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狗與猴》大班語言教案反思 狗與猴的教案篇一
1.熟悉兒歌內容,并理解兒歌意思。
2.初步學習整編兒歌,培養幼兒團隊合作意識。
3.通過聯想,幼兒感受相互謙讓的美德。
1.背景圖“橋”、狗、猴圖片各一張。
2.散亂的字卡四份,展示板四張。
3.開場音樂《快樂的一天》,兒歌磁帶各一份。
1. 師幼一起隨音樂做律動。
2.幼兒分組坐好。
——快樂的一天開始了,你們知道太陽每天是從哪邊升起,從哪邊落下的嗎?
3.辨認方向“東”和“西”。
小結:當我們面朝黑板時,左手邊是西邊,右手邊是東邊。
1.認識兒歌中的.“主角”狗和猴。
2.出示背景圖“橋”,確定方向。
——仔細觀察圖片,狗和猴分別在橋的哪邊?
——狗在橋的西邊,猴在橋的東邊。
3.幼兒根據老師的提示理解兒歌內容,并整編兒歌。
——原來狗和猴都想過橋,接下來發生了什么呢?答案就在兒歌中。
4.初步嘗試整編兒歌,并展示結果。
——老師會用動作表示兒歌中的意思,根據你們的理解,再將散亂的字詞整編出通順的兒歌。(老師用動作表現,幼兒分組整編兒歌。)
5.再次給予提示,幼兒修整出正確的兒歌內容。
——你們真是太聰明了,都能自己整編兒歌,表揚下自己吧。
——狗和猴一起走到了橋中間,后來怎樣呢?(幼兒想象)
1播放錄音,傾聽兒歌后半部分。
——狗和猴過橋了嗎?它們是怎么做的?
——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吧。(重點學跺跺腳、撓撓耳)
2. 展開想象,體會相互謙讓的美德。
——為什么它們都不過橋呢?
——如果你是它們會怎樣做呢?
小結:狗和猴都沒過橋,并不是誰怕誰,而是互相謙讓,想讓對方先過橋,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家都要多為別人著想,學會相互謙讓。
3. 完整誦讀一遍兒歌。
s("content_relate");【《狗與猴》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1.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小猴的出租車》2.大班語言春天的秘密教案3.【推薦】大班語言教案《葉子鳥》4.大班語言游戲教案《美麗的小溪》5.大班語言教案《木子的春天》6.【精選】大班語言課教案《兔子的理想》7.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會長魚的樹》8.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漂亮的皮鞋車》9.【精選】大班語言課教案《狐貍和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