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一堂有趣的自然課作文三年級篇一
只見劉老師不動聲色的放下東西后,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斗大的“電”字。然后神秘的說:“這節課老師要和大家來做個游戲,誰愿意先來參與?”同學們爭先恐后的舉起了手,并且都盡力把手舉得最高,吸引老師的視線。
一位女同學幸運的被老師點到,激動的走上臺往,老師要她把自己的自來水筆桿使勁往頭上摩擦,她莫名其妙的照做,同學們不由自主的也拿起筆桿在座位上摩擦起頭發來,頓時只聽教室里刷刷一陣響。在老師的指導下,這位女同學把摩擦后的筆桿伸向一堆碎紙屑。剎那間,奇跡出現了,很多紙屑自動地粘到筆桿上了。于是,教室里又響起了一陣撕紙聲,贊嘆聲……哇!同學們都成功了。正當大家做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劉老師問道:“這就是電,那么哪來的電呢?”同學們陷進了沉思,這時幾個同學小聲回答:“摩擦的唄!”
“對,是摩擦得來的。”劉老師興奮地接過同學們的話茬兒一字一句地說:“物體摩擦后能夠吸引輕小的東西,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這種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的現象叫做摩擦起電。摩擦起電是經常發生的……”
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聽著、看著……最后,劉老師真像魔術師那樣,讓我們觀看了用摩擦起電的方法,使玻璃板上的.小紙片舞蹈表演;并給我們每個組發了毛皮和橡膠棒或絲綢帕和玻璃棍。讓我們每個人都做摩擦起電的實驗。我一邊做一邊想著提出雷電秘密的富蘭克林……
下課鈴響了,我們戀戀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實驗,都不由自主地抱怨道:“嗨,怎么搞的,這節課這么短。”
盡管這堂課過往了很久,但是我還是會偶然做一下摩擦起電這個實驗,它鼓勵我做一個樂于學習、勤于動手、善于動腦的人。
一堂有趣的自然課作文三年級篇二
星期一下午的第一堂課是自然課,老師教我們做實驗。
老師先問我們:“如果把一個紙盒里放入水,再放到火上燒,會不會燒掉?”“絕對會燒掉!”大家異口同聲地說。老師卻說:“非但盒子不會燒掉,水還會燒開了呢!”我們心想:一定是老師在開玩笑。
老師笑著說:“不信?我做個實驗給你們看看吧。”說著,她馬上就用紙折了個紙盒,裝上了水,放在酒精燈上燒。
這時空氣好像凝固了,大家都目不轉睛地盯著盒子。
出乎意料,在火上燒了一會兒,盒子非但沒被燒掉,盒子里的水卻慢慢地冒起熱氣來了。我們伸長脖子看著,漸漸地,水越來越熱,開始冒泡了。這時老師拿來水溫計,頓時大家都驚呆了,只見水銀柱逐漸上升,40度,50度......
做完實驗,我們問老師:“老師,這是為什么?”老師說:
“因為紙的燃燒點比水高多了,所以水沸了,紙盒仍然燒不著”
“噢,這樣一個小小的實驗,原來還有這么深奧的道理呢。”我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