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先進個人主要事跡300字篇一
吳xx,是一個農村普通家庭出生的女人,自從2007年嫁至天賜灣城河村魚山組的婆家,她就一直在努力地做一個好媳婦、做一個好母親。10多年的時間,她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地做著一個媳婦、一個家庭主婦、兩個孩子的媽媽應該做的一切,也就是這些默默無聞的、不值一提的事情,在她的身上體現了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展現了“孝”與“賢”。慢慢地成就了她為人處事的良好品德。
一、孝敬老人。
自結婚后,她就把丈夫的父母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對待,總是開口不離爸媽,閉口不離爸媽,剛結婚的前兩年,她陪著老人住在深山里的老家,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居所,她也毫不嫌棄,每天帶著孩子做好飯菜、打掃好庭院、清洗好家里的衣服、縫縫補補、整理的干干凈凈,靜待老人勞作回來,盛飯、倒水、洗涮,樣樣安排妥當。有時候父母在門前種地,她領著孩子看著兩個老人忙不過來,就會后背背著孩子,前面抱著“肥盆”也忙碌在地里,又或者遠遠看著父親背不動滿背的柴草,她就會主動跑下去扛在自己的肩上……這些小小的舉動,看似簡單,日積月累,卻說也說不完。
2013年婆婆腦出血大病一場,靖邊轉到延安又轉至西安,整整一個多月,她關了自己的小店兒,守在老人的病床前,服侍著起居,最后婆婆轉危為安,病情穩定,她才從醫院回來照看自己多日未看管的孩子。
無論家里誰的生日,她都記的清楚,每年都會回去給過個生日,目的是為了讓獨居的老人見到自己的兒女,孫子能夠開心快樂。逢年過節也不例外,她都會拎著大包小包全家跑回去陪著兩位老人。她的婆婆說她就是自己另一個女兒。每次說起媳婦,兩個老人總是滿意地點頭微笑,合不攏嘴。
二、勤勞致富,勤儉持家。
結婚后的第三年她開起了自己的小店,雖然年齡小,可是她就沒有讓兩位老人為她的生活擔過一點兒心,什么事兒都安排的妥妥當當。她婆家的嫂子去世的早,有個兒子,自從她成家后,孩子就跟著她住,衣食住行一管就是10多年,讓一個三歲就缺了母愛的孩子,從此有了家,有了個“媽媽”管著。一個比自己侄兒大不了幾歲的她,早早地承擔起了一個家里所有的責任。父母每次提起,都覺得愧疚。而她卻說:“嫁乞隨乞,嫁叟隨叟,她既然嫁到了這個家里,她就應該擔起這些責任,她年輕,她能扛,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事兒做錯了請老人耐心教導,她一定改正”。她省吃儉用,合理持家,日子過的不算富裕,卻其樂融融。
三、團結友善,助人為樂。
她是一個熱情自信的人,什么愁事兒到了她那兒,也就一會兒的事兒,過了就像沒有發生過一樣,待人接物總是笑臉相迎,在任何地方碰到需要幫助的人,她都會主動上去幫一把,面對別人的“謝謝”她就回一句:“小事兒,小事兒,不值一提”。遠新不如近鄰,在鄰居的嘴里,她總是一個熱心的女人,只要有什么需要總是24小時隨叫隨到。她周圍的人總會說,有這么一個熱心的人在身邊,是一種踏踏實實的幸福,她一個能說到就能做到的人,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先進個人主要事跡300字篇二
縣級“最美家庭”:劉xx
劉xx,是王渠則鎮廟界村民。年富力強的他,尊老愛幼、樂于助人、勤勞致富、家庭和睦。在外是好村民、好鄰居,在家是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他把事業和家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成為新時代和諧家庭的典范。
他成功地把家作為事業的基地,夫妻恩愛,夫唱婦隨。他在家和在外一樣勤快,夫妻倆平日很孝順。奶奶今年83歲,腿腳不便,每天給她做飯洗衣服,洗腳。母親今年64歲,身體也不是很好。他教子有方,兒女在家庭的溫暖下茁壯成長。平時鄰居常常能看見他們全家其樂融融、親密無間的身影。
一、互敬、互助、互愛家庭和睦
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普通農民,有著農民與生俱來的樸實,繁重的家務、子女教育和照顧老人,妻子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她同樣做得非常出色。在王渠則鎮,開個小超市,忙里忙外。家務活是一個極其繁雜、出力不出活的工作,生活中他們兩相互溝通,促進彼此間的感情。在處理家庭的大事時,夫妻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議,求大同,存小異,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情舒暢。他們勤儉持家,合理安排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家居用品,洗刷買燒、培養子女上學以及其它生活瑣事。
二、重視教育,悉心培養子女成才
為了培養子女成才,他們重視對子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更注重培養子女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時時關心子女沿著正道走,勉勵子女勤奮刻苦學習、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團結、禮貌待人,并主動與學習、關心子女的成長狀況。他們夫妻間相互忠誠信任,互相關愛,形成了一個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環境。
三、尊重老人,孝敬父母獻愛心
生活日常開支,他的妻子胡小燕能合理安排,克勤克儉,該花的一定花,不該花的,從不浪費。在雙方父母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盡心盡力給予幫助。胡小燕年邁體弱的父母遠在寧夏中寧,能經常利用閑暇時間去看望他們,或帶上一些水果、營養品之類的東西孝敬父母;在家庭經濟關系中他們雙方都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處理得非常好。對雙方的老人都能做到經常去關心照料,并幫助解決問題。他們常教育子女要關心敬重老人,?;丶胰タ纯蠢先?,問寒問暖。在他們夫妻的教導下,子女樹立了正確的敬老人觀。
四、團結鄰里,互幫互助
夫妻倆都是熱心腸街坊鄰居哪家有個什么事,只要用的著、能幫的上的他們都會伸出手來幫一把。就拿鄰居家孩子辦婚事來說吧,辦喜事都圖個喜慶熱鬧,人自然少不了,請客也是難免的,光應付這就得好幾天。劉xx和妻子胡小燕主動上門去幫忙,一幫就是三四天。拔蔥倒蒜、洗碗摘菜,做完這個做那個,象給自家辦事一樣踏實。有人說你一個鄰居過來應付一下就行了何必要做的那么辛苦呢,那么多人做事你少做點也無所謂。可她卻說:都是街坊鄰居住著,誰家能沒有個事,互相幫幫就都過去了。普通的人,樸實的話,可這里面包涵的意義卻令人深思。在家里,他們是好兒子、好媳婦、好父母,在外面他們是好鄰居、好家庭、好村民。他們創建了和睦的家庭,他們做到了鄰里的融洽,他們更點燃了和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