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是提升寫作水平的捷徑,通過模仿和學習范文,我們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小編整理了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欣賞和借鑒,希望能帶給大家一些啟示。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一
(1)讓學生經歷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認識將新知轉換成舊知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
(2)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和驗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和驗算,并養成驗算的良好習慣。
(3)通過回收有用垃圾的計算,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
(2)準確、迅速地進行計算。
教具:電腦課件。
1、課前練習:把下面每組中的兩個分數通分。
練習點評:出示答案,通分可以把不同分母的分數變為同分母分數。
2、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叫生活垃圾,請看(出示課本主題圖)這是某地區生活垃圾成份統計圖,從圖中你得到什么信息?(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如廢金屬等約占生活垃圾的,紙張約占等)。
3、根據信息,老師提一個問題,請同學們列式計算并向同位講述計算方法。
問題:從圖中看紙張和食品殘渣共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
學生匯報(老師不總結)。
說得非常好,從圖中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并列式嗎?(要求再提五條并板書)。
觀察:這五條算式有什么特點?(分母不同的分數)。
4、導出課題:分母不同的分數就是異分母分數,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異分母分數怎樣進行加、減運算。出示課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紅筆點住“異”字)。
1、請看例1的第(1)個問題:求廢金屬和紙張垃圾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幾分之幾?。
+能直接相加嗎?(不能)。
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因為它們的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現在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請同學們四人小組共同探討、嘗試。
討論提綱:(1)分母不同怎么辦?
讓學生討論方法,自己嘗試計算(寫在書上),完成后重點下面五個環節:
(一)小組匯報:學生匯報方法(引導出四條)。
(1)分母不同的分數(異分母分數)相加,先通分,把異分母分數變為同分母分數;。
(2)+=+=(板書)。
(3)計算方法:異分母分數相加,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相加的方法計算。
(4)用小數計算:+=0.25+0.3=0.55=。
(二)讓學生補充(......)。
(三)上面兩種計算方法,哪一種更好?
(先通分,再計算的方法更好。如果化為小數計算比較麻煩,特別是當分數不能化為有限小數時,我們就不能算出準確的結果。)。
(四)課件演示,板書計算方法:“先通分,再計算”。
(五)同位對照+互講計算方法。
2、鞏固練習。
請同學們利用剛才說的方法準確地算出這兩題。
完成后學生口頭說出計算過程老師板書。
我們已經學會了異分母分數加法,那么異分母分數減法又怎樣計算呢?
2、請兩位學生在黑板板書、講計算方法,并讓學生口頭答數。
質疑:
(1)計算結果不是最簡分數要不要化為最簡分數?
(2)驗算的方法?
驗算的方法與整數加、減法驗算的方法相同。要求學生說出+和-這兩題的驗算方法。
+=驗算:-=?或-=?
-=驗算:+=?或:-=?
(注意:只要求學生講出驗算的方法但不要求學生計算)。
1、課本p112做一做第1題,(同位左邊的同學做第一橫行3小題,右邊的同學做第二橫行3小題。)。
2、判斷p112第2題(強調驗算方法,選一題加法一題減法詳細講)。
3、p113第1題(上面的4小題)。
在作業本上獨產完成,老師公布答案,同位互相批改。
4、補充說明:p112“你知道嗎?”的內容。
用課件并結合自己簡短的語言來介紹。
5、拓展題:
1、師:大家今天有什么收獲嗎?
(2)利用本例題的情景,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很多生活垃圾經過處理就能變廢為寶,把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包裝,以利于有用垃圾的回收,用實際行動支持環保工作)。
(3)同學們的心情愉快嗎?感覺誰上課最積極,感覺老師如何?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二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121頁)。
1、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和驗算。
2、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3、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及遷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運用通分解決異分母分數不能直接相加減的問題。
課件、實物投影、練習題紙。
一、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和分數做朋友。能告訴老師你喜歡和哪個分數做朋友嗎?(學生舉例,師板書分數,在8個左右)。
2、現在請你任選其中兩個分數,組成一個加法或減法算式。比一比:誰寫的又快又多。
交流匯報,板書算式。
你愿意給它們分分類嗎?同桌合作,并說說你分類的依據。
根據學生回答,把板書圈成左右兩塊。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課。
1、巡視導學、自學嘗試:
有勇氣向它挑戰嗎?我們就以+為例,請你用自己的智慧攻克這座新的堡壘。
學生自主嘗試。師巡視,吸取信息,選擇不同算法的學生板演。學生的算法可能有:+=+==1;+=等。
2、思考質疑:
對這些算法你有什么想法?為什么第一種算法是不對的?(得出結論,只有分數單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減)。
3歸納小結:
板書: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法進行計算。
4、嘗試鞏固。
任選黑板上一加法算式計算,同桌交換批改。
5、挑戰減法。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異分母分數的加法,請你猜一猜:異分母分數的減法應怎樣計算?(學生主動猜測)。
我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我想請大家自己來證明,好嗎?
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選擇算式進行計算,然后歸納方法,并再次進行嘗試。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由收集及整理,小組交流。交流滲透驗算的方法。
6、小結。
誰來說說我們這節課學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它的方法嗎?(補充板書)。
三、課堂百草園。
1.知識窗。
1)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然后按照()法則進行計算。
2)分數的分母不同,就是()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減,要先()化成()分數再加減。
3)分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4)+=+=。
-=+=。
+=+==()。
2.比一比:小小神算手。
+=-=。
-=+=。
3.填一填:說說為什么這樣填,應怎樣驗算。
(1).()+=(2)()-=。
4.小小觀察手:先計算,后觀察,再總結。
+=+=+=。
+=+=。
學生計算,相互校對。說說你有什么發現?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同桌。
師生交流:分子為1,分母互質的兩分數相加,和的分母是加數分母的乘積,分子等于加數分子之和。
你能用字母表示你的結論嗎?+=(a、b0,且互質)。
如果中間是減號呢?有規律嗎?這個問題留待課后同學們自己去探索。
+=。
(說明,由于分數沒有錄入,請老師們根據自已需要適當修改)。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三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第二課時。是在學習完第一課時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后的教學內容,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兩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緊緊圍繞分數的意義展開教學。下面是我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反思。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的重點是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掌握異分母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完成這節課的教學后,我覺得有幾個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學中引起重視。
上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分數的意義,這是我們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個課時的關鍵與基礎。所以,在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中必須要求學生充分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與計算方法。
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應把教學內容提高到更高一層次,讓學生從自然狀態,進入到有序、有規律、有數學思維的狀態。如:在學生討論并研究完異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后,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明確每一步與前面知識之間的聯系。
3、引導學生明確每一步的任務。
通過觀察與討論是學生明確異分母分數加法在計算中遇到的了問題怎樣解決。
異分母化成同分母----使得分數單位相同,這是計算的基礎。
通過這樣教學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們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并掌握了異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與方法,在進行異分母分數減法的教學時就比較自然了。因此,在教學中我要充分利用分數的意義展開全面的教學。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四
今天是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的第二輪,比賽的形式是說課,我有幸參加了評委工作。上午的課題是《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十四位選手八仙過海,各顯身手,讓我們領略了我區小學數學教師的風采。當然,也帶給了我們關于這節課的許多思考:
教師課前應該思考的問題:
1、給定學生問題還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2、是采用教材提供的情境還是結合自己學校、學生實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3、學生已有的認知狀態如何?新的生長點在哪?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重、難點是什么?該采取怎樣的教學策略來達成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什么要將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轉化的依據是什么?)。
4、學生可能會怎樣計算?如何根據這些動態生成的'資源來激發學生思考?(哪種情況是可行的―――具有普遍性,哪種情況不可行,為什么?哪種計算是錯誤的?為什么?例如轉化成小數計算)。
5、歸納的素材是否提供得比較完整?例如分數是互質數的、分母是倍數關系的、分母是一般關系的。
6、第一課時究竟應該練什么?是否突出重點和易錯點,達成目標?
哪些問題是關鍵的必須解決的,哪些問題的解決是錦上添花?
說課中出現的問題:
1、重算法,輕算理。沒有解決為什么要化成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問題。
4、不善于抓住來自學生動態生成的資源。
5、缺乏滲透基本的數學思想的意識和指導學習方法的行為。例如轉化的思想,遷移的學習方法。
6、缺乏對學生計算錯誤的預設,沒有體現對中下生的關注、指導。
教師今后最需要修煉的能力:
1、對教材的駕馭能力。
2、對難點的突破能力。
3、對目標的把握能力。
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鉆研教材,學習課標教參。
2、熟悉知識體系,提高學科素養。
3、尊重認知規律,掌握學生實際。
4、學會靈活應變,善用動態資源。
以上純屬個人愚見,必有失偏頗,卻在情理之中。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五
生1: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
生2:我們要保護環境,不隨便扔垃圾。
生3:……。
師:對,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能隨便扔垃圾,但是我們日常生活能產生很多的生活垃圾,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我們可以對垃圾分類處理。一般情況我們把生活垃圾分為四類(課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布圖),其中紙張和廢金屬可以回收再利用,從而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
二、探索新知。
(1)采集信息。
師:從這個表上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2—3名學生回答。
(2)處理信息。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紙張和食品殘渣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
師:我們一起列式解答。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師:你能說說計算過程嗎?
指名回答。
師: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提出廢金屬和紙張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
生2:危險垃圾比食物殘渣多多少?
生3:食品殘渣和危險垃圾一共占幾分之幾?
(教師根據需要在黑板上板書。)。
(3)探索方法。
師:現在我們先來解決廢金屬和紙張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嗎?
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
師:這個加法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分數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我們學習的分數加法分母都是相同的,今天學習的加法分母不同。
師:你能想辦法把它轉變成我們學習過知識進行計算嗎?
小組內討論怎樣變成學過的知識。
學生匯報,教師有選擇地板書。
生1:我把分數化成小數進行計算,四分之一就是0.25,十分之三就是0.3,所以0.25—0.3=0.55。
生2:我用畫圖的形式表示出來的。(實物投影顯示學生的表示方法。)。
(對于兩種方法老師都予以肯定。)。
生3:我用的算式的方法。
師:你們能看懂這是什么意思嗎?
3/10+1/4=6/20+5/20=11/20。
生:把1/4的分子分母同時擴大5倍,把3/10的分子分母同時擴大2倍。
師:為什么要一個分數同時擴大5倍,另一個分數同時擴大2倍?
生:因為我們已經學過通分,而且也知道了同分母相加的方法。
師:他的意思是說,原來分母是不一樣的,現在用通分的辦法使分母一樣,這時候用同分母的方法來做就可以了。
(4)教師總結。
剛才的幾位同學都說得非常精彩,無論是畫圖,還是把分數轉化成小數,還是通分,都是想要把單位統一,然后再相加。具體請看課件演示。
(5)自主選擇二次探究,方法擇優。
師:接下來還有幾個算式,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方法計算,看誰算得又快又對。
1/2+1/81/3+2/92/7+1/3。
師:你們都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
生:通分。
師:為什么不用化成小數的方法?
生:因為除不盡。
師:為什么不用畫圖的方法?
生:畫圖太麻煩了。
生:還是通分比較簡便。
師:請你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說。
生:如1/3+2/9=3/9+2/9=5/9。
生1:分母不同沒法直接相加的,通分以后分數單位一樣了,也就是分母一樣了,所以這樣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學生獨讓解答,
師:你能和你的同桌說說你的計算過程嗎?
同桌交流完,指名說說計算的過程。
生:我是先通分,然后分母不變,分子相減。
(三)教師引導學生總結。
生:通分。
師:通分之后再怎么計算?
生:根據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方法應用。
(學生選擇問題,并解答。)。
四、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談話: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
教學板書:
3/10+1/4=6/20+5/20=11/20。
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
教學反思: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在實際計算中經常遇到,是分數加、減法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不提任何規定性的要求,讓學生自主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并讓學生形成共識,分數單位不同的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相加、減的方法進行計算,這樣化新知為舊知,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六
異分母分數加法和減法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通分和同分母分數加法和減法之后進行教學的。這是后面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和解決相關實際問題的基礎。
教學環節及分析,
第一,揭示大課題,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因為學生已經預習,初步了解到今天學習的內容是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第二,復習題,一張紙,平均分成8份,涂紅色的是1份,涂藍色的是3份,涂色部分占一張紙的幾分之幾?目的讓學生復習回顧同分母分數加法和減法計算的法則,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同時在這里提醒學生,能約分的要約分。
第三,教學例題,例題學生的'理解應該有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如何列式,第二步驟是如何計算。因此教學的步驟也可以分為兩個,第一個步驟,列式后與復習題比較,揭示今天學習的課題是異分母分數加法和減法,同時提出問題,異分母分數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沒有學過,我們該怎么辦?這里可能有的學生會立即進行解答,轉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加法和減法進行計算,首先要肯定學生的想法很好,是一種很好的轉化策略,這種轉化的策略也是本堂課的教學知識點之一,但不是重點。轉化的講解要分為兩個層次,第一,怎樣轉化,這個簡單,通分,第二,為什么要轉化?能用轉化的方法嗎?這就是第二個教學步驟,卡通鳥的實踐操作過程。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通過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發現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二+四分之一。實踐出真知,卡通兔的總結完全正確,異分母分數加法和減法應先通分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加法和減法再計算。
第四,通過試一試的練習,讓學生總結一下,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法和減法是應注意什么?第一,通分時一般要采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數最公分母;第二,計算的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
第五,練習鞏固強化。
一個問題。
列式時,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能不能相加,這個問題要不要講解。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只有單位“1”相同,兩個分數才能相加減,如果單位“1”不同,兩個分數是不能相加減的。如果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學生不大容易理解,最重要的是沖淡了這節課的主題。如何處理這個問題,還需要仔細思量。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七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是人教版第十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本節教學內容包括分數加減法的含義、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和連加、連減三個部分。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整數、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在三年級上冊學過的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學習搭好階梯。
學情分析。
相對整數加減運算而言,分數的加減運算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學生對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有一定基礎。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教學目標。
1、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相同單位的數相加減的算理及含義,并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
2、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難點。
能夠正確地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是本節課要突出的重點;讓學生在探索交流中概括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是本節課要突破的難點。
教法學法。
數學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我準備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使教法和學法和諧地統一在“以學生發展為本”這一教育目標之中。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規律,將本節課的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一、鋪墊復習、導入新知。
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首先課件出示分數,你能說說它的分數單位嗎?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怎樣表示?為下面學習分數的加減法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索、歸納方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本節課教學中,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例1的教學讓學生理解分數加法的含義,明確算理,探索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教學中我創設以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笑笑一家人晚餐為情境,體現分數加法的計算是因解決問題的需要而產生的,學生聯系整數加法,利用類推的方法,就能理解分數加法的含義:分數加法和整數加法的含義相同,是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接下來教學計算方法,提供給每一位學生獨立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思考、計算,然后再合作交流計算的過程和想法,歸納出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同分母分數相加,分母不變,分子相加。在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后,指導學生規范地寫出計算過程。最后,利用直觀圖,學生可以看出結果4/8就是1/2,體會用最簡分數表示結果的合理性和簡約性,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有了例1的基礎,我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例2分數減法的教學,學生很快就能理解分數減法的含義:已知兩個分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分數,求另一個分數的運算。并歸納出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同分母分數相減,分母不變,分子相減。觀察例1和例2,你能發現什么共同點?學生在探索交流中,總結出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一般方法: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培養了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在教學例3時,我將自主探究的權利牢牢把握在學生手中,讓他們在自主列式、自主計算、自主說理的過程中,獲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受,逐步養成自主探索的良好習慣。最后全班交流討論例3的解決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與合理性,懂得應選擇較簡潔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鞏固內化、回歸生活。
針對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此環節設計了三組題,基礎題、中等題和思維訓練題。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因此我還設計了一系列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系的練習題,讓學生感受到通過計算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總之,在本節課教學活動中,我力求充分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力求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便于他們積極思考,大膽嘗試,在探索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八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以及認識了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教學的,因此本課通過一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來引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喚起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已有經驗,并深刻體會只有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也就是同分母分數才能相加減,接著,根據學生心理和思維的特點,讓學生“猜一猜”,自然會聯想到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實現自然過渡,揭示課題,而且在思維上留給學生探究的線索。同時,由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的現實存在而導入,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
在備課時,我充分意識《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是在學生已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與上一節課有很多相似之處。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情況,我覺得在對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方面還做得不太夠,仍然停留在教師讓學生做什么,學生就做什么的層面上。而且有些教學環節的設計,顯得有些多余,缺乏對總體目標的把握。雖然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已經確定,但是我卻沒有去考慮每一個環節的'設計目的,設計這樣的教學環節最終能為總目標解決什么。例如:在復習導入這一環節中,要求學生對一個個的出示分數回答該分數的分數單位,然后對兩組分數進行通分。對于這一環節的設計,我顯然是沒有好好的分析,因為本課的重點在通分,分數的分數單位是很早就學的知識已經沒必要在復習了。
還有在講解1/2+1/3的算理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這兩個分數相加的“算理”演示課件,但在課件中沒有講透為什么分數單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如果我在教學中設計添加這樣一環節,應該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也就是當出現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兩個圖形時,把它們重疊合并成一個新的圖形,并提問學生現在這個圖形可以用什么樣的分數來表示了。學生自然是無法對這個既有二分之一又有三分之一的圖形用分數來表示的。這樣反過來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分母不同的分數是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了,從而也就更加深刻的掌握了先通分在計算這一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了。
如果我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中充分重視學生原有認知水平,抓住這一教學契機,有準備地計劃和選擇一些適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學習材料,設置恰當的教學情景,直接拋出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歸納、自己體驗,那肯定比教師一步一步引導發現更有價值,更能調動學生的興趣。
文檔為doc格式。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九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材p104—106。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和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通過探究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讓學生體驗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探究意識,養成規范書寫、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十
(1)在學生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算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3)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備注。
一、基本訓練。
1、口算。(直接指名口答)。
2、以上面題中的算式為例說說算理和計算方法。
2/11+5/11表示()個1/11加上()個1/11,一共是()個1/11,就是()。
5/9-1/9表示()個1/9減去()個1/9,還剩下()個1/9,就是()。
3/7+4/7表示3個()加上4個(),一共是7個(),就是()。
9/10-3/10表示9個()減去3個(),還有6個(),就是()。
二、設疑引入,探究新知。
1、設疑:我們已經理解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也已掌握了計算方法,假如我們再增加一個數的話,你會計算嗎?我們在剛才的口算題中任選一題增加一個分母原來分數相同的分數編成連加或連減,并試著算算看。
2、學生編題,嘗試計算。
(1)學生任選題目嘗試編題計算。
(2)同桌交流計算方法。
教師要注意學生可能出現的.計算方法:
一是逐個計算;
二是同時計算。
(3)反饋典型題目,指名扮演,并說說算理和方法。
(4)師生共同商定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
備注。
3、練習:13/15+4/15+7/158/11-3/11-5/11。
(2)討論:分子是0的分數應等于多少?
三、鞏固練習。
1、練習。1/6+2/6+3/69/10+3/10+7/10。
(1)學生獨立計算;
(2)說說算理和計算方法,議議對結果的處理。
2、判斷下列計算是否正確。(用手勢表示)。
(1)5/9+2/9+8/9=15/27=5/9..............................()。
(2)17/20+11/20+7/20=35/20=7/4........................()。
(3)13/14-3/14-5/14=21/14=3/2=11/2.....................()。
(4)4/5-1/5-3/5=0/5..........................................()。
3、在()中填上適當的數。(可適當擴展,看誰填的多)。
4/()+5/()+1/()=1()/15-()/15-()/15=0。
()/8+()/8-()/8=0()/9-()/9+()9=1。
四、課堂小結。
1、學生先同桌互說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2、指名反饋。
(2)對結果處理的一般要求。
五、課堂作業。
1、口算。
2、應用練習。(注意單位名數的處理)。
3、《作業本》。
在上節課的基礎上,學生較易掌握這一內容。問題是:一部分學生往往沒有把計算結果化簡或化成帶分數。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十一
教學目標:
1、經歷操作、觀察、歸納等數學活動,知道異分母分數不能直接相加減的道理,發現異分母分數的計算方法。
3、在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過程中,發展數學觀察、歸納、猜想、驗證等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答結果并說說計算方法:
2、最后一題你為什么直接不能得出結果?這節課討論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板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四色圖。
(1)紅色部份占整個正方形的幾分之幾?藍色部份呢?
(2)這兩部份共占整個正方形的幾分之幾?你能列式嗎?猜一猜:會是幾分之幾?
(4)小組內交流:
l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結果的?
l他人是怎樣算的?
(5)全班匯報:
l折的思路(一起折一折:先折出1/2,畫上紅斜線,再折出1/9,展開在其中一份沒有顏色的地方畫上藍斜線,觀察:兩種顏色一共占了幾分之幾?)。
l畫的思路(課件演示)。
l計算:
2、討論:紅色部份比藍色部份多幾分之幾?你能列式計算嗎?算一算。
(1)同學計算。
(2)折紙驗證。
3、小結:兩個不同的分數單位相加減,不能直接計算,要先通分,再計算。(板書:通分)。
1、出示綠色部份,是幾分之幾?
2、你能算出紅色部份和綠色部份共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嗎?先估計一下:是幾分之幾。
3、獨立計算并與同桌交流方法。
4、匯報:
(1)是多少?與你的估計一樣嗎?
(2)怎樣算的?你能驗證嗎?(在同學回答的基礎上課件演示)。
(3)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
(4)你有什么結論?(異分母分數相加,不能直接計算,要先通分,再計算)。
5、紅色部份和綠色部份哪塊大?大多少?你能列式計算嗎?試一試。
7、匯報,選擇兩題計算。
三、拓展練習:
1、看圖列式計算。
(1)。
(2)。
2、用,,三個分數組成分數加減算式,可以寫幾個?請你寫出來。
3、計算這些算式的結果:
+;+;+;-;-;-。
4、填方框: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疑問或新的見解?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十二
(一)教材第104一106的內容及第108頁練習二十一的第1、2題。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能力。提高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規范書寫和仔細計算的良好習慣。
多媒體課件。
(1)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個是,里有()個。
(3)3個是(),是4個()。
1.出示例1。
提問:觀察圖,你都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把一張餅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張餅,媽媽吃了張餅,求爸爸和媽媽共吃了多少張餅。
提問:要求爸爸和媽媽共吃了多少張餅,怎樣列式?為什么?
學生思考并口答:+,表示把兩個分數合并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
提問:你能算出結果嗎?怎樣想的?
學生可以這樣思考:是1個,是3個,合起來也就是。
提問:+的和是,為什么分母沒變,分子是怎樣得到”的?
板書:+===。
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上面的計算過程:
觀察圖可以看出結果是,也就是。注意: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2.提問:通過解答上題,想一想分數加法的含義是什么?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法?
小結:分數加法的含義與整數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在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法時,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
3.出示例2。
請學生看題,試列式并計算。
請學生匯報計算過程:—===。
提問: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分數減法的含義與整數減法相同嗎?
因為這道題中已知兩個數的和是,其中一個數是,求另一個數是多少,所以用減法計算。分數減法的含義與整數減法相同。)。
提問:計算過程中,為什么分母不變?你能說一說同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嗎?
4.小結:觀察例1和例2有什么共同點?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怎樣計算?(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共同歸納概括。)。
5.完成教材第105頁的“做一做”和第107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6.完成教材第109頁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選擇2、3個題讓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并讓學生說一說應注意什么。
7.完成教材第109頁練習二十一的第2題。
讓學生說說是依據什么關系進行計算的?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十三
教師:我們先看第一道加法題:1/4+3/10,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看扇形圖加深理解。圖片出示:
教師:我們再從圖上看一下,用兩個大小相同的圓表示單位1,根據分數的意義,涂色的部分分別表示1/4和3/10。1/4的分數單位是1/4,用這樣的一個大扇形表示,3/10的分數單位是1/10,用這樣的一個小扇形表示,它們的大小不同。1/4+3/10就是用一個大扇形加上三個小扇形,能直接相加嗎?所以,1/4+3/10因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2、引導學生合作交流。
教師:只要解決了什么問題,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轉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用什么方法可以轉化呢?同學們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嗎?
你們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研究。
學生分組討論、試算,教師巡視指導。
3、集體交流。
教師: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哪個小組同學愿意到前邊談談你們的想法?
各小組介紹各自的'計算和思考過程,引導學生比較評價,選出最好的方法。
板書:1/4+3/10=5/20+6/20=11/20。
4、課件演示。
教師:為了加深理解,我們再從圖上看一看1/4+3/10的過程。課件出示:
教師:1/4和3/10因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學們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們轉化為分母相同的分數5/20和6/20。這樣分數單位就相同了,都是1/20。你看表示1/4和3/10的兩個圖形都變成了由許多個大小一樣的小扇形組成的圖形,就可以直接相加減了。
二例1(2)3/10-3/20。
1、引導學生用剛才探索出來的方法,計算3/10-3/20。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試算。
2、請板演的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這道題的。
三總結計算方法。
1、教師:我們已經計算出兩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題了,你們考慮過沒有,我們計算這類題的關鍵是什么呢?(通分)結合以上的計算,同學們能試著總結出異分母分數的計算方法嗎?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把這個計算方法寫在黑板上。(板書: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計算)齊讀一遍。
四、閱讀課本。
教師:今天我們所學的是課本110頁和111頁的內容,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閱讀一下這兩頁,再回顧反思一下新知識,如果有什么疑問還可以提出來和大家交流。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十四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數連加、減的計算法則,理解同分母分數連加、減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能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計算。
3、培養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養成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理解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理解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圖片。
一、5/6的分數單位是()3/8是()個1/8。
6/7是6個()/()6個1/11是()。
二、口答。
1/4+3/4=。
5/18+7/18=。
9/20+11/20=。
4/5-4/5=。
13/15-4/15=。
師:說一說,剛才這些題你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任選兩題說出計算方法)。
(通過復習舊知,引導學生回顧分數加減法的意義,產生知識遷移,為后續學習本課新知作鋪墊)。
生:5個十八分之一加7個十八分之一,是12個十八分之一,得數是12/18.
13個十五分之一減去4個十五分之一,是9個十五分之一,得數是9/15.
師:前面的學習中,我們欣賞了剪紙小組的同學精美的剪紙作品,現在他們的功夫可是更加了得,不信你們看。(課件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圖,學生欣賞。)。
師:讓我們仔細觀察兩個小組的剪紙情況統計表,通過觀察你想從中了解些什么嗎?(給學生充分的了解信息的時間)。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并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生:甲、第一小組的四位同學的作品共占第一小組作品總數的幾分之幾?
乙、劉虎同學和楊華同學的作品占第一小組作品總數的幾分之幾?
丙、王同學李同學和劉同學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組作品總數的幾分之幾?
丁:第二小組中其他類作品占總數的幾分之幾?
(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選擇性的板書,在后續教學中解決。)。
師:我們先來解決丙同學的提出的問題,誰能根據這個問題列出算式?
(學生獨立完成,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
根據以往學過的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法,學生可能出現的算式:
1/15+2/15=3/15。
3/15+8/15=11/15。
1/15+2/15+8/15。
師:你喜歡哪一種計算方法。
(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三個分數直接連加,計算更加簡便)。
教師板書:1/15+2/15+8/15。
師:根據以前所學的知識,正確的計算出算式:1/15+2/15+8/15=的結果,分組討論。
(在小組中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
師:請每個組匯報一下你們的討論結果。
學生匯報,教師有選擇的板書。
學生可能出現的思路:
生乙:我認為這三個分數的分母都是15,分母不變,只要把分子加起來就可以。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能嘗試用一句話概括同分母分數連加的法則嗎?(概括能力的培養優秀生)。
生:同分母分數連加時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教師及時評價)。
教師板書:同分母分數連加,分母不變,分子相加。
指名說一說同分母分數連加的計算法則,多范圍練習,及時了解全班學生掌握情況。
師:我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第二小組作品中,其他類作品占總數的幾分之幾?
(學生自主在練習本上列算式,放手讓學生探索計算)。
教師友情提示:總數是單位1,計算過程中這個1應該如何處理。
自主計算后,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說出自己的思路。
學生可能出現的算式:
1、1-1/9-5/9=。
2、1-(1/9+5/9)=。
師:誰來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思路。
生:我的結果是1/,得數應該約分成最簡分數。
(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應該給予積極的肯定和合理的評價)。
師:你們的想法非常有道理,能把你的想法用一句話概括一下同分母分數連減的方法嗎?
(培養學生對數學語言的歸納概括能力)。
師:同分母分數連減,分母不變,分子相減。(板書)。
獨立完成自主練習1,隨意找出其中兩道題指名學生說出計算過程(學困生),集體訂正。
自主練習2、3自主完成;
自主練習4,同桌交流做題思路在獨立完成。
板書設計:
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同分母分數連加(減),1/15+2/15+8/15=1+2+8/15=11/15。
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1-1/9-5/9=3/9=1/3。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十五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什么:(一)知識點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2.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法則。(二)能力訓練點1.能說出分數加減法的意義。2.能正確計算比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三)德育滲透點引導學生認識知識間的必然聯系,培養類推能力和思維靈活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四)教學重點: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正確計算比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五)教學難點: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教具學具準備:最好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怎么教:一、鋪墊孕伏1.我們已經學習了分數,那什么叫分數呢?2.完成課件復習填空:751(1)―的分數單位是()(2)―是()個―89941(3)―是4個()(4)3個―是()753.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怎樣?師談話引入(展示課件: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二、探究新知(一)展示例1:(課件)1.分析過程:(1)引導學生讀題,說題意。(2)師生共同完成例1示意圖(3)根據題意對照圖示啟發學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計算?(引導學生說出:要求一共用了幾分之幾,就是把兩個分數合并起來,所以要用加法算。)2.整理方法(1)怎樣計算呢?(2)抽生回答。32(3)提示學生邊想邊看圖,―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們的771115分數單位相同,可以把3個―和2個―直接加起來,即5個―也就是―。7777323+25―+―=――=―7777引導學生明確:相加的兩個分數的分數單位,沒有變化,也就是分母沒有變化,只是把分子加起來。3.師生共同總結分數加法的意義,聯想整數加法的意義,兩者有什么共同點。引導學生說出:分數加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是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4.反饋練習:同分母分數難不到我12245211―+――+――+――+―55779933師強調同分母分數的加法,什么不變,只把誰相加減。(二)出示例2。(課件)1.引導學生自己分析題意2.依照同分母分數加法的學習方法,完成例2計算,填好書中空。535-32―――=――=―77773、引導學生明確:分數減法的意義與整數減法的意義相同,是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4.反饋練習:強調能直接算出的可以不寫過程.31627521--------------------55779933要求學生說出表述過程。(二)通過例1例2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分數加減法的意義。那誰能把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概括成一句話呢?1.引導學生討論分數加法與分數減法計算的共同點。2.匯報討論結果(展示課件):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這就是分數加減法的法則。3.鞏固練習:完成教材“做一做”中前兩道題。(1)迅速做出結果。(2)說明根據什么這樣做。574.展示例3:―+―8812(1)抽生板演,生齊練,要求只算到――即可8(2)學生練習匯報結果12(3)分組討論,引導學生解決得到――時應該怎么辦?約分到83――時怎么辦?2(4)提示強調:計算結果,能夠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是假分數的一般要化成帶分數或整數。5.“做一做”(課件)(1)快速做出結果。(2)表述計算過程。注意關鍵地方。三、鞏固發展:(課件)1.判斷并說出理由5555(1)―+―=――=―666+612484×8322(2)―+―=――=―=2―1515151515424-221(3)―――=――=―=―555+51052、計算:425596159―+――+――+――+―7766252516164285117175―+――-――-――-―55992020181851573131―+――-――+―1616881414四、全課小結:你知道了什么??五、板書設計課后反思:
數學教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實用16篇)篇十六
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檢驗的學習習慣。
2.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自主探索的精神。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一、創設情境。
生1: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
生2:我們要保護環境,不隨便扔垃圾。
生3:……。
師:對,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能隨便扔垃圾,但是我們日常生活能產生很多的生活垃圾,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我們可以對垃圾分類處理。一般情況我們把生活垃圾分為四類(課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布圖),其中紙張和廢金屬可以回收再利用,從而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
二、探索新知。
(1)采集信息。
師:從這個表上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2—3名學生回答。
(2)處理信息。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紙張和食品殘渣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
師:我們一起列式解答。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師:你能說說計算過程嗎?
指名回答。
師: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提出廢金屬和紙張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
生2:危險垃圾比食物殘渣多多少?
生3:食品殘渣和危險垃圾一共占幾分之幾?
(教師根據需要在黑板上板書。)。
(3)探索方法。
師:現在我們先來解決廢金屬和紙張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嗎?
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
師:這個加法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分數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我們學習的分數加法分母都是相同的,今天學習的加法分母不同。
師:你能想辦法把它轉變成我們學習過知識進行計算嗎?
小組內討論怎樣變成學過的知識。
學生匯報,教師有選擇地板書。
生1:我把分數化成小數進行計算,四分之一就是0.25,十分之三就是0.3,所以0.25—0.3=0.55。
生2:我用畫圖的形式表示出來的。(實物投影顯示學生的表示方法。)。
(對于兩種方法老師都予以肯定。)。
生3:我用的算式的方法。
師:你們能看懂這是什么意思嗎?
3/10+1/4=6/20+5/20=11/20。
生:把1/4的分子分母同時擴大5倍,把3/10的分子分母同時擴大2倍。
師:為什么要一個分數同時擴大5倍,另一個分數同時擴大2倍?
生:因為我們已經學過通分,而且也知道了同分母相加的方法。
師:他的'意思是說,原來分母是不一樣的,現在用通分的辦法使分母一樣,這時候用同分母的方法來做就可以了。
(4)教師總結。
剛才的幾位同學都說得非常精彩,無論是畫圖,還是把分數轉化成小數,還是通分,都是想要把單位統一,然后再相加。具體請看課件演示。
(5)自主選擇二次探究,方法擇優。
師:接下來還有幾個算式,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方法計算,看誰算得又快又對。
1/2+1/81/3+2/92/7+1/3。
師:你們都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
生:通分。
師:為什么不用化成小數的方法?
生:因為除不盡。
師:為什么不用畫圖的方法?
生:畫圖太麻煩了。
生:還是通分比較簡便。
師:請你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說。
生:如1/3+2/9=3/9+2/9=5/9。
生1:分母不同沒法直接相加的,通分以后分數單位一樣了,也就是分母一樣了,所以這樣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學生獨讓解答,
師:你能和你的同桌說說你的計算過程嗎?
同桌交流完,指名說說計算的過程。
生:我是先通分,然后分母不變,分子相減。
(三)教師引導學生總結。
生:通分。
師:通分之后再怎么計算?
三、方法應用。
(學生選擇問題,并解答。)。
四、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談話: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
教學板書:
3/10+1/4=6/20+5/20=11/20。
教學反思: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在實際計算中經常遇到,是分數加、減法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不提任何規定性的要求,讓學生自主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并讓學生形成共識,分數單位不同的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相加、減的方法進行計算,這樣化新知為舊知,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