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是人們為了實現特定目標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動步驟和時間安排。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計劃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社區警務文案工作計劃篇一
堅持xxx為指導,緊緊圍繞迎接全國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工作目標,認真落實上級有關部門迎測工作的具體要求,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爭創一流的工作作風迎接全國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進一步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質,構建和諧文明社區。
二、成立迎檢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社區及警務室全體成員、市場各物管辦公室全體成員。
三、具體措施
1、制定社區警務室具體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工作安排責任到人。
2、組織社區各轄區單位負責人召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動員大會,把創建文明城市的內容、居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分解到單位和個人,確保落實到位。
3、建立工作督辦機制。在上級政府督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交辦到警務室時,警務室必須派專人督促轄區內各有關單位按期整改到位。
4、建立問題整改機制。上級部門和自身發現問題,要立即書面通知轄區內各有關單位,按照要求及時快速整改,并及時反饋整改情況。
5、建立應急處理機制。按照創建文明城市的要求,成立相應的應急分隊,發現問題,應急分隊及時處理。
6、建立轄區聯動機制。轄區范圍內各成員單位相互聯動,積極配合,分工合作,形成整體一盤棋。
7、建立信息反饋機制。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警務室工作人員在各責任區內進行排查,各有關單位工作人員了解到的情況,居民、商戶反饋的問題等要及時處理,要進行處理后的反饋。
8、建立對外協調機制。創建文明城市領導小組成員要及時協調處理好周邊社區的關系,共同處理好創建文明城市過程中相關工作。
9、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各責任人、轄區內各成員單位由于工作不認真、任務不落實、責任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工作失誤,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
10、建立資料保管機制。各項工作的推進要建立相應的電子檔案和文書檔案,包括方案、實施細則、責任分解表、工作督辦文書、問題整改通知、信息反饋表等,都要形成完整的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檔案資料。
四、工作要求
1、做好責任區內的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宣傳發動工作。
2、搞好責任區內街巷、居民區的環境衛生、不留死角。
3、負責督導責任區內單位、門店的宣傳發動和“門前三包”到位。
4、各責任區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工作熱情確保測評工作順利進行,確保迎檢順利通過。
社區警務文案工作計劃篇二
在例行的對社區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活動的評估,尤其是對于重點人群,如婦女在孕產期的情緒狀態,老年人的記憶、智力活動等,以早期發現抑郁癥、老年期癡呆等。通過舉辦科普講座、開展咨詢活動、發放科普宣傳讀物、制作宣傳展板等形式,向社區居民普及精神衛生知識,促進其精神健康水平。
在社區繼續進行精神疾病線索調查。社區精神疾病的建檔立卡率應達到上級要求。并對社區的精神疾病患者進行年度的免費健康檢查。如果社區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復發加重,緊急住院治療,出院后其住院治療有關情況將被及時轉入社區,以便社區衛生服務站繼續進行社區康復治療。對社區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資料進行妥善保管,堅決維護患者的隱私權。社區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疾病資料。
個案管理員,每月有電話或入戶隨訪,并按時網絡直報。每季度至少一次主動對建檔立卡的社區精神疾病患者進進行隨訪,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隨訪內容包括:患者的服藥情況、病情穩定情況等,并指導家屬開展家庭精神疾病的家庭護理。以此提高社區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藥率,動態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
不良事件包括:急性藥物不良反應,自殺自傷行為和肇事肇禍行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建立有應急處置機制,制定有應急處置預案,將在最短的時間,最直接的渠道,以最恰當的方式做出應急處置反應,避免不良事件發生。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將對社區精神疾病患者家屬及周圍人員提供應對精神疾病突發事件的專業指導。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建立雙向轉診的制度,社區中的精神疾病患者,如果不適宜社區管理治療,將轉入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緊急住院治療。在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緊急住院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病情得到及時控制后,應及時轉回社區進行管理治療。所倡導的原則是緊急住院要果斷、及時,社區康復治療要堅持、要有耐心,要細致。
社區警務文案工作計劃篇三
1、愛心助老志愿活動。以社區享受居民養老服務的孤寡空巢老人為主要對象,開展精神慰籍、保健指導、家政服務、文化娛樂、權益維護等志愿服務,弘揚敬老助老傳統美德,為老年人創造健康優質的生活條件。
2、愛心助殘志愿活動。發揚“理解、尊重、關心、幫助”的精神,為殘疾人及家庭開展醫療保健、心理咨詢和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服務,創造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條件,增強殘疾人自立自強、參與社會、服務社會能力。
3、愛心助困志愿活動。針對轄區困難群眾、困難家庭不同情況,開展捐款捐物、結對助學和送醫療、送崗位、送信息、送技術志愿服務,建立長效機制,實實在在的扶貧對子,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使他們感到關懷和溫暖,逐步使困難群體脫貧致富。
4、愛心助學志愿活動。引導社區熱心未成年人教育的各界人士,特別是發揮社區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的作用,開展宣講、輔導、教育、關愛等志愿服務,關心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促進健康成長,讓他們享受“同一片藍天”。
5、文明社區志愿行動。圍繞創建文明社區,組織社區志愿者開展文明禮儀、法律法規、職業技能、衛生知識、營養保健、科普知識等為內容的宣講培訓活動,在社區舉辦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文體活動,不斷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修養、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提高和諧文明城區建設水平。
6、生態環保志愿行動。開展環保宣傳、環境清掃、衛生督查等志愿服務活動,引導社區居民提高環境意識,共同參與保護和改善環境,營造整潔、生態、優美的生活居住空間。
其他:
1、社區黨支部做好社區黨員志愿者的聯絡、招募、培訓、組織活動等工作,填寫社區黨員志愿者注冊登記表,并對社區黨員志愿者申請人進行分類,確定服務對象和項目,明確崗位職責,協調安排服務活動。
2、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加大對社區黨員志愿者活動的宣傳力度,“七一”前,組織全體社區黨員志愿者集中開展一次大型的志愿者服務活動,不斷增強社區黨員志愿者活動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為建立社區黨員志愿者活動的長效機制奠定基礎。
活動要求:在開展服務活動時佩帶標識,積極踐行“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保持先進、提升自我”的宗旨,熱心服務,樹立良好形象。
社區警務文案工作計劃篇四
新組建的青華派出所成立以來,按照市局黨委的部署,把做專做實警務室作為派出所工作重點,本著“實事求是,量力而行,高標準建設,規范化運行”的原則,深入調研,準確選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挑選優秀民警充實警務室,真正使警務室成為服務群眾的窗口、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立足實際,廣泛調研,科學選址。青華派出所下轄青華、潦河、陸營、英莊四個鄉鎮97個行政村,轄區面積342平方公里,實有人口萬人,轄區地廣人密,經濟欠發達。該所臨時班子認真研究分析后認為,警務室建設不能圖形式、走過場、擺花樣,數量不在多,建成一個就要發揮其應有作用。該所立足所情和現有警力,經過實地調研,建設四個高標準、規范化的中心警務室,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硬件建設高標準,軟件建設嚴要求。在警務室硬件建設中,該所不追求高檔次,只求實用,不追求面面俱到,只求務實,爭取以較少的錢辦較多的事,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和轄區單位和群眾的支持,在辦公用房、辦公用品等方面提供便利。每個警務室辦公用房均在二間以上,一間用于辦公,一間用于食宿,全部達到了“六有”,即有辦公桌、有固定電話、有交通工具、有檔案柜、有巡邏器械、有電腦。為使警務室民警真正沉下去、立住腳、安住心、能生活下來,該所還為每個警務室配備了電磁爐、鍋碗瓢盆等生活炊具,給警務室民警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在完成硬件的同時,突出抓好警務室的臺帳建設,按規定要求建設完善19種臺帳,做到記錄、登記完整、合格、規范。為方便群眾與警務室民警的聯系,警務室統一制作規范醒目、美觀耐用的標牌、標識。為確保警務室規范運作,該所積極創新工作機制,研究制訂了切實可行的警務室工作管理制度和機制,注重強化民警養成教育,從著裝、儀容和言行舉止進行規范,真正做到舉止端莊、行為規范、紀律嚴明、作風過硬。
該所籌建指揮部指揮長羅小果親自過問,實地督導警務室建設;臨時負責人李德偉作為警務室建設召集人,及時解決警務室建設和管理運行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并指定各大隊大隊長(原派出所所長)具體負責警務室征地建設和工作協調。二是警務室人員“專”。警務室按照“1+2+n”的人員配置模式,挑選了年輕有為、工作責任心強、熱愛社區警務工作的民警作為警務室民警,配備由鎮財政全額保障工作的2名巡防隊員和若干名治保主任組成。三是警務室人員工作“專”。警務室民警不參加大隊值班、備勤,專心致志工作在警務室,發揮“十大員”作用,走村入戶,扎實做好人口管理、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和信息采集,做到情況明、底子清、人員熟。
在做“實”上下功夫,夯實農村警務工作根基。一是工作落實上求實。在警務室民警管理中,建立了警務室點名查崗制度、績效考核和群眾滿意度測評制度;在工作運行機制上,緊密結合農村工作特點,實行發案底線警示和治安預警動態防范,有針對性布警和開展巡邏防范,有效遏制各類案件的發生。在實行巡訪機制的基礎上,強化警務室民警入戶調查走訪和彈性日常工作機制,實行錯時上下班,改變過去“民警上班,村民下地”的工作模式,使民警將精力和工作重心轉向案件高發時段、防范薄弱時段、便民利民時段,使警務室工作更加貼近實際需要。二是在服務群眾上求實。為便于聯系群眾,隨時接受報警和求助,要統一印制社區民警連心卡,將民警照片、基本情況和24小時聯系方式印制成名片形式,發給轄區群眾,并在警務室門口設立民警去向牌和警民聯系箱,確保群眾有事找得到,有情隨報告。為提高群眾滿意率,大力開展“走村入戶百家熟”活動,要求警務室民警通過進百家門,會百家人,辦百家事,知百家情等形式,建立和完善上門服務、流動服務、代辦服務等制度,提高對轄區情況的熟知率,提高群眾的見警率,增強群眾的安全感。三是在監督考評上求實。制訂了警務室工作考評方案,對警務室民警的工作實行量化考核,由所和大隊兩級負責對警務室民警的考核監督,以得分多少進行獎懲,充分調動警室民警的工作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樹立警務室民警良好形象。
社區警務文案工作計劃篇五
一、落實責任制,強化管理
社區警務室要進一步增強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的責任意識,切實把社區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在平安文明社區建設活動中,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原則。依靠發動社區兩委班子和廣大居民群眾提高社區治安防范能力,健全社區治安防范網絡。積極開展綜治各項工作,強化工作目標責任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整改,廣泛發動居民力量參與綜治工作,夯實社區安全穩定工作基礎。
二、加大宣傳力度,做好普法工作
加強法制宣傳力度,開展普法宣傳,用綜治宣傳圖,積極開展行之有效的宣傳活動,增強居民群眾法制觀念,有效地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并分發防火公約,增強“四防”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切實做到依法辦事,民主自治。
三、認真做好調解,幫教工作
社區要建立、健全、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努力化解矛盾糾紛,最大限度使矛盾糾紛和不安定因素解決在社區,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不發生群體上訪事件,防止邪教活動,切實維護社區和社會的安定團結。社區成立幫教小組對社區內幫教對象正常走訪,了解思想動態,掌握一手情況,使他們走上正道,服務社會。
四、做好群防群治,巡邏工作,保一方平安
積極組織社區治保力量,建立健全用人制度,嚴格要求按照“以人為本、以物為基,防管結合”的要求全面加強社區警務室建設,強化巡邏防范工作,大力推廣物防技巧措施,力保社區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