機制的建立,確保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順利推進。
(四)扎實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八進”工作
1、對鄉村道路周邊環境、衛生死角進行清理,確保了村容整潔。
2、對鳳村鄉政府機關外墻進行了清理,對辦公室進行了調整,聘請了2名專職衛生員。衛生院、信用社等駐鄉單位,深入開展院內環境整治,通過評比、示范等形式,以點帶面,全面提升各機關單位形象。
3、建立健全校園環境衛生清掃制度,實行定人、定點、定時、定質量,劃片包干,責任到位,保持校園整潔,著力避免出現痰跡、煙頭、紙屑、瓜果皮核及其它垃圾、污水,做到墻面無腳印,門窗桌凳無灰塵。
4、對場鎮垃圾集中堆放點進行規范化建設,并簽訂“門前三包”、“院內四自”責任書,切實搞好街道內道路、小街小巷、居民集中居住區、衛生死角的保潔管理,做到垃圾日產日清。
5、指導督促鳳村鄉津玉煤業公司對生活生產垃圾進行處理并搞好廠內綠化;對新建工廠,嚴格按綠化、美化、凈化要求落實,大大提升了企業形象。
6、組織宣傳員進村入戶上門宣傳,切實幫助廣大群眾樹立講衛生、護環境的良好理念。狠抓重點整治,把場鎮住戶、農村院壩作為“進家庭”活動的重點,政府加強引導,群眾主動參與,上下聯運,切實維護廣大群眾良好生活環境。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全鄉的`環境秩序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變,成效也比較顯著。但是我們的工作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由于受條件的限制,垃圾隨意亂扔的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環境秩序。二是農村環境設施的投入資金過少,影響了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進程。
三、下一步的打算
1、深入開展環境衛生“八進”活動,引導群眾樹立良好的衛生習慣。
2、探索完善集鎮衛生管理制度,根據衛生公約,逐步樹立長效機制。
3、加大設施建設力度,對前期的環衛設施進行清理,對損壞的設施進行更換,力爭建立一座小型垃圾處理廠。
總之,在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我們以創造整潔優美的工作環境和開放和諧的社會環境為己任,認真落實"八進"活動,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抓落實,讓群眾得到實惠、看到變化、增強環境治理的信心,我們將不斷努力,力爭使全鄉的.環境面貌再上新臺階。
司法所衛生整潔工作總結 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工作總結及計劃篇五
一、強化組織領導,會議部署明責任
按照市政府要求,我鎮積極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層層落實責任,鎮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專門的整治工作法案。明確目標任務和獎懲措施,層層分配、明確責任擔當,構建了鎮領導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戶的三級責任體系,實行網格化管理。廣泛宣傳動員,營造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濃厚氛圍,充分調動各部門共同參與,形成工作合力。
二、緊盯目標任務,行動明確抓落實
緊緊圍繞我鎮農村人居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力推進各項整治工作,建立規范激勵機制,進一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1、改建農村垃圾收集池10個,配備清掃保潔員20人;全面完成市政府下達的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千余戶;已經完成護埡場污水處理站建設,望埡場污水處理站正在建設中。
2、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積極開展鰲溪河護河行動,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實施村鎮排水一體化工程,全面展開望埡場污水管網的鋪設。
3、重點做好了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污的資源化利用,堅決杜絕露天焚燒和糞污直排的現象發生。
4、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三改一建和土坯房改造,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大力宣傳動員群眾參與,從清掃庭院做起,把村內環境搞得干干凈凈,清清爽爽,提高改善農民清潔衛生意識和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