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寫春夏篇一
我的家鄉,是一個很美的地方,在這里,青山依傍著綠水,新安江從這里流出,民俗文化從這里開始發展。這就是大梅口村。這里春天鮮花盛開,夏天綠樹成陰,秋天鮮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就讓我來為你們一一介紹吧!
秋天,無論什么地方的秋天,都是美的。可是,家鄉的秋天有一種不一樣的美麗,隨著秋風而起舞的片片落葉,那么的飄逸,那么的動人。稻田里,都是一片豐收的景象。高粱好像喝醉了似的,通紅通紅的,稻谷卻彎下了腰,好像在迎接什么貴賓的到來,棉花也成熟了,棉桃裂開了嘴,棉花像牙齒一樣露了出來。還有一群孩子,撿根竹竿,跑到山上打板栗。棒子往板栗樹上一打,板栗就“撲通撲通”的掉下來了。
當時間老人的腳步跨進冬天時,家鄉便被那純潔、晶瑩的雪花覆蓋了,連水面上也罩上了光閃閃的冰。池旁臘梅,翠竹為友,悠悠香氣襲人,滿園芬芳,令人陶醉,使人忘記了冬的寒意。只要一下雪,一群孩子們就直奔空曠的場地,玩起了堆雪人、打雪仗。
春華秋實,年年歲歲,四季更替,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是我長大的地方。不管過多久,依然保留著我童年深深的回憶,以及,我對家鄉深深切切的愛。
寫春夏篇二
在我心里,校園是美麗的地方,因為在那有一些伙伴和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分享生活中美好的樂趣,最重要的是校園春、夏、秋、冬四季的回憶。
春天,小草探出了小帽尖來,好像正在迎接春天的到來,校園的右邊的花壇里有五彩繽紛的鮮花,這一叢,那一簇,十分美麗。
夏天,綠樹成蔭的大樹下有很多的小朋友在玩耍、奔跑、跳繩、玩器材等。知了在樹上不停的叫著“知了,知了”。可惡的太陽天天都讓人熱的受不了。
秋天,金秋時代,景色宜人,樹上的葉子紛紛落下,有很多同學都在樹下撿樹葉做標本,有的同學撿樹葉做裝飾……每到秋天大樹下都有很多同學。
冬天,這里白雪一片,樹上和房頂上都積滿了厚厚的雪。校園里伙伴們有打雪仗的,有堆雪人的。
在學校里老師是勤勞的園丁,培養著新時代的少年。我愛我美麗的學校。
寫春夏篇三
春天是五彩繽紛的,春天是鳥語花香的,春天是百花盛開的,春天是泉水叮咚的。
春姑娘帶著小精靈們來到人間。小草換上了綠色的衣裳,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各種花木爭奇斗艷的時候,楊柳早已拖著柔媚的長條,大大小小的鳥,顏色各式各樣,好看極了,飛來飛去地唱著歌。
春天,桃花綻開了絢麗的花瓣,走近些,就可以聞到陣陣濃濃的香味,吸引來了蜜蜂小姐和蝴蝶小姐來翩翩起舞。大樹又長出了新的葉子,嫩綠嫩綠的。那是小精靈們為它施上了魔法,又涂上了綠色的顏料。
春天,小溪解凍了,溪水歡快地唱著歌,和小鴨子們說話,和小天鵝們嬉戲,和小魚兒比賽,他們是那樣和諧、愉快。
小動物們從夢中醒來,快樂的過著它們的節日,它們唱啊跳啊!它們請來了迎春花、玉蘭花、桃花、杏花、梨花一起跳舞,還請來了蝴蝶小姐當主持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派對。
春天,你可以睡覺,可以讀書,它會讓你心情愉快。
你是喜歡美麗的春天,炎熱的夏天,涼爽的秋天還是寒冷的冬天呢?
寫春夏篇四
總以為,如鋼鐵般記憶還在,我會勇敢面對它微笑;
總以為昨日不可重現,可我真的想忘記卻不想放棄;
無論我們是否愿意,分離總將到來。
好不容易習慣這個集體的我們,面對分離,不知該用怎樣的心情去面對。多少不舍、無奈,我們只能在眼淚中消愁, 我們只是默默地與朋友再見,靜靜地珍藏屬于我們的記憶。
- 另一個環境的抉擇,是該向往,還是該企盼?
我想使我們的回憶不退色,但它卻在慢慢消逝。再想要極力留住會議的同時,我似乎感覺另一種情愫由心底生出。縱使情景不能再現,但懷念的那份感情仍將伴我左右。
時間轉瞬即逝,來不及留住
駐足遠望,那一幕幕熟悉再不過的情景再現:
我們的快樂,我們的.悲傷,我們的幸福,我們的惆悵都將塵封在記憶里。
就在這一抹永恒瞬間的悸動中。
誰仍煢煢孑立于花下,低吟淺唱?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寫春夏篇五
春夏季節,草兒顯得特別茂盛,這也是農民積肥的大好時節。
惠兒每天晚上都要磨好三把彎刀,將它放在用竹片編就的圓桶似的蒲籃里,外加一根扁擔兩根繩子,收拾停當,惠兒便一頭倒在用柜子搭成的床上,眨眼間微微的鼾聲就傳了出來。
惠兒就是這樣結束她一天的勞作的。
第二天天還沒亮,惠兒兒翻身下床,拿起昨晚準備好的行當火急火燎地出門去了。在那個工分第一的年代,村村、人人都為割草積肥忙,人們往往是未等太陽起,乘著清晨短暫的涼爽多割些草,多掙得些工分。因為工分決定著社員們的生存。
割草積肥就是在相關農田邊頭的空曠處,挖出個十幾平兒方的塘,將社員割的草進行過秤,折算成工分,再將青草倒入,嚴嚴實實地填滿大塘,再用泥封上。經過數月的腐爛發酵,這草塘泥就成了極佳的有機肥料了。
惠兒就是為了割草積肥忙碌著的。
“惠兒在魏家村邊上的圩田里呢,叫你快送個蒲籃去”。鄰家的梅兒急急地從門口經過邊走邊喊著。
“哎,我這就去”。平兒一邊應著,一邊放下手中的書,走到西屋內拖出一只蒲籃便跑出門去。
太陽沒有出來,東方只泛起白白的云,滲出幾許淡桔的淡黃的色,與地面上的霧騰騰地應和著,緩緩地從稀稀的樹叢中,從田埂的盡頭,從河岸嘩啦啦作響的蘆葦間,從光脫脫的麥茬樁子地里,從剛注滿了水的稻田里,搖晃著努力地向上爬著、爬著。平兒走出村外徑直邁上太平兒河岸的斜坡,跨過石板橋,再下南河岸,向著二里地外通向魏家村的圩田里跑去。
“蒲籃送來了”。平兒氣喘吁吁對著低頭割草的惠兒說。惠兒似乎沒有聽到,還在不停地揮舞著手中的彎刀,一片片的水草應聲倒下。平兒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再次喊了聲。
“怎么這么慢”?惠兒頭也沒抬,算是應了。
“我可沒有耽誤,梅兒喊了我就一溜跑來了”。平兒委曲地咕嘟著。
惠兒站起身來,將兩條長長的辮子甩到腦后。
“你總是有辭可辯的,討厭。”平兒聽怪了惠兒的口頭憚。惠兒這次卻沒有作聲,但懷疑的目光仍落在平兒的身上。
“去!將這田埂上的草都給我裝進蒲籃里”!惠兒不容平兒作出任何辯解地命令。
平兒滿心地不愿意,他惦記著趕快回家吃了早飯上學去。但見得惠兒那嚴肅而掛滿了汗水的臉,以及她那衣袖、褲管、鞋子濕漉漉地和著泥水草屑的樣子,平兒不敢再言語半點。他埋下頭將放置在田埂上濕濕的草攏起,然后整齊地碼在蒲籃里,不會兒就將四個蒲籃裝滿了。
平兒望著余下的草發呆。
“瞧你這笨手笨腳的樣,在寫字呢”?惠兒一個剪步地來到平兒的面前。挽起衣袖,抓起一把草,對著蒲籃就按下去。三下五除二,蒲籃里的草就陷下去了一半。平兒沒敢響半聲,趕緊捧起草遞給惠兒,沒有抬頭正視惠兒一眼。轉眼的功夫,惠兒已經將四只蒲籃裝得結結實實地,草兒從蒲籃孔里向外擠了出來,蒲籃神奇地堆得如小山包似的.。
“將彎刀拿回家去”!話音未落惠兒已經挑起四只蒲籃向前奔去。平兒收拾起三把彎刀,一路小跑地跟在惠兒的后面。
太陽就要升起了,脹紅了臉兒的太陽張顯著她的熱情,給了這大地,給了這個大地上的人們。惠兒堅實地走在田埂上,她挺拔的背影在裝滿青草蒲籃的襯托下時隱時現,晨光中如畫一樣顯得格外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