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資助政策宣傳活動總結報告 小學生資助政策宣傳總結篇一
召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資助育人專項工作培訓會,及時傳達學習相關資助育人文件,讓所有教師了解相關政策,了解學生資助政策的重大意義,同時就關于困難家庭學生資助對象、資助條件、資助標準、辦理程序,所需材料進行詳細解讀。讓班主任指導家長規范填寫《山東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承諾書》,及時上交。
學校自9月份開學就制作了資助政策宣傳欄向學生和家長全面宣傳宣傳各項資助政策及具體的申請、發放操作流程,并且借助家長會,感恩勵志班會向家長學生宣傳育人資助政策,宣傳黨和國家的教育資助政策,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得到有效資助,確保宣傳工作取得實效。
1.發放調查表、申請表向學生發放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對學生家庭情況進行初步了解,家庭困難的學生家長主動向學校提出資助申請。
2.成立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班主任、教師代表、家委會代表為成員的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對困難學生家庭提供材料進行詳細審核,確保資助工作公平公正情況真實。
3.教師入戶走訪為保證家庭困難學生提供材料的真實性,教師入戶家訪實際調查,現場核實困難學生家庭情況。
4.公開透明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原則。資助育人評審小組對符合國家資助政策的學生申請材料進行認真細致的審查評定,確定評議認定結果。并及時進行校內公示。
注重檔案整理,及時將資助項目、資助對象、資助范圍、資助標準、資助流程等材料一一歸檔,隨時接受上級的檢查和群眾監督。
按照省市縣的具體工作部署,第一時間落實好各種扶貧資金的評定、發放,使有困難的幼兒得到幫助,并且及時領取到資金。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健康成長事關學生家庭幸福、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臨沭縣第五實驗小學將認真貫徹落實對貧困生的各項資助政策,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壓實資助育人責任,完善資助育人工作流程,扎實推進資助工作,不斷提升資助育人效果,促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健康成長。讓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貧困的孩子享受到國家的教育資助政策,真正給家庭貧困的孩子送去溫暖,扶貧扶智以實際行動助力貧困家庭徹底摘下貧困帽子。
小學資助政策宣傳活動總結報告 小學生資助政策宣傳總結篇二
活動伊始,我校成立了以吳金開校長為組長,分管副校長褚洪雷為副組長、各相關科室主任、老師為組員的資助政策宣傳活動領導小組。此外,專門制定了宣傳月活動方案,通過集中會議、強化宣傳等手段讓班主任老師們優先在思想上達成高度關注,確保宣傳工作有效、順利地開展。
宣傳月活動期間,我校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資助政策主題,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形式多樣地進行相關宣傳。通過主題班會、校園網絡宣傳、家校溝通“一封信”、深入經濟困難學生家庭家訪等形式進行資助政策宣傳。
借助這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加深了學生及家長對“思明區學生資助政策”與我校“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寄午餐和寄宿生資助申請制度”的了解,使資助政策深入人心,有效推進了我校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
在今年的資助政策宣傳月活動中,我校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宣傳主題,各司其職,扎實工作,使這次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20xx年秋季學期,收到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寄午餐和住宿生補助申請近百人次。目前,該項工作正在匯總的基礎上加緊審核,力求盡快將補助交付到真正有需要的孩子手中。
通過本次主題宣傳活動,讓更多的孩子和家長了解了政府和學校的學生資助政策,切實擴大了學生對國家、市、區資助政策的認知程度,在有利于保證有需要的孩子順利完成學業的同時,也有利于我校資助工作的穩定、扎實開展。
小學資助政策宣傳活動總結報告 小學生資助政策宣傳總結篇三
自開展學生資助工作以來,我校切實做到及時、全額將經費發放到每一位受助學生手中,無一遺漏。困難寄宿生資助情況:xx年班級數為11個,學生人數為307人,資助困難寄宿生6人,每人xxx元,計xxxx元。每次資助經費全額打到學生家長的賬戶中,由學生家長全額領回。
宣傳政策,摸排情況
為掌握貧困學生資助的第一手情況,學校要求班主任老師在接任新的班級后,在一周內通過班會、調查、家訪等形式,摸清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填寫貧困學生調查表,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資助建議,上報資助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對全校待資助學生情況進行匯總,分析,提出資助意見并審核,最后將資助名單上報鎮、縣相關機構。為使有限的資助資金發放到最需要資助的學生手中,我們通過辦專欄、寫標語,發傳單等形式對貧困生資助政策及工作流程情況進行廣泛宣傳,讓廣大貧困學生、家長、社會全方位了解資助政策,熟悉資助申報程序,即家長提出申請、教師調查走訪、評審委員會評審、社會公示、名冊上報、資金發放、后期監管,從而營造了全社會關注貧困生資助、關心貧困學生成長、學習的良好氛圍。
領會精神,落實制度
1、認真學習并堅決落實執行上級有關文件,規范建立相關檔案。
2、完善制度,規范管理。學生資助管理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嚴格資助流程,為資助管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使我校的助學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學校在認真研究國家有關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精神基礎上,制定貧困生資助工作制度;并認真做好學生資助計劃,經常開展學生資助工作自查。
嚴格程序,規范檔案
按照縣教體局學生資助工作文件要求,每學年對學生進行家庭經濟狀況摸底,認真規范建立貧困生檔案,規范管理公示原材料,嚴格按上級要求,做到公正、公開、透明。
我校學生資助工作歷來嚴格按照程序、規則進行操作,以公正、公開、透明為原則,受到了家長、社會的肯定與好評。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受經費的制約,學生資助的硬件設備不行,沒有專用的電腦、辦公室。
今后的學生資助工作,我們將在堅持嚴格、公正、公開、透明的前提下,加大教師走訪力度,找準學生基本情況,把黨和政府的關愛送到最需要的學生身邊。同時,爭取資金,提高學校對資助工作的重視程度,改善資助工作辦公條件,使資助工作做得更實、更細、更完善。
小學資助政策宣傳活動總結報告 小學生資助政策宣傳總結篇四
我校是一所山區小學,有部分家境貧困的學生,一直以來貧困學生資助工作在縣教育局、當地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我們嚴格執行文件精神及相關工作要求,求真求實,探索創新,使該項工作得以有條不紊地持續深入推進,使貧困學生能安心學習健康成長,黨和國家惠農惠學之政得到了衷心擁戴。現將主要情況總結如下:
當前,隨著社會發展不均衡,單親家庭、留守兒童的增多,學生的生活條件相差很大,貧困學生依然存在。我們思想上高度重視,一致認為,貧困學生資助工作,是幫助貧困家庭學生解決實際困難,使其健康快樂成長的重要惠民之舉,作為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按照上級要求和便于工作的有效開展,隨即成立了我校貧困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專人具體負責組織落實貧困學生資助工作的宣傳、調查、評審、公示、報批、發放、監管。
為使資助貧困生工作家喻戶曉,我們通過學校宣傳櫥窗、開學時班主任向家長告知及學校集會等形式對貧困生資助政策及工作流程情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廣泛深入宣傳,讓廣大貧困學生、家長社會全方位了解惠學政策,熟悉貧困生資助申報程序。為掌握貧困學生資助的第一手情況材料,學校要求班主任老師在接任新的班級后,要在一周內通過班會、調查、家訪等形式,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資助建議,上報少先隊和總務處。
確定人員后在校務公示欄進行公示,使整過資助工作的核心關鍵環節落到了實處,有效地防范了投訴、上訪。
在貧困生資助工作中,村委會、學生家長對基本情況的真實負責。學校對漏報、少報負責,發現一處,及時糾正,對不合規定的,堅持一查到底,一追到底。因嚴格按照上級部署的工作要求運作,家長與社會反響良好。
為使資助款項無截留無挪用,專款用在刀刃上,學校嚴把資金管理關,要求班主任協管到位,叮囑監護人接管到位,節源長流,保證學生安心生活學習。引導受助學生記住黨恩,學會感恩,并把感恩的心轉化成學習成長的動力。
在貧困生資助工作中,我們還積極倡導師生及所能及結對幫扶貧困學生,爭取社會各界的捐助。總之,全校貧困生資助工作得到了好的落實,達到了預期效果。
小學資助政策宣傳活動總結報告 小學生資助政策宣傳總結篇五
貧困學生資助是一項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關脫貧攻堅和社會公平。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資助政策,使國家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臨沭縣第五實驗小學扎實做好學生資助育人工作,切實解決好孤殘、貧困家庭學生的學習生活問題,保證讓國家的資助育人政策惠及每一位貧困學生和每一個貧困家庭。
召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資助育人專項工作培訓會,及時傳達學習相關資助育人文件,讓所有教師了解相關政策,了解學生資助政策的重大意義,同時就關于困難家庭學生資助對象、資助條件、資助標準、辦理程序,所需材料進行詳細解讀。讓班主任指導家長規范填寫《山東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承諾書》,及時上交。
學校自9月份開學就制作了資助政策宣傳欄向學生和家長全面宣傳宣傳各項資助政策及具體的申請、發放操作流程,并且借助家長會,感恩勵志班會向家長學生宣傳育人資助政策,宣傳黨和國家的教育資助政策,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得到有效資助,確保宣傳工作取得實效。
1.發放調查表、申請表向學生發放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對學生家庭情況進行初步了解,家庭困難的學生家長主動向學校提出資助申請。
2.成立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班主任、教師代表、家委會代表為成員的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對困難學生家庭提供材料進行詳細審核,確保資助工作公平公正情況真實。
3.教師入戶走訪為保證家庭困難學生提供材料的真實性,教師入戶家訪實際調查,現場核實困難學生家庭情況。
4.公開透明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原則。資助育人評審小組對符合國家資助政策的學生申請材料進行認真細致的審查評定,確定評議認定結果。并及時進行校內公示。
注重檔案整理,及時將資助項目、資助對象、資助范圍、資助標準、資助流程等材料一一歸檔,隨時接受上級的檢查和群眾監督。
按照省市縣的具體工作部署,第一時間落實好各種扶貧資金的評定、發放,使有困難的幼兒得到幫助,并且及時領取到資金。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健康成長事關學生家庭幸福、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臨沭縣第五實驗小學將認真貫徹落實對貧困生的各項資助政策,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壓實資助育人責任,完善資助育人工作流程,扎實推進資助工作,不斷提升資助育人效果,促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健康成長。讓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貧困的孩子享受到國家的教育資助政策,真正給家庭貧困的孩子送去溫暖,扶貧扶智以實際行動助力貧困家庭徹底摘下貧困帽子。
小學資助政策宣傳活動總結報告 小學生資助政策宣傳總結篇六
為認真貫徹和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家長對學生資助政策的知曉力度,各學校開展了“扶貧資助政策”宣傳主題班會活動。
各班班主任以宣講形式,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扶貧、幫扶內容以及扶貧政策的知識等,大力宣傳扶貧政策的重大意義,要求學生們樹立勞動光榮、脫貧光榮和勤勞光榮的理念;引導學生們學會感恩,感謝國家,感謝黨和政府。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給每一個學生,全面提升知曉率。
扶貧助學,表達的是一種殷切關愛的情感。知識改變命運,愛心成就未來。
孩子們聽的很入神,幼小的心靈已經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祖國的強大。同時表示,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學好本領,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
學校將宣傳材料張貼在校門口,提高家長們對學生資助政策的知曉度,增強社會對教育扶貧的獲得感。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人間。同一片藍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孩子們小小年紀也明白這一道理。他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最美的心靈,用手抄報的形式積極宣傳教育扶貧政策!
雨露滋潤,愛心傳遞。資助工作是一項持續長期的工作,只有讓政策深入人心,工作才會做到位,才能直接精準的幫到貧困家庭,幫助貧困兒童完成學業。八湖鎮中心小學此次“扶貧資助政策”宣傳班會,將國家對青少年的愛心傳遞、散播,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感恩課,對于孩子的成長具有深遠意義。
小學資助政策宣傳活動總結報告 小學生資助政策宣傳總結篇七
學生資助是一項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關脫貧攻堅,事關社會公平。在過去的'一年里,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校加強學生資助規范管理,全面推進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確保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縣教育局學生資助文件下發后,中心學校組織召開了學生資助專項工作會議,進行了學生資助業務培訓指導。隨后我校也召開了學生資助全體教師會議,各位班主任和教師們都積極參與,會上傳達了上級文件精神,宣傳了學生資助政策,成立了學生資助工作小組,制定了金果坪鄉中心小學學生資助工作實施方案,進行了學生資助工作業務培訓,并要求教師們會后能進行廣泛宣傳,爭取做到資助政策家喻戶曉。
為了力爭讓符合資助政策的學生應享盡享,不漏一人,我校印發了大量的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單,人手一份,同時充分發揮班級群的作用,進行學生資助工作的宣傳,盡可能的做到人人知曉,讓困難學生應享盡享。
為了保證困難學生能順利完成學生資助申請工作,貼心的班主任們列出了學生家長們需要提供的材料,并給每位困難學生都印發了一份,指導他們如何填寫申請表、提供相關材料;假期通過電話與家長進行溝通,督促外縣建檔立卡,學生家長按時提供縣級扶貧證明原件及相關材料,及時地進行學生資助申請。
班主任接收學生申請后,進行材料初步認定,并進行交接登記,保證學生資助工作的嚴肅性,并及時匯總學生的資助材料,提交上級部門進行再次核審。
名單公示。對審核通過的資助學生名單在校園內金果坪鄉中心小學精準扶貧公示欄內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7天,對公示有異議的學生要重新進行審核和認定。資助中心匯總縣扶貧辦及各學校上報的數據信息,交縣紀委大數據室進行比對。若比對出有問題線索的學生,須及時核查整改,杜絕不符合資格的學生享受政策性資助。
資金發放。教育扶貧學生資助所需資金由縣財政配套落實,資助學生名單鎖定后,由縣資助中心分解指標、預算資金。由教育局計審股撥付資金通過銀行直達學生銀行卡。
檔案整理。及時將所有資助檔案材料整理裝訂存檔,按各學段檔案管理目錄完成檔案建設,專柜存放,隨時備查。
20xx年春季學期,我校學生資助420人,巴東學生358人,外縣學生62人,共計發放210000元;20xx秋季學期,我校已匯總上報401人,巴東學生335人,外縣學生66人。真正地做到了應享盡享,每位符合資助政策并提交了申請表及相關材料的學生都享受了資助。
回顧本年度的學生資助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還存在不足。進一步做好學生資助政策的宣傳,真正地做到家喻戶曉,一人不漏,讓家長對學生是否在校享受了資助要做到心中有數;規范資助檔案管理,按目錄存檔備查,做到一樣不缺;高度重視困難學生的思想教育,樹立自尊、自強、自信、自理的意識,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加強關愛教育和感恩教育,促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積累經驗,強化工作措施,推動我校的學生資助工作健康發展,深入落實國家教育資助政策,為困難學生營造一個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小學資助政策宣傳活動總結報告 小學生資助政策宣傳總結篇八
為認真貫徹和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家長對學生資助政策的知曉力度,各學校開展了“扶貧資助政策”宣傳主題班會活動。
各班班主任以宣講形式,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扶貧、幫扶內容以及扶貧政策的知識等,大力宣傳扶貧政策的重大意義,要求學生們樹立勞動光榮、脫貧光榮和勤勞光榮的理念;引導學生們學會感恩,感謝國家,感謝黨和政府。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給每一個學生,全面提升知曉率。
扶貧助學,表達的是一種殷切關愛的情感。知識改變命運,愛心成就未來。
孩子們聽的很入神,幼小的心靈已經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祖國的強大。同時表示,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學好本領,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
學校將宣傳材料張貼在校門口,提高家長們對學生資助政策的知曉度,增強社會對教育扶貧的獲得感。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人間。同一片藍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孩子們小小年紀也明白這一道理。他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最美的心靈,用手抄報的形式積極宣傳教育扶貧政策!
雨露滋潤,愛心傳遞。資助工作是一項持續長期的工作,只有讓政策深入人心,工作才會做到位,才能直接精準的幫到貧困家庭,幫助貧困兒童完成學業。八湖鎮中心小學此次“扶貧資助政策”宣傳班會,將國家對青少年的愛心傳遞、散播,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感恩課,對于孩子的成長具有深遠意義。
小學資助政策宣傳活動總結報告 小學生資助政策宣傳總結篇九
學生資助是一項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關脫貧攻堅,事關社會公平。在過去的'一年里,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校加強學生資助規范管理,全面推進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確保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縣教育局學生資助文件下發后,中心學校組織召開了學生資助專項工作會議,進行了學生資助業務培訓指導。隨后我校也召開了學生資助全體教師會議,各位班主任和教師們都積極參與,會上傳達了上級文件精神,宣傳了學生資助政策,成立了學生資助工作小組,制定了金果坪鄉中心小學學生資助工作實施方案,進行了學生資助工作業務培訓,并要求教師們會后能進行廣泛宣傳,爭取做到資助政策家喻戶曉。
為了力爭讓符合資助政策的學生應享盡享,不漏一人,我校印發了大量的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單,人手一份,同時充分發揮班級群的作用,進行學生資助工作的宣傳,盡可能的做到人人知曉,讓困難學生應享盡享。
為了保證困難學生能順利完成學生資助申請工作,貼心的班主任們列出了學生家長們需要提供的材料,并給每位困難學生都印發了一份,指導他們如何填寫申請表、提供相關材料;假期通過電話與家長進行溝通,督促外縣建檔立卡,學生家長按時提供縣級扶貧證明原件及相關材料,及時地進行學生資助申請。
班主任接收學生申請后,進行材料初步認定,并進行交接登記,保證學生資助工作的嚴肅性,并及時匯總學生的資助材料,提交上級部門進行再次核審。
名單公示。對審核通過的資助學生名單在校園內金果坪鄉中心小學精準扶貧公示欄內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7天,對公示有異議的學生要重新進行審核和認定。資助中心匯總縣扶貧辦及各學校上報的數據信息,交縣紀委大數據室進行比對。若比對出有問題線索的學生,須及時核查整改,杜絕不符合資格的學生享受政策性資助。
資金發放。教育扶貧學生資助所需資金由縣財政配套落實,資助學生名單鎖定后,由縣資助中心分解指標、預算資金。由教育局計審股撥付資金通過銀行直達學生銀行卡。
檔案整理。及時將所有資助檔案材料整理裝訂存檔,按各學段檔案管理目錄完成檔案建設,專柜存放,隨時備查。
20xx年春季學期,我校學生資助420人,巴東學生358人,外縣學生62人,共計發放210000元;20xx秋季學期,我校已匯總上報401人,巴東學生335人,外縣學生66人。真正地做到了應享盡享,每位符合資助政策并提交了申請表及相關材料的學生都享受了資助。
回顧本年度的學生資助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還存在不足。進一步做好學生資助政策的宣傳,真正地做到家喻戶曉,一人不漏,讓家長對學生是否在校享受了資助要做到心中有數;規范資助檔案管理,按目錄存檔備查,做到一樣不缺;高度重視困難學生的思想教育,樹立自尊、自強、自信、自理的意識,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加強關愛教育和感恩教育,促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積累經驗,強化工作措施,推動我校的學生資助工作健康發展,深入落實國家教育資助政策,為困難學生營造一個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