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使用范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面點述職報告 述職報告面點師篇一
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需要深厚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智慧,但我們不能滿足于現有的知識水平,技能技巧,和自己的認知水平。而是要終身學習,豐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才能成為一名與時俱進的合格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快樂成長,我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著,現在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心得:
一、多學
我覺得要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勤于學習,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吸取、積淀的過程。我非常注重理論的學習,因為教育理論知識是一個教師取得成功教學的重要基礎。我一般會結合自己的教學學習理論,同時還學習其他教師的優秀的教育教學經驗,因為優秀教師撰寫的文章都飽含著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心得。通過這樣不斷地學習,逐漸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為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基礎。
二、多聽
借他人的經驗成就自己。有過這樣一句話:“不看別人的戲,就演不好自己的戲。”演戲如此,教學也如此。我經常利用不上課的時間,聽相同學科教師的課、聽相同年級教師的課,把聽課的過程,當成一個學習的過程。在聽課前,我們也要下點功夫,應盡量抽時間研究一下教材,大膽構思自己的教學設想,帶著自己的想法去聽,帶著問題去聽,以足夠的心理準備走進課堂,從而避免聽課的盲目性。在聽課的時候,不僅觀察執教老師課堂教學的整體思路,還重點審視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和切入口。不僅觀察學生的參與狀態,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態,還關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頻率和密度。還看授課者如何引領學生走進課本,學懂課本內容,如何在啟發式探究的教學過程中掌握知識,如何培養學生的技能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當然在聽課后,也要思考別人這節課的精彩點在何處,對自己有什么啟發。出乎意料的是什么,為什么會自己沒有想到。通常我在課后反思的基礎上,往往能發現新的教學契機,能為以后的課堂教學打下良好基礎。只有這樣通過借鑒他們的寶貴經驗,使自己盡快成長、進步的。
三、多想
“學而不思則罔”。無論是學習教育教學理論,還是其他教師的經驗,都要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進行思考,看這些經驗是否適合自己,怎樣與自己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思考的過程也是研究的過程,去粗取精,探索規律的過程。在平時的教學當中,還要對自身教學實踐進行反思,檢視自我,通過反思,發現自己的差距與不足,確定下一步的努力目標;通過總結,檢測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這樣在反思中求進步,在總結中看提高,形成學習——實踐——反思——研究的循環過程。
四、多練
多利用課堂,磨練自己。我覺得課堂教學實踐是促進教師自我快速成長的一個重要途徑。公開課也是一個磨練自己的好機會,為了上好一節公開課,我經常要需要查閱大量資料,反復設計教學方案,正是有了這種“磨課”經歷,才能真切感受到“好課是怎樣煉成的”,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對教學的把握以及對任教學科的認識也在磨課過程中進步。當我在不辭辛苦地打造公開課的時候,實際上公開課也毫無疑問地促進了我本身的提高。
面點述職報告 述職報告面點師篇二
點心部籌備之常用點心工具
常用點心工具
1、和面機:
和面機又稱拌粉機,主要用于拌和各種粉料,和面機是利用機械運動將粉料和水或其他配料和成面坯。和面機有鐵斗式、滾筒式、缸盆式等,它的工作效率比手工操作高5-10倍,和面機主要用于大量面坯的調制,是面點工藝中最常用的工具。
使用方法:先將粉料和其他輔料倒入面桶內,打開電源開關,啟動攪拌器,在攪拌器攪拌粉料的同時加入適量的水,待面坯調制均勻后,關閉開關,將面取出。
2、絞肉機:
絞肉機又稱絞餡機,主要用于絞制肉餡,絞肉機有手動、電動兩種,絞肉機工作效率較高,適于大量肉餡的絞制。
使用方法:啟動開關,用專用的木棒或塑料棒將肉送入機筒內,隨絞隨放,根據品種要求調刀具,肉餡絞完后先關閉電源,再將零件取下清洗。
3、打蛋機:
打蛋機又稱攪拌機,主要用于攪蛋液。打蛋機是利用攪拌器的機械運動將蛋液打起泡,兼用于和面、攪拌餡料等,用途較為廣泛。
使用方法:將蛋液倒入蛋桶內后,加入其他輔料,將蛋桶固定在打蛋機上,啟動開關,攪勻后,將蛋桶取下,將蛋液倒入其他容器內,使用后要將蛋桶、攪拌器等部件清洗干凈,存放于固定處。
4、磨粉機:
磨粉機主要用于粳米、糯米等原料的加工。它效率較高,磨出的粉質細,磨水磨粉時使用最佳。
使用方法:啟動開關,將水和米同時倒入孔內,邊下米邊倒水,將磨出的粉漿倒入專用的布袋內,使用后須將機器的各個部件及周圍環境清理干凈。
5、壓面機:
又稱過面機,機上有兩根可調整的圓滾軸,電源開啟后,兩根滾軸滾動輾壓面團,主要是用來處理面團,使面團壓光滑、均勻、結實。
使用方法:打開電源,調好面團所需要的寬度(即面團所需的厚度),使面團緩緩放過兩根滾軸間,一手在上面放,一手在下面接面團,注意手不要被滾軸壓到,壓好后拿開面團,關閉電源,使用后,要將機器用干布擦拭干凈。
6、燃燒蒸灶和腸粉爐:
燃燒蒸煮灶即傳統明火蒸煮灶,它是利用煤或煤氣等能源的燃燒而產生熱量,將鍋內水燒開,利用水的對流傳熱作用或蒸汽的作用使制品成熟的一種設備,大部分飯店、賓館多用煤氣灶。它的特點是適合于少量制品的加熱,平時要定期清洗灶眼,注意灶臺衛生。現在多被電熱蒸氣灶代替。
面團處理工具: 1、面杖:
面杖又稱搟面杖t和酥棍,是面點制作工藝中最常用的手工操作工具。其質量要求是結實耐用,表面光滑,以檀木或棗木最好,根據搟面杖的用途、尺寸、形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a、普通面杖:根據尺寸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大的長80-100厘米,主要用于搟制面條、餛飩皮等;中的長為55厘米左右,宜用于搟制大餅、花卷等;小的長約33厘米,用于搟制餃子皮、包子皮、小包酥等。
b、通心槌:又稱走槌,有大小兩種,此面杖的構造是,在粗大的面杖軸心有一個兩頭相通的孔,中間可插.入一根比孔的直徑略小的細棍作為柄,大走槌用于搟制面積較大的面皮,如花卷面皮、開大包酥面皮等,小走槌主要用于搟制燒賣皮。
使用時,要雙手持柄,動作要協調,大走槌搟制的面皮要平整均勻,小走槌搟制的面皮呈荷葉邊,褶皺均勻。
c、單手杖:又稱小面杖,兩頭粗細一致,用于搟制餃子皮,開小包酥等,使用時雙手用力要均勻,動作要協調。d、雙手杖:較單手杖細,搟皮時兩根合用,雙手同時使用要求動作協調,主要用于搟制水餃皮、蒸餃皮等。
e、橄欖杖:又稱棗核杖,形狀是中間粗,兩頭細,形似橄欖或棗核,長度比雙手杖短,主要用于搟制水餃皮或燒賣皮等。
使用時,雙手 持杖,用力要均勻,保持面杖的相對平衡。面杖的保養:以上幾種面杖是面點制作工藝中常用的工具,平時要注意保養,主要的保養方法是使用后要將面杖擦凈,不應有面污粘連在面杖的表面,清理好以后,將面杖放在固定處,并保持環境的干燥,避免面杖變形,表面發霉。
2、餡挑:用以抹平餡料和扒餡.蝦餃刀,又稱拍皮刀.
3、案板(案臺):案板是面點制作工藝中必備的設備,它的使用和保養直接關系到面點制作工藝能否順利進行。案板一般分木案、大理石案、不銹鋼案三種:
a、木質案臺:木質案板的臺面大多用厚6-7厘米以上的木板制成,底架一般有鐵制和木制等到幾種,臺面的材料以棗木最好,其次為柳木,案臺要求結實、牢固、平穩,表面平整、光滑、無縫。
在面點制作過程中,絕大部分面點操作是在木質案臺上進行的,在使用時,要注意盡量避免案面與堅硬工具碰撞,切忌面案當砧板使用,忌在案板上 用刀切、剁原料。
b、大理石案:大理石案臺的臺面一般是厚4厘米左右的大理石材料制成的,由于大理石臺面較重,因此其底架要求特別結實、穩固、承重能力強。
大理石案臺多用于較為特殊的面點品種的制作,(如面坯易迅速變軟的品種),它比木質案臺平整、光滑、涼爽。一些油性較大的面坯、需要迅速降溫的面坯適合在此類案臺上進行操作。
c、不銹鋼案:整體一般用不銹鋼材料制成,表面不銹鋼板材的厚度一般為0.8-1.2毫米,臺面要求平整、光滑、沒有凹凸。
案臺清潔工具:
a、面刮板:又稱刮刀,用銅片、鋁片、鐵片或塑料片制成,薄片上有手柄,主要用于刮粉、和面、分割面團等。
b、粉帚:以高粱苗或棕等為原料制成,主要用于案臺上粉料的清掃。
c、小簸箕:以鋁、鐵皮或柳條等制成,掃粉時盛粉用,有時也用于從缸中取粉料。
面刮板用后要刷洗干凈,放在干燥處,防止生銹;粉帚、小簸箕用后要將面粉抖凈,存放在固定處。
4、面點著色、刷油工具:a、色刷:目前市場上無此類專用工具,故多用新的牙刷代替,主要用于半成品或成品的著色(彈色)。
b、毛筆:用于面點制品的著色(抹色)。
c、排筆:用于面點制品的抹油。
面點原料處理工具:1、面點原料儲存工具:a、儲物柜:多用不銹鋼材料制成(也有木質材料制成),用于盛放粳米、面粉等糧食。
b、盆:一般有木盆、瓦盆、鋁盆、銅盆、搪瓷盆、不銹鋼盆等等,其直徑有30-80厘米等多種規格,用于和面、發面、調餡、盛物等。
c、桶:一般有鋁桶、搪瓷桶和不銹鋼桶,其直徑2有35厘米、45厘米、55厘米等幾種規格,主要用于盛放糧食、白糖、植物油等原料。
2、面點原料衡量工具:
a、粉篩:粉篩又稱羅,根據制作材料不同可分為絹制、棕制、馬尾制、銅絲制、鐵絲制等幾種。根據用途不同,篩眼的大小有多種規格,主要用于篩面粉、米粉、擦豆沙、過果蔬汁、泥等,絕大部分精細面點在調制面團前都應將粉料過篩,以確保產品質量。
使用時,將粉料放入羅內(不宜一次放入過滿),雙手左右搖晃,使粉料從篩眼中通過。
粉篩使用后,將粉篩清洗干凈,晾干存放在固定處,不要與較鋒利的工具放置在一起,以免戳破篩網。
b、臺秤:主要用于稱量原料的質量,以使投料量和比例準確。
c、天平、小桿稱:主要用于用量較少的原料和各種添加劑的稱量,要求刻度十分精確。衡器用后必須將秤盤、秤體仔細擦拭干凈,放在固定、平穩處,經常校對衡器,保證其精確性
爐灶用具:
1、漏勺:勺面上帶有很多均勻的孔,鐵制或不銹鋼制,根據用途不同有大、小兩種,主要用于淋瀝食物中的油和水分 。2、網罩、笊籬:網罩有不銹鋼網罩和鐵絲網罩,是用不銹鋼或鐵絲編成的凹形網罩,在邊上再加一圍圈箅,用于油炸食物瀝油。笊籬也有不銹鋼和鐵絲兩種,帶有長柄,主要用于油炸食物的瀝油、撈飯。
3、鐵筷子:由兩根細長鐵棍制成,油炸食物時,用來翻動半成品和鉗取成品。 4、鏟子:鏟子用鐵片或不銹鋼板制成,有柄,用以翻動煎、烙制品等。
5、勺子:勺子大多是用不銹鋼制成,用來炒菜、點心餡料的翻炒。
制餡工具:
1、刀:刀有方刀、大片刀兩種,方刀主要用于切菜、切餡料、切面團;大片刀主要用于砍排骨、剁菜餡等。用后要清洗干凈并用干布擦拭干凈,放在干燥處,以免生銹。
2、砧板:有木制和塑膠制兩種,形狀有圓形和方形;切菜、剁肉、制餡都在上面操作,用后要清洗干凈。3、蛋甩帚:俗稱“抽子”,有竹制和鋼絲制兩種,主要用于攪打蛋糊,也可用于調餡等。
4 餡盤:拌餡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