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登泰山篇一
星期五下午我、爸爸、叔叔去爬泰山。我們開著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泰山腳下。
泰山可真高,要一眼看完泰山,需要站很遠仰起頭來才能看完整。我們買了票,坐著車來到了中天門。
我們向上爬,才爬了一段路我就累得氣喘乎乎了,我想:這才爬了一點點就累得這樣,爬到最高峰豈不是都累得走不動了?我一定堅持下來,爬到最高峰——玉皇頂!
我們繼續往上爬,我們走走停停,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到了十八盤。十八盤全長800米,又高又直又陡,一共有臺階1600余級,是泰山標志性景觀。到了十八盤,猶如到了仙境:身旁的霧氣,仿佛一伸手就能抓到,山間的溪流叮叮咚咚的從山頂緩緩的流淌下來,美不勝數!
爬十八盤說起來簡單,可爬起來又累又辛苦啊!我們小心翼翼地慢慢往上爬,生怕一不留神,就從山上掉下來,摔個粉身碎骨。
我們像個蝸牛似的向上爬,經過我們的“再三努力”終于到了南天門!到了南天門,我已經是“腰酸背痛腿抽筋”了,于是我們歇了一會兒,便又開始爬了。
我們又到了天街,到了這里,路就平緩了,我們走了一段時間,到了最高峰——玉皇頂!站在玉皇頂上,眺望天空,天空是離我們那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低下頭,向下看,我好像在天上,山下則是人間。在山上,我想到了杜甫寫的一句詩:“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是啊!大自然把山的奇異景色都賜予了泰山,使泰山吸引著中外游人,還有一句詩更能表現出我當時的感情:“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泰山頂峰看著四周美麗的景色,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泰山——五岳之尊,泰山,你就像我們中華人民挺直的脊梁,你永遠矗立在我心中!
登泰山篇二
泰山是我國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有很多詩句是贊美泰山的,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真想自己親之體驗一下那種感覺。終于寒假的時候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去爬泰山,看日出。
為了能看到日出,夜里12點我們就從賓館出發了。先到天外村登山口買票,從那里我們決定步行登上泰山。夜里登泰山的人很多,每個人都穿著厚衣服背著包,拿著手電筒。大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看起來都很輕松。
晚上的泰山給人一種很神秘的感覺,吸引著大家去探索它。長長的臺階兩邊長有許多郁郁蔥蔥的大樹,它們就像守護著泰山的衛士。抬頭看看夜空,滿天的星星一閃一閃的,好像再給爬山的人們加油。
休息一會兒,我們接著爬。爬到十八盤的時候,我抬頭看看,臺階又長又陡,彎彎曲曲的看不到頭,只看到努力爬山的人和遠處一閃一閃的手電筒亮光。后頭看看爬過的山路,路上也有很多努力向上爬的人。我暗暗的給自己加油,我一定要爬上去。
最后,我們終于爬上了山頂,先前的辛苦一掃而空,整個人頓時覺得好開闊。自己深刻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大氣了。找了一塊平坦的地方,靜靜地看著遠處天邊的云海,看著它慢慢地變紅,看看太陽一點點的升起,太美了。新的一天開始了!
登泰山篇三
五一放長假,我們全家游覽了被稱為“五岳之尊”的泰山。
到了泰安邊境,就能看到它那氣勢磅礴的形象,高約海拔1545米,綿延不斷,整座山都長滿了樹木。
到了泰山腳下,更覺得它巨大無比,我們從天外村出發,坐纜車到了中天門,然后步行上南天門。我的心情非常激動,鼓足勁向前爬去。
爸爸說:“還遠哪!走了還不到這個階梯的三分之一呢!”“什么?三分之一?”我嚇了一大跳,“還有這么長的路啊!不累死我啊?我不爬了!”可當我看到一個五六歲的小朋友都在努力爬的時候,心里又不是滋味了,我怎么能輸給一個小弟弟呢?未免也太丟人了!于是我又振奮精神,往前爬去。不一會兒,我見到了一個小瀑布,是一個很小很小的瀑布,再往上走,就看到了它的源頭:一條小溪流,我問姐姐:“這是人工的嗎?”大姐說:“不是,這是山里的泉水。”我們又往上爬,我見到了一個人手里拿著一只猴子在照相,猴子打扮成孫悟空的樣子,手里拿著一根金箍棒,既神氣又可愛。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十八盤,這里是登泰山最險最陡的地方,我仰頭看,臺階一個接一個,像有點斜的鉛筆,非常陡。媽媽和二姐都讓我小心點,我偏不聽,飛快的向前跑,這不,我才剛登上第五個臺階,一不小心,腳一滑,一下子摔了下來,把我摔得嗷嗷直叫,媽媽邊扶我邊生氣地對我說:“叫你別逞能你偏要,這下嘗到苦頭了吧!”我點了點頭,一瘸一拐地往上爬。
經過一個小時的攀爬,我們終于到達了南天門,我們全家合影留念,便繼續往前走。
過了南天門的成門,那才叫人山人海呢!來的、走的、挑夫等,數也數不完。我見到處都是廳臺樓閣,都是木頭造的,里面有各種裝飾品和紀念品。我們繼續走,不一會兒,我們到達了一個廟,里面有一座送子觀音的像,聽媽媽說,我就是從這里求來的。來這里是為了還愿,于是媽媽磕了三個頭,我們便再往上走去。一路上,我們經過了好幾個景點,我都留戀忘反。過了老大一會,我們終于登上了玉皇頂。
進了玉皇頂的寺廟,見到許多人都拿硬幣往一個小罐里投,聽說投進會有好運,我們也換了一大堆硬幣往里投,我和二姐投進倆,大姐和媽媽還有爸爸,也各投進一個,我們又進了一座寺廟,里面有一座財神爺的'像。聽說會給家里帶來好運的,爸爸進去磕了個頭,我們便去日觀峰了。
到了日觀峰,我見到一座朝北的石頭,被鐵柵欄圍住,原來是裂了。我們又照了幾張像,便坐索道下去了,然后又坐纜車到了天外村。
下了車,我快站不住了,腿非常疼痛。
泰山啊泰山!你真不愧為五岳之尊啊!
登泰山篇四
昨天下午,爸爸決定帶我和媽媽坐火車去泰山旅游。
第二天早晨,我是第一個起床的,老媽第二,老爸第三。我們三人用了大約二十五分鐘做好了準備,馬上像徐州火車站進攻…我們乘坐火車的號是k76,車于五時五十二分開往泰山,就這樣,我們一家三口,坐上火車,離開車站,離開了美麗的徐州。
我還在附近找到了十三家旅館,一家肯德基…之后,我們坐上k3路,到了紅門,爸爸買了一根十元的拐杖就上山了。
天打雷劈!這山直線高一千五百四十五米吶,登山時,我老是要下山,可我看見一個失去雙腳雙腿的男人,用一對木箱,想爬上玉皇頂!聽導游說從紅門到南天門有六千六百多個臺階!不是六十,也不是六百,而是六千六百多!
我們快到中天門時,我們看到一個爺爺,背著他的老母親上山。
最后我們家只有一個人登上了玉皇頂,那就是我——的爸爸!
下山后,我們在岱廟附近住下來了。
去岱廟玩,我、爸爸、媽媽聽導游說這里有一棵寧死不屈樹,我看見了這棵樹,立刻產生了一個想法,我就對爸爸說:“這棵是被擰死的嗎?”爸爸笑了笑說:“不知道,可能是吧”。我小聲嘀咕了一聲:“沒文化,切”!我們還見了一個小池子,里面有四十多條錦鯉!后來我們又看了乾隆的寢宮和書房。之后我們就坐火車回家了。
我的泰山之旅到此為止了,真開心,還有點累。
登泰山篇五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跳下軟綿綿的小床:換上了衣服,就下樓做早餐……你們會覺得疑惑不解,為什么會這么開心?如果想知道答案,就看看下面——武夷山旅游記吧!
我們來到了石獅康輝旅行社門口坐上大巴著開始了行程大巴開了幾個小時后,我們到了酒店,我們把行李房放在了房間,然后到餐廳吃著香噴噴的晚餐,然會回房間休息,因為明天5:00起床所以早點休息。
第二天早晨,我們到樓上吃早餐,看著各種早餐,我不禁直流口水;便大口大口吃起來。
吃飽后,我們坐上了大巴車來到景點入口走進去,坐上一種比大巴車小一些的車,來到天游峰站,先走了848個階梯的熱身運動來到了仙浴池,我從書上聽過一則有關仙浴池的傳說:有一天,仙女在天游峰的半山腰洗澡,一只修煉千年的老烏龜在偷看仙女洗澡,恰好被王母娘娘看見了,就把烏龜變成石頭在那里。山上有個狐貍洞,狐貍在那修煉精,可現在沒有狐貍我猜都下海經商了。
下午,我們坐竹筏,在九曲溪的河面漂流我們手上拿著魚食,往海里扔一顆魚兒們就過來爭先恐后地搶起來,漂流完后,我們走過一線天……出來后我發誓以后不來,因為又窄又惡,時常掉蝙蝠尿和水。
晚上體驗印象大紅袍360°座位旋轉的刺激和人民文化的遺產。明天就告別武夷山。
現在知道開心事是什么了吧?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到武夷山玩玩。
登泰山篇六
我和爸爸媽媽半夜11點到達泰山腳下,此時的泰山,在黛色夜幕下顯得更加雄偉、壯美,仿佛一個勇敢的漢子。
我們摸黑上山,周圍十分寂靜,偶爾有些蛐蛐和蟬的叫聲飄入耳畔,讓月下的泰山流露出一些生機。我們跟著山上的燈火,不知不覺來到了半山腰的小路,那一塊塊黝黑的方磚,在歲月的吞噬下,被踏平,踏裂,一棵棵小苗從石縫處鉆出,體現出生命力的頑強。
我們終于登上了天下聞名的十八盤,據說有1594級陡峭的石階。走了不久,一條瀑布忽地出現在眼前,這條瀑布沖擊力很大,相隔數米,飛來水珠就足以將衣服打濕。朝瀑布的下流望去,它就像一條長長的白絲帶,從山頂飄至山腳。它沖擊過的地方嶙峋突兀的山石被拂得光滑、圓潤,給了我們“有志者、事竟成”的啟示,于是我們鼓足勇氣、恢復體力,繼續向上攀巖著。
天空的東方漸漸從黑變成魚肚白,接著慢慢變成橙紅、變成大紅,太陽升起來了,我們站在十八盤的最后一階,靜靜地看著。再上去一層就是南天門了,神話中的仙界入口。細看南天門,薄霧還未褪去,像一層紗輕柔地籠罩在山頂上。薄霧在陽光的折射下,形成一道道五彩繽紛、絢麗奪目的彩虹,像一座座通往天空的橋。
進了南天門,就是“天街”。天街兩旁是小店和高大的松樹、楊樹,微風拂過樹梢,發出了清脆悅耳的聲音,再加上山頂清新舒暢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
在天街上逛著,玩耍著,不知不覺夕陽西下,這讓我想到了王之渙的詩句:“白日依山盡”。時間不多了,我們離開了泰山。回望泰山,我進入了夢幻般的遐想!
登泰山篇七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音
汶wèn水 石蹬dèng 姚鼐nài
若僂lǚ 膝xī蓋 岱dài宗 徂cú來
石罅xià 山麓lù 樗chū蒲 降皓hào 瀑pù水
填空
姚鼐,清代著名-----家。因室名-----軒,故號-----,安徽-----人。是清代-----派的奠基人。在文學理論上,主張-----、-----、-----三者結合。
課文結構
1、簡介泰山的位置、形勢——按方位(面)、分界(線)、日觀峰(點)的位置描寫,為下文做鋪墊。
2、登泰山的經過
交代從京城到泰安的旅程。“十二月”“乘風雪”,點明時令是冬季,為下文登山張本。
描寫登山過程。先總寫登山日期、同伴和出發地點,然后寫七千余石級,顯示泰山高峻;接著寫登山路線,介紹三谷,中間插入酈道元、古人、世人的記述、傳聞;介紹沿途名勝,顯示泰山是古老名山。
描寫山頂夕照俯視所見。落日、白雪、青山、流水、城郭,盡受眼底,是一幅絢麗壯觀的夕照圖。
3、描寫觀日出的情景。
等待日出:客觀環境——大風揚積雪擊面
主觀心情——足下皆云漫。高聳于云端之上,內心充滿自豪感。
日出的三個階段:日將出——稍見山巒微露,轉眼成五彩
日正出——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日已出——西峰“降皓駁色”
4、介紹泰山的古跡:建筑群——岱祠、碧霞祠、行宮
刻石
5、綜述泰山冬季特點:三多、三少、三無、雪與人膝齊。
課外閱讀
西湖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盛,為朝煙早晨煙霧迷蒙,為夕嵐向晚的山光。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抑制,與杏桃相次開發一個接一個地開放,尤為奇觀。
石簣數屢次為余言:“傅金吾圓中梅,張功甫家故物原有的東西也,急往觀之應該趕緊去看。”余時為桃花所戀迷住,竟不忍去離開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綠柳紅桃,顏色濃艷,彌漫二十余里,歌吹唱歌奏樂為風,粉汗年輕婦女的汗為雨,羅紈指貴婦人家的裝束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艷麗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湖水成為綠色之工巧妙,山嵐設色用顏色描畫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夕陽未下,始極其濃媚把它的濃媚姿態發揮到極點。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態,柳的情調,山的容顏,水的意境,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享受,安可為俗士為利祿奔走的人道哉。
作者郵箱:
登泰山篇八
雨中的泰山別有一番風采,遠眺山頂濃霧籠罩,但依舊遮掩不住泰山的雄渾巍峨與陽剛之氣,也更顯得神秘而高大,仿佛蓬萊仙山一般。天地、山脈融為一體,讓人不得不驚異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嘆自己的渺小。
風乍起、霧輕移,我似看見一位道貌岸然、清高的白衣隱士在于此。我不禁加快了腳步,想及早一睹泰山全貌。
耳畔傳來陣陣轟鳴,近前一看,只見水如白練、傾瀉而下,瀑布似頭暴怒的雄獅沖破束縛,奔騰而下,水面升起股股白霧,天宇間充溢著水顆粒,撲打在臉上,人們無不被之震撼。我只覺得心有力的律動,心中股股豪情油然而生,我第一次覺得淋漓盡致、痛快無羈!
雨愈下愈大,風愈刮愈猛!我渾身濕透、直打冷戰,但我知道不能放棄、放棄意味著半途而廢、前功盡棄,我咬牙堅持。臺階上也形成了壯觀的景象,陣陣水自臺階上奔流而下、跌宕起伏,竟也形成個小瀑布。
過了對松亭,已覺筋疲力竭、渾身冰冷,況前路漫漫、因濃霧遮擋,不知還有多遠才能到玉皇頂,真可謂“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天氣變幻莫測,剛走到南天門,突然放晴、濃霧漸散,群山終于出現在眼前,連綿起伏、蜿蜒曲折、高聳入云、拔地而起、壯麗無比。而樹木經過雨水的洗刷則顯得更加青翠茂盛。
天地渺茫、山林寂靜,我凝視著泰山,蒼松翠柏、云霧裊繞、重巒疊嶂,雄渾、明亮、靜穆,大有“鎮坤維而不搖”之儀,兼不可侵犯氣勢!啊!泰山只有在這兒才能叫作真正的泰山!因為他蘊含中國文化,他符合華夏兒女的骨氣與品質。
登泰山篇九
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題記
循著微風,我們來到了山東泰安,游覽了我日思夜想的五岳獨尊——泰山。
進入泰山景區,我們仿佛踏入夢境的天地,山在霧中屹立,薄霧在山中縈繞。霧圍著山,山依著霧,依稀朦朧,忽明忽暗,使我們飄飄欲仙。從中天門坐上纜車,我們在半空中欣賞泰山的風景,完全陶醉于其中;下了纜車,在半山腰高喊,喊聲被漫山遍野的植物完全吞沒,聽不見一點回音。
我們在仙境中攀登,不知不覺來到了摩崖石刻。在天然巨石上刻滿了歷代以來的書法作品,甚至還有秦如皇親臨時刻的字。這塊巨石走過了幾千年,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從秦到清,它經歷了多少個王朝的興衰!我仔細地觀察著那摩崖的石刻,有的端莊秀美,有的飄逸灑脫,它們在艷陽下熠熠發光,更是一番別致的景象。
終于,我們來到了一座像氣象臺的建筑,向左望去,見到了刻在石頭上的“五岳獨尊”,字是紅色的,深刻有力,給人以豪邁的感覺。又跑了幾步,到了玉皇頂;腳下,是1500多米高的泰山極頂,心中頓時充滿了自豪之情。
從玉皇頂下山,我們沒有坐索道,而是步行下山。經過十八盤,也欣賞了朝陽洞,五大夫松和云步橋。下山后,我回頭望著泰山,心中又浮現出了杜甫的《望岳》。
我舉起相機,把泰山的壯美定格,將這份難得的美麗留在了心中。
登泰山篇十
泰山是五岳之尊,以前許多帝王都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漢武帝曾八次來到泰山,還在泰山腳下修建了岱廟。杜甫在泰山上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名句,李白也寫下了著名的《游泰山》。我一直很向往去登泰山,今天,我終于可以如愿了。
進了山門不久,我們就來到了孔子登臨處石坊,蒼翠濃密的青藤掛在石坊上方,顯得格外典雅端莊。緊接著,雄偉的紅門擋在了我們面前,穿過紅門,望著高聳如云的泰山,我不禁有些泄氣:這么高,我爬得上去嗎?何況天還這么熱呢!不管怎樣,我還是頂著炎炎的烈日,奮力向上爬去。山路的右邊,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名叫中溪。溪水在微風的吹佛中,泛起層層波紋,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我趕緊過去在一塊刻有中流砥柱的巨石下玩了把水,感覺精神了許多。
爬呀爬,不知不覺就爬了好長一段路,一直沒什么新的變化。我有點后悔了,一路都是這樣的風景,有什么意思呢?可是來都來了,我只好繼續往上爬。經過四槐樹,我們來到了峰回路轉,到了這兒,就意味著中天門快要到了。不久后,我們到了中天門。我感覺很累,就坐下來休息了一會兒。疲勞散去之后,我們又繼續向上爬。
到了云步橋,一條銀色的瀑布掛在我們面前,像一條微微飄動的絲帶。周圍還有許多摩崖石刻,風景似乎一下子好看了許多。我越爬越帶勁兒,又過了一個小時左右后,我們來到了十八盤。
十八盤上的臺階非常陡峭,我扶著扶手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又過了好久,南天門就在我們眼前了。我和媽媽一股作氣,終于到南天門了!這時太陽即將落山了,紅彤彤的太陽在云層中若隱若現,日落很美,但我更期待明天看到更美的日出。
接著,我們走到天街上,那兒涼風習習,人來人往,望著山下燈火輝煌的泰安城,我感受到孔子的登東山而小魯,等泰山而小天下的情懷。我期待以后攀登更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