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是一種常見的書面形式,用于傳達信息、分析問題和提出建議。它在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包括學術研究、商業管理、政府機構等。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報告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化學實驗安全報告論文篇一
為進一步規范化學實驗室藥品的保管、使用及管理程序,保證師生生命和學校財產安全,減輕因易燃、易爆、氧化、劇毒藥品在使用和保管過程中引發的刑事案件和災害性事故而造成的損失,認真落實保山市教育局轉發的《關于在全區開展放射源、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廢物環境安全專項檢查》的通知精神,我校在近期組織有關人員對學校化學實驗室進行了認真檢查,及時排除存在的安全隱患。
學校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觀念,成立了以校長李貴康同志為組長,副校長劉樹房同志為副組長,教導主任、總務主任、化學教師、教研組長為成員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檢查領導小組。
1、實驗室環境衛生
我校因校舍緊張,只有一個專用的化學實驗室和一個化學保管室,但在化學實驗儀器室中,衛生整潔、干凈,儀器、藥品分類擺放,整齊有序,規章制度、管理臺帳、實驗室安全應急預案健全合理。
2、危險化學品管理到位
學?;瘜W實驗儀器室由多年來一直任教化學科的老師管理,由于責任到人,管理到位,實驗儀器室帳帳相符,帳物相符。在檢查過程中,對現有的危險化學品進行了認真清查,主要有以下幾種:易燃品:酒精、紅磷、危險品放置于危險品櫥(柜)內,進行了專人專柜上鎖保存。
3、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對由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可能引起的.突發性的事件,學校制定了詳盡的應急預案,增強了突發事件的自救能力。
化學實驗安全報告論文篇二
探究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變化
1、了解化學反應中往往有熱量變化;
2、知道化學反應中往往會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
試管、剪刀、砂紙、塑料薄膜袋、2mol/l鹽酸、氯化銨晶體、氫氧化鈣固體、鎂條。
步驟:向一支試管中放入用砂紙打磨光亮的鎂條,再加入5ml2mol/l鹽酸,用手觸摸試管外壁。
現象:
有關反應化學方程式:
結論:
步驟: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中加入約7g氫氧化鈣固體,再加入氯化銨晶體,排除袋內的空氣,扎緊袋口,再將固體混合均勻,使之充分反應。
現象:
有關化學方程式:
結論:
【問題討論】
實驗1.2中反應物能量總和與生成物能量總和的相對大小有什么關系?
化學實驗安全報告論文篇三
國家根據實驗室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并依照實驗室生物安全國家標準的規定,將實驗室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新建、改建、擴建三級、四級實驗室或者生產、進口移動式三級、四級實驗室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符合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規劃并依法履行有關審批手續;
(二)經國務院科技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三)符合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
(五)生物安全防護級別與其擬從事的實驗活動相適應。
前款規定所稱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規劃,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制定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規劃應當遵循總量控制、合理布局、資源共享的原則,并應當召開聽證會或者論證會,聽取公共衛生、環境保護、投資管理和實驗室管理等方面專家的意見。三級、四級實驗室應當通過實驗室國家認可。
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確定的認可機構應當依照實驗室生物安全國家標準以及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對三級、四級實驗室進行認可;實驗室通過認可的,頒發相應級別的生物安全實驗室證書。證書有效期為5年。一級、二級實驗室不得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三級、四級實驗室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實驗目的和擬從事的實驗活動符合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
(二)通過實驗室國家認可;
(三)具有與擬從事的實驗活動相適應的工作人員;
(四)工程質量經建筑主管部門依法檢測驗收合格。
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對三級、四級實驗室是否符合上述條件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發給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資格證書。
取得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資格證書的實驗室,需要從事某種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應當依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批準。實驗活動結果以及工作情況應當向原批準部門報告。
化學實驗安全報告論文篇四
是一種光亮的銀白色金屬。密度7.86克/厘米3。熔點1535℃,沸點2750℃。常見化合價+2和+3,有好的延展性和導熱性。也能導電。純鐵既能磁化,又可去磁,且均很迅速。電離能為7.870電子伏特?;瘜W性質比較活潑,是一種良好的還原劑。若有雜質,在潮濕的空氣中易銹蝕;在有酸氣或鹵素蒸氣存在的濕空氣中生銹更快。易溶于稀酸。在濃硝酸中能被鈍化。加熱時均能同鹵素、硫、硅、碳、磷等化合。除生成+2和+3價氧化物外,還有復合氧化物fe3o4(是磁性氧化物)生成。鐵是工業部門不可缺少的一種金屬。
鐵是地殼中最豐富的元素。磁鐵礦、赤鐵礦、褐鐵礦和菱鐵礦是重要的鐵礦。單體金屬常用焦炭、鐵礦石和石炭石為原料煉得。用氫氣還原純氧化鐵可得到純鐵。含碳在1.7%以上的鐵叫生鐵(或鑄鐵)。含碳量少于0.2%的鐵熔合體稱為熟鐵或鍛鐵。含碳量介于1.7-0.2之間的鐵熔體叫做鋼。生鐵堅硬,但性脆;鋼具有彈性;熟鐵易于機械加工,但要比鋼柔軟。從生鐵煉鋼,就是減低生鐵內的碳量,以及將硅、硫和磷雜質除去。
它的最大用途是用于煉鋼;也大量用來制造鑄鐵和煅鐵。鐵和其化合物還用作磁鐵、染料(墨水、藍曬圖紙、胭脂顏料)和磨料(紅鐵粉)。還原鐵粉大量用于冶金。
地殼主要組成成分之一。鐵在自然界中分布極廣,但是人類發現和利用鐵卻比黃金和銅要遲。這首先是由于天然單質狀態的鐵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而且它容易氧化生銹,再加上它的熔點(1535℃)又比銅(1083℃)高得多,使它比銅難以熔煉。
人類最早發現鐵是從天空落下的隕石,隕石含鐵的百分比很高(鐵隕石中含鐵90.85%),是鐵和鎳、鈷的混合物??脊艑W家曾經在古墳墓中,發現隕鐵制成的小斧;在埃及第五王朝至第六王朝的金字塔所藏的`宗教經文中,記述了當時太陽神等重要神像的寶座是用鐵制成的。鐵在當時被認為是帶有神秘性的最珍貴的金屬,埃及人干脆把鐵叫做“天石”。在古希臘文中,“星”和“鐵”是同一個詞。
1978年,在北京平谷縣劉河村發掘一座商代墓葬,出土許多青銅器,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古代鐵刃銅鉞,經鑒定鐵刃是由隕鐵鍛制的,這不僅表明人類最早發現的鐵來自隕石,也說明我國勞動人民早在3300多年前就認識了鐵并熟悉了鐵的鍛造性能,識別了鐵和青銅在性質上的差別,并且把鐵鍛接到銅兵器上,加強銅的堅利性。
由于隕石來源極其稀少,從隕石中得來的鐵對生產沒有太大作用,隨著青銅熔煉技術的成熟,才逐漸為鐵的冶煉技術發展創造了條件。我國最早人工冶煉的鐵是在春秋戰國之交的時期出現的,距今大約2500年。我國煉鋼技術發展也很早,1978年,湖南省博物館長沙鐵路車站建設工程文物發掘隊從一座古墓出土一口鋼劍,從古墓隨葬陶器的器型,紋飾以及墓葬的形制斷定是春秋晚期的墓葬。這口劍所用的鋼經分析是含碳量0.5%左右的中碳鋼,金相組織比較均勻,說明可能還進行過熱處理。
古代勞動人民的煉鐵技術也是杰出的,至今豎立在印度德立附近一座清真寺大門后的鐵柱,是用相當鈍的鐵鑄成的,當時如何生產這樣的鐵,現代人也認為是一個奇跡。由人分析了它的成分,含鐵量大于99.72%,其余是碳0.08%,硅0.046%,硫0.006%,磷0.114%。
開創現代煉鋼新紀元的是一名叫貝塞麥的澆鑄工人,他在1856年8月11日宣布了他的可傾倒式轉爐。
隨著工業發展,在生產建設和生活中出現大量廢鋼和廢鐵,這些廢料在轉爐中不能使用,于是出現了平爐煉鋼,是由德國西門子兄弟以及法國馬丁兄弟同時創建的,時間是在19世紀60年代初。
化學實驗安全報告論文篇五
為了認真貫徹《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技廳[20xx]1號)的有關精神,進一步強化學校安全主體責任,保證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我處在要求各相關學院和實驗中心自查的前提下,于20xx年x月x日、5日聯合保衛部對學校實驗室危險(劇毒)化學品安全管理進行了專項檢查,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1、檢查的范圍: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紫金礦業學院、材料學院等使用危險化學品相對較多的單位。
2、根據通知要求,各相關單位填報了“實驗室危險(劇毒)化學品安全管理專項檢查表”,我處對自檢情況進行了分析,全面了解了我校危險(劇毒)化學品的使用單位、使用人員及使用的實驗項目。
3、根據相關單位填報的“實驗室危險(劇毒)化學品安全管理專項檢查表”,學校從制度管理、化學試劑安全管理、環境安全管理、實驗室安全教育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現場檢查。詳細核對了危險化學品的名稱、種類、數量,并對存放、回收情況進行了檢查,同時也要求各單位加強師生的安全教育,樹立安全意識。
4、從檢查結果來看各單位在本科教學實驗中重視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實驗所用的化學品從購置、使用、管理、回收等方面都比較規范,劇毒化學品存放在保險柜中,并能做到雙人收發,雙人保管。
部分研究所和科研單位實驗用的化學品,大多由各自單位和課題組自行購買,自主管理,化學品的領取使用和保管沒有一套規范的監管程序,存在漏洞隱患。這種現象普遍存在,給管理部門對危險化學品的監管造成一定的困難,希望能引起學校和有關部門的重視,以確保科研工作的正常進行。
1、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印制一些《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手冊》發給學生,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強化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化學品的危害,防止意外發生,確保“萬無一失”。
2、加強研究所和科研小組使用危險化學品的監管力度,嚴格執行危險品安全使用管理制度,明確主體單位和科研負責人為直接負責人,貫徹“誰使用,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
的安全工作責任制,確保實驗室安全責任層層落實到位,堵塞漏洞,排除隱患,預防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發生。對于違反化學危險品管理和要求,造成事故的將追究責任人責任。
實驗室建設與設備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