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fù)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yīng)以寫“體會”為主。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傅雷家書讀后感600字左右篇一
這一封封飽含著愛的書信,有許許多多細節(jié)足以讓我感動,讓我心暖。其中最使我受益匪淺的是傅雷在兒子傅聰精神消沉?xí)r送來的鼓勵:“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是的,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騰,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磨難確實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圓滑,但是如果遇到小小挫折就一蹶不振的人,便會消沉而越跌越低。由此可見,勇于面對挫折,正視現(xiàn)實是十分重要的。和田一夫曾是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八佰伴的總裁,然而他在72歲時。突然遭到了致命是打擊——他苦心經(jīng)營的集團倒閉了。一夜之間,他從一個國際知名的企業(yè)家變成一文不名的窮光蛋。許多人以為他將從此一蹶不振,潦倒眾生,但出人意料的,他很快調(diào)整心態(tài),又和幾個年輕人一起挑戰(zhàn)過去從未接觸過的新領(lǐng)域,辦起一家舉世聞名的網(wǎng)絡(luò)咨詢公司。勇于正視現(xiàn)實,面對挫折使他再次東方再起!
同樣,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我曾經(jīng)在考試中,排名一落千丈。父母的指責(zé),同學(xué)的諷笑使我變得膽小。我多次想要逃避它,想把它從我的記憶里抹去,但是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怎么做都沒法把它抹去。這時我便想起傅雷先生的這句話與和田一夫的故事,我開始嘗試正視它,并想辦法解決它。吸取前車之鑒,調(diào)整心態(tài),在緊接著的考試中我再次排上了前30。漸漸地我學(xué)會用達觀的態(tài)度泰然對待各種挫折。磨難,挫折使一個曾經(jīng)膽小,經(jīng)不起打擊的自己銳變成堅強的自己。我感激挫折,我相信只要正視現(xiàn)實,也許挫折不僅是一場磨難,更是人生的醒格和升華!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多么令人深刻的一句話吶。它像暗谷里的指路燈,幫助我通向光明,讓我明白: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構(gòu)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對,才能真正幸福!
傅雷家書讀后感600字左右篇二
幾組黑白照片,數(shù)不清的來往家書,譜寫著傅雷家的情與意。家書中,傅雷不忘時刻教誨兒子,沒有一絲的溺愛,既教他為人處世的道理,也常像朋友一樣與兒子閑談,與他交流音樂、文學(xué)、藝術(shù)等等,扮演著一半父親、一半益友的角色。
傅雷很愛兒子,雖然言語間總是嚴格的苛求,但在嚴肅的面孔下,卻藏著一顆溫柔的愛子之心。這絲絲縷縷的愛,不時從嚴肅中流露出來,流淌在字里行間。在《十月三日》的信中,就有著這樣的摯愛與欣賞,他不會因為兒子才華出眾就放松教導(dǎo),在兒子取得成就時也沒有高興得忘我,而是耐心叮囑兒子再接再厲,教會兒子正確對待得失榮辱。傅雷對兒子的愛,像呵護著一件珍貴的藝術(shù)品,謹慎又溫柔,動人心腸。
傅雷也經(jīng)常和兒子討論文學(xué)藝術(shù)。在信中,他與兒子討論了李白、杜甫詩的異同,分析了各自的長處、短處,再與蘇軾的詩相比較,不禁感嘆文人墨客高深卻無知己。在《三月二十七日夜》中,他提到莫扎特,把莫扎特給人感覺描繪得清晰、明朗,耐人尋味的文字寫盡了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縹緲虛無、溫柔嫵媚。傅雷是循循善誘的父親,更是能和孩子的心靈碰撞、靈魂高度融合的益友。
每個父親表達愛的方式不盡相同,傅雷對兒子的愛是諄諄教導(dǎo),是吟唱在音樂藝術(shù)間的愛。而父親對我的愛,是不曾言說的安靜的愛。他很愛我,也很關(guān)心我的學(xué)習(xí),但在我們的交流中卻從不提成績。只是,在我煩躁、迷茫、厭倦時,他會久久地陪伴在我身邊,用他的睿智明晰我前方的路,用他的摯愛溫暖我疲憊的心。他的聲音,總能使我躁動的情緒平靜,愿意用心去思考、去反省,從不安沮喪到振作奮起。我的父親,像一盞黑暗里的明燈,照亮我腳下的路,陪著我一路向前!陪伴,就是他愛我最好的方式。
傅雷深沉的愛,躍然紙上,信中的每個字都充滿著濃濃的愛意。品讀這深沉的父愛,就像品一杯上好的茶,入口微苦,回味卻是甘甜。一封封的家書,承載著多少的愛與思念,只怕,這張張薄薄的信紙,載不動這跨越大洋的許多的情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