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幫助個人更好地理解和領悟所經歷的事物,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問題,提高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與他人的交流和分享。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心得體會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社會公益心得體會篇一
師德 ,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好的師德,能得到學生的真心擁戴。教師節、母親節的聲聲問候,騎車回家時,一句“老師你注意安全”的叮囑,這就是你收到的最好禮物。其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校的許多老師都在用行動詮釋著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尤其是我校的班主任老師,更是把全身心都交給了學生。
為了培養好的師德師風教師隊伍,我校經常組織教師參加師德培訓,加強學習,學習著名教育家陶行之、李鎮西、魏書生的經驗、理念、做法。李鎮西的“愛心、民主”教育思想和實踐模式在我們三中廣大教師中產生了巨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一走進三中的校園,校領導就對我們進行了辦學思想、辦學理念培訓。我校的辦學理念是:點燃希望,學做真人;這句話蘊藏著校長對老師和學生的期盼。學校精神是:特別有愛心,特別能吃苦,特別肯鉆研,特別善合作,特別講效率。這些思想理念就是我們每個教師的奮斗目標和行為準則。
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我從教十多年來,有這樣一個深刻的體會,教師充滿愛心和具有豐富的知識,對學生來說,他們更喜歡前者。在學生心靈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愛心去澆灌,必將伴隨其生命的成長豎起人格的參天大樹。學生特別渴求和珍惜教師的關愛,師生間真摯的情感,必定有著神奇的教育效果,會使學生自覺地尊重教師的勞動,愿意接近老師,希望與老師合作,向老師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師愛是一種教師發自內心的對學生的關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當學生感到這種愛之后,便會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每天他會坐在教室里期待你的到來;他會主動到辦公室找你問問題;當他心情不好時,他會第一個想到你,想到跟你傾訴。我們學會了傾聽,學會了理解,學會了寬容,學會了欣賞,懂得了贊美。這樣,教師成為了學生成長的伙伴,成了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了“孩子們的朋友”。
愛學生,要了解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教師要愛所有的學生,不但要愛聰明、活潑、可愛的學生,更要愛差生、特殊生、頑皮搗蛋生、一般生。特別是對毛病較多的學生,更要親近他們,了解他們,關懷、幫助他們,控掘他們心靈深處埋藏的良好品質,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我們要做到“讓每一個孩子抬起頭來”。我們的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和雜草。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念就是:“要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他手里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所以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學生,信任他們的能力,用心去關愛他們,用情去感染他們。
當然,博學多才、較高的業務素質對一位教師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頭腦中裝著各種新奇古怪、似懂非懂的東西。而知識在不斷地發展,發生著量和質的變化,因而,我們要讓自己的知識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找到最適合我們三中學生的授課方法。
真正打動學生內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這力量是長久的,它將影響學生的一生,可見,良好的師德師風對孩子們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哇。通過多年的教學工作,我深知作為教師的責任重大,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并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一個學生尊敬和喜愛的老師是我努力的目標,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社會公益心得體會篇二
自從接受真維斯公司捐助,加入真維斯希望工程愛心社以來,通過參加歷次公益活動,使我明白了回報與奉獻的真正涵義,也收獲了人世間對真情最美的饋贈。因為付出,所以快樂。因為參與,所以幸福。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真維斯公司“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公益宗旨,都源于真維斯公司的無私與真情。
20_年9月14日,是我們青島大學新生入學報到的開始,忙碌的校園因新生的大量涌入而略顯擁擠,操著各種口音的家長與新生因對校園的不熟悉而面有難色。此時,我們真維斯希望工程愛心社組織包括我在內的部分成員在圖書館前方設立服務點,為全校的迎新工作順利開展一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當我們在耐心細致地解答家長學生們的詢問之后,在一次次幫助新生完成報到、領取到軍訓用品之后,我們收獲的是一種奉獻的快樂,一種幫助別人之后由衷的欣喜。
因為,我們也曾是新生,也曾在陌生而偌大的校園面前手足無措,也曾渴望一雙熱情援助之手向我們伸出。在經歷一上午的迎新服務工作之后,下午有課的我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此時,目睹口干舌燥猶然熱情不減的同伴有條不紊地服務工作著,我不禁心潮澎湃,因為我從他們眼中讀出一種奉獻的精神。而我,則被我們本身參與的活動所教育,所感動。生命,因為有了愛與奉獻才如此多彩,生活,因為有了真情與幫助才如此美麗。
而11月份一個周六的兒童福利院之行則給我了另外一種體驗。當我們攜帶著自己準備的小禮物踏進福利院大門的瞬間,說實話,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如何和這群不幸而天真的兒童完成交流。因為,我怕自己的魯莽與不慎在無意間會對這些孤兒造成傷害。但很快發現我錯了,因為在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面前,我絲毫嗅不到一絲不幸的氣息。很快,我與那群孩子們打成一片,玩得開心而不乏意義。我們將自己的一些心得教給孩子們,鼓勵他們堅強樂觀地對待人生、社會、成長,好好學習,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們同他們開心地玩耍嬉戲,在天真的笑臉面前忘掉了所有煩惱憂愁。當我們離開之時,面對孩子們戀戀不舍的目光,我開始明白這次活動的價值與意義。只有讓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都真切地感受到關愛,讓愛的陽光灑滿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寸土地,這個世界才會充溢著美好,我們每個人才會收獲到真正的幸福。愛與奉獻,不圖回報的奉獻,才能換回如同金子般珍貴的真情,才會換來這世界最美好的未來。
當然,我們組織本學期組織的活動還有很多,但限于種種原因我僅參加了這兩次的活動,盡管活動的時間短暫,但我的收獲卻頗多,回味卻綿長。每次活動對我來說都有著不同的體驗。我們付出的是汗水與真情,而我們的獲得,卻遠遠比我們的付出要多得多。因為,活動的意義與學會的東西無價,因為我們懂得的道理無價。這些活動必將構成我最美好的回憶,其中的精神財富,足夠讓我享用一生,也受益一生。
社會公益心得體會篇三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幼兒園的實習即將結束。回顧這些日子,我學到了許多幼兒園的實際操作經驗,這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為我珍視的寶貴財富。在這段時間里,我嘗試了許多人生的不同際遇,它教會了我執著,堅持,奮斗,理解和珍惜。這是我在學校里學不到的。這幾周的實習生活,是苦中有甜,累中有樂,回味無窮。
在準備實習的前幾周,我很矛盾。矛盾在于,很想去實習,很想去感受一下幼兒園的生活和幼兒教師的生活;在校期間曾倆次到學校所在地的幼兒園見習,感受了不同的氛圍,尤其是在市幼兒園見習那一周,和諧的氛圍讓我特別憧憬幼兒園的生活,可是真正到了這個時候又特別害怕去實習,因為總感覺自己還沒有能力去做一名幼兒教師。我們現在是大三,專業學習了兩年,但是我們并沒有完全掌握好所學的知識,何況理論與實踐根本是兩回事,怕自己勝任不了。懷著這樣矛盾的心情去找實習的地方,剛開始由于對自己的不自信,找實習地的時候,沒有勇氣去那種公立園,只是去了一些私立園,我們走了很多的幼兒園,雖然我們去的那些幼兒園都希望我們可以留下來,但是一些大一點的幼兒園我們去了只能從保育員干起,小的就不同了,我們就可以直接代課了,所以,經過再三考慮我還是選擇了一個比較小的幼兒園,先鍛煉一下自己吧!
來到幼兒園見到以前的老師,她們的年紀也比我們大不了多少,有的甚至都是同齡,可看上去比我們成熟多了,我們還像個小孩,這些應該都源于社會的磨練吧。像我們這些一直在學校待著的人缺乏的就是這樣的機會。說他們比我們成熟,不僅是外貌,更多的在于思想,在于社會交往方面。經過這次實習,我在這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真正體會到了社會的復雜。
剛剛進入幼兒園的時候,才真切地發現在學校里學到的理論性的東西,在實際操作起來根本沒法運用。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在前輩的指點下我終于不再是那個拿到教材就發蒙無從下手的新手了,為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我和其他代課老師利用課余時間想動作,想盡一切辦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事實這個方法特別有效,因為剛開始我的教學是特別的死板,我發現孩子們都不時特別愿意學,尤其我代的是小班小朋友,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最大的喜好就是玩,但是我總覺得我把他們的天性都給泯滅了,怎樣做才能讓他們既能學到東西還能感覺到學習的快樂,那就是將教學內容貫穿到幼兒喜歡玩的游戲中。
園長告訴我們想要得到孩子與家長的認可首先要記住他們的名字。剛開始我以為這個一點都不重要,但是一次試驗后我才發現這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太重要了,一次,我想讓我班的一個小孩回答問題,但我就是想不起來他叫什么名字,無奈只好說:“這個寶寶……”可是讓我失望的是那個小孩不但不理我,還哭了起來,當時我特別的納悶他為什么會哭,事后我才知道是因為我不記得他的名字,從那以后,我特別注意,我帶的班級總共只有16個孩子,孩子少,所以我用最快的速度記住全班了孩子的名字,原因很簡單;孩子們的想法特別簡單,他們就認為你能記住他的名字就是喜歡他,記不住就是不喜歡了。
園長的一番話讓我感覺不那么難受了。事后我也想了想,確實是我做得不夠到位吧,園長還告訴我千萬不要因為這個事就對那個小孩區別對待,我想我不會,作為一個老師,而且是一個幼兒老師,我深深地知道要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而事實上我也是這么做得,當時生氣的時候我想過我以后再也不管她了,可是事后我沒有那樣做。
還有一件事讓我感覺特別的高興,就是有一個離異家庭的小孩,跟爺爺一起生活,總之他就是和別的小孩不一樣,也許是小的時候受到過什么傷害或是驚嚇吧,他就不懂得自己去小便,剛去的那幾天,天天褲子都得讓他尿濕好幾次,換都換不過來,后來經過我們的努力他終于在一個星期后不再尿褲子了,再后來我改變了他很多很多。
在保育這方面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我最大的體會就是提前體驗了做媽媽的感覺,而且還是這么多孩子的媽媽,我還開玩笑說:我以后不想做個好媽媽都不行了,這功勞應全都歸功于他們呀。
以上就是我在幼兒園這三個月體會最最深刻的了,還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最后補充一點作為一個老師,再沒有什么能比得上得到家長認可更值得高興的事了,事實證明我做到了,我相信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一定會做得更好,雖然我不能做到讓所有的人都滿意,但是我會盡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把每個孩子都當作我自己的孩子。
社會公益心得體會篇四
在學校里面的時間為什么老是過得這么快啊,感覺自己還沒和同學們待多久呢就又放寒假了,雖然放假對我們來言是值得高興的,但是我要是一直都在家里面待著也不太好,還是得去做點什么事情才行,不然老是被爸媽給念叨也挺頭疼的。于是,我便和自己的朋友們開始找尋起了一些臨時工作。
沒經歷過找工作的人或許還會以為找工作并不是很難,但是實際情況就是找工作十分麻煩且坎坷,我找了諸多的店面,發現別人不是不需要沒有經驗的學生就是希望能找能長時間工作下去的人,像我這種只待一個月左右的人基本上就是不受歡迎的,所以我也吃了不少癟,在這個尋找事做的過程中,我一度都想放棄了,反正時間也不多,干脆就老實待在家里宅著算了,但是好在最后還是和朋友們一起在一個大型超市里找到了工作的機會,在這里只需要我們當一個普通員工,然后再偶爾負責一下促銷就行了,隨后我經過幾天的簡單培訓后,就開始正式在超市工作了。
我在超市里面的排班是早上到中午,這個工作時間其實也不算長,也就三個多小時,只不過我首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早起,要是我連這個要求都做不到的話,那么絕對是會遲到的,每一次遲到可是要扣自己的工資的,本來我的工資就不高,要是扣的次數越來越多的話,怕是最后我都拿不到多少錢咯,所以我每天頂著寒冷和起床氣都要盡力爬起來,然后趕到自己的工位上。在超市里面工作倒也沒有太多技術含量,平日里只需要注意一下超市里面的貨物有沒有出現問題,看看顧客是不是需要自己的幫助呀等等,其實就連促銷工作也就是拿個小喇叭吆喝幾句,倒也沒有硬性要求讓我每天賣多少貨物出去,所以雖然我在工作的時候需要一直站著,但是一上午的工作下來還是很輕松的,我倒也挺滿足這樣的生活,每天做一下事情然后還有不少時間去過自己的生活,這才是我理想中的生活嘛,不過就是薪資待遇稍微差了點。
就這樣,我在超市里安穩的度過了一個多月,期間雖然請過幾次假,但是倒也沒有其它狀況了,也沒有在工作中出現大的失誤,所以我也順利地拿到了自己應得的報酬。這一次實踐,不僅磨練了我的心智,也讓我收獲了不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還會多多參加一些實踐活動的!
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公益1000字3
社會公益心得體會篇五
家務勞動,這個對于大家來說并不陌生的生活事,雖平凡不過,可是平凡又光榮的家務勞動,卻在我的腦海中,揮不去抹不掉,永遠在我的記憶海洋中飄蕩著。
抱怨歸抱怨,大掃除還是開始了。大家便分散開來各做各的事,我選擇拖地板。我拿來拖把和水桶,將水桶倒滿水,一提可真重啊,走幾步就沒力氣了,我突發奇想:提的不行就用推的,你還別說,這招可真靈,我輕輕松松地把它推到客廳里了。
開始拖地了,我拿起拖把準備大干一場。我先把拖把放在水中,然后拿起來用手擰干,接著就開始拖了。我先從左往右,依次拖了一次。然后再從上到下又拖了一次。由于拖把太沉了,我的手開始麻木,覺得特別酸,頭發里開始夾雜著汗水。正當我一路前進的時侯,碰到了一只“攔路虎”-----垃圾。我用拖把將垃圾掃開,可沒想到垃圾竟然粘在拖把上了,我使勁一甩,垃圾是被我甩開了,可地板又臟了,我只好向“身經百戰”的媽媽請教。媽媽說:“其實很簡單,只要用紙巾將垃圾包住扔到垃圾桶里就可以了。”我照媽媽的方法去做,這只“攔路虎”也束手無策了。就這樣,我一路披荊斬棘,終于取得了勝利,把地板拖得一塵不染,煥然一新!
經過一上午的奮戰,我們終于把家打掃干凈了,望著明亮整潔的家,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我的意忘形,高興得上竄下跳,結果不小心一個四腳朝天,摔倒在地上,爸媽看到都笑了,我也笑了。
艱苦勞動的果實,是所有歡樂中最甜美的。雖然家務勞動破壞了我的美夢,還使得我腰酸背痛,但我一點也不生氣,因為我體驗了勞動的快樂,也感受到了父母做家務勞動的辛苦。以后,我要經常幫家里做家務,讓自己更多的去體諒父母,盡力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自己的行動回報父母、回報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