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總結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醫院感染管理科工作總結篇一
本年度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領導下,有醫務科、護理部、檢驗科、藥劑科的積極協作下,能認真貫徹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加強制度的建設和學習,根據衛生部最新法律法規,及時修訂和完善管理制度及措施,從制度上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強化院感控制意識,常規督導院感管理制度的落實,加強預防和控制醫院重點部門、重點環節的醫院感染。
一、重視醫院感染知識培訓以及院感法律法規的學習。
1、按計劃了購買感染管理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標準文件匯編,及時修訂和完善管理制度及措施,并貫徹落實,提高處理和應對能力。
2、院感科組織全院院感知識講課兩次,內容是“醫院感染管理”“手衛生規范培訓”,科室每季度組織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一次,并在科室醫院感染管理手冊中做好記錄。
3、對新入院職工和實習生分別進行了院感知識崗前培訓。
二、修訂和完善醫院感染控制及監控的網狀管理。
(一)醫院感染控制管理
1、努力提高全體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切實控制醫院交叉感染風險。
1)在全院范圍內進一步完善手衛生設施,購進手衛生消毒液,要求各病區醫務人員落實手衛生制度,逐步提高了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
2)為了更好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標準,預防由于手衛生執行力不夠造成的院內感染,院感科按照《手衛生執行情況督導檢查表》定期或不定期下科室督導醫護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3)不定期對接觸患者前后醫務人員的手進行動態采樣,1至10月共采樣173份,合格率為96%。不合格標本分析原因是無規范執行七步洗手法,取指指間標本不合格,經落實七步洗手后重取標本細菌個數結果為0。從手衛生依從性質量持續改進發現科室醫務人員對七步洗手操作不重視,要求科室加強七步洗手重要性的培訓。
2、做好多重耐藥菌的感染防控。
1)根據疾病的不同傳播途徑,完善相應的隔離措施。2)在總務科的支持協助下,為各科室配置了隔離標志。3)與檢驗合作,發現病人檢出多重耐藥菌及時向科室發出多重耐藥菌防控通知書,并進行跟蹤措施落實情況。
1)協同相關部門嚴格一次性醫療用品的使用、回收、儲存、無害化處理等各環節的規范和登記。做到不流失、不泄露,封閉運送,定點儲存,專人保管運送。
2)規范管理病區臟被服的存放及運送。
3)在總務科的支持協助下病區更換了一批新的帶蓋垃圾桶,規范病區環境衛生的管理,對醫療垃圾分類有了明顯的標識。4)對病區環境衛生進行專項檢查整治及持續質量改進。
4、盡最大努力減少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風險。
1-11月醫務人員共發生銳器傷18例,均能按照針刺傷工作流程處置和上報,無一例發生血源性感染性疾病。
5、增加消毒隔離設備:
1)在血透室、婦科門診治療室、人流室、檢驗室按面積要求配備了固定紫外線消毒燈,手術室配備了一臺空氣消毒機,使醫務人員工作環境空氣凈化效果更加完善,同時也減輕了醫務人員以往來回拖動紫外線架消毒的不便;1至10月份共收集了空氣采樣標本共228份,合格率100%。
2)完善了供應室外來物品、器械的管理,消毒物品放行及生物監測追蹤的管理,購買生物監測急查機一臺,對消毒滅菌物品起到有效的監測放行依據,并配備清洗防護隔離用品,選用酶類洗劑,清洗質量有了提高。
3)完善了胃鏡室器械的清洗、浸泡消毒設備。
(二)形成醫院感染監控網狀管理,開展綜合性監測項目包括發病率調查、漏報率調查、現患率調查、醫院感染暴發監測、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壓力蒸汽滅菌監測、使用中的消毒劑、滅菌劑監測、紫外線消毒效果監測、環境衛生學監測,并根據醫院情況開展目標性監測項目有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監測、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監測、細菌耐藥性醫院感染監測。
1、院感病例監控:
1)要求各臨床科室必須對住院病人開展醫院感染病例感染監測,臨床確診有醫院感染病例后如實填寫感染病例登記表,明確診斷后,由經治醫生于24小時內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以掌握我院醫院感染發病特點。
2)不定期進行現患率調查及病歷回顧性抽查以調查感染漏報率,為我院醫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學依據。
3)及時評估、分析醫院感染病例,掌握醫院感染發生情況、及時發現醫院感染暴發趨勢,定期總結、分析,并報告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
4)及時分析科室院感率、及風險因素,將存在醫院感染高風險的科室設為院感重點防控科室,提出整改并進行監督跟蹤整改落實情況。
5)1-10月發生醫院感染111例,其中上報院感例數110例,遲報院感例數17例,院感染率為1.5%,遲報率15.3%,漏報率0.9%;按各部位構成比依次為,呼吸道感染第一,占62%、泌尿系感染第二,占18.9%、術口感染第三,占4.5%。
2、消毒效果及消毒隔離監測 (1)對全院購入的一次性無菌用品資格進行審核,并對醫院消毒、滅菌藥械一次性無菌用品的購入、儲存、發放和使用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進行微生物學抽檢。
1)開展科室每月進行消毒隔離自查,并將情況記錄在科室院感手冊;院感消毒隔離小組每季對各科進行消毒隔離檢查,院感科組織對各科消毒隔離進行不定期抽查,將存在問題及時反饋,并跟進整改情況。
2)本年度開展專項檢查2項,分別是人流室院感要求專項檢查及供應室院感要求專項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匯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并提出改進措施。
3)繼續跟進2011年清潔衛生專項檢查并進行持續質量改進,本年度繼續跟蹤質量情況,使病區清潔衛生明顯改善。
4)規范病區清潔運送員工工作的行為,嚴格要求不能帶薄膜手套按電梯及開關科室各類門把等用品,病區臟被服必須密封運送,醫療垃圾規范存儲、運送。
5)消毒隔離監測1至10月共進行物表采樣282份,合格率為99%,物表不合格標本有2份,分別是18/1綜合科治療車細菌個數20/cm2, 整改后19/1復查細菌個數為0;24/1手術室無菌布類包卵園鉗細菌個數1/cm2,要求手術室與供應室全面追逆同一批次物品,回收重新進行滅菌處理,25/3追查其它批次無菌布類包卵園鉗細菌個數為0;要求科室加強無菌物品的管理。
3、進行多重耐藥菌監測,1至10月送檢標本有975份,耐甲氧西林mrsa檢出率為0.54%,耐萬古霉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率為0,其他多重耐藥菌檢出率為39.9%。
4、環境衛生學監測,cdc到我院進行兩次微生物監測,符合要求及標準;我院1-10月份環境衛生學標本自行采樣979份,不合格20份,合格率98%;其中空氣合格率100%,物表合格率99%,消毒滅菌劑合格率100%,壓力蒸汽滅菌合格率100%,手衛生合格率為96%,血透室反滲機出入口水合格率為78%。
(一)制定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責任書,每年與科室負責人主任及護長簽定責任書。
(二)制定科室醫院感染管理手冊,要求科室根據手冊內容開展院感監控管理并做好記錄,每季進行院感知識培訓,每月進行院感監控自查,手冊每年一冊,年底上交院感科備檔。
(三)及時下發相關要求、規定、規范及制度,要求科室組織。
(四)每季及時向臨床一線反饋院感信息監測報告。
四、下一步計劃
xxx醫院感染管理科 2012年11月9日
醫院感染管理科工作總結篇二
根據醫院及相關文件的要求及規定,成立了放射科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室副主任擔任組長,并由一名醫務人員擔任監控醫生,明確了院感管理小組職責和監控工程師職責,將院感工作視為科室首要任務,進一步完善院感管理體系。
制定了《20xx年放射科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計劃》和《放射科感染管理年度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及時修訂措施。根據院感工作計劃,每月組織一次院感知識培訓學習,提高全科醫務人員的院感意識,全年共進行院感培訓十二次,培訓率達100%。
根據我科工作場所的特殊性,高防護、全封閉,空氣滾動差,因此我科特別注重對工作環境的消毒監測,將消毒監測工作并入每天的交接班工作中,做到交班不遺忘、不漏項,并認真做好記錄;同時,強化洗手合格率,洗手合格率達到100%。
傳染病往往是院內感染的一大隱患,為了控制病毒的傳播,對來科室進行檢查的傳染病人,首先做好對職工的自我保護,事后,對該病人接觸過的物品如床單等進行一人一換,并及時登記,及時上報,嚴格控制漏報率,我科一年無一例傳染病漏報。
雖然本年度以來我科的院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擔還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對醫院感染重要性認識不足,由于我科是輔助科室,病人在我科停留時間較短,且我科一般不對病人進行治療,因此醫務人員總認為醫院感染不會在我科發生,存在認識上的麻痹性,對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欠熟練。
2、對醫院感染的理論掌握不透,由于對院感的認識上的不足,會造成對院感學習培訓的不太重視,院感理論知識只在培訓會上了解,會后不注意舉一反三的學習,導致在應對院感檢查需要回答理論問題時,出現回答不全甚至答不上來的現象。
強化科室院感小組的管理力度,加強對院感知識的培訓,將院感知識考核工作與職工年度考核相結合,進一步加強職工對院感工作重要性認識,為醫院院感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醫院感染管理科工作總結篇三
(一)注重依法管理,按照規范開展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不斷學習法律、規范,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和各項政策法規,院領導強調依法行醫,規范管理。由于院領導的重視和院感辦主任認真負責的管理,我院職工的法律意識和控制院內感染的意識不斷強化。
(二)為有效的控制醫院感染,保證醫療質量。院領導重視重點科室的建設,對門診、住院部、護理室、治療室、化驗室、等重點科室嚴格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要求配置基礎設施。
(三)把控制高危科室的醫院感染作為工作重點。經常到臨床第一線了解情況并檢查督促消毒隔離制度的落實,工作中發現問題和薄弱環節,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設法解決,腳踏實地的開展工作。
根據衛生部規范要求逐步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配備了專職的院感工作人員,保證了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規范有序的開展。醫院成立的院、部、科室三級醫院感染管理網絡起到了有效的職能監控作用,按照職責制訂了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考核標準,每月根據考核標準進行質量檢查,對質量檢查結果組織討論和考核,同時根據醫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問題制定改進措施,規范地開展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同時各科醫院感染管理質控小組每月向院感辦報告住院病人的院內感染、消毒隔離監測情況,根據科室院內感染存在問題組織醫務人員討論;各級院內感染監控人員履行了院內感染管理的相應職能,從而使院內感染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在醫院感染管理中,規范、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是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院內感染消毒隔離制度、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使用的管理制度、院內感染管理檢查制度、院內感染管理教育培訓制度、醫院感染管理考核制度等。
結合本院實際,營造氛圍,院感辦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專題講座和院內感染培訓,并利用互聯網及時了解國內外醫院感染的現狀和原則,控制方法的新進展,對全院醫務人員人員進行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增強大家預防、控制醫院感染意識;提高醫院預防、控制醫院感染水平。在全年的院內感染控制工作中,由于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及各科室的積極配合,工作開展比較順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醫院感染的基礎和重要保證。為提高我院的院感工作質量和成效,制訂了一整套科學實用的管理制度來規范醫院有關人員的行為。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制定我院各科室《消毒隔離管理制度》,《院內感染綜合評分細則》。定期或不定期對照我院的院感制度、規范、細則對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檢查、評估、評分,查制度落實情況,查操作規范,從環節上層層深人。院感辦定期檢查制度落實情況,充分發揮制度的約束作用,使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
為認真貫徹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及時掌握我院感染狀況,發病情況、病種、常見致病菌及耐藥情況等有關資料,根據《院感感染診斷標準》的要求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訂了《院內感染監測登記報告制度》。當醫務人員發現院內感染病例或者感染趨向時,必須及時送病原學檢驗,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徑。要求如實填寫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單,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由院感負責人對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監測、分析和反饋,協助控制病情的擴散,必要時由辦公室組織召開研討會,消除隱患,確保醫療安全。為保證院內感染控制工作的可靠性,院感辦將不定期抽查院內感染的發病率和漏報率。對科室內隱瞞,漏報的情況進行摸底,一經發現,除在全院通報批評外,對當事人和科室負責人也要按規定進行處罰。同時,醫務人員要警惕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的發生,院內感染病例的漏報,也是造成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發生的重要因素。發現有感染暴發傾向時,要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院感辦對醫院感染發生狀況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并向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或者醫院負責人報告。
醫院感染管理科工作總結篇四
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由三級體系構成,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科——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監控小組組成,業務院長任主任委員,重點對監控小組人員進行了補充和調整,并明確了各級體系人員的職責。各級院內感染監控人員履行了院內感染管理的相應職能,從而使院內感染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
(1)6月25日對住院部、急診科下發《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醫生人手一冊,并下發復習題,各監控小組認真學習,7月6日科室閉卷考試,院感科督導,共26名醫生參加考試。全部90分以上。
(2)7月12日對醫、護、技人員及新上崗和實習人員進行“手衛生規范、院感知識應知應會培訓共81人,經考試,全部合格。
(3)11月2日,由醫務科組織,院感科對全院的醫、護、技術人員進行新版《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進行培訓,參加人員85人,最后考試合格。
(4)我院領導對醫院感染控制非常重視,派院感科主任、護理部主任、手術室護士長參加陽泉市衛生局組織的感染知識師資培訓,派供應室田玉英到陽泉市第一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培訓與實習。
(1)協助檢驗科每月對重點部門空氣消毒效果監測,其他科室每季度一次。
(2)供應室每鍋進行物理和化學監測,有記錄,不合格的堅決不發放。
(3)紫外線燈管每半年監測一次,不合格的及時更換。
(4)對醫院感染病例各科室每月實行零報告制度,院感科每月深入科室調查漏報情況,今年共收住1766人感染6人,感染率0.34%漏報率16%,目標性監測清潔手術切口61例,感染0例,清潔手術甲級愈合率100%,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監測294人,感染2人感染率0.68%常規器械消毒合格率100%,一人一針一管滅菌執行率100%。
(5)11月15日市疾控中心對我院醫院感染重點部門進行了環境衛生學及消毒滅菌效果年度監測。
(6)11月27日對住院病人進行現患率調查,住院病人共29人,調查28人,實查率96.6%。調查結果現患率3.45%,漏報率0%,抗菌藥物使用率72.4%,高于衛生部60%的標準。
(7)每月對全院感染監測的相關數據進行收集、統計。
(8)與防保科合作,對住院病人電話回訪人征求患者的意見,滿意率%給患者帶去問候的同時,也能及時發現手術切口感染病例。
四、加強醫療廢物管理:與后勤保障科配合加強醫療廢物的常規督導檢查是我院的醫療廢物在現有的條件下收集、分類、交接、登記、焚燒做到規范管理,未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露。特別是配合檢驗科對每一袋過期的血液跟蹤處理,無一袋向外流失造成不良事件。
五、落實制度、檢查到位:認真做好日常的工作,配合醫院的綜合目標檢查,細化標準,檢查結果在科主任例會上通報,整改不足之處。
1、按照《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我院供應室急需更改。上級部門檢查多次提出,護理部已經派人學習。
2、檢驗科的細菌室建設。
3、污水處理問題。
總之,我院某些方面感染隱患還非常嚴峻,我們堅信只要領導重視,我們職能科室配合,各盡其責,常態管理,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就能做好。
醫院感染管理科工作總結篇五
一、加強組織領導;保證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由三級體系構成,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科----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監控小組組成,業務院長任主任委員,重點對監控小組人員進行了補充和調整,并明確了各級體系人員的職責。各級院內感染監控人員履行了院內感染管理的相應職能,從而使院內感染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
二、按計劃進行教育培訓,提高全院醫務人員的感控意識
(1)6月25日對住院部、急診科下發《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醫生人手一冊,并下發復習題,各監控小組認真學習,7月6日科室閉卷考試,院感科督導,共26名醫生參加考試。全部90分以上。
(2)7月12日對醫、護、技人員及新上崗和實習人員進行“手衛生規范、院感知識應知應會培訓共81人,經考試,全部合格。
(3)11月2日,由醫務科組織,院感科對全院的醫、護、技術人員進行新版《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進行培訓,參加人員85人,最后考試合格。
(4)我院領導對醫院感染控制非常重視,派院感科主任、護理部主任、手術室護士長參加陽泉市衛生局組織的感染知識師資培訓,派供應室田玉英到陽泉市第一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培訓與實習。
三、監測反面:
(1)協助檢驗科每月對重點部門空氣消毒效果監測,其他科室每季度一次。
(2)供應室每鍋進行物理和化學監測,有記錄,不合格的堅決不發放。
(3)紫外線燈管每半年監測一次,不合格的及時更換。
(4)對醫院感染病例各科室每月實行零報告制度,院感科每月深入科室調查漏報情況,今年共收住1766 人感染 6 人,感染率0.34 %漏報率16 %,目標性監測清潔手術切口61例,感染0 例,清潔手術甲級愈合率100%,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監測294人,感染 2人 感染率0.68%常規器械消毒合格率100%,一人一針一管滅菌執行率100%。
(5)11 月 15 日市疾控中心對我院醫院感染重點部門進行了 環境衛生學及消毒滅菌效果年度監測。
(6)11月27 日對住院病人進行現患率調查,住院病人共29人,調查28人,實查率96.6 %。調查結果現患率3.45 %,漏報率 0%,抗菌藥物使用率72.4%,高于衛生部60%的標準,(7)每月對全院感染監測的相關數據進行收集、統計。做到月匯總、季反饋(每季度一期簡報)、年總結。
(8)與防保科合作,對住院病人電話回訪人征求患者的意見,滿意率%給患者帶去問候的同時,也能及時發現手術切口感染病例。
四、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與后勤保障科配合加強醫療廢物的常規督導檢查是我院的醫療廢物在現有的條件下收集、分類、交接、登記、焚燒做到規范管理,未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露。特別是配合檢驗科對每一袋過期的血液跟蹤處理,無一袋向外流失造成不良事件。
五、落實制度、檢查到位:認真做好日常的工作,配合醫院的綜合目標檢查,細化標準,檢查結果在科主任例會上通報,整改不足之處。
1、按照《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我院供應室急需更改。上級部門檢查多次提出,護理部已經派人學習。
2、檢驗科的細菌室建設。
3、污水處理問題。
總之,我院某些方面感染隱患還非常嚴峻,我們堅信只要領導重視,我們職能科室配合,各盡其責,常態管理,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就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