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不僅僅是總結成績,更重要的是為了研究經驗,發現做好工作的規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誤的教訓。這些經驗教訓是非常寶貴的,對工作有很好的借鑒與指導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進提高,趨利避害,避免失誤。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總結很難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總結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家長工作總結篇一
1、和家長進行情感和教育方面的溝通。見到家長,我總讓他們看到我的笑臉,每天不管心中有無煩心事向家長點個頭,打聲招呼,道聲“再見”并不難。我是個不愛告狀的老師,我覺得孩子在我班上,犯了錯,首先應該由我來教育引導,不要太多地把責任推向家長,除非確實需要家長共同來配合教育的。即使這樣,在與家長交談時,我特別注意講話的方法和語氣,我會笑著婉轉地跟家長說事情,盡量不讓家長產生因為孩子犯了錯而使老師反感或另眼相待的錯覺,讓家長感到尷尬。
2、開展各種家園合作活動。 我們針對幼兒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表現的進步通過家園聯系手冊及時與家長“通氣”。如奔奔在家很嬌慣,做事沒耐心,上課也坐不住,家長也很頭疼。通過與家長共同合作,大大改變了奔奔的一些不良習慣,對此,我們在聯系本上及時告訴家長,并大大褒獎一番。這種行為的直接結果是對幼兒的良性促進,奔奔也能從剛進幼兒園什么都不會,到能完整畫一幅畫,這一表現,使得家長喜出望外。對于幼兒在家里的表現,家長也通過聯系手冊向我們簡要描述,使我們能夠展開有針對性的教育。有時我們還會把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和需要家長配合的內容寫在聯系本上,使小小本子發揮大作用。如培養小班幼兒的講禮貌習慣,就要家園共同合作,要求在家庭中成人以身作則,使幼兒自然形成講禮貌的好習慣。
我們結合主題活動,充分調動家長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因為孩子的學習必須建立在孩子的生活經驗上,因此我們經常與家長相互合作,幫助孩子接來相應的生活經驗。比如在主題活動“車輪咕嚕咕嚕轉”中,我們發動家長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參觀各種汽車,觀察各種車的特征,到幼兒園與大家一起分享。在家長的配合下,激發了孩子對身邊事物探索的興趣,使每個教學活動體現價值。
本學期,我們班級的家長積極配合班級各種,在主題活動中收集資料,將家中的廢舊物品清洗干凈,充實了角色游戲的材料。我們利用各種節日開展活動,元宵節、端午節,我們請家長向孩子介紹元宵節的來歷,與孩子一起品嘗節日民俗小吃。孩子父母的交流中更體現主動性。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家長積極主動來園觀看藝術匯演,并得到一致好評。
總之,信任是家園合作基礎,也是家園共育的關鍵,我們所有的工作也是圍繞建立“信任的橋梁”而開展。如果家園互相信任,就能相互體諒,就能為孩子更好的發展提供良好和必要的條件。
幼兒園小班家長工作總結篇二
本學期家長工作能緊緊圍繞園務工作計劃,認真實施家長工作計劃。重視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切實開展多種形式的家長活動,有效地豐富了家長的家教理論,提高了家長關注幼兒學校生活的主動性,引發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積極性。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園與家庭在教育上的同步同向進行。
學會尊重和理解家長,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會換位思考。做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長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態度,歸根結底,僅僅只是他太愛自己的孩子了。從這一點上講,這同我們的教育目的是不相違背我們也是愛著孩子的,我們對他們的諸多要求也是為了能使他們能更好地成長。嘗試著站在家長的角度,我們也就能充分地感受到那種深切的愛,同時也就不難理解家長這樣或那樣的,有理的或無理的要求了。也只有當我們學會去理解這種心情,學會去尊重這種感情的時候,當家長意見與我們相沖突的時候;當家長對我們的工作百般挑剔的時候;當更多的意外事情擺放在眼前的時候;我們才會以一種更加平和的態度和一種更加成熟的方式去面對它們和處理他們。
要想贏得家長的信任,除了先要學會去信任家長,還設法在潛意識中引導家長來信任我們。這點上,我覺得教師自身的素質占有絕大部分的因素。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在感情上來講,他是依賴幼兒園,也更依賴老師的。無怪于有家長這樣說過:選擇一所好的幼兒園,不如選擇一個好老師。可能真的是這樣,但是,最初,家長對老師所采取的一定是一種觀望的、懷疑的態度。這個時候,教師的一言一行就顯得猶為重要了。為了讓家長充分的信任自己,首先 ,熱情主動的工作態度是絕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教師自身的素質。那么,在建立信任之前,我們首先要交流,要用心地觀察家長的不同需要,在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家長的同時,也要盡量去照顧家長的不同需求。其實,很多細微的事情,用點心也就好了。在平常的交流中,有征對性地向家長講述一些教育的最新動態;當家長遇到困惑時,有選擇性地教給他們一些有關幼兒或家庭方面的教育方法;平常的教學活動中,充分的展示自身的能力和特長之處。這樣,家長會覺得你知識面寬,專業基礎扎實,且見多識廣,多才多藝。慢慢地,你會發現,家長見你的時候,眼光盡是佩服,他們開始樂意同你講講他的孩子,所有有關孩子的事情,他們都愿意同你探討,希望能向你咨詢,他們開始很在意你的觀點、看法和意見。
在開展家長工作的過程中,我們總會是在不斷地要求和被要求當中。家長為了孩子,他會對老師不斷地做出這樣或那樣的要求。這當中,有許多的要求是合理的,我們是應該也必須做到的。但也有那么少數是不合理的,如何巧妙向家長暗示這一點,的確是需要有語言的藝術性。同樣,為了更好地開展活動,我們也需要向家長做一些要求,以求得家長的通力配合。怎樣讓家長樂于接受老師提出的這些要求,這些也同樣要花很多的心思。
老師們主動向家長了解兒童成長的過程生活習慣和特點,主動介紹幼兒園的生活和教學內容,隨時向家長匯報孩子們的點滴進步。這都是教師全現愛的方式。老師們在家園工作中用自己辛勤的工作、無私的奉獻和無限的關愛,來征服家長的心,這成了家園工作的核心。在我們班的家園工作中,我們是這樣來向家傳遞我的愛心的:
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我們注重讓孩子作為傳遞我們愛的樞紐,讓家長在孩子的身上能感受到我們的愛。生活當中,我們愛心、細心、耐心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我們關心每一孩子的進步和情緒。當孩子進步時,我們總是會給他掌聲和表揚。有些孩子有情緒時,我們一旦發現,總會適時地查找原因,并不斷地鼓勵和安慰他,我們力求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幼兒園里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成長。我們對每一個孩子說:老師喜歡你!當孩子意識到,或感受到老師是愛她的時候,他會將這種愉快的情緒帶到家中,也學會了向家長傾訴,他們會說:老師表揚我了!老師最喜歡我!家長受到孩子這種愉快心情的感染,就一定能感受到老師點滴的愛。
在每日的工作當中,我們總是密切關注每一個孩子。哪天哪個孩子沒來幼兒園了,我們總會主動地向家長打電話咨詢。有孩子生病請假了,我們也會打電話傳遞我們的問候。有孩子在幼兒園磕傷碰疼了,我們更是會主動及時地向家長解釋清楚,并講明原因,以取得家長的諒解。本學期,我班的陳海斌小朋友,因為在家爬高,不慎摔斷了腳趾骨,有家休息養傷期間,我們除了隔三岔五地打電話向其家長表示關心,我們還抽出了一次活動的時間帶領班上的所有小朋友去他家里看望他。這使得他的家人十分的感動。
堅持做到準時發放所有的資料,包括家園聯系手冊、幼兒作品、周計劃等等,以便家長最快最準確地了解孩子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特別是家園聯系手冊,它是傳送我們愛心的橋梁,每個月,我們都會認真詳細地記錄下孩子在園的表現,同時也及時通過家長的反饋來有征對性地關愛每一個孩子。對于家長平時提出的點滴要求,我們也絲毫不怠慢。 當然,在我們的家長工作中,也存在許多的不足和遺漏之處:
1、幼兒的安全工作,有時不能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幼兒有時會產生一些磕磕碰碰的事件。今后的工作中要提高職業的敏感度,盡量減少發生此類的事情。
2、幼兒的保育工作,因為工作的疏漏,有時會發生幼兒的衣服帶錯或忘帶回家事情。今后我們的工作要更加的認真細致一些。
幼兒園小班家長工作總結篇三
在一片歡天喜地的嬉鬧聲中,我們結束了愉快的寒假,新的一學期又要開始了,收拾心情,投入緊張的工作當中,現將這個學期的工作計劃擬定以下:
經過上學期的小班生活,班中每個孩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和提高,大部分孩子都基本已適應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這學期我們主要培養幼兒的常規練習和提高自主安全意識,由于小班新生幼兒年齡還比較小,離開父母的懷抱,來到老師身邊,從熟悉的家庭來到陌生的環境,所以首先要穩定部分幼兒的情緒,改變他們的依賴思想。而且小班孩子在吃飯、小便等方面都是我們工作的重心。引導幼兒不挑食,有良好的進餐習慣,多喝水,避免傳染病的發生;并且認真做好消毒工作為孩子營造一個舒適衛生的生活環境。
在常規的培養上,讓孩子慢慢形成一種比較自覺的行為,如聽指令排隊,上課課堂紀律等,對少部分幼兒出現的不良行為,給予適度的教育,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在上學期的基礎上加大教育的力度,認真組織幼兒的每一項活動,爭取每一位幼兒在最后一個學期里都能有很大的進步。還要加強孩子的文明禮貌教育,如早上來園見到老師禮貌的向老師問好,在生活中能夠使用禮貌用語,使孩子從小接受文明的熏陶。 同時也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
在做好保育的同時開展正常教學工作,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課程方案。在數學方面,本學期引進的蒙氏數學中,其教學用具新穎,能吸引幼兒學習的興趣,讓幼兒多看、多說、多做、多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多方面認識事物的能力。在英語方面,結合小班幼兒的情況,學說簡單的單詞和句式,進行基本的發音練習,能聽懂教師指令,初步提高幼兒對英語的興趣。對幼兒好的行為和表現給予肯定,贊賞或鼓勵,使幼兒能夠更信心更積極的參與各項活動。對那些能力較弱的幼兒,我們老師做到時時關注,適時幫助,以提高幼兒的自立能力。在教育幼兒的同時多向其她老師學習,積極參加園內開展的各項教研活動,碰到問題及時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開學初我們會開展一次家長會,在本學期第一次家長會當中,我們會向家長介紹班級情況,讓家長初步熟悉班級教師,并向家長了解新生幼兒的性格,生活習慣,飲食情況等,更好的照顧到每一位幼兒。
本學期在園領導的指導下,與班級老師將互相幫助,共同探討,協調班級工作重點,配合好班主任的各項工作,共同照顧好每一位幼兒。
幼兒園小班家長工作總結篇四
我們平時都說幼兒園的工作瑣碎,小班的工作就尤其瑣碎,“小班家長事兒多”似乎已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因此,做好家長工作是我們教師的重要職責,只有家園配合一致,才能真正實現因人施教,才能對每個幼兒實現良好的教育。
一、運用多種形式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
1、 和家長進行情感和教育方面的溝通。見到家長,我總讓他們看到我的笑臉,每天不管心中有無煩心事向家長點個頭,打聲招呼,道聲“再見”并不難。我是個不愛告狀的老師,我覺得孩子在我班上,犯了錯,首先應該由我來教育引導,不要太多地把責任推向家長,除非確實需要家長共同來配合教育的。即使這樣,在與家長交談時,我特別注意講話的方法和語氣,我會笑著婉轉地跟家長說事情,盡量不讓家長產生因為孩子犯了錯而使老師反感或另眼相待的錯覺,讓家長感到尷尬。
2 開展各種家園合作活動。 我們針對幼兒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表現的進步通過家園聯系手冊及時與家長“通氣”。如忽磊在家很嬌慣,說話口齒不清,做事沒耐心,上課也坐不住,家長也很頭疼。通過與家長共同合作,大大改變了忽磊的一些不良習慣,對此,我們在聯系本上及時告訴家長,并大大褒獎一番。這種行為的直接結果是對幼兒的良性促進,忽磊也能從剛進幼兒園什么都不會,到能完整畫一幅畫,這一表現,使得家長喜出望外。對于幼兒在家里的表現,家長也通過聯系手冊向我們簡要描述,使我們能夠展開有針對性的教育。有時我們還會把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和需要家長配合的內容寫在聯系本上,使小小本子發揮大作用。如培養小班幼兒的講禮貌習慣,就要家園共同合作,要求在家庭中成人以身作則,使幼兒自然形成講禮貌的好習慣。
二、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開展有價值的教學活動。
我們結合主題活動,充分調動家長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因為孩子的學習必須建立在孩子的生活經驗上,因此我們經常與家長相互合作,幫助孩子接來相應的生活經驗。比如在主題活動“車輪咕嚕咕嚕轉”中,我們發動家長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參觀各種汽車,觀察各種車的特征,到幼兒園與大家一起分享。在家長的配合下,激發了孩子對身邊事物探索的興趣,使每個教學活動體現價值。
三、豐富幼兒各種有趣的活動。
本學期,我們班級的家長積極配合班級各種,在主題活動中收集資料,將家中的廢舊物品清洗干凈,充實了角色游戲的材料。我們利用各種節日開展活動,元宵節、端午節,我們請家長向孩子介紹元宵節的來歷,與孩子一起品嘗節日民俗小吃。孩子父母的交流中更體現主動性。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家長積極主動來園觀看藝術匯演,并得到一致好評。
總之,信任是家園合作基礎,也是家園共育的關鍵,我們所有的工作也是圍繞建立“信任的橋梁”而開展。如果家園互相信任,就能相互體諒,就能為孩子更好的發展提供良好和必要的條件。
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未來,他就象一張無字無畫的白紙,交在父母老師手中,為父為母為師的責任就是要在這張白紙上添色加彩,使之鮮活,充滿生命。 通過一學期的實踐我們更加認識到:家園互動是課程架構中的一部分內容,是課程實施的強有力保證。良好的教育環境的創設離不開豐富的物質,資源的統整利用離不開有效的家園互動。
一、 密切家園之間的聯系,建立平等、合作、和諧的關系:
家庭訪問是家園聯系常用的一種重要方式,更是情感、觀念溝通不可缺少的途徑。開學前,我們兩位老師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頂著烈日,對每個孩子逐一家訪,和家長進行情感和教育方面的溝通。家訪不僅讓我們和孩子的情感更加融洽,同時讓家長親身經歷老師和孩子的言語交流和行為指導。在一次次的家訪中,老師、孩子、家長的情感進一步融洽。如殷慧昊小朋友經常以厭食、哭鬧等行為來拒絕上幼兒園,針對如此問題,我們兩位老師沒有向家長告狀,而是通過家訪,表揚孩子的閃光點,給這個孩子有表現的機會,幫助孩子克服膽小、樹立自信心。做好家長工作,放松家長的心理,使孩子能順利渡過入園適應期。我們還把老師的電話在園地中公布,創造家長們和教師電話溝通的條件。平時家長在學習、生活、教養上有問題,都會相互溝通、交流。有時碰到教師工作上的繁忙,家長就可以通過電話與老師取得聯系。電話的紐帶一直把老師、幼兒、家長緊密相連。
二、引導家長走進二期課改,挖掘自身潛在的教育資源。
本學期,我們通過個別聯系和結合家長的需求,定期與不定期相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家長講座和家教指導。向家長宣傳二期課改的精神,幫助家長認識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尊重幼兒合理的意愿,支持幼兒從事感興趣的活動。在“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座談中,家長們認識到包辦代替對孩子發展的不良影響,學穿脫衣服、學穿鞋,自己進餐已成為家長們鼓勵孩子學習的內容。從家里做起,讓自己的孩子都有自己動手的機會,從而提高了班中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我們通過家園園地各欄目保持與家長的溝通,促使家長認同幼兒園的培養要求和教育策略,盡可能吸引家長共同參與班級的教育。引導家長多方面支持幼兒的主題活動,奉獻出自己及家庭中的各種資源。如在一次談話“我小時侯的物品”主題
活動中,許多孩子談到了“圍兜”“奶瓶”“小衣服”等等,我們就將此活動的目的告知家長,請家長共同配合引導幼兒將它們帶來并進行展示,大多數家長們了解后十分支持,紛紛把需要的物品送到幼兒園,豐富了我們的墻面內容,促進了主題活動的開展。在我們張貼了“請您幫助”的主題內容后,班中的爺爺奶奶們利用家長的布料,為孩子們制作了“沙包”“風車”等體育用品。馮忻宇的媽媽和外婆把家里孩子的玩具和自制的《西游記》的道具送到幼兒園,豐富了孩子們游戲材料。家園合作的資源利用讓我們看到了教育成功的希望。
另外鼓勵家長通過家園園地和家長座談會介紹自己的教育經驗和體會,參與教育討論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寶寶成長故事”“育兒經驗談”是我們開辟的欄目,家長們也來稿參與,雖說參與面還不廣,但我們相信,下學期的家長工作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