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嘗試一下改變自己篇一
一個障礙,就是一個新的已知條件,只要你愿意,任何一個障礙,都會成為一個超越自我的契機。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的?!?/p>
獅子興沖沖地跑到湖邊找大象。還沒見到大象,就聽到大象跺腳所發出的“砰砰”響聲。獅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卻看到大象正氣呼呼地直跺腳。
獅子問大象:“你干嗎發這么大的脾氣?”
在人生的路上,無論人們走得多么順利,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順的事,就會習慣性地抱怨老天虧待他們,進而祈求老天賜予更多的力量,以渡過難關。
實際上,人類世界有的時候比自然界還要殘酷,因為除本事的強弱比較之外,其他的競爭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本該淘汰出局的不合格者往往會顛覆公平合理的競爭機制,從而制造出不公平、不合理的選拔結果。
世人必須承認這種現實,必須打破事事公平合理的夢想,僅有這樣才能不被困擾,才能不發牢騷。所以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不要自我跟自我過不去。如果人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就要在這個世界里逐漸改變自我。事實上,每個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價值。
嘗試一下改變自己篇二
大家好。
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主題是:抱怨不如改變自己。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挫折,有的時候,我們會用抱怨來發泄情緒,適當的抱怨當然可以緩解壓力,但是過度的抱怨反而會給我們帶來壓力和抑郁。使得生活始終在灰色領域徘徊,在失去信心的恐懼中迷離。抱怨會把我們丟到了世界的邊緣,讓我們每一分鐘都感覺自己被世界拋棄。
我講個小故事吧,很久之前,有一個年輕的農夫,劃著小船,給另一個村子的居民運送自家的農產品。那天的天氣酷熱難耐,農夫汗流浹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劃著小船,希望趕緊完成運送任務,以便在天黑之前能返回家中。突然,農夫發現,前面有一只小船,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駛來。眼看兩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并沒有絲毫避讓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農夫的小船?!白岄_,快點讓開!”農夫大聲地向對面喊道:“再不讓開你就要撞上我了!”他的心里充滿了說不完抱怨,但農夫的吼叫完全沒用,盡管農夫手忙腳亂地企圖讓開水道,但為時已晚,那只船還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農夫被激怒了,他厲聲斥責道:“你會不會駕船,這么寬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當農夫怒目審視對方小船時,他吃驚地發現,小船上空無一人。聽他大呼小叫、厲聲斥罵的只是一只掙脫了繩索、順河漂流的空船。
我再說個小故事吧,一個小孩子在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將一個個木桶擦拭干凈,然后一排排整齊地擺放好。令他生氣的是,往往一夜之間,風就把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吹得東倒西歪。于是小男孩子就一直想啊想啊,終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挑來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們倒進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而后忐忑不安的回家了。第二天一大早,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來,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木桶仍然排列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被風吹倒或吹歪。 小男孩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改變不了風,也可以說我們改變不了世界和社會上太多的東西,但是我們可能通過改變自己,給自己不斷加重,那么我們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難從而到達成功的彼岸。
也許當我們在抱怨作業太多,沒有時間休息的時候,別人會抓緊時間,把作業做完,騰出時間給自己做其他的事情;也許當我們抱怨老師批卷太嚴格,分數太低的時候,有人會在這個時候認真分析錯題,做好記錄,為下一次的考試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要總是抱怨,其實大部分時候,問題是出在你自己身上。所以,與其埋怨環境,不如改變自我。就好比一塊石頭,有棱有角,從山坡滾下去勢必頭破血流,但如果是圓滑的鵝卵石,就順利輕松多了。雄鷹只要經過磨練,就能在蕓蕓眾生當中脫穎而出。希望大家都能成為一只雄鷹,用最美麗的風采,來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嘗試一下改變自己篇三
一個障礙,就是一個新的已知條件,只要你愿意,任何一個障礙,都會成為一個超越自我的契機。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的。”
獅子興沖沖地跑到湖邊找大象。還沒見到大象,就聽到大象跺腳所發出的“砰砰”響聲。獅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卻看到大象正氣呼呼地直跺腳。
獅子問大象:“你干嗎發這么大的脾氣?”
在人生的路上,無論人們走得多么順利,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順的事,就會習慣性地抱怨老天虧待他們,進而祈求老天賜予更多的力量,以渡過難關。
實際上,人類世界有的時候比自然界還要殘酷,因為除本事的強弱比較之外,其他的競爭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本該淘汰出局的不合格者往往會顛覆公平合理的競爭機制,從而制造出不公平、不合理的選拔結果。
世人必須承認這種現實,必須打破事事公平合理的夢想,僅有這樣才能不被困擾,才能不發牢騷。所以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不要自我跟自我過不去。如果人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就要在這個世界里逐漸改變自我。事實上,每個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價值。
嘗試一下改變自己篇四
節制,如戒酒,不是目的
我的身材是保持得不錯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鍛煉,再一個就是在“吃”上要節制。但今天晚上不是講如何健身,如何來保持身材,我們來講講“節制”。
在中國,就免不了吃喝,吃喝沒酒沒肉就不成宴席,我原來也喝些酒但酒量不大,身體多少還有些過敏,所以對酒不是特別喜歡。其實,喝酒這種狀態我是喜歡的,但更多場合是身不由己,最后結果是傷身體。這種情況持續到20xx年,那一年,整個我都在掙扎要不要喝酒。
20xx年玄奘之路,從西安開車到印度,走了一個月。玄奘之路,就是要犧牲個人的享受、犧牲個人的生活,去追求一種理想的境界,需要戒掉很多東西。我當時選擇戒了酒,這個比較容易。一個月后回到北京,我又告訴自己再戒半年。后來發現,在第二個月非常非常難。為什么第一個月沒有感覺就過去了呢?因為氛圍。中國和印度之間,巴基斯坦、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從西安出發一直到印度,我們遇到的基本都是伊斯蘭文化,伊斯蘭文化本身就是忌酒的,所以,在那種場合不喝酒是比較容易的,盡管賓館都有提供酒精飲料。
在亞布力論壇我有一個“老冤家”復星集團的郭廣昌先生,我倆一見就爭論。一些企業家都知道,我代表專業化派,廣昌代表多元化派。有一次我倆又免不了爭論了起來,當然是非常友好的談論企業管理方式,這時他來敬酒說,“你不用喝,我把我敬你的那杯酒替你喝了”。因為他知道我戒了酒。我知道中國人的人情世故,我說不用我來喝,拿起來我就喝了。這里我想說的是,戒酒不是目的,這種場合牽扯到禮節,禮節不能破壞了。
改變,沒那么困難,但別太功利
這里,我想說一個更不容易的:如何改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我就談談一個我吃西餐的“好處”。
我以前一直強迫自己吃西餐,慢慢就習慣了,但有什么好處呢?我不知道,一直到了劍橋。和牛津一樣,劍橋各個學院的食堂都非常講究,鼓勵你到食堂吃飯。我就經常去吃當地餐,很自然,非常好。兩個月之后的圣誕節,學院的院士和訪問學者在一塊聚會,其中有一個很成功的院士是華人,他的母校就是這個學院。在這樣的場合我們倆一塊各種應酬,我們這位院士就非常驚訝的發現,我所熟悉的人比他還多,而且互相都感覺不是第一次見面。他在英國十幾年了,院士當了兩年,又是這個學院畢業的,他就很納悶,“你怎么可能認識的人比我還多?”但我心里非常明白,因為我到這兒就在這兒吃飯,中午在這兒吃晚上也在這兒吃。
英國人吃飯尤其是晚餐都非常講究,餐前有餐前酒,餐有餐后酒,關鍵不在這個酒字,而在于聊天。而吃飯時間最多也就45分鐘時間,但餐后餐后酒一個半小時算時間短的,大家都在干嘛呢?就是在聊天。我中午在這兒吃飯晚上在這兒吃,吃完了就是聊,兩個月后我可不是和他們熟了。而這位華人院士拒絕吃當地餐,只在必須應酬時他才出現。
我沒有什么特別的交友技巧,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感染力,我的英文到今天還是結結巴巴,這里就帶來了一個話題:我們如何改變自己?有時候我們覺得非常非常難,但你真的做一下就會發現:它未必就是這么難。再一個就是,你不要太功利,如果就是為了打交道、混個臉熟去吃當地餐,估計成功不了。你不要太功利性,你應該去感受更多深層的問題,應該去嘗試。
聽從內心的召喚,做你想做的事情
1999年,我辭去了(萬科)總經理職務,開始和公司保持距離,來進行戶外的探險活動。今天站在大家面前,我自身還保有兩項全國的運動記錄,一項是大家都知道的,我是中國年紀最大的登珠峰的人,我預計不過幾年這個記錄會被破掉,但我還想去。第二項記錄是飛滑翔傘的彈高記錄,我是20xx年創造的,現在已經14年過去了,這個記錄我還是保持住了,而且預計十年之后還是這個。
,就像滑翔機,借助熱氣流往上升。我是1998年開始飛滑翔傘,也是這一年開始登雪山,在我之前滑翔傘彈高記錄是4700米,創造地點是河南的xx縣太行山,那里有比較好的起飛場,陡峭的山崖形成一個陰風坡,那里的氣侯溫差非常適合熱上升氣流的形成,比如嘉峪關和函谷關都比較適合飛滑翔傘。我的創造記錄是6100米,你們算一下拔高了多少?河南的起飛場高度是900米,從900米起飛盤旋到4700米。而我是在西藏創造的這個記錄。
西藏本身就很高,我的起飛高度是4500米,已經接近破傘記錄,我只要能起飛一定是把這個記錄破了的。因為沒有適合的起飛場地,我第三次起飛才成功,開始往上盤,盤著盤著覺得不對,腿上有塊高度表,數碼顯示多高多高,同時有個聲音提示你,你飛的時候如果傘是在下降他會發生漫長的低沉的聲音,通過這個聲音你就知道這個高度是在下降,尖銳的叫聲就是上升速度非常快,這時候恐慌了,因為迅速上升會缺氧昏過去,這時候不是怎么往上上升,而想辦法逃出這個熱氣流。我逃出熱氣流之前的高度就是6100米,這不是我想辦法盤上去的高度,是我在逃出熱氣流時無形當中創造的一個記錄。
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起飛高度就4500米??赡苡腥藭f那還不容易,帶著氧氣去西藏破紀錄豈不是很容易。事實上,讓一個飛行運動員背著20公斤的包登山,到了拉薩怕是要進醫院了。有一個現象要說一下,基本上喜歡飛滑翔傘的都不會到高海拔地方登山,反過來喜歡登雪山的圈子里很少有人喜歡飛滑翔傘,而我恰好這兩項運動都喜歡。如果說有誰恰好這兩項運動都喜歡,在這個前提下還可能打破我創造的這個記錄。要知道,在河南林縣那些地方,因為熱氣流的問題,5000米是非常難的一個高度。所以我相信,這個記錄十年之后依然沒人破。
故事講到這里想說明什么呢?還是像剛才說的“吃飯”那樣,功利性不要特別強,你要聽從你內心的召喚,做你想做的事情,最后你會得到很多意外驚喜。
不要僅僅“彰顯英雄主義”
談到運動精神和企業家之間的關系,就不得不說我現在到劍橋之后所經歷的一些事情。
因為一些客觀原因,到了學校之后不得不進行選擇,你不可能在學校花很長時間學習,還有足夠的精力去做喜歡的戶外運動(比如登山、飛滑翔機),所以戶外運動我基本全放棄了,只有一項沒放棄,就是劃賽艇。
通過賽艇運動,讓我對于過去探險活動中的角色又有了重新的認識。比如剛才講的兩項記錄,我慢慢發現:之前,我更多的角色是在彰顯個人主義,彰顯英雄主義。每一個民族都有英雄主義情節,彰顯英雄主義本身是沒有錯的,但作為一個企業家,僅僅停留在彰顯英雄主義層面上,這個高度顯然是不夠的。
企業家更多的應該是一種社會(動員力量)、一種組織動員力量,動員各種資源,包括英雄主義的因素,綜合在一塊往前推進。很顯然,賽艇這項運動是和企業家的這種身份是非常吻合的。當然,賽艇有個人、雙人、四人、八人,但我們看到,劍橋和牛津在每年舉行這種比賽的時候,最精彩的是八人組,加上舵手是九人。這就把一個企業的現代工業、現代文明、現代企業管理等元素、精神都意義體現了。
實際上,劃賽艇更多的是需要腰部的律動,八個人在一塊要配合力量,恰恰好像現在所提倡的集體之間的相互配合,而配合則要求動作和心靈之間的協同。所以,我就找到了一種“如何和現代企業管理,如何和西方文明結合起來”的運動,那就是賽艇。
嘗試一下改變自己篇五
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我和表弟一起回老家過年,有一天,我陪他玩游戲:規則是他打我,我裝死;他發大招把我打死了只會,特別自然的大吼了一聲“我要改變世界!”我猜可能是小朋友串詞了,因為一般這種話都是邪惡的反面角色說的,但我當時一個激靈就起死回生了,問他:“為什么?”他大聲喊著回答:“因為我是鎧甲勇士!”一邊打著不知道是什么的拳法從我身邊跑過去。不知道大家從小到大有沒有這樣改變世界的想法,但我認為當我們想要改變世界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改變自己。
為什么?因為人無完人,當我們想要達到一個像改變世界這樣的宏偉目標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改變并不完美的自己,一次次的提升自己,一次次的強化自己,為不會飛翔的自己找到能夠飛翔的翅膀,從曾經的弱者成為強者,打敗敵人首先要打敗曾經的自己,從而達成目標。
古今中外,有很多偉人在改變世界之前青少年時期,曾經無數次的錘煉自己,提升自己,改變自己。蘋果之父喬布斯,用創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和生活方式,可以說是一個改變了現代世界的偉人,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喬布斯是一個剛出生就被父母遺棄的孤兒,雖然熱愛電子學,卻因為經濟原因在只上了一個學期的大學后就被迫休學,后來他一邊上班一邊繼續琢磨電腦,參加了“發現者俱樂部”,去社區大學上課,不斷的充實自己,憑著這份執著的熱愛,1976年,他和一個同伴在自己的住處一個悶熱的小車庫里,用剛剛在舊金山淘到的6502芯片組裝了第一臺“蘋果電腦”。這也是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在自傳《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中,他寫道:“成功沒有捷徑,要變得卓越并不艱難-從現在開始盡自己能力去做”。從中可以看出他對改變自己這個過程的體會和經驗。再比如說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號召大家“為中華崛起而奮斗”,勤奮刻苦,博覽群書,在青年時期就形成了很多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立意;改變世界格局的軍事家政治家拿破侖,從小的夢想和目標就是當軍人,為了強化和提升自己的意志,甚至在家庭條件較為富裕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吃軍人們的日常軍糧-又干又硬的黑面包,只為磨練自己。
這些都是廣為人知的事例,但我更相信,這些之外,仍有無數個不為人知的日日夜夜,他們在不斷的改變著、努力著、進步著。
那么我們呢,或許我們沒有改變世界這樣的宏偉目標,但我們總有我們自己的小目標:一次完美的作業、一項被大家稱道的班級或者學校工作、一場出色的考試。記得一位雜志主編這樣說:我不在乎你有沒有改變世界的藍圖,我只在乎你愿不愿意改變自己,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此人不會太差。當一次考試失意后,你是破罐破摔,依舊我行我素,還是從一堂課,一次作業,一道難題開始慢慢改變自己;當一項工作失敗后,你是灰心喪氣,情緒低落,還是先找出不足,總結教訓,預防以后工作不再犯類似錯誤。
我自知自己是一個并不夠很優秀的人,有許許多多的缺點,比方說思想不是很成熟,不善長溝通,思維不夠活躍,即使經過了多次鍛煉依然還是只要很多人注視就會臉紅心燥手心出汗。為此,我嘗試去改變自己,不管是認真聽好每一次課,還是加入學生會,都是我改變自己提升自己的開始,或許經過再多努力,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但我知道在朝著對的方向,一點一滴盡自己努力的改變著,我覺得這就夠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開始改變自己,因為我堅信,就如同每一顆星星都能照亮夜空一樣,當社會里每個人都能為了改變世界而開始改變自己的時候,這個社會一定會變得更美好!謝謝大家!
嘗試一下改變自己篇六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初×(×)班的某某,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主題是:抱怨不如改變自己。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挫折,有的時候,我們會用抱怨來發泄情緒,適當的抱怨當然可以緩解壓力,但是過度的抱怨反而會給我們帶來壓力和抑郁。使得生活始終在灰色領域徘徊,在失去信心的恐懼中迷離。抱怨把我們丟到了世界的邊緣,每一分鐘都感覺會被世界拋棄。
很久之前,有一個年輕的農夫,劃著小船,給另一個村子的居民運送自家的農產品。那天的天氣酷熱難耐,農夫汗流浹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劃著小船,希望趕緊完成運送任務,以便在天黑之前能返回家中。突然,農夫發現,前面有一只小船,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駛來。眼看兩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并沒有絲毫避讓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農夫的小船?!白岄_,快點讓開!你這個白癡!”農夫大聲地向對面喊道:“再不讓開你就要撞上我了!”他的心里充滿了說不完抱怨,但農夫的吼叫完全沒用,盡管農夫手忙腳亂地企圖讓開水道,但為時已晚,那只船還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農夫被激怒了,他厲聲斥責道:“你會不會駕船,這么寬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當農夫怒目審視對方小船時,他吃驚地發現,小船上空無一人。聽他大呼小叫、厲聲斥罵的只是一只掙脫了繩索、順河漂流的空船。
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在多數情況下,當你抱怨的時候,你的聽眾或許只是一只空船。那個一再惹怒你的人,決不會因為你的抱怨和斥責而改變他的航向。
因此,抱怨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改變。已故的音樂人邁克爾〃杰克遜在他的音樂作品《鏡中的你》中寫到過“如果你要讓這個世界更好,仔細地看看自己,然后改變自己?!币粋€小孩子在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將一個個木桶擦拭干凈,然后一排排整齊地擺放好。令他生氣的是:往往一夜之間,風就把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吹得東倒西歪。于是小男孩子就一直想啊想啊,終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挑來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們倒進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而后忐忑不安的回家了。第二天一大早,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來,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木桶仍然排列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被風吹倒或吹歪。
小男孩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改變不了風,也可以說我們改變不了世界和社會上太多的東西,但是我們可能通過改變自己,給自己不斷加重,那么,這樣我們就可以征服一切了。
也許當我們在抱怨作業太多,沒有時間休息的時候,有人會抓緊時間,把作業做完,騰出時間給自己;也許當我們抱怨老師批卷太嚴格,分數太低的時候,有人會在這個時候認真分析錯題,為下一次的考試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要總是抱怨,其實大部分時候,問題是出在你自己身上。所以,與其埋怨環境,不如改變自我。就好比一塊石頭,有棱有角,從山坡滾下去勢必頭破血流,但如果是圓滑的鵝卵石,就順利輕松多了。
鴨子只會“嘎嘎嘎”地抱怨,但是雄鷹只要經過磨練,就能在蕓蕓眾生當中脫穎而出。希望大家都能成為一只雄鷹,用最美麗的風采,來迎接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