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培訓規章制度的意義 培訓規章制度心得體會篇一
一 總則
1 開展員工培訓,目的在于有效開發醫院人力資源,提高員工素質,激發員工潛能,提高工作績效,使員工能夠獲得醫院發展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從而與醫院共同發展。
2 本制度中的培訓是指本院員工在特定場合就某一主題進行的學習、討論、演練等各種提高員工工作技能和素質的活動。
3 本制度適用于本院全體員工。
二 管理職責
1 人力資源部是醫院的培訓主管部門,負責醫院員工培訓工作的統籌管理,其他各職能部門和科室應協調配合共同實施。
2 人力資源部應根據醫院的人力資源狀況,以及各部門培訓需求計劃和醫院全年工作安排,制定出醫院總體年度培訓計劃,經批準后組織實施、監督落實情況并組織考核。
3 各職能部門為醫院培訓的業務分管部門。各職能部門應及時向人力資源部提交培訓需求計劃,并積極配合人力資源部開展培訓工作。
4 人力資源部在培訓中的主要職責:
4.1 醫院培訓體系的建立,培訓制度的制定與修訂。
4.2 醫院培訓計劃的制定與組織實施。
4.3 對各部門的培訓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
4.4 對培訓講師的選擇、確定及協助培訓。
4.5 外派培訓相關事項的管理及外派參訓員工的管理。
4.6 培訓資料、報表的收集、匯總、整理及歸檔。
4.7 參訓員工的考勤監管。
5 各部門(科室)在培訓中的主要職責:
5.1 業務技能相關培訓計劃的制定。
5.2 業務技能培訓的組織實施。
5.3 配合人力資源部開展相關培訓工作,特別是為新員工指定帶教老師,做好新員工入職培訓工作。
5.4 本部門(科室)參訓員工的組織與管理。
5.5 培訓工作總結報告的撰寫和呈報。
三 培訓實施
1 制定醫院的年度培訓計劃前,人力資源部應對醫院培訓需求進行調查分析。培訓需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 醫院人力資源發展規劃、文化建設需求。
1.2 各職能部門(科室)日常工作業務培訓需求。
1.3 醫院重點崗位人才培養需求。
2 員工培訓的培訓師分為外聘培訓師和內部培訓師兩種,培訓師由培訓組織實施部門和人力資源部根據培訓計劃共同協商確定。
2.1 內部培訓師的聘用。內部培訓師采取各部門推薦,人力資源部統一審查考核的方式進行推選。經人力資源部審查考核通過的培訓師,報院領導批準后將聘為我院內部培訓師。內部培訓師由醫院給予一定的培訓補助,具體補助標準和發放由人力資源部負責。
2.2 外部培訓師的聘用。外部培訓師的聘請由人力資源部根據醫院培訓計劃,采用與專業培訓公司合作或自行聯系的方式推選。
3 培訓方式:
3.1 崗前培訓(新員工入職培訓):由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實施本院招聘的新員工崗前院級培訓,相關職能部門予以配合。
3.2 在崗培訓:由各用人部門根據崗位技能要求,對員工實施不定期的各崗位在職培訓。業務主管部門應制定相關的學習培訓制度,加強監督、管理和組織實施。
3.3 外出培訓和進修:各部門可根據部門建設實際需求,以及新技術、新項目開展的具體要求,充分調研并經部門討論決定后提出申請,業務主管部門、人力資源部和院領導審批同意后方可實施。
4 內部培訓前期準備:
4.1 培訓組織實施部門必須根據培訓計劃,明確培訓主題和主要內容,確定培訓師、培訓對象、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做好培訓資料準備。
4.2 為確保培訓整體效果,培訓組織實施部門應事先與參訓部門溝通,確保參訓率達到80%以上。
4.3 培訓組織實施部門擬定培訓通知并下發,做好培訓場地環境布置、教具借調、培訓設備安裝調試、通知講師及受訓人員等準備;培訓師做好授課備課準備。
5 內部培訓組織實施:
5.1 培訓組織實施部門應組織參訓人員在《培訓簽到表》上簽到,同時發放培訓相關資料。
5.2 培訓組織實施部門負責人負責主持培訓,向參訓人員介紹培訓師、培訓主題及培訓意義等,同時宣布培訓紀律。
5.3 培訓師進行現場授課,培訓組織實施部門人員做好培訓工作的相關記錄。
6 培訓期間的考勤管理:
6.1 所有參訓員工自收到培訓通知之日起,應合理安排本職工作及私人事務,確保準時參加。
6.2 培訓期間的所有員工上課時均應維護本院的員工形象,并自覺遵守本院的各項規章制度。
6.3 員工參加內部培訓時,應在培訓記錄表上簽到,避免遲到早退的現象發生。培訓記錄表由人力資源部存檔備查。
6.4 員工外出進修培訓時,需持經院領導簽批后的《外出進修培訓申請單》至人力資源部備案并簽訂培訓協議,培訓協議簽訂后方可外出。
6.5 員工參訓期間,未向人力資源部請假或請假未批準而未參加培訓的,其培訓缺勤課時將按曠工處理。
6.6 員工如因公或其他緊急事宜確實不能參訓的,需至少提前辦理請假手續,經部門負責人簽字同意后交人力資源部備查。因特殊原因未能提前請假的,應到人力資源部說明原因,并補辦請假手續,否則按曠工處理。
7 外派培訓進修:
7.1 外派培訓進修可以采取全脫產、半脫產或業余形式,培訓費支付方式可以是公費或自費。
7.2 員工參加外派培訓必須由人力資源部代表醫院與其簽訂外派培訓協議,對培訓費用、培訓期間薪酬待遇及培訓后服務年限等有關事項進行書面約定。
7.3 員工參加全脫產或半脫產外派培訓前,必須與用人部門指定的其它員工作好工作交接。
7.4 員工參加外派培訓結束后,應結合崗位工作實際,認真撰寫培訓心得體會,與培訓相關資料一并上交部門負責人及主管領導審閱、存檔,作為培訓評估的主要依據之一。
7.5 員工參加外派培訓結束后,部門認為有必要的,應該由參訓員工將培訓內容進行整理,為同類崗位的員工進行傳達和培訓,實現資源共享。
8 員工培訓組織實施部門應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總結。
8.1 培訓前應了解參訓員工的實際知識水平。
8.2 培訓中應了解參訓員工的掌握情況,以利于培訓內容的調整。
8.3 每期培訓結束時,組織實施部門應視實際需要分發《培訓效果評估表》,供學員填寫后收回,并匯總學員意見,作為以后再舉辦類似培訓的參考。
8.4 人力資源部應對各部門評估培訓的成效,定期分發“培訓效果評估表”,供各部門主管填寫后匯總意見,并結合實際分析評估培訓的成效,做成書面報告,呈院領導審核后,分送各部門及有關人員作為再舉辦培訓的參考。
8.5 培訓的組織實施部門可以開展培訓考核,具體由培訓師設置考題,組織實施部門組織參訓人員積極參與。
四 培訓成果的呈報
1 每期培訓結束后一周內,如組織實施部門開展考核工作,講師應將學員的考核成績評定出來,連同試卷送人力資源部,以建立個人完善的培訓資料。
2 主辦單位應于每期培訓結束后一周內填報《培訓效果評估表》,送人力資源部歸檔。
3 每三個月,各部門應填寫“培訓實施結果報告”呈人力資源部,以了解該部門最近在職培訓實施狀況。
五 培訓檔案管理
1 員工培訓應建立相關的資格檔案,全院性的培訓檔案由人力資源部負責保管,各職能部門組織實施的培訓由各職能部門保管。
2 培訓檔案應包括:
2.1 培訓計劃、方案、工作總結報告、培訓合同、評估資料、各種表單等。
2.2 培訓師的聘任、考核資料和相關培訓教材、教案等。
2.3 參訓員工的評估、考核資料,培訓記錄表等。
培訓規章制度的意義 培訓規章制度心得體會篇二
一、員工崗前培訓制度
1、醫院要對每年新入職上崗的員工實行崗前培訓。崗前集中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一周。
2、 崗前員業培訓主要內容有: 法規與理念培訓,醫療衛生事業的方針政策培訓,醫學倫理與員業道德培訓,醫院工作制度、操作常規、醫療安全管理措施及各類人員崗位員責, 醫學文件(病歷)書寫的基本規范與質量標準,心肺復蘇的基本技能,當地醫療衛生工作概況及所在醫院情況,現代醫院管理和發展以及消防安全知識與技能培訓等有關內容。
3、崗前培訓要經院方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崗。
4、其他新上崗的員工,要依照本制度自學和考核。
5、崗前培訓集中培訓應當與試用期培訓結合起來。新上崗的醫務人員在試用期內 , 除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外,仍須堅持崗位培訓培訓,并在試用期結束前作出評價。
二、在崗員工規范化培訓制度
1、根據國家繼續醫學培訓的有關規定,醫院必須實行在崗員工終身培訓培訓,抓好人才培訓工作,從難從嚴要求,進行正規訓練。
2、醫院在崗員工繼續培訓工作規范化培訓包括: 專科培訓、亞專科培訓及終身繼續培訓三階段: 應當設專人管理,在主管院長領導下,負責計劃、組織和考核工作,建立技術檔案。
3、醫院和科室應當制訂出在職員工繼續培訓規范化培訓計劃,以及保證計劃完成的具體措施。
4、對所有員工的培訓,都要強調從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人手 , 可采用崗位實踐、脫產進修、建立導師制等多種醫院工作制度與人員崗位員責醫院工作制度與人員崗位員責途徑,不斷提高和深化專業理論、實踐能力以及外語水平。
培訓規章制度的意義 培訓規章制度心得體會篇三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崗前培訓的目標是使新進出口員了解本公司情況及規章制度,便于新進人員能更快勝任未來工作并遵守規定。
第二條凡新進人員必須參加本公司舉辦的新進人員崗前培訓,其具體實施辦法依本制度執行。
第三條崗前培訓的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公司創業史;
2.公司業務;
3.公司組織機構;
4.公司管理制度;
5.所擔任業務工作情況、業務知識。
第四條凡新進人員先進行五至八天培訓,每隔二周舉行一次。
第五條新人員的培訓,人事部門應事先制定日程安排計劃表,培訓進度記錄及工作技能評定標準表。
第二章培訓階段
第六條對于新進人員的崗前培訓,按工作環境與程序可分為三個階段:
1.公司總部的培訓;
2.主管部門的培訓;
3.實地訓練。
第七條公司總部的培訓須重點進行以下各項:
1.公司狀況;
2.參觀公司的各部門及其本人未來的工作崗位環境;
3.介紹其崗位特征及如何與其他部門配合;
4.熟悉公司產品的性能、包裝及價格;
5.市場銷售情況分析;
6.對市場上同類產品及廠家要有相應的了解;
7.聘用專家實施口才培訓。
第八條各部門的教育培訓負責人必須是新進人員的未來主管和實地訓練負責人。
第九條各部門教育培訓的重點在于實際操作技術的培訓,其要點如下:
1.每天的日常工作及可能的臨時性業務;
2.從事未來工作的技能及從事工作的方法;
3.時間運籌和時間管理;
4.工作任務達成率;
5.綜合評估。
第十條各部門教育培訓負責人必須有豐富的經驗,并掌握相應的工作技術,必須強調與實地訓練密切配合。
第十一條實地訓練即在一位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嘗試從事即將開展的工作。指導者應協助受培訓者完成工作,并隨時指出注意事項和應改進的地方。
第十二條對于從事指導培訓的人員,公司視情況發給相應獎金,要求必須精益求精,圓滿完成指導培訓的工作。
第十三條為有效達到教育培訓的目標,應酌情安排、靈活制訂上述教育培訓上述教育培訓階段的計劃,并嚴格予以實施。
第三章教育培訓的內容
第十四條教育培訓的內容,各公司、部門可以根據自己本身的特點自行安排,但必須具備下列三項:
1.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育培訓;
2.程序規劃的教育培訓;
3.工作態度與市場信息收集方法的教育培訓。
第十五條必須確保通過新進人員教育培訓,使具有相應的基本知識,熟悉公司的組織結構、目標、政策、經營方針、產品及其特性等內容、并對公司的性質及發展有一個初步了解。
第十六條凡新進人員,都應對他們進行系統的教育培訓,培養他們工作中的進間管理和計劃能力,從而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通過適當的組織和協調工作,按一定的程序達到工作目標。
第十七條教育培訓要講求效率,按一定的計劃和步驟促進培訓成功和公司發展。
第十八條態度與語言的教育培訓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新進人員的樂觀、自信的精神和積極的態度,以熱忱服務、信譽至上的信念履行職責。
第四章附則
第十九條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