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也叫演講詞,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那么演講稿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三八節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在這播種希望的春天里,我很榮幸在這里和大家一起暢想激情、奉獻與幸福。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曾有人問我,你整天面對一群天真幼稚的孩子,為什么樂此不疲呢?這源于我對教育的激情。十年前,我有幸走上教師崗位,在三尺講臺揮灑汗水與激情;十年后源于激情與奉獻,年輕的生命價值在這里得到了更全面的體現。這十年中,我曾獲縣“優秀教師”稱號;縣基本功競賽和英語教師風采大賽一等獎;兩次獲得縣教學質量獎,八篇論文在省級刊物上發表。
有人說,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有人說,教師是春蠶,生命至死蠶絲方盡;也有人說,教師是綠葉,默默生存點綴人生。古往今來,教師就是奉獻的代名詞,犧牲的同義語,清貧的象征符!可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卻對此產生了質疑:為什么教師的奉獻令人感動,卻又令人心痛?為什么崇高總是連著悲壯?作為80后的教師是否應該為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呢?因此,我暗下決心:我,要在我的奉獻中,找出幸福來!
因為奉獻,我獲得了愛學生的幸福!
你可以選擇愛你的父母,你的愛人,也可以選擇愛你的孩子,你的朋友。但當我們身為一名教師,就有了一份以愛為主題的職業,那就是愛我的學生,像寬容自己孩子的惡作劇一樣,去接納他們的優點和缺點。曾經遇到過一位名叫李峰的學生,他父母下崗,家庭貧困,這樣一位無助的孩子心理極度自卑,自我封閉,整天生活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以尋求安慰與解脫。作為他的班主任,我用我的關愛給他溫暖,用實際的行動幫助他走出心靈的陰霾,終于,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那一刻,我覺得我是幸福的。
因為奉獻,我獲得了被學生愛的幸福!
去年身為一個4歲孩子的母親,因學校工作的需要,我又走上了班主任的崗位,每天起早貪黑,有辛苦,有歡樂,更有成功的喜悅。作為班主任,工作瑣細而繁重。要讓學生成材,身心健康成長,就必須關心愛護他們,做他們的知心人。班上住校生12人,父母離異家庭的孩子有四人,在我細致、耐心地工作下,他們都能自強、愉快地在這個和諧的班級大家庭中生活、學習。短暫的時光里,我不但取得了家長的信任,學生也更有了學習的動力,我所帶的班級也很快成為班風正、學風濃的集體。在上學期的縣期末統測中,我本人所帶學科以及班級總均分都位居年級第一。我們班的每位學生都以能成為淮北中學初一(15)班的學生而驕傲,這讓我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我愛我的學生,我的學生也愛我,教師節,當我收到一束美麗的鮮花,看著卡片上寫著“您和鮮花一樣美”時,我是幸福的;春節,已經放假了,但電話鈴聲不時響起,傳來問候的話語,我是幸福的;被學生愛著真的是一種幸福!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方耕耘,在這種簡單、平淡中,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最好的體現。學生的成長寫在了我們的臉上,學生的成功,刻在了我們的心里,學生是我們永遠的財富。我們播下的善良、真誠、激情、奉獻的種子,不是早已在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心里扎根、開花、結果了嗎?留心了,于是便發現,我們是最幸福的。
最后,我想借用《激情泗洪之歌》中的句子來結束我的發言:
“點燃激情,提升效能,使命鑄就幸福的天堂。”
是的,我要用我的激情去書寫無悔的奉獻,用心靈去體味作為一個淮北中學人的幸福。
教師三八節演講稿篇二
又是一年三月八,靚麗佳人坐滿堂。照例是春意萌動的季節,我們迎來了第102個“三八”國際婦女節。我——z小學的一名數學老師,有幸評為“創先爭優”女黨員,在時隔366個晝夜后,再次站在這熟悉的演講臺,和來自z各界的姐妹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和分享屬于我們女性自己的節日。環顧四周,這場景、這裝飾、這臺上可敬的的領導、這臺下美麗的姐妹、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內心涌動著親切和溫暖......<
……這是一支小曲,雖沒有道出為人師者的全部內涵,但我們不難從中感受到一種奉獻的圣潔和偉岸。教師,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對大千世界,我們心懷淡泊,像春蠶,似蠟燭,在平凡的三尺講臺上,用青春和生命譜寫著不平凡的人生。師者的愛心,共產黨員的責任,是我們生命不竭的動力。
教育先輩霍懋征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滲透在我們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雖然我們有時也會因學生的調皮而惱火,因他們的退步而急躁,因他們的違紀而失態,因恨鐵不成鋼而痛心疾首。雖然有時我們也會感到倦怠,煩憂。但心中更多時候總會升起一種濃濃的愛。現如今,農村留守的孩子日益增多,那些常年在外的打工族,為了生計他們忍痛把自己天真爛漫、聰明伶俐的孩子托付給我們,這是對教師的信任!讓我們覺得肩上和心里的擔子都沉甸甸的。面對這些孩子,我們會頓生一種母性的無限柔情,時而還伴有深深的隱痛。他們,本該是每天在父母懷里撒嬌,耍賴的年齡,卻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與爸媽有短暫的相聚,我們又怎能不以一片至真至誠的愛心去對待這有著親情饑渴的鮮活生命體?還有什么理由吝嗇愛心去滋潤這群特殊孩子干涸的心田?他們,多渴望得到老師的呵護和關注啊!我們是教師,我們要給這些懵懂的孩子解惑,要給這些尋夢的孩子引路,要在他們心里畫一幅最美麗的畫。這強烈的意識不斷鞭策我們以真誠去擁抱每一個學生。與孩子朝夕相處,早晚相伴,我們已把這些與自己血緣不沾邊,沒有任何利益回報的學生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因為有了這種愛,有了這樣的情感使我們對他們不再求全、不再責備、不再苛求、不再埋怨。心中懷有的是一份寬容;一份理解;一份尊重,甚至是一份敬畏。還有人說:教育是一項良心工程。我們感同身受,并且身體力行。(熱愛我身邊的老師和學生是我工作的方向:我多么希望我的同事們每天都能夠笑容燦爛,心態積極陽光,彼此間和睦相處,和諧共進。我更希望我的`500多個孩子都靈動靈活,志趣廣泛,健康向上。)
“起始于辛勞,收結于平淡”。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職業,就無怨無悔。我們不是神,我們也想過“三尺”之外的世界,也有過懷才不遇的懈怠。因為清苦,因為付出,也有過悲催。然而,當我們面對一張張可人的笑臉,一聲聲禮貌的問候;當我們走進圣潔的課堂,看到一雙雙求知若渴的雙眸,一顆顆等待塑造的無邪的心靈;當我們課間跟孩子們泡在一起,目睹耳聞一個個活蹦亂跳的身影,一陣陣歡快悅耳的笑聲;當我們課后幫助孩子們一遍遍的糾正演講中的措辭和感情,以及獲獎后那開心的笑顏;當我們伏坐案頭,欣賞孩子們那一篇篇優秀習作和思路簡潔、方法巧妙的數學作業本,我們又是那么激動,那么滿足。終于丟不下九月的承諾,離不開那三尺見方的講臺,一切皆為史過云煙。我們為學生所做的一切,從沒想過任何回報。“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也許,許多人不明白,我們這么辛苦地工作,為的是什么?圖的又是什么?我們想豪情滿懷地告訴天下人:教書育人,舍我其誰!我們之于教育,或許就是一種千古之約!“心有所待,必至輝煌。”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每次收到學生寄來的賀卡、寫來的信箋、打來的電話、發來的短信,這些溫暖的祝福和深情的感恩背后,就是一枚枚意義特殊的勛章,它們是對我們的肯定和激勵,幸福著我們的分分秒秒。教書已不再是我們謀生的手段,更融入了為師者的愛心,融入了共產黨員對祖國的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一名共產黨員,無論做什么工作都會永遠懷著這份拳拳赤膽之心。“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我們心中那一抹愛的色彩且行且悟,安靜的綻放著青春與活力。
師者為師亦為范。今天,網絡時代和知識經濟的并駕齊驅為教育賦予了全新的內涵。“教師”已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傳道授業”,而是要教在今天,贏在明天,培養未來接班人和建設者。我們應該著力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探求新知的欲望、動手實踐能力和創造的激情。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躋身于教育教學改革的風尖浪頭,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地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做終身學習的踐行者。課堂上,我們不再高高在上,不再疾言厲色,不再恪守師道尊嚴。而是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用平等和民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親手實踐、發現問題、生成問題,解決問題中掌握知識,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成為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搖籃。
誠然,愛美,是上帝給我們的恩賜,女人都想擁有漂亮的容顏,時尚的服飾,新穎的發型。其實,女人的魅力不只是一種能夠吸引人的力量,更是一種可以傳承、可以發揚、可以千古流芳的美,這種美會隨著時代的流傳而流傳,隨著時光的推移而不移,(遠古時的武則天,近代的鏡湖女俠——秋瑾,國外的居里夫人)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秋瑾說。誰說女子不如男!優雅的女人固然可愛,愛崗敬業的女人更使人動容、愛戀、敬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我們女性一半的責任!愿天下所有的女人都能自信、自立、自強!
親愛的姐妹們,愿青春和美麗永遠與我們同在!愿我們的美麗和氣場能融入崇高的事業之中!任憑風吹雨打,美麗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