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節賞月中秋節賞月四年級篇一
中秋節的老師下班時間還沒有到來的,學校的喇叭里播放著動聽的音樂。音樂停了,廣播里傳來;“下面播送一則通知:校長室通知:今天是中秋節,校長室向全體老師表示節日的慰問!并且,請大家立即停止工作,回家好好準備,過一個快樂祥和的中秋節!”帶著一絲感動,回家了!
套間房的缺點就是:沒法賞月!于是,帶上女兒,到吉達廣場去!
“看,月亮多圓呀!”女兒首先發現了一輪皓月!
“月亮上有人嗎?”話題還是從孩子的那份天真中開始。
“有啊,嫦娥呀!”我不愿意讓中國傳統中的美好傳說被我的女兒淡忘。
“嫦娥在和神州號一起看我們嗎?”女兒大班,但她看過媽媽帶回來的一年級語文課本,其中有一課《我叫神州號》。
“嫦娥也在過中秋節嗎?”
“你問問她呀?”我鼓勵她和仙女對話。
“嫦娥阿姨,你好!”女兒說的認真極了!
“嫦娥阿姨回來,你怎么招待她呢?”我把她的思緒拉回到現實中。
有吃的、有玩的,女兒和嫦娥開心極了!
“我什么時候能到月亮上去呀?”女兒當然不滿足于嫦娥下凡。
“那你要向一個人學習呀!”我引導著。
“我知道啦,楊利偉叔叔!”嗨,真厲害!
“宇宙飛船貴嗎?”真是窮追不舍?
“我們國家強大了,能辦大事了。”
“飛船要一千萬一千萬一千萬……嗎?”她的眼中就是這么多!
孩子,努力,飛吧!
中秋節賞月中秋節賞月四年級篇二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游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萬里無云境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詩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青青沐月
都市中人們過中秋,再也不滿足于欣賞那樓縫中漏下的縷縷殘月,而希望投入山林原野的懷抱。“鐵青旅游”會帶大家到青青世界中去,過一個充滿山野情趣的中秋節。青青世界位于深圳大南山的月亮灣畔,景區內綠草如菌,蒼木林立,飛瀑幽澗點綴其間,月色下的青青世界更是清新怡人,空氣中彌漫著田野山林的芳香,中秋夜靜可賞清風明月,動可游園戲水,草地上、山林間,或古樸的小屋中,知己言歡,家人同聚,共賞明月共沐清輝,其樂也融融。青青世界中不僅可以瀏覽觀光,還可以親自動手參與制陶、種植瓜菜等活動。
草原明月賽江南
甘肅南部有一塊美麗的大草原,秋天里格桑花、香柴花、小野菊、蒲公英競相開放,映射出甘南無處不飛花的意境。草原與山、河、湖密切相處,藏傳佛教古寺點綴期間,更添了些神秘和誘惑。
華夏的母親河――黃河流經這里時,拐了一個彎,畫出了“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之首幅美景。
三江口吻月
"三江口"位于宜賓。風平浪靜的月夜,江面上能倒映出兩輪月亮。游人登上“雙月樓”眺望,可賞此奇觀。
長江追月
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氣勢雄偉。峽內重巒疊嶂,礁石林立。到了晚上,江上生明月,聽江濤澎湃,觀遠山夜景,夜色朦朧中的三峽別有一番景致。由于受長江截流前“告別三峽游”口號的影響,許多游客誤認為截流后長江水位將上升,景點將被淹沒,三峽不能游。事實上,三峽的景點在截流后不但美景如昔,而且增加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這一氣勢恢宏的景觀。月明之夜,在豪華游輪的大型觀景臺上與三五好友品茗賞月,把酒談心,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島之一,歷來人們將這里比作神話傳說中的仙島,故有“小瀛洲”之稱。三潭印月園地是明萬歷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積而成,周圍環形堤埂筑于萬歷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連以曲橋,東西系以柳堤。面積7公頃,俯視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水上園林而著稱。洲上有“開網”、“亭亭”、“迎翠”、“閑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樓、臺,石橋曲折有致,漏窗空靈深遠,花木扶疏,倒影迷離,置身其間,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之趣。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杭州西湖泛舟,您可領略“煙籠秋水月籠紗”的美境。是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自古以來的賞月勝地。三個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中秋月夜,在塔里點上燈燭,洞口蒙上薄紙,燈光從紙中透出,宛如一輪輪明月,倒影在湖中。等到皓月當空時,月光、燈光和湖光交相輝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襯,畫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讓人流連往返。
三潭印月的三個石塔始建于宋元四年(公元1089年),宋蘇軾任官杭州時,開浚西湖,于湖中立塔為標志,禁止在三塔以內植菱種芡,以防湖泥淤積。原塔已在元代毀去,現存石塔為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補立。塔形如瓶,高2米許,塔身中空,周有五個圓孔。每當暗月當空,塔內點燭,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從中透出,宛如一個個小月亮,與天空倒映湖中的明月相襯,出現“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奇麗景色。更有巧妙之處在于三塔位置是一個等邊三角形,三角形的中心線是岸上的“我心相印”亭和曲橋的中心線的延伸。站在這條線上,視線可以同時穿過三個塔上的洞孔,見到塔外的水面,因此當月光在某一角度射到水面時,在岸上就可以穿過洞口看到反襯的月光,仿佛每一個塔上都有一個小小的月亮。
長沙古城中秋月
石湖串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人們除卻吃月餅,賞月,蘇州人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石湖看串月”的民間習俗。
石湖,是太湖的支流,居上方山東麓,離蘇州城西南十八里。相傳春秋時,范蠡帶了西施就是從這里泛舟入太湖的。石湖東面有越來溪,溪上有座越城橋,是當年越王勾踐率兵攻吳從太湖挖通水道,屯兵士城而得名。就在越城橋的右首,有座九環洞橋,叫行春橋。這里是石湖看串月的最佳處。
行春橋畔畫橈停,十里秋光紅蓼汀。
夜半潮生看串月,幾人醉倚望河亭。
詩人把行春橋畔秀麗的秋色同串月緊密聯結,融為一體,烘托出石湖串月的盛景。
清代沈朝初也有《憶江南》詞說:
蘇州好,串月有長橋。橋面重重湖面闊,
月亮片片桂輪高,此夜愛吹簫。
抒發了作者身臨其境的詩情畫意的意境,美在不言之中。難怪田園詩人范成大辭官回鄉要隱居這里,以“石湖居士”自稱。
“蘇州好,串月有長橋”,除了行春橋,蘇州還有一座橋梁史上的杰作――寶帶橋。寶帶橋53孔,猶如“長虹臥波”橫臥在大運河和澹臺湖之間。相傳在農歷八月十八半夜,明月正中,照在湖上,每一個橋憶亦都幻出一個月亮,水中的月亮,隨波起伏,猶如一串明月。
然而,“寶帶橋串月”卻不如“石湖串月”那么有名。這不僅因為上方山石湖景色如畫,而且同上方山的另一個風俗有著連帶關系。相傳,農歷八月十七,是“五通神”的生日,蘇州一帶善男信女都要到上方山去燒香,“借陰債”。明代時,香火極盛,夜間,師娘(即巫婆――裝神弄鬼,熱鬧非凡。十八日一早,四鄉八里的燒香船都涌向石湖,許多船上載著各種會打拳弄武的高手,敲鑼打鼓隨著畫舫穿越橋洞,還把鋼叉從橋洞這邊飛過橋面,越過熱鬧的看客的頭頂,待船到橋洞那邊正好接住,以此來顯示該村村民武藝的高強。這時,行春橋上人山人海,喝彩聲四起。明代吳門畫派文徵明曾為此景作過一幅《泛舟石湖》詩畫卷。直到清末康熙年間,蘇州巡撫湯斌為了防止蘇州人利用結社賽會圖謀不軌。他親自拆掉了五通神廟。從此,迷信的“五圣作祟”煞住了,而八月十七的石潮訊卻依然存在,并流傳至今。
現在,每年八月十七,夜色清朗,蘇州旅游業紛紛增開“石湖串月”游覽專艇,這時,上方山上,楞枷塔下,皓月當空,澄澈萬里,湖波山嵐,一片清光。遙望蘇州城區,繁燈如星,恍若人間天堂。還有小船載酒,泛月湖心,傳出弦歌之聲。一到半夜最佳時刻,人們群集行春橋周圍,待一輪明月升上中天,透過九個橋洞,神奇地顯現在波心之中,每一個人都會為此千古奇觀而發出歡呼和驚嘆。
洞庭攬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一望無際的蘆葦搖曳滿湖金黃。八百里洞庭煙波澹蕩搖空碧,葉葉扁舟弄斜陽。1700年的風吹雨打并沒有使岳陽樓蒼老,日登層樓,見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夜上層樓,見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瀟湘八意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漁村夕照”都可見到。湖中的小島君山有湘妃祠、柳毅井、傳書亭等眾多古跡,斑竹、連理竹等竹影婆娑。時間充裕可前往3小時車程距的長沙,游岳麓山,訪岳麓書院,看橘子洲的金桔開始熟了,而天心閣古城墻上的月色更有一種古樸蒼涼的味道。
太清水月
當你登上青島嶗山太清宮山項,中秋明月升空時,只見天上月與海中月交相輝是映。水生光,月更明,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峨眉山月半抱秋
有“峨眉天下秀”之稱的峨眉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有山峰相對如峨眉得名。全山縱橫200多公里,頂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雄渾秀麗,氣象萬千,山上寺廟眾多,濃蔭密布,云霧繚繞。24座古剎依山取勢,各具特色。在半山賞月,峰如峨眉,月如金盤,別有一番靜劾和奇俏。觀方池秋月,波影融融,來水漱玉,去波尋珠。白水秋風,圣積晚鐘,雙橋清香,靈巖疊翠一處又一處的勝景讓人浮想連翩。特別是金頂的“峨眉四絕”――日出、云海、佛光、圣燈和沿途可見的峨眉猴群更別有情趣。下了峨眉山,可游樂山大佛,往距樂山城北23公里的平羌三峽,過奉節,游長江三峽,感受朗月映照下的三峽“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壯闊。
天野蒼茫月無言
甘肅省蘭州以南的美麗大草原,貫穿了夏河、碌曲、瑪曲、合作等七個省市。這里秋天雖不似夏天那般繁花似錦,但格桑花、香柴花、小野菊、蒲公英......星星點點,色色相映,營造著甘南無處不飛花的意境。草原與山、河、湖密切相處,藏傳佛教古寺點綴期間,更添了些神秘和誘惑。夏河是甘南游的第一站,有“小西藏”之稱,擁有世界藏書最多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拉卜楞寺。桑科草原、格桑花草原一個連一個。瑪曲的草原也很美,瑪曲的黃河又很壯觀。黃河流經這里,突然一個加彎,形成了秀美絕倫的“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之首曲景觀。秋夜,半個月亮爬下來,月光灑在黃河岸上連綿不斷的峰巔,微風輕輕吹著,如濤低吟,大草原越發安靜了,連牧羊犬聲也聽不到,仿佛萬物都已沉入夢鄉。明月下黃河潔麗、沉靜,還帶著點兒羞澀;而月下的草原更加空曠、靜沓。天蒼蒼、野茫茫的情結凝聚在天邊的草原月色里。碌曲縣內有郎木寺眾多寺廟,寺廟高高低低藏在郁郁蔥蔥的山谷里,經殿金碧輝煌,佛邸、僧房、民宅則是木頂石壁,風情各異天藍山白,草綠水清的景致好似瑞士風光。
中秋節賞月中秋節賞月四年級篇三
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中秋賞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晚上,戶戶人家都高高興興地賞月,雖然有的一家到東湖賞月,有的一家去逛街,可是他們畢竟是一家團圓,熱熱鬧鬧地過中秋。而我家也不例外,我們已經在傍晚時準備好了中秋的晚會——燒烤。
看,表姐正在生火,看樣子不是很成功,她的眼睛淚水汪汪的,接著還一滴滴地向下掉,頭發全是炭灰,看見她那狼狽的樣子,真是可笑,不過表姐她堅忍不拔,經過了20分鐘左右,終于都把火生好了。
晚上8時,我們一家已經安安定定地坐在陽臺上燒起了烤,燒烤時發出那一陣陣的香味,連月亮姐姐也吸引住了,她把頭伸出來。我說:“哦,月亮姐姐她一定是看見大家都在等待他到來,所以覺得不好意思了,臉上才會紅的。”漸漸地,她的膽子開始變大了,臉越來越亮了,一剎那間,又圓又大的月亮掛在天空。表哥見了這么大的月亮,就馬上唱起了歌來《十五的月亮》,我們也跟著唱起了,氣氛非常熱鬧。
一陣微風吹過,身上覺得有些涼了,我站了起來,看見千家萬戶都掛滿了燈籠,五彩繽紛一般。這時,樓下的小樹們也發出了歡快的叫喚聲:“好美啊!又圓又大的月亮和這五顏六色的燈籠,她們又為我們增加了一件黃白色大衣。
中秋節賞月中秋節賞月四年級篇四
風涼颼颼的,一會兒又下起了雨來,但還是有許多人拿著雨傘出來看月亮,我也不例外。媽媽拿了個小椅子,我們坐在那看月亮。啊!月亮真美呀!圓圓得像個太陽。雖然不是很亮,但是它的柔和、清靜,讓人感覺很舒服。
月亮旁邊還有一群小星星,它像一雙雙明亮的小眼睛,向我們眨眼。有的極亮,有的不太亮,有的大,有的小,好玩極了!
雨停了,每棟樓有三三兩兩得出來人,好多人都在看月亮。有的家還搬了桌子,全家人邊看月亮邊吃著月餅,是件多么幸福的是啊!
小朋友拍手叫道:“天上有張餅嘿!”叔叔阿姨說:“真好看呀!”老爺爺老奶奶說:“最美不過月夜啊!”月亮好像不好意思似的,蒙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
夜漸漸深了,這時風而一陣一陣慷慨的送給我們,不時地掀起我們的頭發和衣服。過了一會兒,人們都陸陸續續的回了家。
夜已經很深了,可我無一點睡意。我又下床跑向陽臺,欣賞著美麗的月亮。那里已無剛才那般景象,已是一個很寧靜的月夜。只有那蟋蟀不知疲倦的叫著,打破這寧靜。
啊!好美的月亮,我看得都入神了……
中秋節賞月中秋節賞月四年級篇五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一天晚上,人們都要吃月餅,賞月,據說是為了紀念奔月的嫦娥。
爸爸把月餅、瓜子、花生、飲料等東西放在樓頂的桌子上,為我們晚上賞月做好了準備。傍晚,我們一家四口圍著桌子坐著,吃著食品,談笑風生。漸漸地夜幕降臨了,這時,我的弟弟大聲喊起來:“快看,快看!”我們順著弟弟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只見月亮像“金黃的大玉盤”從東邊的地平線上慢慢升起,漸漸地升高了,掛在空中,一會兒,隨著月亮的升高,那月色漸漸明亮,我們望著這懸掛在空中的明月,議論著。這時“月亮姑娘”便在一片烏云的遮擋下,沒了蹤影。“唉!”我們嘆了口氣,真掃興,剛看得盡興呢,沒辦法!只能焦急又耐心地等著“月亮姑娘再一次出來。
過了一會兒,月亮終于又出來了,這會兒,我發現月亮變得更加晶瑩剔透,我們凝視著明月,發現上面還有無數灰色的山。我的爸爸情不自禁地講起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他講得有聲有色,把我們的注意力都吸引住了。又過了一會兒,天邊飄來一片烏云,遮住了明亮的月亮,月兒立即把光芒從烏云邊上放射出來,月光把半邊天都照亮了,只有在遠遠的天邊,還看得見一兩顆星星。
過了一會兒,月亮又消失了,夜已經很深了,可我們大家仍然在一起談論著。
我們望著天空,盼望月亮重新出現------
中秋節賞月中秋節賞月四年級篇六
中秋節的傍晚,我和姐姐搬著椅子、拿著月餅爬到姥姥家房頂上賞月。
我們一邊吃著象征團圓的月餅一邊滿懷期待的望著天空。藍中透紫的天空潔凈如洗,萬里無云。令人費解的是不知道星星和月亮那里去了。
我滿懷期待的安慰自己說:“月亮公主一定是在精心的梳妝打扮呢!”于是我們又靜下心來左等右等、左盼右盼就是不見月亮和星星的影子。
正在我們萬般絕望時,突然發現天空中有一些閃閃發光的小影子。啊!原來是星星出來了。緊接著,遠方的天空突然冒出了一個小月牙。那月牙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最后終于完全跳上了天空,變成了一輪明亮的圓的不能再圓的明月。
“啊!姐姐快看,月亮出來了!”我興奮的大聲喊道。只見月亮像一個圓圓的白玉盤掛在天邊。漸漸的月亮變得更加明亮了,不時散發著耀眼皎潔的光芒。
這時,我再仔細定睛一看,那月光并非是純白色的。而是一道道有著繽紛色彩的彩色光芒。這道道彩光最里面全是橙紅色的,往外是橘黃色,繼續往外分別是深黃色和淺黃色,最外面才是銀白色。
這迷人的月光照在大樹上,使大樹變的更加生機勃勃;連樹上正在打盹的公雞都如五彩的鳳凰一樣美麗了。月光照到石雕上,使石雕更加栩栩如生,好像馬上就要復活了。這時,皎潔的月光悄悄的打在我的臉上,使我原本就興奮的小臉,像熟透的蘋果更加明艷可人。
我和姐姐在月光下開心的談優美的神話故事,談中秋的來歷、月中的玉兔、月中的嫦娥仙子。其中《嫦娥奔月》的故事讓我更加向往月球。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神九飛天一樣登上月球,和月中的嫦娥牽手。
不知不覺中,夜已經深了。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開始打架。我和姐姐戀戀不舍得離開了那輪皎潔的明月。
中秋節賞月中秋節賞月四年級篇七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這是一個令人何等高興的日子呀。中秋,是一個嘗餅說樂的日子;中秋,是一個賞月闊談的日子;中秋,是一個百家團圓的日子!
吃過晚飯,我端著一盒月餅和幾把小木椅,來到院子里賞月。
晚上,萬里無云,明月使出迷人的招數,閃耀著耀眼的銀光,那月光映著幾絲羽毛搬的輕云,美妙極了。徐徐的晚風載著一股股濃濃的情思,又送來一個溫馨的夜。那月亮也隨著晚風,微微顫動。過了許久,一輪黃色的圓月高高地懸掛在天空,向大地灑下皓皓的月光,多么溫柔,像輕紗一樣。
月光像一盤潑出去的銀色的水,彌漫在大地上。月光,隨著夜的深沉,進而發亮。柔和的月光伴隨著蛐蛐兒的歌聲,飛向遠方。
中秋節賞月中秋節賞月四年級篇八
每逢中秋節來臨,賞月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我當然也不例外,吃完晚飯就打開窗簾,準備好好賞一次月。
拉開窗簾,我才發現:今晚出來的小星星很少,只有一顆孤零零的在上面,陪伴著月亮。我猜想,一定是月亮姐姐和小星星們在玩捉迷藏。但是,小星星都很聰明,躲到了像墨汁一樣的烏云后面。因此月亮姐姐就找不到他們,只有一個調皮的小星星說話聲音太大了,所以才被抓了出來。
再看看月亮,今晚果然很圓很圓,在黑布一樣的天空中發出自己的光芒。“咦,月亮上面怎么有幾個身影在動?”我仔細看了看月亮,奇怪地想,但是,我馬上又明白了:“一定是第六屆書香班級乘著月光來到了月亮上,和嫦娥、玉兔以及吳剛在吃月餅呢!”他們多開心啊,談笑風生,第六屆書香班級還說了不少校訊通的新鮮事呢!
我不禁想起了這幾句詩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突然,嫦娥臉色一沉。我猜,她一定是想起后羿了吧。她肯定后悔當年偷吃了所有的不死藥,結果落得現在只能每夜思念著他,卻不能與他相見。紅塵滾滾,世事蒼蒼,這就是一念之差。
中秋節賞月中秋節賞月四年級篇九
今天是中秋節,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俗話說:“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和媽媽一起到五一廣場去賞月,而且,我們還帶了許多甜點,水果,和月餅咧!看著美味又誘人的月餅,我心里有種非常溫馨的感覺。但是也有些失落,唉!不知道遠在新疆的老爸有沒有吃到月餅,他也在家該多好啊!
一陣清風吹過,那一棵棵小樹,隨風搖曳。我在地上抓起一把樹葉向空中撒去,一片片輕飄飄的樹葉在空中跳舞。風停了,樹葉落在地上,一切都那么安靜,靜得讓人陶醉其中!
“什么游戲呀?”我好奇的問。
“成——語——接——龍!”媽媽興奮的說著。
我先大聲說了一個成語:“月下老人!”媽媽緊接著:“人山人海!”我馬上接著:“海底撈針……”最后,我還是輸了,嘻嘻,沒關系,下次努力嘛!叮鈴鈴,電話響了,老爸給我解圍來了……,我望著天空皎白的月亮,不由自主地想:要是每年中秋節都這么快樂就好了!
中秋節真是一個詩情畫意的節日呀!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