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喜歡的古詩作文300字篇一
這首詩是曹操寫的,名為《觀滄海》,是曹操去追捕敵人的時候路過這兒看到滄海的雄偉借景抒情寫下的詩。全詩前三句都是寫景,后兩句則是抒發自己的情感,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則是千古名句,并且運用雙關的手法寫出日、月、星星的運行。這句話的大意是:太陽、月亮,是從這大海里面出來的;燦爛美麗的星河也會回到這大海中去。而我理解一這句更深刻的意思是:曹操他統一天下的志向從開始便不會有結束,就像太陽、月亮、星星,落下了還會升起。
每當我讀到這兒,我就仿佛看到了曹操站在山頂眺望滄海,眺望一切美景,想著太陽、月亮、星星升起了又落下,心中的激動便溢于言表。正像他全詩的積極向上,興奮之情一般。也像他詩中最后一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每每想到這兒,我就會逼問自己,為什么沒有曹操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呢?曹操他的志向是統一天下,而我現在眼前的目標是努力學習,我明白,只要像曹操一樣堅持不懈,向著目標努力奮斗,我便一定會成功!
因為曹操的精神和志向一直激勵著我,所以我很喜歡這首詩。
評:對詩的理解有一定深度,并能聯系實際,闡明喜歡的原因。但,文章闡釋詩歌意義的時候,是不是不夠精準,尤其第幾句。
喜歡的古詩作文300字篇二
自從我上學以來,已經學過了不計其數的古詩。許多人,都喜歡用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志向、思念親人及同友人離別之意。有《靜夜思》、《回鄉偶書》等等。在我讀過的詩篇中,我最喜歡的是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詩中,作者體現了慈愛、樸素、偉大的母愛。
現在的我們,對于母親的關愛,認為是理所應當的,無法體會母親的用心良苦,甚至有時還對母親大吼大叫。但作為母親的她們,仍然默默的關心,愛護自己的孩子。她們對孩子所做的一切,無怨無悔。
回想自己生病的時候,媽媽整宿沒睡,倒水給我喝,守在床邊,寸步不離,在母愛的呵護下,病好得很快。當醒后看到媽媽整宿沒睡守在床邊的時候,感動得落淚。
回想自己考是沒考好的時候,媽媽給予的并不是責罵,而是給我分析錯的題目,教我正確解答的方法。當手里捧著考得不錯的成績單時,她笑了,笑的很欣慰,也笑得比我還開心。
回想這些年的點點滴滴,媽媽每天都在陪伴我成長。不管什么天氣,她都總是牽著我的手走;不管什么情況,她總是在受挫折后才教給我一切;不管多深的夜,她總是陪我度過。......
曾經,怨恨過媽媽,為什么那么殘忍,為何不在泥濘中抱我前行?為什么不在挫折前教我應對?為什么那么執著,不在寂靜中勸我放棄而不去休息......
現在,我不再怨恨媽媽,而是感激她。她從不抱我前行,是因為她要我學會面對坎坷;從不在受挫折前教我應對,是要我體味人生;從不叫我放棄,是要在無言中教我持之以恒的道理。
媽媽,謝謝您!感謝您教會了我許多;感謝您,這幾年來每一天都在陪伴我成長......
喜歡的古詩作文300字篇三
詩,簡潔而又美麗的一種表達方式。古人們用其敘情,將它當做自己人生的一大樂事,用其緬懷逝者,用其把握當今,用其暢想未來。時常吟誦詩歌,增加自己的書卷之氣,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而我,在眾多古詩中,愛上了韋應物的這一首《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北歸去,淮上對秋山。
大意約為:我們曾經客居江漢,常常來往;每次與您相聚,總要喝醉而還。象浮云般漂泊,我們闊別之后;時光如流水,不覺得已經十年。今日相逢友情依舊,歡笑依然;只是頭發稀疏,雙鬢也已斑斑。您問我:為什么至今不回故里?因為淮水邊的秋山,還可依戀!
“為什么,我會喜歡上這么一首詩?”我曾問自己。愛它優美的字句,愛它抒發的情感,想必這就是我的答案。人生能有多少個十年?一眨眼過去了,過往的記憶還在心底里,人也在這里,但許多東西都隨著時間變遷了。這是大自然的規律,無法打破的拘束。人的一生實在是有太多應該留念的東西了,為此,每一個人都可能付出了很多。人們總是想從過往的快樂中得到慰藉,但又不得不感嘆于時間的蹉跎。久別重逢的故人,讓自己感受到了欣喜,但這僅僅只是暫時的。那又何嘗不是一種悲喜交加的復雜心境呢?這種繁復的情緒深深地打動了我。
一生有太多情感等著被發掘,喜歡這一首詩,想起詩人與故人暢快淋漓地飲酒,對過往的懷念,人生不就是在千萬的情感中度過的嗎?
喜歡的古詩作文300字篇四
自幼喜歡讀《紅樓夢》,每每被曹雪芹筆下的旖旎風光打動,傾倒于紅樓女兒的才貌雙全,一炷夢甜香未盡,已成珠璣險韻詩。書中的一首古詩,也因而成為了我至今甚為喜愛的: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這是曹雪芹借林黛玉之筆寫下的《問菊》。采菊東籬下的典故信手拈來,孤傲的文人形象呼之欲出。李白云“古來圣賢皆寂寞”,那孤獨地盛開在秋色里的菊花,那百花肅殺后的一抹璀璨,是因為圣賢才寂寞,還是因為寂寞才成了圣賢?
菊花是寂寞的,正如林黛玉是孤獨的,在遙遠的異鄉,她沒有知己,沒有疼惜她的父母,就連居住之所都仿佛是寄人籬下,永遠感受不到安寧。好一個“孤標傲世”,她的才華讓她可以把其他女孩子視為胭脂俗粉,她仿佛清高得拒人于千里之外,卻其實對知己掏心掏肺,就連地位低微的香菱,都可以成為她的座上客,聽她講解寫詩的技巧。
孤獨的才女,字字泣血般地追問那和她一樣寂寞而不隨流俗的菊,可曾在長空的歸鴻里望穿秋水,醞釀著不該也不可能屬于自己的相思之情?倘若它也曾寂寞,該做一朵解語的花,陪伴著同樣孤獨的靈魂,給人以溫存的撫慰。
一首《問菊》博得了詩賽的榜首,也贏得了我心中的第一名。在那些孤獨的日子里,它寫出我想要表達卻無法抒寫的憂傷,在《紅樓夢》厚厚的書卷里,它無言地叩問著后人,擊打著一顆顆敏感的心。
喜歡的古詩作文300字篇五
從小到大,我讀過無數的詩。許多人都喜歡用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和志向;也有許多人喜歡用詩表達自己思念親人之情;還有許多人喜歡用詩表達同友人離別之意。在我讀過的詩中,我最喜歡孟郊的《游子吟》。
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慈愛、樸素、偉大的母親的無限的愛。
幼稚無知的我們,對于母親的關愛,認為是理所應當的事,無法體會母親的用心良苦。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和小公主生活,還不滿足,甚至有時還對母親大吼大叫。“可憐天下父母心。”作為母親,她們毫無怨言,仍然默默地關心,愛護自己的孩子。她們對孩子所做的一切,都無怨無悔。這就是偉大的母愛!世界上還有哪一種愛比母愛更純潔、更無私的呢?
回想自己生病的時候,媽媽為了讓我睡個安穩覺,陪在我身邊,寸步不離,倒水給我喝,安慰我,一直看著我沉沉入睡。而自己,卻整夜沒睡。當我醒后,看到媽媽整夜沒睡守在床邊的時候,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回想自己每次考砸的時候,媽媽沒有責罵我,而是幫我一題題分析為什么錯了。當我考好的時候,媽媽笑了,笑得比我還開心。
我曾經怨恨過母親,為什么那么殘忍,為何不把我帶在身邊?而是放在家鄉給爺爺奶奶撫養。我一直在懷疑:我難道不是媽媽親生的嗎?
現在,我回想過去的點點滴滴,我一點也不怨恨母親,而是感激她。她為了我們一家人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忍痛和自己的骨肉分離,背井離鄉,到廣東去打拼。這幾年來,她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
媽媽,謝謝您!謝謝您的養育之恩!“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我長大后,一定會孝敬您的!
喜歡的古詩作文300字篇六
從上幼兒園開始,我和古詩便結了緣。從床前明月光到我歌月徘徊;從春山暖日和風到春江潮水連海平;從山外青山樓外樓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一首千古流芳的詩,攫住了我的目光,那就是——《望岳》。
《望岳》是一首充滿光環的古詩。它的作者杜甫在青年時期壯志凌云,在山東一帶游玩時站在泰山腳下慷慨激昂地吟誦出《望岳》,不僅贊美了泰山的秀麗風光,還表達出作者的雄心壯志與遠大志向,以及對自己的期許。此后幾千年,無一人能達到或超越。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首詩句句鏗鏘,句句有力,將泰山的雄偉,泰山的青翠與泰山的壯麗描寫得淋漓盡致。杜甫對泰山的贊譽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大自然在這里凝聚了一切鐘靈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為黃昏與白晝;泰山的秀麗令人心曠神怡,冉冉升起的云霞蕩滌心靈,極目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山林。詩人再次在心里吶喊——我一定要登上泰山之巔,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則會顯得極為渺小了。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它告訴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擁有自信與勇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成功的頂峰,這時,再看看所經歷的困難,就顯得微不足道了。這使我覺得自己仿佛充滿了正能量與戰斗力,可以成為一個東方不敗!
一次數學考試,我考得不理想,心里很難過。這時,我想起了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心中便平靜下來,將所有錯題一一歸類,分析了錯題原因,將錯題寫到錯題本里,重新開心起來,正是難了不會,會了不難嘛。
我愛古詩,愛《望岳》。
喜歡的古詩作文300字篇七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古至今,我國涌現出無數偉大的是大詩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響亮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刻在詩歌的歷史名碑上。他們的作品,更是被后人千古傳誦。我最喜愛的,是明代詩人于謙的《石灰吟》。
這首詩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謙之作。詩的全文是這樣的: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還象征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碎骨粉身全不怕極形象地寫出了石灰石燒成石灰的過程,而全不怕又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而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這首詩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句句都在寫石灰,而實際上卻句句在寫人。前兩句就石灰的特征說人,若等閑三個字,抒發了作者在困難面前的大無畏精神。末句表現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風亮節。作者用這寥寥數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報國的高貴品質,為人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當我第一次讀到這首詩時,心中熱血澎湃,被這種豪邁氣概所深深吸引。千錘萬擊、烈火焚燒若等閑、碎骨粉身這些詞匯語句映入我眼簾時,我心中感受到的是無所畏懼的精神和豪邁不已的氣概。
作者于謙身為明代大臣,以身作則,精忠報國,清白做人。他以這首大氣的七言絕句比喻自身,其語言明白,內涵深刻,其人與詩,永垂不朽。這首詩表達的正是:做人要像石灰一樣堅貞不屈,即使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碎骨粉身都無所畏懼,只為留下清白在人間。這也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高估品質:要清白做人。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一首詩——《石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