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散文寫景篇一
金雞山,坐落在子洲縣城南,在大理河的南岸邊。
走至蘇渠大橋時,打消了去濱河公園的念頭,想去爬一趟金雞山,雖然時間已近九點。
我沒有走臺階,右拐步入右側的坡路。膝蓋不舒服,也給自己省點力。
路徑左拐時,拐角處的那塊大石頭,掩映在一棵松樹枝間,艾克奇書寫的“雙湖峪鎮三個百樹工程基地”蒼勁有力,紅色的油漆已顯斑駁。略有點喘息,來到了那個小廣場。左邊一塊大石矗立在邊上,上書艾克奇的三字“金雞山”;右邊一座涼亭,曾經斑駁的六根廊柱又被漆得紅色十足,頂部的顏色已經退去,日照風吹雨淋淡了許多,檐下一塊匾額“瓊林亭”三個金字,間隔迎數千游客憩息于此。一塊200平米左右的空地在左側,曾經有十二生肖石雕分兩排擺放在這里的,前幾年被移去了佛殿堂。
拾階而上,來到了一個較為寬大點的平臺處,在新廣場沒有開放之前,這兒是跳廣場舞的一個熱點,每到夜幕降臨時,隨著音樂的旋律,幾數十的女人,就在這擺腰揚手,場面還可謂壯觀二字。后來就慢慢的沒人去那了。
在這塊平臺的靠山處,是榆林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排數十個平方的上方金色鏤空大字“緬懷革命先輩弘揚延安精神”,在陽光的反射下清晰透亮。最靠左邊的一大間是馬文瑞生平事跡圖片展覽室,14年之前這兒就裝備好了,可我卻還沒有機會進去參觀過,這兒沒有人看管,門上始終是鎖子掛著一把。試著從門縫里瞅一眼,可是縫隙太窄什么也看不到。
我沒有選擇右邊的陡坡,而是走了左邊的臺階。這邊的景色春意盎然,一棵棵的杏樹都在盡情的綻放,一株株的松柏蒼翠欲滴,一樹樹的葉芽在枝頭含苞待吐,一片片青草在荒草間爭相破土而出,……選景,拍照,我好像忙得不亦樂乎。仰望,杏樹的花海;俯瞰,杏樹的花海。一簇簇,一堆堆,點綴在山坡、路邊、溝壑之間,它們的粉白,和松柏的翠綠,還有黃土高原本色的荒涼,相互映襯起來,構成了一幅完美的高原風情畫幅。
穿過山脊耀眼的紅廊,笨拙的假山和它邊上的水池映入眼簾,我特意拍了一張假山的照片,不是喜歡,而是為了這一篇書文的配圖。
上得山頂,眼界馬上就開闊了。滿頭的汗水在微微的春風中,帶走絲絲涼意,一陣陣清爽襲上心頭。繞頂一圈,飽覽四周的山色,正所謂山花爛漫。頂部平臺上半圓形的廊架,在太陽光的撫慰下溫柔如水,那一襲淡淡的黃色投射在地上一個弧度,留下一段灰暗的影子,靜靜地被春風吹著。
沿著背面的臺階而下,來到曾經屹立金雞的山頭。在這里可以鳥瞰子洲縣城全貌,從西至東,高層低層的一棟棟樓房,錯落有致,展現了子洲景貌的變換??粗且煌回5呐_子,自金雞被風刮到之后,拖走再沒有重新安放。不由得讓人想起那一句詩來:金雞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時光不早了,踏著一級級臺階下來,回家。
回望,山巒峭立,春意無限。
忽然的心情,被成績所打亂,草草了結完事。
散文寫景篇二
我喜歡樹的葉子,喜歡她的多姿多彩,喜歡她的春之綠,秋之紅。
樹之葉新老共掛一枝,隨著時序的轉換,悄無聲息地進行著更替。葉子不斷地變幻著她的色調,從初春開始,葉子由嫩綠轉為碧綠,由碧綠變為深綠,到了深秋,她又變黃,變紅。
使人們殘余的困倦滌蕩無存,神清氣爽。
夏天烈日炎炎,葉子到處為人們撐起一把把遮陽傘,在綠蔭下,讓人們充分享受它給予的清涼,人們會看到陽光在綠葉中穿梭的影子,跟隨它一起尋找著自己的快樂;走在綠蔭路上,會看到道路的兩旁生長著茂密的樹木,路的上空,被樹葉密密匝匝地遮蓋著,微風襲來,茂密的綠葉,柔和的枝條糾集在一起遮天蔽日,為人們搭起一條綠色的走廊,絲絲縷縷的涼氣帶著綠葉濃郁醉人的香氣,沁入路人的心脾;茂密的葉子,勇敢的遮住火辣辣的太陽,也讓苦熱的生靈得以躲藏!就連蜻蜓也借助樹蔭處飛,好像怕陽光灼傷了它的翅膀。
秋天來臨,葉子的色彩幻化的斑斕可愛,紅的、黃的、綠的。好一種別樣的美,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當金風泛起,風牽著葉子的手,向前飛,向下飄,離開了樹,葉子全身輕飄飄,如騰云駕霧,似踩在云端,忘情的跳著,時而輕搖慢舞,時而快速旋轉,時而上下翻滾。葉子開心地笑著,快樂地跳著,忘了天空下起的纏綿而惆悵的秋雨??粗~子的舞動,這種美妙的感覺,也會使我覺得自己像是在美麗的夢境中,伴隋落葉的飄忽飛旋,伴隨如水的和弦,跳著優美的華爾茲...如癡如醉,美妙至極??!
散文寫景篇三
我固執的認為,真正的冬天留在童年的時光里。
在鄉下,進入冬天,就進入一段空白。
一年的農活做完了。田里,山上都空出來。種子還在倉里,樹苗還在坡上,牛拴在欄里,狗在村邊閑散地溜達。
冬天,是一年的結束,用來清掃和回顧,撣去落在墻角個窗格子上的灰塵,把方桌擦干凈。磨亮切菜的刀,碼好柴火。堆好土豆,地瓜,冬筍,殺一頭豬…備好自家釀的米酒,冬天就在酒香中拉開帷幕了。
我喜歡自我的村莊漸漸地滿起來。那些遠走異地的人,那些結束一年工作的人,像返鄉的候鳥,拎著大包小包回來了。路上的風塵吹得他們的臉紅撲撲的,那是一種喜悅和相逢的顏色。這樣的喜悅感染著村莊里的每個人。
在遠道而歸的客人中,如果有一個是自我的親人,那是更大的喜悅。小時候,咱們常常翹首以盼,等在外求學的舅舅回來,等在外打工的小姨回來。等舅舅將自我緊緊抱起來,拋到空中;等小姨從花花綠綠的包里掏出一份城里帶來的禮物。在童年里,一份從異鄉帶回的禮物讓孩子的心里漫益著驚喜。只有冬天,生活的日歷上,才會出現這一抹亮色;只在冬天,咱們的童年才能開啟這份驚喜。
我還喜歡春耕秋收忙了三個季節的農家們袖著手在打過場的墻邊渡來渡去,陽光落在他們的肩上,臉上,花白頭發上,他們沿著墻根挪移,忘了節令和時日,忘了光陰流轉。他們的內心就和著風吹過的打谷場一樣干凈。他們的內心進入了時刻的腹地,進入了一年里最心平氣和的那一段兒。
隆冬時節,大學過后,不知道窗外雪有多厚,從來沒下過雪的。父母會早早起來,將紅薯和土豆放在一片青瓦上,在灶臺里添上大塊的炭,生起火,將青瓦擱在火上,這樣等咱們醒來,紅薯和土豆已經熟了。食物的香氣絲絲吐著舌頭,經過兩道柴門,經過高高的木門檻,鉆到我的被窩里,鉆到我的鼻子里,任調皮的香氣在房間里游來蕩去,一陣一陣地誘惑著肚子,任小肚子咕嚕咕嚕地唱起空城記。
真正的冬天在鄉下。隔壁賣柴為生的林伯還會常常帶來驚喜:有時,他會在鋪滿白雪的山上捉來一只迷路的野兔;有時,他還能和一群村里的年輕小伙一齊伏擊到四處覓食的野豬。我躲到屋外的雪地上用新布鞋踩出一個個腳印,心里突然涌起一種無法言喻的味道。奇妙!
__記往事里的冬日
散文寫景篇四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幽切靜謐的山林如夢境一般的美麗迷人.剛剛一陣小雨臨過,泥土中還殘留著那清爽的芬芳,緩緩飄動在空氣中.夕陽細碎的光影就將要沉淪于山頭下了,可這嬌滴動人的落日黃昏,卻沒有讓清爽干練的秋季有半點自愧不如之意.秋天已經歷過太多混噩風雨,而如今只剩下享不盡的嫻靜與清歡。它有春季“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的悠然自得。有冬季“梅花開似雪,紅塵如一夢”的豁達,愜意,就這樣安靜的在歲月與時間的軌道中穿梭。
不久,一彎月漸漸升起來了,黯黯的銀光充塞住了所有樹間的黑暗,隱約中,那份神秘而又捉摸不定的月光芒在心間輪回著,倒影了所有的雜念,只拋下無盡的清閑徘徊于身體當中,久久不曾退去。聽啊,不遠處潺潺的溪泉流水舞動著輕盈的身軀,歡暢的在沁涼的玉石上擺出艷麗身姿,心如花兒般搖顫,不分晝夜的流淌。
李白曾“月下獨酌”買醉消愁,也曾哀念故鄉情,而今夜柳葉美月不需要如何的痛。忽然一陣笑聲滑入耳盼,回首,只見幾位窈窕身姿的浣衣女子款款走來,面若桃花,目如秋水,香艷嬌媚的結伴而歸。百媚之中卻存留著淳樸的氣息,沒有半點污俗之氣,在這萬花深處,嫩嫩的小草借著充足的月光與花朵們一起盛放著,綻開了所有的美麗與清新。
望去,荷花也艷麗得恰倒好處,在水中洗刷得晶瑩透亮,輕輕擺動著,安靜的荷葉穩穩的舉起它生命中的精華,毫無保留地絢爛著容顏和華麗。
突然,水面波心盈盈,蕩蕩無盡,細小的水珠漸起在夜空中,在瞬間借著月光閃爍片刻,似流星劃過,回望時便如一場短小的`夢。
風清月朗的夜晚似乎更加深刻了,這才從沉醉癡迷中清醒,原來那河水波動,是因為舊木漁船,已沿著最后一段亮汪汪的水,下行而去了,不知不覺已消失在黑黑的夜色中。
散文寫景篇五
細細的雨飄落在臉上,有了淡淡的寒,雨霧中的巢湖有了西子一般的嬌柔與嫵媚。微浪輕拍著湖岸,像是柔情蜜意的低訴。不知是湖中的清水多情,還是岸邊的人兒有意,頃刻間,一抹從未有過的情愫緊緊攫住神經。哦,巢湖,我的母親湖!
起風了,微微的風掠過湖面,似乎驚動了一群正在淺灘快樂游耍的白色水鳥。它們歡叫著互相簇擁著飛起再散開,在霧茫茫的湖面上折向天空,就像散落在天空的白云,瞬間又消失在天的盡頭。
幾桿蘆葦立在清澈的湖水中,裊裊婷婷中多了一絲秋的瑟然。漸枯的葦葉輕掃著水波,既有夏的翠色,又有秋的金黃。是誰說過,一個生命的結束,將預示著另一個生命的重生。我不知道這些即將在秋風中瘦去的葦兒,來年會不會仍然在原地等候春風春雨的給予,會不會一如今年夏天般豐盈美麗。但我知道,就在我目之所及之地,一定會長出更多、更旺盛的綠色的生命!
早已過了“春潮帶雨”的季節,然“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景致,卻隨著我的視線撩撥著我的心扉。遠處,一葉扁舟似有若無,兀自飄零在湖面上。霧紗輕籠著小舟,如夢似幻,給午后的巢湖涂抹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此刻,獨坐在這漸漸無人的湖邊,心,因了午后初起的霧而變得渙散。恍恍然,我變成了湖里的一只水鳥,在湖天之間穿梭往來,歡叫翻騰。又化身一桿婷婷的蘆葦,成為少年口中的蘆笛,吹奏出了一曲地道的《巢湖好》。
霧中的湖,似乎更有一番別樣的、凄清的美。而且我更相信,即使此岸秋水蕭瑟,彼岸依然花開盛世!
散文寫景篇六
看著月亮,想著古詩,就覺得月亮的靈魂在翩翩起舞。
對月亮的印象,源于詩詞。在古代詩人中,無論舉頭望明月的李白,淚滿青衫袖的歐陽修,還是不知愁思落誰家的王建,他們看見夜空中的明月,心湖中都會中泛起一環環人間情感的漣漪。
然而,月亮真的是那份愁思的化身嗎?
靜靜的夜晚,彎彎的新月升起來了,像玉琢的香蕉鑲嵌在天幕上,漾著清輝,給人浪漫的遐思。有時,那月牙兒又宛如一頁小舟,翹著尖尖的船頭在深夜的靜湖中劃行,劃出我心中的一縷情絲。
美好的夜晚,門外西邊的樹梢上掛著的上玄月已經是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玉琢的香蕉。此時的半個月亮像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兒躲進云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露出嬌容,整個世界都因為有了這半個月亮,因這嫵媚的少女,多了一份夢幻,多了一份溫馨,多了一份清純。
幸運的夜晚,月兒是圓圓的。玉盤似的滿月在云中穿行,就像一朵盛開在夜空中的白蓮花,也像春風綻開的白色梨花。圓月把融融的光輝灑向大地,世間的一切都披上了渺渺的輕紗,顯得靜謐而神秘。夜深了,圓月漸漸升高,她穿著銀白色的紗衣,嫻靜而端莊,溫柔而大方。她那圓圓的臉上,一會兒露出些許的憂愁,一會兒蕩起了微微的笑意。
是的,我終于悟了,月就是月,寂寞地懸掛于天,孤獨地潔身于天空,圓也是她,缺也是她,陰也是她,晴也是她。是的,月不會因什么而改變。而在月的心中,始終有一份亙古不變的情形,那就是月之魂——高爽,寂寞,純潔。
啊,月之魂,你的舞姿那么迷人。
散文寫景篇七
今年放假,我和爸爸一起回了躺老家,老家在一個小山溝里。
那里的空氣多么清新;天空那么晴朗。在那里,我喜歡大口大口地吸氣,品嘗著這里空氣的美味。在天底下,群山連綿,讓人眼前一亮。四面都是高山,山底是綠的,山頂也是綠的。小鳥一會從這座山飛向那座山,飛到哪里都象一個綠色小精靈。那些山峰多么挺拔,一個個傲然挺立,好象一個山林巨人,保護著這里的人們。小鳥在林間輕輕歌唱。在這種美麗景色中,讓人有許多感嘆。
在這里,沒有一條條堅硬、寬闊的大馬路,只有一條條穿梭山澗的小路;這里,沒有一棟棟華麗的高樓大廈,只有一間間樸實的小屋;這里,沒有一個個繁華的廣場,只有一群群善良的人們;這里的空氣比城市的空氣更清新;這里的天空比城市的天空更藍;這里的白云比城市里的白云更潔白,這里的樹林比城市的樹木更綠,更高;這里的人比城市里的人更真誠。
早晨,太陽打破夜晚的沉寂,讓耀眼的光芒在空中閃爍。在一聲聲雞啼中,人們忙碌了起來。老人在林間散步,孩子在林間玩耍。
中午,太陽高照。人們拿起凳子坐在自己院子里開心的聊起來。小鳥和動物們躲在樹下,無憂無慮的睡了。在這里的人們真好。
夜晚來臨,人們回到家中,吃完飯,在一起收拾下屋子,便睡去了。有些頑皮的孩子,睡不著,就輕輕地爬起來,坐在窗前看星星。美妙的天空,帶給他們無盡的快樂和遐想!
山村的景色,就是這樣的美麗、樸實!
散文寫景篇八
窗外,是另一個世界。
一枚秋葉,在不經意間飄落,揉碎了季節的憂傷;一縷月光,在靜靜的深夜,婆娑著我的心房;一粒塵埃,在歲月的深處,涌動著諸多情愫,吟唱著幾多詩篇。不必慌亂,閉上眼睛,能聽見自己的心跳;不必太累,停下腳步,會看到風的徜徉,雨的美麗;不必嘆息,伸出手來,溫暖其實一直在身旁!
撫摸著窗臺,感受時間的律動。時間,有時候是一種寬恕。無法釋懷的,放逐時間,就是一段經歷;不能割舍的,賦予時間,就是一個記憶一聲嘆息;難以解釋的,融入時間,就是一種結局一抹微笑。
時間,是距離是寬恕,讓一些東西更清晰,讓一些感情更明白,讓一切都趨于平靜。
窗外,是另一種人生。
有時候,我們會深深的愛上一個人,沒有原因,也沒有道理,更沒有所謂的約定和所謂的緣分。這個人,也許不在身邊,也許永遠遙遠;這個人,也許不會愛你,也許只能在夢里;這個人,也許你會放棄,也許一直默默駐在你的心里。
有時候,會出現許許多多的意外。時而驚喜,讓人措手不及;時而無奈,讓人難以啟齒;時而痛苦,讓人猝不及防,生不如死。驚喜也好,痛苦也罷,只是一種歷練,不要讓心情毀了一生;得到也好,失去也罷,只是一個意外,不要迷失方向,更不要迷失自己。意外,是另一種美麗,坦然地面對,默默地撐起,因為下一個路口也許就是奇跡,因為苦難的盡頭,其實就是一種幸福的開啟!
有時候,感覺人生是一本書。曾經的天真和夢想,如同一篇篇斑斕的童話,有湛藍的思緒,有無垠的雪地,也有凄美的記憶;曾經的美好和渴望,好似一首首雋永的小詩,有平仄的韻律,有激蕩的情懷,更有沉默的空白;曾經的不舍和糾結,好像一個個形態各異的標點,反反復復,是是非非,起起落落,其實就是一種標注,一個符號而已。
也許一生,就是一句話;也許一段經歷,就是一個章節;也許的也許,就是一次嘆息一種結局。這本書,其實只有自己能讀懂!
打開的窗戶,其實是一扇心窗。
越來越明白: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覓一片草地,靜靜躺下,感受大地的柔軟,陽光的微笑,藍天的遼闊;掬一捧泉水,一飲而盡,感受歲月的平靜,生命的清澈,靈魂的凈然;擷一片秋葉,默默聆聽,感受風的旋律,雨的呢喃,感受這個人生,這個世界的美麗情懷。心簡單,活著就簡單;心自由,活著才自由。讓心簡單,讓心透明,讓心輕松,活著,其實就是一種自由,一種幸福!
越來越明白:越聰明的人,其實越累。在乎的多,割舍就難,往往失去的也就越多;追求的苦,心事就重,往往美好的也就越少。人生中,有些東西,只是數字,不必太刻意;有些人,只是過客,不必太留戀;有些事情,也只是事情,不必太奢望。
打開一扇心窗,擁有一份美麗的心情,一個簡單的心境,一種幸福的感覺,即使不完美,也是最美!
散文寫景篇九
提前知道放假,心里特開心,就打了好友的電話,她說正好一起去從化,問我愿不愿,天上掉下來的好事,我怎能拒絕。我們沒有指定去哪的目標,大家說好無目的踏青。所以沒有往那些旅游區,無約定的直奔鄉村山野。
走過一條小河,被石頭縫中的一芽嫩草醉綠了眼睛......順便拾起幾聲鳥叫,看著河里嘩啦流淌的河水,內心活潑著幾尾夢想??础@春天就像我們現在每個人那青春的心,在石板路上留下濕漉漉的腳印。
田野里的沙地旁邊,一大塊白菜拔出嫩綠的藤條來。菜地很濕潤,土地里布滿了新鮮而細碎的鵝嫣草。蔥子有些翠綠,它努力地吮吸著從空中灑下的絲雨,一位大嬸披著蓑笠在菜地里忙碌著。
鄉村在白天永遠是醒著的,因現在是煤氣時代,我們已看不到炊煙,所以不看時間,也就不會知道這時是早上至中午之間的幾點的。沒有放牛人的吆喝聲,遠遠的聽到牛的哞唱,山里的竹雞也有了較勤的呼喚。空氣清新,山貌清新。
山野表面看起來十分蕭瑟頹廢的,其實當你細看,她內心的明媚寫得滿山遍野。單那些灑在山間的勞作的笑聲,拾起來就夠幸福的。一位同伴唱起了山歌,歌聲飄蕩在山村的上空,洗滌著流浪者的一路風塵。山村的變化是豐富的,只要你駐足看,每一處地方都有春天抬起的腳步。在山村公路上,汽車裝著農用物資,載著新一輪的希望奔馳著。
細雨洗滌著靈魂,我們一路上帶著對山村春的喚想,離開繁忙的生活舞臺,帶著那些夢的舞步正合著春天的節拍。風吹著,讓大地呼吸得那么自由,山脊挺直,深呼吸里,飄蕩著濃濃的泥香。
我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動,想大聲的呼喊,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整日被喧囂的塵埃覆蓋,被吵嚷的聲音淹沒的人們,你們勤到這兒走走吧!感受一下這里的山風,舒緩一下緊張的節奏!若是我們這點力量不夠,那么聽聽自然的呼喚,那是山風搖曳著竹枝,溪水流淌著細石!
生命于此的意義,是返璞歸真!
散文寫景篇十
小時,門前有一口半畝方塘,裁有柳樹,常在柳樹下,水溝旁,捉小魚小蝦。
少年時,河邊有片柳林,常與小伙伴們,在柳林割豬草牛草之余,攀枝折柳,編柳帽,做柳笛,編柳筐,打柳仗,粘知了,掏鳥蛋,時常嬉戲忘歸。
青年參加工作時,恰逢漢江河邊沙灘,也有一片懷家鄉相似的柳林。節假閑暇之余,常與朋友們去哪里游玩,或是一個人在枝繁葉茂,綠草如茵,蝶舞蜂飛的柳林,漫步賞景,看書學習。
步入中年,濱江公園一排高大茂盛的柳樹,花晨月下,又是一個散步消停的好去處。
如此說來,一生與柳有緣,與柳難分。
柳樹,耐旱,喜水濕,不擇貧瘠,生長旺盛,故有無心插柳柳成蔭之說。有水的地方,長得更為茁壯。
柳樹,春天鵝黃報春,夏天為行人蔗蔭,秋天枝葉可解熱和、鎮痛,冬天增材添薪。
柳樹,婀娜多姿,清麗瀟灑,常為人們種植在池邊湖泊,樓臺庭院,間以紅桃花草,形成一片風光旖旎,柳浪聞鶯的美景。
柳樹,綠絲飄動,舞姿婆娑,引得歷來詩人騷客們,神采飛揚,思緒飄飛?!拔粑彝?,楊柳依依。”將一對離別之人的難舍難分,表達得深情動人,完美無遺。灞橋折柳送別,是一種古代風俗,更是一種雅人深致。
當然,由于柳樹性喜溫濕,使柳樹具有一種水的靈性和秀氣,使柳樹有一種陰性之美,柔性之美,母性之美的風韻。我想這是人們喜愛柳樹的主要原因。
若有來生,與柳,一如繼往的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