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認識日歷大班教案科學十篇一
進一步學會看日歷,體驗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日歷的樂趣
感知時間的重要性,知道要珍惜時間。
1.教師自制20xx年全年日歷一大張作為教具(要求數字盡量寫大)。同時制作并復印供幼兒用的05年全年 日歷表,每人一張。
2.抽答問題的卡片若干張。
3.幼兒收集各式各樣的掛歷、墻歷、臺歷若干。
一、出示日歷,再一次鞏固對日歷的認識
1.在日歷上找出表示年月日
2.了解紅字黑字表示的意思
小結:通過日歷我們可以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二、讓幼兒自己練習看日歷
給每個幼兒發一張20xx年全年日歷
1.說說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
2.在日歷上找出自己的生日并指給同伴看。
3.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說出是幾月幾日, 星期幾。再請小朋友二人一組,一人報出時間,另一人在日歷表上找到相應的位置,報幾次后二人互換。
三、了解日歷中的星期
看日歷找出一周有幾天
在日歷上找出自己哪幾天上幼兒園
四、了解日歷中“年”的意義
對未來有初步的預想老師講解一年的意義
如過了一年,小朋友都長大了一歲。問到再過10年你們有多大?那時你們想干什么 事?請幼兒自由發言。
五、欣賞詩歌《時間伯伯》,教育幼兒珍惜時間
時間伯伯 時間伯伯, 你是偉大的旅行家, 你從不停止自己的腳步, 從過去走到現在, 從昨天走到今天, 從現在走向將來。 時間伯伯, 叔叔阿姨告訴我們, “一寸光陰一寸金”, 我們一定愛惜你, 跟隨你的腳步, 做時間的小主人。
六、完成學習包《看日歷找生日》
通過觀察日歷,幼兒去尋找自己的生日。在活動中,幼兒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但是,在活動中,發現個別幼兒不能夠準確的找到月份。所以下次活動時候要注意對能力弱的幾個幼兒進行加強指引,并在材料投放上充分考慮幼兒的不同能力,投放具有層次性的材料,如能力弱的幼兒可以選擇固定月份,讓其找出日期的方式給予一定的支持,使能力弱的幼兒也能體會到成功的滿足感。
認識日歷大班教案科學十篇二
木偶老人,12個月份娃娃(頭戴綠色帽子,身穿1~31數字衣服的為大月份娃娃;頭戴紅色帽子,身穿1~30數字衣服的為小月份娃娃;頭戴粉紅色帽子,身穿1~28或者1~29數字衣服的為二月份娃娃,突出二月份的特殊性),人手一本日歷,另準備錄音機、《生日快樂》磁帶等。
一、出示木偶老人,引出話題
教師:這是年歷老爺爺,他有12個調皮的孩子,現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請小朋友幫老爺爺找一找。
幼兒幫年歷老爺爺找月份娃娃,找到后按從小到大順序進行排列。
二、通過操作,幫助幼兒認識月份和星期
1、認識月份。
教師:老爺爺告訴我一個秘密,他的12個孩子都有一個名字。教師按順序介紹12個月份。
引導幼兒把月份娃娃按顏色分成兩隊,排出大的月份、小的月份。教師指導幼兒看相同顏色的月份娃娃身上的衣服,看看各是幾天,從中知道大的月份每月有31天,小的月份每月有30天,二月份有29天或28天。
2、認識星期。
幼兒分小組集體操作。
教師小結:一般來說,每個月份中的紅色數字代表星期六、星期日,也就是我們的雙休日。一個月中有4個星期,每一個星期有7天。此外,國家法定的節日如國慶節、兒童節等也用紅色數字表示。
3、引導幼兒感知日歷與年歷的不同處。
教師:老爺爺把他的12個月份娃娃編在一本厚厚的書里,現在請小朋友打開它,看看老爺爺的孩子是不是都躲在里面。
幼兒翻看,知道日歷中有12個月份。教師指導幼兒翻看每一頁,知道每一頁上的數字代表一天。
教師小結:印有一年的月份、星期、日期、節氣等的印刷品稱為年歷。把一年中的每一天都用一頁紙來表示,上面印有年、月、日、星期、節氣、紀念日等的本子稱為日歷。
三、做游戲“找生日”,幫助幼兒鞏固對日歷的認識
請幼兒找出自己的生日在日歷中是哪一個月的哪一天,誰找得最快就和這個月的月份娃娃交朋友。
教師播放樂曲《生日快樂》,請在某一月份出生的幼兒到該月份的月份娃娃那兒去過生日。
請幼兒回家后在日歷或年歷中找一找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的生日。
《綱要》指出幼兒數學活動的內容應從幼兒身邊取材,以幼兒身邊的日歷說起讓幼兒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初步認識日歷,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數。對日歷感興趣,初步感知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發展推理能力。
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為了能讓幼兒的還子們學的開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問題引出主題。果然還子們的積極性一下了高起來了。接著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問題讓孩子們的幫助解決。你帶的日歷是那一年的?20xx年、20xx年、20xx年、虎年、兔年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回答著。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歷最上面有數字20xx的就是20xx年。我的日歷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小朋友知道,可是對于每個月有不同的天數、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
在接下來的“找節日”環節中,當我說出節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孩子們找得都對的,而且迅速還很快!可是我發現這樣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鍛煉了,于是我說:請幾個孩子到老師的日歷上來找。這下,孩子們更積極了。
整個活動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學得開心,首先老師必須帶動學習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只有大家都參與了,老師教得開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
認識日歷大班教案科學十篇三
1、讓幼兒知道日歷的用途,學會看日歷。學習“年”、“月”、“日”、“星期”、“一”、“二”、“三”、“四”、“五”、“六”等字詞。
2、讓幼兒知道一年有12個月及其排列的順序。
3、讓幼兒知道1個星期有7天以及排列順序。
4、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1、掛歷一本、漢字卡片若干張、活動指導:
1、教師以猜謎引入:“一個本子墻上掛,1年365天全裝下。它那上面都有啥?紅字黑字還有畫?!?/p>
2、出示一本掛歷,教師提問:這是哪一年的日歷?日歷有什么用?
3、向幼兒介紹日歷。
(1)、1年有12個月及月份的排列順序。
(2)、1個月有30天或31天(2月只有28天或29天)(3)認識某一天是星期幾。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日歷》,活動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歷,我發現大部分孩子不認識,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說上來。于是我用講一個關于年的故事來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們聽到有故事,興趣馬上就來了。
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歷。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 天,分別住在12個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過讓幼兒到前面來找年媽媽的孩子,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認識日歷大班教案科學十篇四
1、引導幼兒認識日歷,學會看日歷。
2、了解日歷在生活中的運用及作用。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觀察日歷。
4、引發幼兒學習日歷的興趣。
多種不同的日歷
一、出示日歷,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是什么?(日歷)
1、和幼兒一起說說日歷的樣子
2、引導幼兒觀察日歷
師:日歷里面有什么?(數字、文字等)
二、深入認知
老師這里有一本日歷,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認識年份。
師:這是哪一年的日歷?(20xx年)
2、認識月份。
(1)一年的第一個月是幾月?最后一個月是幾月?12月過完后就表示一年結束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2)那一個月有多少天呢?這些小數字會告訴你。
一年有12個月,有的一個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學習查找日期
1、今天是幾月幾日?誰能從日歷中找出來?(幼兒示范)
2、老師的生日是11月7日,誰能找出來。
3、國慶節是幾月幾日?誰能找出來?
4、老師說節日,幼兒在日歷上找出來,并進行評價。
三、活動延伸
小朋友之間互相提問、指認日期。
認識日歷大班教案科學十篇五
1、引導幼兒認識日歷,學會看日歷。
2、了解日歷在生活中的運用及作用。
多種不同的日歷
一、出示日歷,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是什么?(日歷)
1、和幼兒一起說說日歷的樣子
2、引導幼兒觀察日歷
師:日歷里面有什么?(數字、文字等)
二、深入認知
老師這里有一本日歷,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認識年份。
師:這是哪一年的日歷?(20xx年)
2、認識月份。
(1)一年的第一個月是幾月?最后一個月是幾月?12月過完后就表示一年結束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2)那一個月有多少天呢?這些小數字會告訴你。
一年有12個月,有的一個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學習查找日期
1、今天是幾月幾日?誰能從日歷中找出來?(幼兒示范)
2、老師的生日是11月7日,誰能找出來。
3、國慶節是幾月幾日?誰能找出來?
4、老師說節日,幼兒在日歷上找出來,并進行評價。
三、活動延伸
小朋友之間互相提問、指認日期。
認識日歷大班教案科學十篇六
1、讓幼兒認識日歷,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個月。
2、讓幼兒學會看日歷,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
ppt課件:認識年歷
一、認識日歷
出示日歷,讓幼兒觀看,并向幼兒介紹日歷。
二、介紹日歷
1、讓幼兒辨認這是哪一年的日歷?
2、教師介紹
每一大格內是一個月的日歷,數數一共有幾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幾個月了。
反復讓幼兒回答一年有12個月
三、讓幼兒知道一年有365天
1、告訴幼兒一年中所有的天數加起來共有365天。
2、觀看日歷
提問:一個大格子里(即每一個月)有多少天呢?
提問:為什么有的格內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
教師: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嗎?
3、教師講述故事
四、了解一年有大月、小月、平月
凡關節凸處為月大,凡關節與關節之間的陷處為月小,其中二月為月平。
四月小……的口訣。
五、了解一周有七天1、讓幼兒知道,每大格內,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幾,從星期日開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
請個別幼兒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
六、讓幼兒自己練習看日歷,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說出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提問:每周有幾天要上幼兒園?(6天)包括星期天,一周共有幾天呢?
再指導幼兒看看自己的日歷表,學會看一周,明確7天為一周,一周共有7天。
七、老師小結,并鞏固提問:
1、一年有多少天?
2、一年有幾個月?
3、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幾月,有多少天?
4、一星期有幾天?
認識日歷大班教案科學十篇七
日歷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并不陌生,幾乎家家都有,是幼兒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吨改稀分幸仓赋觥皵祵W的核心目的就是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數學的有用和有趣”怎樣讓這些內容由“枯燥”變得“有趣”呢?我實行了兩個策略和兩個變化。
第二,結合幼兒的親身體驗,如:制作“班級生日冊”、“合作游戲”等方式引導幼兒鞏固“看日歷找日期”的方法,讓幼兒由“被動學”變“主動學”。
與此同時,我還整合了語言活動中的兒歌,把“看日歷找日期”的方法可以總結成朗朗上口的小秘訣“先找月,后找日,最后對應找星期”這樣既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又便于幼兒記憶和使用。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適合大班幼兒的現有水平,也是幼兒感興趣的身邊科學。
數學
《認識日歷》
1、初步認識日歷種不同符號的意義,知道一年有12個月,一個星期有7天及它們的排列順序。(重點)
2、掌握看日歷的方法,能迅速找出日歷中的日期。(難點)
3、感受日歷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體驗合作探索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物質準備:
1、ppt課件;
2、日歷冊和幼兒1寸照片;
3、四本掛歷冊、動物圖片及搶答牌
經驗準備:
1、知道自己的生日;
2、對日歷有初步的了解
一、時光精靈導入,引導幼兒了解日歷的種類及日歷中不同符號的意義。
1、提問:今天是幾月幾日?出示各種日歷,引導幼兒了解日歷的種類及用途。
小結:這是日歷、月歷、年歷,他們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日歷”。
2、組織談話,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初步認識日歷中不同符號的意義。小結:日歷中的不同數字,文字和顏色分別代表年份、月份、星期和節假日等。
二、結合故事《年媽媽和它的孩子們》,引導幼兒知道一年有12個月,1個星期有7天及它們的排列順序。
1、講故事《年媽媽和它的孩子們》,引導幼兒知道一年有365天,12個月。
2、提問互動,引導幼兒知道一星期有7天及他們的排列順序
小結:一星期有7天,他們是按照星期日――星期六排列的。
三、利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掌握看日歷的方法,能迅速找出日歷中的日期,感受日歷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利用課件,初步掌握看日歷的方法
提問:請小朋友在日歷中找出今天、昨天、明天分別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小結:找日歷的小秘訣就是先找月,再找日,最后對應找星期。
2、制作班級生日冊,進一步掌握看日歷的方法,感受日歷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玩法:在“大日歷”中找出自己的生日貼上照片并說出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星期幾,鞏固幼兒找日歷的方法,最后制成生日冊。
3、“找節日大比拼”比賽,引導幼兒迅速找出日歷中的日期,體會合作探索的快樂。
玩法:4人為一組,分為4組,教師說節假日,幼兒迅速在日歷中找到相應的節日,并圈出,馬上舉起搶答牌,又快有準的一隊加分。
小結:今天小朋友都學會了看日歷找日期的小秘訣,其實日歷中還藏著許多小秘密,比如說公歷和農歷,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繼續探索哦!
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歷。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別住在12個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認識日歷大班教案科學十篇八
1、引導幼兒認識日歷,學會看日歷。
2、了解日歷在生活中的運用及作用。
3、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多種不同的日歷
一、出示日歷,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是什么?(日歷)
1、和幼兒一起說說日歷的樣子
2、引導幼兒觀察日歷師:日歷里面有什么?(數字、文字等)
二、深入認知老師這里有一本日歷,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認識年份。
師:這是哪一年的日歷?(20xx年)
2、認識月份。
(1)一年的第一個月是幾月?最后一個月是幾月?12月過完后就表示一年結束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2)那一個月有多少天呢?這些小數字會告訴你。
一年有12個月,有的一個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學習查找日期1、今天是幾月幾日?誰能從日歷中找出來?(幼兒示范)
2、老師的生日是11月7日,誰能找出來。
3、國慶節是幾月幾日?誰能找出來?
4、老師說節日,幼兒在日歷上找出來,并進行評價。
三、活動延伸:小朋友之間互相提問、指認日期。
《綱要》指出幼兒數學活動的內容應從幼兒身邊取材,以幼兒身邊的日歷說起讓幼兒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初步認識日歷,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數。對日歷感興趣,初步感知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發展推理能力。
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為了能讓幼兒的還子們學的開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問題引出主題。果然還子們的積極性一下了高起來了。接著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問題讓孩子們的幫助解決。你帶的日歷是那一年的?20xx年、20xx年、兔年、龍年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回答著。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歷最上面有數字20xx的就是20xx年。我的日歷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小朋友知道,可是對于每個月有不同的天數、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
于是我在黑板上掛了一個大年歷,請他們觀察一個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數都是一樣的。孩子們的發現果然不出意外,他們問:老師,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還有這個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們發現這個問題后,我用"拳頭"形象地來區分大月小月,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在學中樂,玩中學,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在尋找日歷秘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發現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有的孩子說:"老師,我發現了日歷上的數字顏色。""為什么不一樣呢?",我把這個球又拋給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說:"紅色是休息天,我們可以不上課。"有的孩子說:"不對,有的紅色不是休息天,是節日,你看!"還用自己發現的事實給你證明在接下來的"找節日"環節中,當我說出節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孩子們找得都對的,而且迅速還很快!可是我發現這樣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鍛煉了,于是我說:請幾個孩子到老師的日歷上來找。這下,孩子們更積極了。
整個活動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學得開心,首先老師必須帶動學習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只有大家都參與了,老師教得開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